楊絳: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行

2021-02-23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蔡玉

來源:蔡玉說(ID: caiyushuoo)

她們身上散發出迷人的品質,讓人倍生敬意,百看不厭。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姍姍朗讀音頻

如果說男人的最高境界是儒雅,那女人的最好品行就是文雅

「溫潤如玉,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

夫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性情過於直率就顯得粗魯,禮儀過於恭敬就顯得虛浮,恰當的性情與禮儀,才是成熟的人該有的樣子。

這樣的女人,即使他們有著滿腹的詩書,卻並非不識人間煙火,有著非同一般的品味和格調。

她們有著少女時代的活潑可愛,卻少了一份年少時的驕橫放肆。

她們沒有凌人的傲氣,只有智慧謙和。

和她們交往的人,總能感受到她們的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淡定從容,讓人如沐春風,沉醉不已。

要說起女人身上吸引人的品性有很多種,智慧、優雅、端莊、溫柔、賢惠等等。

如果再詩意一點,還會有:女人如茶,韻味久遠。

女人如書,百讀不厭。

女人如花,淡雅脫俗。

何為文雅?

清·候方域《謝安論》:顧其數十年以來,熟見夫江東之門地聲名,以文雅為高,以風流為美。所以文雅一定博學多聞。

《東方》第五部第十章:「她穿著有花邊的蔥綠色的裙子,態度十分文雅。所以文雅定彬彬有禮,儀表端莊,不淺陋。

文雅就是,博學多聞、溫文爾雅,講守禮儀、不粗俗、不淺陋。

既是一個女人的氣質,更是她對人生的態度。

楊降就是這樣一位安靜、優雅、博學多才、知書達禮的女性。

她智慧而溫厚,文字韻致淡雅,獨具一格,楊先生高貴、生動而深刻的靈魂,影響無數現代女性。

錢鍾書的好友陳子謙先生,曾告訴讀者他一直難以忘記懷的一件小事。

他寫道:「1984年5月我去拜訪錢鍾書先生,那天是楊先生開的門,她是那樣溫文爾雅,一副嬌小文弱的樣子。

當錢先生讓我坐下後,楊先生從裡屋用舊式茶盤端出兩杯茶來,遞一杯給我,遞一杯給錢先生,然後雙手託著茶盤一直背朝裡屋退下。

直到我告別時,她才從裡屋出來,滿臉微笑送我到門口。

楊先生端茶的動作,特別是她的「卻行」顯然是一種舊式禮節,當時陳子謙先生覺得很不好理解,特別是對一位後生晚輩,何必如此「講禮」這般氣客?

現在想想,這就叫文化,這就是楊先生身上特有的文雅內涵。

無論你如何飄洋過海,懂得多少門外語,受多少西洋風氣的影響,到頭來,骨子裡還是本民族的東西。

楊絳先生儘管留學過巴黎,翻譯過《堂吉訶德》,寫過現代劇本和小說及理論著作,但依舊那樣彬彬有禮,溫柔敦厚、溫文爾雅。

文雅的女人有內涵,她們慎獨慎行,淡定從容。

女人有了內涵,就像是船有了自己的錨,不會隨波逐流。

她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堅守,慎獨而行。

文雅的女人,腳下有根,這是立身之本。

朝秦暮楚的牆頭草沒有自己的堅持,她們稱不上文雅。

僅有自己的堅持,但渾身是刺,像一枝帶刺的玫瑰,也稱不上文雅。

淡定從容的女人,會隨時帶著微笑,簡單的生活。

她們用閒暇時光去豐富自己的內心,讀一本書,品一杯茶,賞一束花,燃一柱香,從容的享受生活。

淡定從容的女人總能追求生活的樂趣;總能發現美麗的風景。

哪怕身心一次次受傷、哪怕生活一次次受挫。

淡定從容的女人更加寬容、更加感恩、更加呈現出歷盡滄桑卻依然隨遇而安的美麗。

楊絳先生一生對抗戰火、疾病、政治風暴、生離死別的態度,可謂生命正能量;她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依然保持著平靜、淡定、從容、知足,成為無數女性的精神楷模。

楊先生的《一百歲感言》可謂字字珠璣,發人深省。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

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年輕時曾那麼渴望命運的波瀾,到老了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是外在的花花草草,山川河谷,而是內心經過洗滌後的淡定與從容.

我們曾如此渴望獲得外界的認可或讚譽,到頭來才真正懂得: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說起文雅,很多人腦海中存在的依舊是那個出生於書香門弟,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

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的中國古代才女李清照。

女人的文雅,是那種飽讀詩書,自內而外滲透出的一種內斂的氣質與風度。

真正文雅的女人,一舉手一投足,就能體現出來,而無須刻意表現。

實際上,只有你平日留一些心,不難發現,那些來來往往形形色色的人,可以從他們談吐,或者周身散發出的氣質,基本可以判斷出誰才是真的文雅。

有的人看著也挺文雅,婷婷玉立、身著名牌,但胸無點墨,談吐粗俗,一張嘴就會露餡,活像一個土財主家的地主婆、暴發戶。

讀書能將坐井觀天的家庭煮婦,變成一個知識淵博的智慧女人。

古人曾有言:「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變化氣質。」

因為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博古通今,因而講話經常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把自己腦海中的詩詞、典故、格言、諺語等等,信手拈來,巧妙運用於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當中,言簡意賅。

而且這種女人有頭腦,能思考,求知慾尤其強烈,常常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且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讀幾天書未必能讓自己的學識與氣質有什麼改變。

但是,讀多了,在日積月累中,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會有所改變,洗滌內心,改變與家人的相處方式,調整心態,改變了你的氣質。

如果說讀書讓人博學,那只有對學習永遠如饑似渴的女人才能造就一個多才的自己。

別人在看電視的時候,你在學習英語;別人在麻將桌上時,你卻在登山吟誦。

楊絳的家庭充滿意著恩愛、和諧的氣氛。

她從小喜歡文學,如果她對什麼書表示興趣,父親就把那本書放在她的桌上。

當錢鍾書去世後,已經九十餘歲高齡的楊絳依然手不釋卷,並還在孜孜筆耕不輟,仍然用雙手,用生命之火的暖流回報人民,回報社會。

三代出一個貴族。

文雅需要經歷歲月的積澱,需要心境的修練,也需要智識的滋養,如此才會真正擁有一份溫文爾雅和彬彬有禮。

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性。

她們像春日裡和煦的春風,溫柔而有力,恭敬而不諂媚,他們不甚偉岸,卻自有一份讓人心折的力量。

她們像一株柔韌的蘆葦,他們堅守卻保持一份溫和。

韌性十足,讓身邊人踏實,而柔軟讓身邊的人不會受到傷害。

她們身上散發出的一道道迷人的品質,匯聚成美好的風景,讓人倍生敬意,百看不厭。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相關焦點

  • 【全民閱讀】楊絳:文雅是女人最好的品行
    如果說男人的最高境界是儒雅,那女人的最好品行就是文雅。 「溫潤如玉,溫文爾雅,彬彬有禮,」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審美觀。 夫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 女人最好的教養,其實就這四個字
    玉質純潔,白皙無瑕,女人也應該如此,不要讓自己的生命染上汙點,即使身處淤泥中也要像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處世要有自己的原則,不要同流合汙,不要屈從於世俗,看待事物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美女如玉,楊絳先生就是一個像玉一樣的女人,讓人接觸後很容易就產生親近的感覺,當時在國內,有學問有能力的人,大多都選擇出國避難,而她和錢鍾書先生,毅然決定留在國內。
  • 閱讀滋養品行
    由於性格開朗、談吐文雅、品行端正、文明謙遜,熊巽被班裡同學投票選為文明禮儀之星,又成為學校文明禮儀之星。這些優秀品行的形成,與熊巽愛讀書的習慣息息相關。從小時候開始,熊巽便喜歡閱讀散文、小說,這些書籍中優秀的人物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行為舉止。他將這些人物形象的優秀品質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最好的表白不是我愛你,而是不要緊
    而錢鍾書也被同樣的問題困擾,他聽說楊絳已有男朋友。儘管如此,錢鍾書還是很任性地約楊絳出來,開口就是一句無比直白的話:「我沒有訂婚。」「我也沒有男朋友。」楊絳莞爾一笑。沒有猶豫,沒有試探,就是這簡單的兩句話,開啟了兩人一生的緣分。
  • 漲姿勢 ▏楊絳先生的養生早餐
    被譽為民國十大愛情,楊絳先生與錢鍾書先生的愛情為世人嚮往。錢鍾書稱楊絳先生為「最才的女,最賢的妻「。最近看了夏真寫的一本書《民國韻事》,書中提到錢鍾書每天給楊絳做的早餐。楊絳先生貪睡,錢中書先生每天早上為她準備早餐,用小桌端到她的床上讓她享用。這件事,楊絳先生在書裡寫道:「他煮了五分鐘雞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做了又香又濃的紅茶。還有黃油,果醬,蜂蜜。
  • 紙短情長——楊絳與錢鍾書的伉儷情深
    假如我給你說一個故事,楊絳為什麼隱藏了錢鍾書的女學生?你是不是會感到驚訝萬分呢?仿佛如同天方夜譚,會覺得只不過是一個有趣的玩笑對吧。但如果我跟你說這是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是我對你最好的愛和尊重,你願意聽這個美麗的故事嗎?
  • 如何成為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人?「林徽因、楊絳、張愛玲」告訴你
    讓我們走近3位國民女神:林徽因、楊絳、張愛玲,學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人!01.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這個美好的女子叫林徽因。她不像阮玲玉,在錯誤的時間、地點,選了錯誤的人;不像張愛玲,愛胡蘭成,讓自己低到塵埃裡;也不像蕭紅,在生命即將結束時,發出一聲心酸的感慨: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 楊絳:女兒是我最好的作品
    文︱楊絳楊絳,是我國著名翻譯家、文學家、戲劇家,也是中國最後一位被尊稱「先生」的女性。她生於亂世,卻懷一顆與世無爭的心,她跨越了一個多世紀,一路走來從容而坦然。歷經人生的起起落落,歷經戰火、疾病、生離死別,依舊能夠平靜、充實又不卑不亢地生活。
  • 好的品行,為容貌加分
    可是,在為皮相精心投資的時候,千萬別忘了也要為品行美美容。 因為再好的皮相,一句汙穢的言辭,一個令人鄙夷的行為,都會令它毀於一旦,永難修復。容貌是外在,品行是內在,而真正的美,是品行與容貌並重,是外在配的上內在。 沒有人可以永葆年輕,沒有誰的皮相可以永遠不老,可是美好的品行,卻可以令一個人即便在白髮蒼蒼皺紋叢生之際,依舊美麗如初。
  • 最好的愛情莫過於錢鍾書和楊絳:一見鍾情攜手白頭
    1932年的春天,錢鍾書在清華大學遇到了來報導的楊絳,兩個人就心動了。錢鍾書對楊絳的印象十分深刻,見了一眼後一直念念不忘,於是錢鍾書拜託朋友將自己的心意轉達給楊絳,可卻聽朋友說楊絳已經有男朋友了。而楊絳當時道聽途說以外錢鍾書已經訂婚了。
  • 楊絳:「絳」雪寒冬外,自帶清風來
    楊絳記得,她和錢鍾書結婚的那天,她磕了無數個頭,拜完長輩、拜祠堂、拜完祠堂拜灶神……作為新式家庭培養出來的新女子,她不僅沒有埋怨錢家的規矩多,反而還能心安自得,不得不說愛情的魔力太大了。由楊絳對待錢鍾書舊式家庭規矩繁多這一點,足以看出楊絳是一個品性溫良又性情醇厚的女子。
  • 楊絳與錢鍾書:世上最好的愛情,是一見鍾情與你相伴攜手共白頭
    撩人心弦的情話,溫暖了楊絳的那顆芳心。有一次,楊絳在給錢鍾書的回信裡寫到:「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可是不知為何,這封回信落到了錢鍾書父親的手裡。出於好奇,錢父拆開了信件。看完後,錢父喜上眉梢。從信中的一言一句,錢父看得出來,這是一個聰明的女子,做事周全不魯莽。
  • 她是李鴻章外孫女,作品風靡全國,楊絳卻說:她長得醜,愛出風頭
    楊絳說她長得特醜,還愛出風頭楊絳的一生,在大家看來,就是特別的正派。無論是身世還是婚姻,更不論是學術還是思想,都是傳統正派的存在。但是張愛玲卻和她完全不同,她性格清高孤冷,脾氣古怪,和正常的觀念是格格不入。再說她的人生,也是充滿了曲折。
  • 楊絳《我們仨》:夫妻最好的相處之道,幸福婚姻的秘密都藏在這裡
    1997年, 錢瑗逝世,享年60歲,錢瑗是錢鍾書和楊絳唯一的女兒;1998年,錢鍾書逝世,享年88歲,錢鍾書是楊絳唯一的愛人。兩人是清華大學的校友,1932年,錢鍾書在清華大學的古月堂,前結識了楊絳,一見鍾情的那種;1933年,兩人訂婚;1937年,錢瑗出生。
  • 有種人生,如楊絳 ▏『遇見羽禾』
    楊絳說。「一星期不讓你看書呢?」「一星期都白過了。」父親笑道:「我也這樣。」可見,書於楊絳而言是食糧;可見,知女莫若父。平時,父親還會將楊絳感興趣的書放在書桌上,如果楊絳長期不讀,他就會悄悄收起來。這種無聲地「責備」、寬容又淡然的態度,讓她懂得了:愛一個人要給他包容和自由。
  • 同行:楊絳翻譯《堂吉訶德》是胡來!專家:最好回家看看病!
    楊絳先生的翻譯,自然不會盡善盡美,甚至也還存有不少問題。不然,她自己也不會在有生之年不斷地修訂,乃至重譯吧。(圖:1962年的楊絳與錢鍾書夫婦,彼時前後,楊開始就西班牙原文翻譯《堂吉訶德》)可世間又有誰的譯本是完善無缺的呢!求全責備,永遠都只能是一種理想,而無法是現實。
  • 「文化崑崙」錢鍾書與楊絳
    而其妻楊絳先生,同樣博學多才,德望俱重,生活中兩人鶼鰈情深,志同道合,錢鍾書有一個外號叫「書痴,」楊絳也是手不釋卷之人。據楊絳的同學回憶:「楊絳進入清華大學時,才貌雙冠,慕而求之者達70餘人,謔者戲稱為七十二煞。」 但楊絳似乎看不上,仍是芳心未許。
  • 戀人間最好的相處模式究竟是怎樣的?楊絳和錢鍾書夫婦告訴你答案
    兩人初次相見,楊絳就給錢鍾書留下了上面詩句中的美好印象。 兩人交往期間,錢鍾書鼓勵楊絳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研究生,並經常給予楊絳幫助和輔導。楊絳通過一年的努力,在錢鍾書的悉心輔導下,1933年一考而中。
  • 錢鍾書跟楊絳說的第一句話:我沒有訂婚,楊絳的回答更直接
    錢鍾書在出版《人·鬼·獸》時,在自留的樣書上面寫下了對楊絳的情話:「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楊絳與錢鍾書的緣分是從清華開始的1928年,楊絳17歲,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但當時清華招收女生,南方沒有名額。楊絳只得轉投蘇州東吳大學。
  • 楊絳走出時間
    跨越一個世紀的沉重,楊絳先生始終以輕盈的姿態和佛家涅槃般的智慧與時間和平共處,擇高處而立,就平地而坐,正如她自己所言:「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丈夫錢鍾書讚譽楊絳為「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並認為楊絳「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是一段「不尋常的遇合」,他們一起經歷生活的隱痛,相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