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上半年淨利下降9.77%,疫情影響之下信用卡增速放緩、不良...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 郝昕瑤1

8月27日晚間,中信銀行(601998.SH)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並召開業績發布會。

截至2020年6月末,中信銀行錄得營業收入1020.13億元,同比增9.51%。其中,中信銀行實現利息淨收入649.35億元,同比增長5.56%;實現非利息淨收入370.78億元,同比增長17.19%。中信銀行表示,為增強風險抵禦能力,集團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255.41億元,同比下降9.77%。

信用卡業務增速放緩,存款餘額增加

根據財報解釋,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市場競爭加劇,銀行利差空間收窄。報告期內,中信銀行淨息差1.99%,同比下降0.12%;淨利差1.91%,同比下降0.11%。生息資產收益率4.30%,同比下降0.18%,付息負債成本率2.39%,同比下降0.07%。

此外,受疫情影響,客戶消費意願下降,信用卡業務增速放緩。中信銀行報告期內銀行卡手續費同比減少8.23億元,降幅4.92%;信用卡貸款餘額4,807.38億元,較上年末減少6.52%;信用卡交易量11,634.15億元,同比減少5.34%。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中信銀行客戶存款利息支出460.06億元,同比增加76.71億元,增長20.01%。中信銀行表示,主要是客戶存款平均餘額增加5,057.65億元,以及存款同業競爭加劇,客戶存款平均成本率上升0.11%所致。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資產總額7.0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4.89%。貸款及墊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42,145.2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42%;客戶存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44,438.1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03%。

資本充足率情況,截至6月末,中信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80%,比上年末提升0.11%;一級資本充足率10.29%,比上年末提升0.09%;資本充足率12.57%,比上年末提升0.13%。

資管理財業務方面,財報透露,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非擔險理財產品存續規模11,527.77億元,較上年末上升4.49%。其中,淨值型產品規模佔比進一步提升至67.70%,較上年末上升8.23%。

疫情和中美關係導致不良雙升

資產質量方面,中信銀行報告期內不良貸款率為1.83%,比上年末增加0.18%,其中公司貸款不良率2.71%,個人貸款不良率1.18;不良貸款餘額772.8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11.70億元,增長16.89%;撥備覆蓋率175.72%,比上年末提升0.47%。

中信銀行副行長兼風險總監胡罡在發布會上表示,疫情影響,信用卡業務的風險提升較明顯,但較一季度相比有所下降。報告期末,信用卡不良貸款餘額為120.38億元,不良率為2.50%,較上年末上升0.76%。

從區域來看,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環渤海、珠三角和西部地區,不良貸款餘額共計528.05億元,佔比68.32%。從不良貸款增量看,環渤海地區增加最多,為74.76億元,不良貸款率上升0.74%;其次是中國境外地區增加24.69億元,不良貸款率上升1.34%。

主要原因包括: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環渤海、珠三角、西部等地區實體經濟仍未走出困境,加之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盈利能力下滑明顯,還款能力下降,特別是環渤海地區國有企業風險集中暴露;二是境外子公司個別大客戶出現風險,不良貸款增加較多。

按行業劃分,中信銀行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不良貸款餘額佔比達到57.76%,兩行業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分別增加44.80億元和6.83億元,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分別上升2.39%和下降0.64%點。

主要原因包括:在實體經濟依舊困難的背景下遭遇疫情,製造業企業短期內難以走出困境;中美貿易戰導致批發零售業陷入困境的背景下,海外疫情的持續,加重批發零售業經營困難。

胡罡表示,受疫情影響,現金清收和常規核銷難度加大,不良資產轉讓市場的買方市場特徵更加突出,價格進一步走低。下半年中信銀行將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6.08億元(含信用卡),佔用核銷資源212.70億元,已核銷資產現金清收45.12億元,同比提升68.02%。

員工成本降低4.61%,薪酬未見明顯下降

此前界面新聞曾獨家報導,中信集團今年7月17日發文表示開展2020年度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專項工作。詳見報導《【獨家】中信集團今年要節流降本100億元,中信銀行未回應降薪20%》,市場上也曾傳聞中信銀行帶頭降薪。從今年上半年財報來看,中信銀行員工成本有所降低,但薪酬還未出現明顯下降。

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該行業務及管理費225.25億元,同比減少11.09億元,下降4.69%。員工成本132.2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1%。應付職工薪酬179.87億元,2019年同期為167.99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中信銀行共有各類員工56,881人,去年同期該行共有各類員工55,290人。

財報還透露百信銀行最新經營指標,截至報告期末,百信銀行總資產543.53億元,總負債510.84億元,淨資產32.69億元;實現營業淨收入8.04億元,淨利潤0.07億元。

相關焦點

  • 原創: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增長放緩 累計發卡近9000萬張
    今年前6個月,中信銀行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020.13億元,同比增長9.51%;其中實現利息淨收入649.35億元,同比增長5.56%;實現非利息淨收入370.78億元,同比增長17.19%。為增強風險抵禦能力,中信銀行集團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255.41億元,同比下降9.77%。
  • 中信信用卡上半年已賺300億!將加大信貸不良處置力度
    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8月27日晚間,中信銀行發布2020年上半年財報並召開業績發布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信銀行營業收入1020.13億元,同比增9.51%,其中實現利息淨收入649.35億元,同比增長5.56%;實現非利息淨收入370.78億元,同比增長17.19%。為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本集團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實現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255.41億元,同比下降9.77%。
  • 盛京銀行信用卡業務失速:發卡量增速跳水 不良貸款餘額飆升121%
    日前,盛京銀行發布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新增信用卡33.1萬張,較去年末漲幅驟降至30.0%,同期該行信用卡不良貸款率攀升,由2019年底的2.10%升至3.11%,在上市銀行中居於高位,對應不良貸款餘額飆升121.32%。"上半年,發卡規模在前十幾位的銀行,其信用卡業務大多出現了增速放緩、甚至縮減的跡象,信用卡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近乎飽和的狀態。"
  • 中信銀行「七宗罪」
    事實上,除了外洩儲戶信息之外,中信銀行信用卡還存在著「暴力催收」、「私訂服務」、「強行劃款」、「違規銷售基金」、「違規辦理承兌」、「違規放貸」等多重違規事項,風控管理幾乎流於形式。與此同時,中信銀行近年來頻頻為高危民企大額授信,一開「授信背書」的先河,而這背後折射出的卻是中信銀行自身淨利增速放緩、新生不良上升的隱憂。
  • 「狂奔時代」不再 15家上市銀行年報揭開信用卡行業「變局」
    3月31日,北京商報記者盤點發現,目前A股、港股市場共有15家上市銀行在年報中公布了2019年信用卡業績數據,受貸後環境嚴峻,銀行主動收縮業務等因素的影響,2019年多家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卡量增速出現放緩;且在多頭借貸、共債風險的波及下,數家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出現抬頭。在分析人士看來,2020年一季度,信用卡業務將進一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業務增長受限、壞帳上升風險值得警惕。
  • 光大、中信等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禁令」,劍指信用卡資金用於購房...
    信用卡套現、「擼卡」一族日前再遭「重擊」。光大、中信等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禁令」,劍指信用卡資金用於購房、投資、理財、股票等禁止性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信用卡客戶違規行為,銀行將採取降額、鎖卡等管控措施。
  • 銀行信用卡「期中考」:建行表現搶眼,浦發不良率最高,數位化轉型被...
    此外,在貸款餘額方面,六大國有行中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出現下滑。上半年,工商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6577.75億元,較2019年末下降約3%;交通銀行信用卡透支餘額為4452.66億元,較2019年末下降4.73%。
  • 中信銀行信用卡:打造金融科技「新名片」
    而金融科技在信用卡行業的應用,也在2020年上半年迎來一次集中的體現。數位化能力:成為信用卡核心競爭力 告別了過去十多年的黃金時代,加之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信用卡行業增速下滑,在銀行業與信用卡行業逐步步入全面數位化和存量客戶經營時代的背景下,金融科技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 多銀行加強風控預防信用卡不良
    疫情擠出信用卡泡沫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中的大行和股份行多數信用卡不良較去年末飆升。大行之中,工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別達到了2.65%、1.17%、1.81%、2.57%、2.90%和1.99%,較上年末分別攀升0.44、0.14、0.24、0.35、0.52、0.25個百分點。其中,交行信用卡不良率偏高,不良增長勢頭略強一些。
  • 中信銀行2019年報披露:信用卡加速數位化轉型 多個指標可圈可點
    信用卡差異化經營新階段從1994年至今,信用卡行業經過了多年高速增長:行業曾經歷過50%以上的發卡量高增速,也曾經歷過低谷。目前,信用卡行業進入平穩增長階段。一方面,消費貸款仍然在快速增長中。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我國金融機構短期消費貸款年均增速超過30%;截止2019年9月末,消費貸款規模高達13.34萬億元。
  • 疫情影響下銀行對公業務規模為何逆勢增長?
    自2017年以後,商業銀行樂於向市場講述「大零售」轉型的故事。但去年以來,多家銀行已重新平衡零售銀行、公司銀行的關係,並開始調整方向。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銀行資產端進一步增大貸款投放。企業貸款佔比在經歷了數年的下降後,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企業貸款佔比開始出現反彈。
  • 浦發銀行信用卡怎麼了?屢次被罰,業績增長放緩
    此外,浦發銀行信用卡還面臨諸多「困擾」:業績增速放緩、遭眾多用戶投訴……1信用卡中心屢次遭罰據央行行政處罰表顯示,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此次被罰的原因是,「2019年1月,該中心信用卡催收外包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 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雷池玩火?千萬罰單VS洗牌精變
    細品之下,問題不少。首先是增速,2018年-2019年淨利增速分別為4.57%、7.87%,呈加速狀態。但不及同期的營收增速,分別為5.2%、13.79%。且2019年第四季,淨利潤同比增速-5.85%。
  • 半年報聚焦|阜新銀行非標投資接連踩雷 上半年不良率飆升至3.65%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李欣彤 報導去年,阜新銀行營收淨利增速由負轉正,但好景不長,今年上半年,該行再一次陷入營利雙下滑的窘境。日前,阜新銀行發布2020年中報,實現營業收入9.45億元,同比減少15.38%;實現淨利潤2.54億元,同比減少31.49%。
  • 對話中信銀行信用卡總裁張明:信用卡發展有這幾個核心秘訣
    一如中信銀行信用卡這些年絲毫不拖泥帶水的步伐。  最近幾年,中信銀行信用卡業務發展在各方面都格外引人注目。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信用卡又一次延續了一貫穩定的增長力。  四大渠道獲客,重視「組合」概念  2019年上半年,中信銀行期內發卡規模增速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財報中解釋,因市場共債客群資產質量波動風險,及部分用戶的就業及收入穩定性受到影響,中信銀行在信用卡貸前階段主動採取了嚴控共債客戶通過率的措施。
  • 中信銀行信用卡數位化轉型:科技制勝,信守溫度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是中信銀行信用卡加速推進金融科技賦能與數位化轉型的最新舉措。  上半年,中信銀行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圍繞疫情期間用戶對於在線生活服務的需求,夯實自有平臺建設,完善在線服務場景,踐行「信守溫度」品牌承諾。  據中報披露,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積極響應監管政策,在全民抗擊疫情之際,對於受疫情影響帶來不便的用戶提供延期還款、綠色服務通道、減免取現手續費、在線免費義診等一系列關懷服務。
  • 2019年銀行年報之信用卡專題解讀
    近幾年短期消費貸款增速均高於短期貸款增速,短期消費貸款增速在2017年達到38%的漲幅頂峰後逐步回落,2019年底同比增長13%,高於短期貸款增速近1個百分點(如圖7所示),而以信用卡為代表的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正是短期消費貸款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滑,隨著復產復工加快推進,提振消費政策出臺,居民消費企穩回升。
  • 不良率直擊:浦發銀行、貴陽銀行拖隊煩惱 招商銀行信用卡之壓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除增持體量有限,對股價實際影響有限外,疫情引發市場對其資產質量的擔憂,也是銀行板行情靠後主因。2020年一季度,上市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略有反彈。分行業來看,住宿和餐飲業不良貸款率同比飆升18.44個百分點至24.39%與之相應,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39%、10.77%,同比對應下降0.22、0.45個百分點。拉開時間維度看,貴陽銀行不良貸款逐年上漲。
  • 中信信用卡上半年核心系統技術紅利持續釋放,讓利實體提振消費
    8月27日,中信銀行披露了2020年半年報,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業務增長有所放緩,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信用卡累計發卡8,799.21萬張,較上年末增長5.60%;信用卡交易量11,634.15億元,同比減少5.34%。
  • 中信信用卡的上半年:‌核心系統技術紅利持續釋放,讓利實體提振...
    8月27日,中信銀行披露了2020年半年報,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信用卡業務增長有所放緩,截至報告期末,該行信用卡累計發卡8,799.21萬張,較上年末增長5.60%;信用卡交易量11,634.15億元,同比減少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