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據《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中國大陸高尿酸血症的總體患病率為13.3%,患病人數已經超過1.2億;中國大陸痛風的患病率為1.1%,患病人數已經超過1700萬。
什麼是痛風?
所謂痛風,是由尿酸鹽沉積導致的一種晶體相關性關節病。痛風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
就好比水裡的鹽濃度太高了,慢慢被析出來就形成「尿酸結晶」,導致痛風。
痛風如何正確飲食?
首先,不能再胡吃海喝啦,合理飲食控制再配合藥物治療才是「強強聯合」。
肉類
每天攝入量不超過150g,雞鴨魚肉優選(淡水魚)、豬牛羊肉適量。
要避免:海鮮、動物內臟、濃肉湯
蔬菜、豆製品
攝入量每天300g~500g,這類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還能減肥。雖然大豆是高嘌呤食物,但做成豆製品後嘌呤含量大大降低,痛風病人可以適量吃。
水果
建議攝入量200g~350g每天,低糖優先。
警惕這四個誤區
1
血尿酸高=痛風?
血尿酸增高是身體的代謝出了問題,並不是說血尿酸超出正常值就一定會得痛風,二者存在一定概率關係。尿酸長期超過400umol/L,1%的人會轉為痛風,超過500umol/L,8%會轉變為痛風,超過600umol/L,10%的人會痛風。
如果患者只是單純的血尿酸增高,還未發生痛風性關節炎,可以去看內分泌代謝科。如果已經發生了讓人痛不欲生的痛風性關節炎,則需要到風溼免疫科就診。
2
血尿酸控制「寬鬆點」?
痛風的急性期過後,更需要把血尿酸控制在目標值,不讓痛風反覆發作。醫生表示,控制血尿酸的藥物副作用並不大,在醫生指導下規範地長期用藥,不會產生危害。
3
管住嘴就能遠離痛風?
研究表明食物跟痛風存在一定的關係,紅肉、海鮮、酒精、果糖等都會增加痛風發生的風險。
但影響痛風發作的原因很多。人體尿酸只有20%左右是由食物裡的嘌呤和核蛋白代謝形成。因此,即使控制飲食,也可能因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其他原因發生痛風。
4
得了痛風就與海鮮無緣?
得了痛風就與海鮮無緣了嗎?醫生介紹,海產品裡的海蜇、海參屬於第一類食物,可以放心大膽地食用。鯧魚、貝殼類、鯰魚、帶魚等則屬於第三類食物,屬於痛風患者的禁忌類食物。
除了水,還能喝什麼
1
淡茶
不少愛喝茶的痛風患者以為自己再也不能喝茶了。其實,痛風或高尿酸血症與喝茶關係不大。
痛風患者喝茶需注意幾個問題:
1.不宜喝濃茶、未發酵或未加工的生茶及綠茶,最好喝紅茶等發酵茶。
2.睡前飯後別喝茶。由於茶葉富含的咖啡鹼能興奮大腦,如果在睡前喝茶,易導致失眠,引起內分泌失調,減弱代謝功能,使尿酸無法有效排出體外,加劇痛風。
3.飯後飲茶要至少間隔半小時,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4.合併心率過快、早搏、快速房顫、冠心病的痛風患者不宜喝濃茶。由於茶葉富含茶葉鹼、咖啡鹼,會使心跳加快,可能導致冠心病發作或加重病情。
2
咖啡
由於咖啡屬於鹼性食物,對於長期處於高尿酸環境的痛風患者來說,可在一定程度上調整酸鹼平衡,降低尿酸;咖啡還有利尿、排鈉作用,尿酸、多餘鈉離子隨尿液排出體外,減少尿酸鈉結晶的形成,降低痛風急性發作風險。
3
奶類或奶製品
對痛風患者而言,嘌呤含量低的奶類,尤其是脫脂奶是很不錯的飲品。有研究表明,攝入奶製品可降低尿酸水平,有效減少痛風發作的頻率和強度。這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奶製品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有助於尿酸的排洩;
乳清酸通過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促進尿酸的排洩;
奶製品中富含維生素D,可能與降低尿酸水平有關。
「
但市面上,很多奶製品加入了較多添加劑,比如果糖等糖類。痛風患者儘量選擇天然、少加工的奶製品。
-END-
來源:央廣網健康
編輯:王強
校對:高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