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尋道,春日宜插花

2020-12-21 文藝通

春日漸濃,花語飄香。何處尋道?就去花中吧。

悠悠記起史書上有則小故事,說唐明皇和群臣在太液池宴賞千葉白蓮,群臣對蓮花高度讚揚。

然而,唐明皇卻指著貴妃楊玉環,「爭如我解花語!」他心中的聖潔之花,一如千千紅塵。而大抵每人心中都有一朵解花語。或許花懂你,亦或你懂花。

古人愛花惜花,亦寓情於花,文人的哲思情理自花間綻放而來,隨陣陣花香,沁透一詩一詞之中。

蓮花對於周敦頤來說,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清高,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高潔;

梅花對於林逋來說,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是「一味清新無我愛,十分孤靜與伊愁」的悠遠;

宋代詩人曾瑞伯為十種花各題名目,稱為十友。

蘭花為芳友,梅花為清友;瑞香為殊友,蓮為淨友;梔子花為禪友,臘梅為奇友;菊為佳友,桂為仙友;海棠為名友,荼蘼為韻友。

他們在看花的同時,也觀照著自己的內心,以花傳情,以花悟道,似在歡笑,似在吟唱,那份馥鬱芳香,愜意濃濃,意趣盎然。

花,如此美好。有人「青泥瓦斛移山花」、「移栽白定瓷」,連根帶土移到自家的花盆裡。也有人「折入文窗紗並綠,剪刀攜得麗人情」。在這折、剪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寄託表現出來。

縱然是同一種花,在不同的花藝師巧手下,顏色櫛次鄰比,如倒映在陽光裡的海市蜃樓,具有萬千變化。

這些深深淺淺的花仿佛各自尋覓什麼,然後重新組合成在一起,於是便衍化出各種心情、各種立意。

日本的花道強調插花的線條美,使美麗的鮮花更溫馨、更富於哲理。插花人並不要求花的華麗與嬌豔之美,但求野趣自然簡樸。日本著名插花師川瀨敏郎就是一個典型。

他的插花藝術講究順其自然,不追求植物的華麗,也不注重插花瓶的名貴,偏向喜歡用一些古老、質樸、布滿歷史痕跡的器皿當做花器,以及木材與竹子的一部分,甚至是廢舊的物品當做花器,依據時節到山野裡找最當令的花葉,融入花器中。

他的花藝,簡約中有一份枯寂之美,帶有濃厚的禪意,常被人當作對四季更迭、時間流逝的一種冥想方式。

川瀨敏郎著力於詮釋「最高的技巧即沒有技巧」,在不著痕跡中傳達「素」之花極致的自然姿態。

他在《一日一花》的自序中這樣寫道:

「在路邊看到的一株不起眼的小草, 通過插花竟然也能呈現出一種崇高的姿態, 這如何不使人欣喜呢?在插「投入花」時,要將心儀的花草迅速地採摘下來,立刻插入水裡。這個過程不只是在意花草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其內涵的神韻,只有在此可略加些許人為的雕飾。」

折枝插花,流淌著時節低語,散發極簡生活之美。入眼是畫,入心是禪。其中不僅蘊含了中國儒家思想,更是自然智慧的縮影。

蘇軾說,「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今年的春分剛剛過去沒多久。鶯飛草長,花開正當時。那麼,你缺同伴嗎,能一起插花的那種?

文藝的你,還等什麼?

圖片|川瀨敏郎

相關焦點

  • 茶肆插花:官窯花器
    明袁宏道在《瓶史》一書中談到花與茶的關係說:「茗賞者上也」,主張烹茶插花、插花品茗,花茶交映,相得益彰,提升花藝的品味。在本會黃董事長永川著《中國茶花之道》一書中又說:「袁宏道之後,明代的張謙德、高濂、屠隆、文震亨、屠本畯乃至清代的乾隆及文人們均擅沏茶,書齋茶室無不插花而蔚為風氣。」
  • 花際裡|東方美學插花藝術:花道
    中國插花的起源中國插花,起源於古老的文化藝術,體現了中國哲學思想中儒、釋、道文化所追求的自然境界,融入了中國詩、畫的文化內涵。其風格主要以體現花材的自然美、線條美和意境美。從寺廟插花、民間插花,文人插花到宮廷插花,都能體現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喜愛和嚮往。有跡可尋的插花,至少唐以前在中國已經出現,甚至有人認為是漢代就有。據記載,西漢惠帝時,孝惠皇后將四時植花羅致室內,並安排於寢榻、几案上。可想而知,這些「四時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
  • 插花學習丨插花中的花材選擇及養護知識~
    哪些材料可用於插花?只要具備觀賞價值,能水養持久或本身較乾燥,不需水養也能觀賞較長時間的,都可以剪切下來用於插花。當然,插花的材料不止限於活的植物材料,有時某些枯枝及幹的花序,果序等也具有美麗的形態和色澤,同樣可以插花,此外,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作為素材像石榴、葡萄、蘋果、南瓜、茄子等都可用來插花。
  • 「花加」插花學習小技巧
    例如老師常提及的黃金分割比例、色彩、主次關係、質感、韻律、平衡......全是一些美術手法,基本上,這是一種用花構成的雕塑作品。讓學習美術的人來插花應當說是輕而易舉的,至少應當插不出什麼「錯」。二、要有基本功插花此項藝術對基本功的把握非常重要。
  • 中看又中用:明代收藏家眼中插花的瓶
    可見在當時人們眼中,插花一藝,總是離不開與好瓶搭配。《瓶花譜》開篇即雲「凡插貯花,先須擇瓶」,《瓶史》「論花器」一節,亦云「養花,瓶亦須精良」。對花器的講究,是明代士大夫與前人最大的區別。他們所定義的花瓶,並不是單純的插花之瓶,共所列舉的,其實樣樣不離商周彝器和歷代的古窯器,在今日看來,每件都足以抵連城之價,即使在當時亦然。
  • 插花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怎麼使用? | 插花工具(上)
    它主要以具有生命的植物的一部分,如枝、葉、花、果等為主要材料,在盈尺瓶盆之中,根據一定的審美意識,創造性地模擬各種風姿多彩的景物,或巧妙地排列,構成花卉的自然美與人為的裝飾美於一體,表達一定情感的插花藝術品。在插花當中,最不可少的當然就是插花工具了,選用合適的插花工具,你可以事半功倍,輕鬆入門。那麼花粉們知道一般基礎的插花需要哪些工具嗎?容小編一一來為你講解。
  • 玫瑰插花的養護絕招,插花壽命如何延長
    (3)配製無菌溶液,加入1%酒精和0.1%食糖,將鮮花插入此溶液中,也可延長花期。    (4)插枝宜在晨露末消時剪切,將花枝牌水中部分的葉片剪去,防止腐爛,剪後立即插入水中,以免因失水過多影響插花壽命。
  • 插花 丨 東方禪意的插花藝術
    古人看花是有分別的,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飲茶對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葉都蘊涵著深長的意味。宋朝經濟繁榮,文化藝術迅速發展,插花藝術也獲得普及與進步,成就輝煌,舉國上下插花之風亦然盛行。《洛陽牡丹記》有載:「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 無貴賤皆插花。」
  • 珍美花道插花課程直播預告丨漢合·珍美花道線上雲課堂
    用一朵花開的時間 尋找最美的生活漢合·珍美花道線上雲課堂插花課程直播預告>4月24日 周五 下午14:00—16:00課程名稱:中式插花—盤花直立型主講人:若涵漢合·珍美花道 高級花道講師課程簡介:插花是最典型的生活藝術,人們可借花朵美麗的外觀滿足視覺感的需求,在送花、迎花之間,經由內心的喜悅,傳達對花的美意與愛意。
  • 東方插花 | 花材的顏色搭配之道!
    插花時可根據不同的場合、用途來選擇不同的色彩。B.色彩的輕重感 色彩的輕重感主要取決於明度和彩度。明度愈高,色彩愈淺,感覺愈輕盈;而明度愈低,色彩愈深則愈覺重。插花時要善於利用色彩的輕重感來調節花型的均衡穩定。顏色深的暗的花材宜插低矮處,而飄逸的花枝可選用明度高的淺談顏色。
  • 茶肆插花
    明袁宏道在《瓶史》一書中談到花與茶的關係說:「茗賞者上也」,主張烹茶插花、插花品茗,花茶交映,相得益彰,提升花藝的品味。在本會黃董事長永川著《中國茶花之道》一書中又說:「袁宏道之後,明代的張謙德、高濂、屠隆、文震亨、屠本畯乃至清代的乾隆及文人們均擅沏茶,書齋茶室無不插花而蔚為風氣。」
  • 被丟掉的枯枝落葉,撿來插花太美了!
    來源 | 芍藥美學筆記ID | shaoyaoxiaojie對愛花人來說,冬天是寂寞的,草木枯萎,無花可賞,家裡的花瓶也空了許久。其實,冬天是季末贈予的彩蛋,有心人才能發現隱藏之美,比如日式花道大師川瀨敏郎。
  • 插花教學:破正求奇 插花的構圖藝術!
    自然式插花是藝術插花和東方式插花中常用的形式,適合於陳設在客廳、書房或臥室等場所。自然式插花是以表現植物自然生長形態為主的花型,插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起把宜緊,上散下聚,有如一叢怒起。植物生長都是從一「點」出發的,所以插花時應把花器視作大地,所有花枝都要從一處出發,讓人感到是從一處長出的,這樣插花才顯得有生命力,否則枝條鬆散交叉,就像雜草叢生,毫無美感。所以枝條儘量靠緊、儘量集中。  (2)光源一致,勢態協調。
  • 物道丨茶與花:寂靜茶室,多一點雅趣
    宋代茶席中的插花,其基本特徵是:簡潔、淡雅、小巧、精緻。並追求線條,構圖的美和變化,以達到樸素大方、清雅絕俗的藝術效果。品茶賞花,最得精神之滿足茶性簡樸,可爽神,能醒思,而插花正如品茶一般,透過花的真實以得到精神之滿足,茶藝插花的精神既在純真的「情」,追求恬適簡約與超凡絕俗
  • 詩隨十裡,宜路春光
    詩隨十裡,宜路春光 麥野青深 桃溪紅暗 浪遊何處芳園 ——《滿庭芳·和王衝之西城郊行》 宋 王之道
  • 怎樣 製作 插花
    初學者要循序 漸進,首先學習插花的種種技巧,如花材的選擇和處理、結構經過刻苦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好插花的知識與技能。1容器和用具 插花的容器,除花瓶外,凡能容納一 定水量,夠切花水養菜並放置平 穩的任何容器均可,如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陶罐、瓷碗、玻璃竹簡、 酒罈、 杯碟等。
  • 春日可愛,古詩詞中的春天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描寫了一群可愛的女子在一個美好的春日裡出門採桑的情形,而「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採蘩祁祁」描寫的則是一個遲來的春天,但草木花鳥將春天裝點得異常美麗,一群採蒿女子一邊欣賞春色,一邊快樂地勞動。當春天掙脫冬的寒冷悄悄降臨時,總是先在大地上留下星星點點的徵候和信息,這微妙的變化逃不過詩人的眼睛。
  • 從中國插花到日本花道之盛花
    中國在2000年前就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佛教供花傳來後,雛形的插花得以有了一次成功的借鑑和升華,這從歷代流傳下來的關於插花的詩詞中可以一窺端倪
  • 日式花道|盤點插花中的那些奇特花器~
    日式花道流派繁多,今天就先給大家盤點一下日式花道中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流中「自由花」「生花」「立花」這三種花型所用到的奇特花器~一般來說簡約形,單一色彩的淺身闊口水盤是池坊流入門「>自由花」最常用的花器。
  • 花道美學:插花書籍推薦
    有些話,需要借花傳情,借花表意。插花前,它是它,我是我;插花後,它已不是它,我亦不是我。每一次插花都是在放下自我,傾聽花兒的需要過程,是按我的想法去插花,還是按花兒的喜好去成全?此謂花之道!明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堪稱中國古典插花藝術典籍的雙璧。《瓶花譜》分品瓶、品花、折枝、插貯、滋養、事宜、花忌、護瓶等八節;《瓶史》分花目、品第、器具、擇水、宜稱、屏俗、花祟、洗沐、使令、好事、清賞、監戒等十二節。二者文字和觀點不乏重合處,但因循承續中各有千秋。本書附有專業學者校點、注釋、翻譯和點評,並配以精美插圖,圖文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