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用戶使用手機頻率的不斷提高,使得手機廠商也因此而賺得盆滿鐸滿。不過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對於各大手機廠商而言,也是一大不小的考驗。為了能夠給予消費者更好的使用體驗,各大手機廠商也開始在尋找優秀的供應鏈,以此來達到提高機型整體綜合表現。
作為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的標杆,蘋果公司尋找供應鏈的眼光可謂是非常毒辣,一般都需要有頂尖技術支持的廠商才能成為蘋果供應鏈上的一環。而成為蘋果供應鏈的廠商也會因為蘋果公司龐大的訂單賺得盆滿鐸滿,比如富士康、立訊精密、臺積電都在各自的領域成為了行業第一。
不過,今天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蘋果供應鏈並非以上幾家,而是歐菲光。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歐菲光成立於2001年,在光學光電領域摸爬打滾了近20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歐菲光在2008年實現鍍膜技術的突破後,便成為了中國較早一批掌握純平電阻式觸控螢幕核心技術的企業。
不過,為了促進營收,擴大業務板塊,歐菲光開始將發展方向轉移到了攝像頭領域。畢竟在當時,手機攝像頭技術基本都掌握在韓國和日本手中,使得我國電子產業結構不可避免的需要面臨卡脖子的情況。於是在意識到技術受限於人的弊端後,歐菲光毅然決然入局其中。
不過作為行業的後來者,歐菲光不僅沒有技術,同時還嚴重缺乏人才,在自主研發手機攝像頭技術的進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即便如此,歐菲光並沒有就此放棄,甚至斥巨資邀請國外頂級技術專家的參與到研究項目中。此外,在2016年,歐菲光成功收購索尼南華公司所有股權,由於當時索尼南華公司是蘋果供應鏈中的一環,因此接盤後的歐菲光也成為了蘋果供應鏈上的重要一員。
得益於技術的優勢,除了蘋果公司外,歐菲光更是先後與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巨頭的訂單。得益於這些知名手機廠商的訂單支持,為歐菲光的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歐菲光全年攝像頭模組出貨量達到5.51億顆,全年營收高達430億,同比增長27%。
在前段時間華為舉行的2019年供應商大會上,歐菲光拿下了攝像頭、生物識別領域,觸控領域三項大獎。不過由於受到金立和樂視這兩大公司的影響,對歐菲光的營收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即便如此,也沒有影響到歐菲光的吸金能力。根據歐菲光在近日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在2019年營業總收入為519.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78%。僅靠手機攝像頭這一大零部件,歐菲光能獲得如此成績,實力確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