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世界原創】
在i3和i8推出之後的六年,寶馬在i系列上一直沒有什麼動靜,而傳統豪華品牌像奔馳EQC和奧迪e-tron早已在純電SUV領域分庭抗禮,寶馬卻姍姍來遲,終於在今年年底推出了創新純電SUV寶馬iX3。售價區間在46.99萬元和50.99萬元之間,共兩個配置。
經典的設計科技感的點綴
iX3作為燃油版X3平臺打造的純電車型,雖然外觀與X3差別不大,但它延續的概念車設計風格卻十分亮眼,半封閉式雙腎格柵加上藍色飾條的包裹,五角形的空氣動力學輪轂,藍色外圈的BMW標誌,這些科技感的點綴使得iX3的外觀格外吸睛。
左右前翼子板上有寶馬i系列的銀色飾板,五角形空氣動力學輪轂非常漂亮,採用的是輕量化鋁合金材料,而且這個設計在行駛的過程中可以減少2%左右的電耗。輪胎選用的是20寸(低配為19寸)的普利司通ALENZA001系列輪胎,這個系列的輪胎主打舒適、耐磨和省油,當然用在iX3身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電耗。
iX3的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746/1891/1683(mm),軸距為2864(mm)。
車尾部分的設計感就稍微偏弱一些,與燃油版X3並沒有什麼太大差異,主要的區別就在於藍圈包裹的BMW的logo和底部雙邊擴散器。相較於車頭部分就顯得稍微敷衍一點。我們試駕的是馥鬱紅塗裝,如果是白色或灰色的塗裝,後面的擴散器會是藍色,看起來會稍微豐富一些。
傳統的內飾科技感的渲染
進入車內,可以很明顯發現iX3的內飾與X3的布局是一樣的,但iX3在一些細節上都加上了藍色的點綴,例如電子檔杆,中控臺部分區域,副駕駛手套箱上方飾板,以及方向盤上的BMW標誌。而且在啟動和斷電的時候會有特殊音效,非常動感,每次啟動都感覺像電玩城的賽車遊戲一樣。
真皮的方向盤質感很棒,握在手裡非常充實且不容易打滑,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鍵非常齊全,全液晶儀表可以有多種模式切換,中控屏也支持指示手勢識別。扶手臺前部有無線充電板(低配車型是不帶HUD抬頭顯示和無線充電的,需要加1W)。得益於純電車型的優勢和輪胎的選擇,iX3的NVH表現非常不錯,幾乎聽不見胎噪和風噪。
iX3的座椅跟傳統寶馬車型的一樣,坐起來稍微偏硬,駕駛位有多項電動調節且可以調節腰部支撐。後排有獨立可調節的空調出風口和兩個Typ-C接口,其實現在的日常生活兩個接口都是Typ-C相對來說是不太方便的,如果能換成一個USB一個Typ-C可能或更好一些。音響選用的是哈曼卡頓。腿部和頭部空間比較充裕,也標配了全景天窗和氛圍燈。電池沒有侵佔後備箱容積,且支持後排座椅放倒。
動力強勁續航稍弱
iX3是寶馬首款搭載第五代電驅系統eDrive的車型,配備的是一臺210kW(286匹馬力)扭矩為400N·m的後驅電動機,電池續航方面,iX3的電池組比較有意思,除了電池電芯用的是寧德時代提供的811三元鋰電池,其餘配件都是寶馬自己製造完成,電池組為容量74kWh,百公裡耗電量約為16.7kWh。
NEDC續航裡程為500公裡,但實際充滿電開啟空調表顯為388公裡,眾所周知NEDC打個八折就是實際續航裡程,388公裡倒也算真實。iX3的動能回收有一個自適應選項,這個配置可謂是電動車暈車人士的福音,只要不急加速,整體乘坐感受還是十分舒服。
操控依舊很寶馬乘坐體驗舒適
不得不說,iX3作為一個電動車,卻保留了寶馬主打的操控性能,畢竟也是後驅,不論是轉向、動力還是抓地力,都跟寶馬傳統的汽油車沒有什麼差別。說到動力,iX3的百公裡提速在6.8s左右,當你深踩電門的時候,推背感十足,在這方面個人感覺iX3不輸於特斯拉。360全景影像和全車雷達的配合度不錯,所以在經過一些狹窄路況的時候完全沒有壓力。
說到雷達,就得提一提iX3的輔助駕駛功能,在行駛中,車頭雷達會自動識別你的跟車距離以及你的當前車速,當你鬆開電門,如果車速過快,儀表會出現預碰撞提醒,同時由於自適應動能回收的存在,車輛會主動地加大回收力度來提醒駕駛員,這個精準度的把握做得很不錯。在你想要超車的時候,後方雷達會識別與後車的距離以及車速,如果過近的時候變道,方向盤會震動來進行提醒。自動跟車功能就不用說了,這也是寶馬的強項。
寫在最後
iX3的出現填補了寶馬在純電動SUV市場上的空白,但在這個價位,iX3的續航方面確實佔不到太多優勢,但要論駕控和質感,那iX3在純電SUV市場一定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在開iX3的時候,它給你的感覺一定是一臺「正經寶馬」,不會有一種在開某種新款電動車的感覺,綜合iX3的各方面來看,我們完全可以對寶馬後續推出的其他純電車型抱有期待。
易車號作者提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