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華為離不開的中國供應商:僅靠賣一個部件,一年入帳520億!

2020-12-14 科技小狂人009

伴隨著用戶使用手機頻率的不斷提高,使得手機廠商也因此而賺得盆滿鐸滿。不過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對於各大手機廠商而言,也是一大不小的考驗。為了能夠給予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各大手機廠商也開始在尋找優秀的供應鏈,以此來達到提高機型整體綜合表現。

作為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的標杆,蘋果公司尋找供應鏈的眼光可謂是非常毒辣,一般都需要有頂尖技術支持的廠商才能成為蘋果供應鏈上的一環。而成為蘋果供應鏈的廠商也會因為蘋果公司龐大的訂單賺得盆滿鐸滿,比如富士康、立訊精密、臺積電都在各自的領域成為了行業第一。

不過,今天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蘋果供應鏈並非以上幾家,而是歐菲光。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歐菲光成立於2001年,在光學光電領域摸爬打滾了近20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歐菲光在2008年實現鍍膜技術的突破後,便成為了中國較早一批掌握純平電阻式觸控螢幕核心技術的企業。

不過,為了促進營收,擴大業務板塊,歐菲光開始將發展方向轉移到了攝像頭領域。畢竟在當時,手機攝像頭技術基本都掌握在韓國和日本手中,使得我國電子產業結構不可避免的需要面臨卡脖子的情況。於是在意識到技術受限於人的弊端後,歐菲光毅然決然入局其中。

不過作為行業的後來者,歐菲光不僅沒有技術,同時還嚴重缺乏人才,在自主研發手機攝像頭技術的進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即便如此,歐菲光並沒有就此放棄,甚至斥巨資邀請國外頂級技術專家的參與到研究項目中。此外,在2016年,歐菲光成功收購索尼南華公司所有股權,由於當時索尼南華公司是蘋果供應鏈中的一環,因此接盤後的歐菲光也成為了蘋果供應鏈上的重要一員。

得益於技術的優勢,除了蘋果公司外,歐菲光更是先後與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巨頭的訂單。得益於這些知名手機廠商的訂單支持,為歐菲光的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歐菲光全年攝像頭模組出貨量達到5.51億顆,全年營收高達430億,同比增長27%。

在前段時間華為舉行的2019年供應商大會上,歐菲光拿下了攝像頭、生物識別領域,觸控領域三項大獎。不過由於受到金立和樂視這兩大公司的影響,對歐菲光的營收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即便如此,也沒有影響到歐菲光的吸金能力。根據歐菲光在近日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在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519.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78%。僅靠手機攝像頭這一大零部件,歐菲光能獲得如此成績,實力確實不容小覷。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魔幻創業:他靠吊牌一年入帳40億
    34歲創業賣保暖內衣,4個月賣出1個億這對夫婦坐擁145億這是一個神奇的品牌,而它的起點是保暖內衣。1997年,上海一家名為「兆林實業」的公司推出了保暖內衣,當年銷量高達28萬套。在遍地巧裁縫的江浙滬,越來越多人開始盯上保暖內衣這一產品,上海人張玉祥也不例外。
  • 背靠華為、蘋果!中國光學巨頭月入12億,造出全球1/3的手機鏡頭
    12月5日,根據經濟日報報導,中國光學巨頭大立光發布最新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在11月實現52.44億新臺幣(約12.1億人民幣)營收,2020年的1-11月合併營收118億,同比減少8%。而在眾多大立光的客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蘋果、華為。2016年,蘋果發布的iPhone7 Plus,開創雙攝鏡頭時代,而大立光正是該機的獨家供應商。一直以來,蘋果都堅持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因此蘋果曾先後扶持多家廠商,試圖做大立光的替代品,然而卻無一成功。
  • 努力20年,中國手機鏡頭逆襲,如今蘋果、三星、華為都離不開
    而拍照技術的提升,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方面是算法,一個方面則是硬體,算法要提升並不容易,而用硬體堆是比較容易的,所以我們看到在拍照上,除了蘋果不怎麼堆硬體外,其它廠商尤其是國產手機廠商,則是儘量上最好的硬體,來提升拍照水平。
  • 2018中國TOP10手機品牌排名:國產霸榜,華為稱王 蘋果僅排第五
    蘋果將第一財季(2018Q4)營收預期從890億美元至930億美元,下調至840億美元;毛利率從38%至38.5%,下調至38%左右。受此影響,蘋果股價周四下跌近10%,市值蒸發數百億美元,收於每股142.19美元,為2017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近日市調機構canalys的最新報告顯示,在2018年第三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營收方面表現良好。
  • 華為在求生,蘋果卻火爆不夠賣?任正非:冷靜,該洗冷水澡了
    原題:網評譁然:華為在打壓下求生,蘋果卻火爆不夠賣?據蘋果供應商消息稱,僅第四季度供應鏈訂單就達8000-8500萬部,同時還被要求預備更多的iPad、筆記本電腦等產品產能。另據近日消息,因中國國內銷售太過火爆,蘋果已緊急向供應商追加訂單200萬部!
  • 最強電子科技公司蘋果公司公布了200大供應商的2018版本
    【導讀】:2018年上半年,全球最強大的電子科技公司蘋果公司公布了200大供應商的2018版本。和2017年的蘋果全球200大供應商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在全球電子產業鏈的價值體系中,中國公司在一步一個腳印的上升。     北京時間07月0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從蘋果供應商看2018年全球電子產業鏈的中國勢力變化。
  • 中國離不開蘋果嗎?如果蘋果撤出中國會發生什麼?郭臺銘2字直言
    如果蘋果遭受重創,這些企業也將遭受重大損失。例如,如果蘋果的原始設備製造商富士康(Foxconn)失去了蘋果的訂單,他們勢必在短時間內遭遇資金短缺。如果他們不能克服這個困難,他們很可能破產。中國將會迎來一次「下崗潮」而很多和蘋果籤訂合約的零部件供應商,很可能因此「吃不上飯」。
  • 蘋果三星都離不開,中國手機鏡頭用20年徵服全球
    在中國智慧型手機產業鏈中,手機鏡頭產業的核心玩家有哪些,他們與中國臺灣大立光這樣的與蘋果公司深度綁定的龍頭之間還有多大差距?在臺灣科技產業年創造200億美元貿易順差背後,光學產業能否率先突破實現大陸產業鏈的替代升級?
  • 軟硬兼施,華為汽車「復刻」手機之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商業數據派,作者丨吳明輝蘋果汽車如初代iPhone問世一樣來勢洶洶,華為卻選擇通過局部改造、輕量級彎道切入。到2019年底,全球汽車電子市場需求達到2285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對汽車電子需求更是高達962億美元,且還在以10.1%的速度高速增長(全球增速5.1%),僅僅汽車電子增值配件就能滋養出市值430億美元的恩智浦等巨頭。數據來源:艾瑞諮詢中長遠來看,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是造車的必然之路,華為也瞄準了這個必爭之地。
  • 高通左右逢源:和華為結盟,撿華為的漏
    上一代高通晶片驍龍865plus發布後,因為其性能僅提升了10%,導致業界不少人嘲諷高通「擠牙膏式」升級,此次驍龍888的發布,多位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評價稱,高通終於不再擠牙膏,展現了作為頭部手機晶片供應商應有的實力。未來一年,隨著5G網絡覆蓋的進一步優化和擴大,5G智慧型手機將有新的發展。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中國民企中的「隱形冠軍」:給蘋果、華為供貨,出貨量全球第一
    現在是一個智能設備高度普及的時代,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設備等等,都已經和我們的生活高度融合,這些高科技電子產品的背後,對應著一批高科技公司,比如著名的蘋果、華為、三星等科技巨頭。然而,你可知道,在這些響噹噹的科技巨頭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供貨商——中國民營企業「歌爾聲學」。雖然你可能沒聽說過這家公司,但它卻是隱藏在這些大牌企業背後的「隱形冠軍」。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手機、耳機、麥克風、音響等,都涉及到聲音傳播,都是典型的電聲產品。而聲學元器件,是電聲產品的「心臟」,是最重要核心部件。
  • 華為產業鏈上的149家公司,誰是下一個十倍股?
    在這其中,軟體與服務供應商數量最多,有21家,半導體設計行業的供應商17家,代工、晶圓製造等生產服務的供應商14家,安防設備等電子裝備供應商10家,而華為主營業務涉及的核心元器件如存儲器、連接器、線纜的供應商數量也分別為9家。據此計算,華為供應商市場約有5000億規模,27家A股上市公司來自華為的收入佔比超過公司總營業收入的10%。
  • 一年入帳1100億,這家「不起眼」德國公司,在中國默默吸金26年!
    導讀:一年入帳1100億,這家不起眼的德國公司,在中國默默吸金26年!直到目前為止,這家企業在全球各個地方已經擁有超過400多家公司了,而且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營收入達人民幣1100億元,這家「不起眼」德國公司,在中國默默吸金26年!其實在這家企業剛開始創立的時候,公司的發展也是非常艱難的,當時這家公司的員工也沒有幾個人。
  • 宇博證券資訊導讀:華為汽車「復刻」手機路
    宇博證券資訊導讀認為,智能汽車被看作是下一個十年最重要的、最熱門的賽道之一,從今年特斯拉市值超過其他傳統汽車市值之和,蔚來汽車股價翻倍,新勢力爭相上市以及蘋果汽車明年上市,都在不斷將這個市場的聲浪一波一波推向高潮。  宏觀層面,智能汽車是必然趨勢,還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亟待填補。
  • 華為堅決不造車?蘋果:你以前也說過不造手機
    憑藉雄厚的技術和資本,華為推出『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它包括一個全新的計算與通信架構、五大智能車載系統: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智能車雲,以及雷射雷達、AR-HUD等智能化部件。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中國2020年GDP預計突破100萬億元,蘋果供應商...
    蘋果供應商欣興電子工廠發生火災 原因和損失正在調查中10月29日,蘋果供應商欣興電子發布公告,證實該公司山鶯工廠於10月28日下午發生火災事件。欣興電子表示,山鶯廠於10月28日下午發生火警,主要影響為山鶯廠區CSP廠。該廠月營收約佔集團合併營收6%左右,並有投保財產險及營運中斷險,起火原因及實際損失金額正在調查評估中。
  • 經濟學人全球頭條:央行520發行心形紀念幣,蘋果5億和解「降速門...
    法官批准蘋果公司「降速門」5億美元和解協議蘋果公司今年3月同意支付5億美元和解「降速門」集體訴訟,目前和解方案已初步獲得法官批准。 加州聖何塞地區法官愛德華·達維拉( Edward J。 Davila)在視頻軟體Zoom舉行的聽證會初步批准這一決定,但同時也表示,由於目前的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情況,他希望延長最終批准期限。
  • 市值650億的行業獨角獸:獲騰訊52億投資,一年入帳155.8億
    他想創造的是下一個阿里巴巴姚勁波愛好很多,足球,桌球、遊泳…但要說起真正的愛好,那就是收集域名。姚勁波的藏品在當時就價值超過一個億,於是他創立了一個域名交易公司。公司被萬網收購後,他又從基層做起,從韓國人手中拿下「端午節.com」無償捐獻而名聲大噪。
  • 蘋果專賣店老闆:賣什麼蘋果,都去隔壁買華為,庫克猝不及防
    可是沒想到,美國加大了封鎖力度,這一次是對華為晶片的全方位打擊。華為不可避免的會造成業務影響,並且正在評估事件。一個民營企業,卻被動用的國家力量進行打壓,這不是華為可以輕易抵抗的。美國打壓的並不是華為,而是在華為背後的中國科技。換做是另一家科技企業,做到華為這種程度,也會遭受美國的制裁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