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陪」孫打點滴,自己卻去「見周公」,孩子:這屆家長真難帶

2021-01-10 宋媽說育兒

文丨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在傳統思想和實際國情的雙重加持下,老人帶娃成了越來越普遍的現象。

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大的孩子,再回想起這段溫馨歲月時,心頭盡顯暖意,但作為年事已高還要照顧孩子的老人來說,雖有欣慰,也少不了艱辛。

爺爺「陪」孫打點滴,自己卻去「見周公」,孩子:這屆家長真難帶

臨近年末,多數地區的氣溫還是比較低的,正是孩子們容易感冒生病的時候,鄰居秦女士的寶寶也沒能躲過冷空氣的「侵襲」,上午不停打噴嚏,下午就有些發燒的症狀了。

第二天一早,秦女士覺得還是要給孩子檢查一下,打針也好、輸液也罷,只要能讓寶寶健康,「短痛」總比「長痛」強。

但話又說回來,馬上就要過年了,公司也離不開人手,不要說休息了,整整一個月秦女士和丈夫都處在加班的狀態。

無奈之下,夫妻倆商量不如讓孩子爺爺過來,起碼先帶著孩子卻打個點滴。隨即,寶爸接來爺爺,之後帶著孩子和父親去了醫院才匆匆趕去上班。

寶爸心想雖然父親也快七十了,可帶著孩子身在醫院總還是比較方便的,醫生護士也能幫襯著,只要看著孩子的液,如果沒了就按個鈴,應該也沒啥大問題。

但讓寶爸沒想到的是,中午下班趕到醫院卻看到了這樣一幅哭笑不得的畫面:陪著孩子打點滴的老人竟然躺在病床上,身上還蓋著被子,也不知道啥時候就去和周公下棋了。而一旁的孩子卻乖巧地坐在小板凳上,自己安安靜靜看著點滴,好像在由衷感慨:這屆家長真難帶啊!

寶爸走進孩子,問兒子爺爺為啥睡著了,小寶淡定地說:「爺爺給我看點滴,越看越覺得困,我說讓爺爺先睡會兒,沒了液我自己也能按鈴。」聽到孩子這麼說,再看看熟睡著的老爸,寶爸心頭一緊,老爺子都這麼大歲數了,也真是吃不消了。

的確,老人家年過半百,不管是體力上還是想法上都不能跟年輕人比了,退了休還要替兒女操心,幫兒女帶娃,實在不易。只是身處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每個人都在為了家庭和未來努力奮鬥,不敢停歇,把孩子交給父母照顧也多數無奈之舉,但不管怎樣,老人帶孩子還是有必要注意一些問題的。

老人帶孩子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照顧孩子也要看自身情況,避免得不償失

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不便,生病難受也是常事,既然是逃不掉的自然情況,在照顧寶寶時就要多加注意了,能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即便是心疼兒女、愛惜孩子,也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個家裡只要有老人在就有主心骨,一家人在一起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不要因為照顧孩子而過於操勞,如果連自己的身體都不好了,也就成了得不償失,對兒女們更不好。

2)帶孩子不要去人多眼雜、危險的地方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老人們也有喜歡熱鬧或清閒的時候,有時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出門溜溜彎、找點事情做,但不管怎樣,一些危險的地方還是不帶孩子為好。

比如人多眼雜的商場和有水的地方,不得不說,老人年紀大了,不管是注意力還是體力都和年輕人沒法比,如果在人多的地方遇到壞人,緊急之下很有可能犯錯,進而導致不可彌補的結果。

而且,一些老爺爺都喜歡到河邊釣魚、甚至遊泳,這些活動可能是老年生活的一部分,是個人的喜好和興趣,可帶著孩子最好還是不去的好。

3)以舊觀念或錯誤觀念教育孩子

「隔代溺愛」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老人看到孩子喜歡的不得了,什麼事都依著,什麼事都順著。寶寶跌倒了埋怨地板的不是,寶寶磕著了埋怨桌子的不是,有的老人甚至都要參加孩子的穿衣吃飯。這樣的帶娃方式對孩子來說也是百害無一利的。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與內容無關,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陪孩子打點滴,「最懶爺爺」卻霸佔病床位,孩子:這屆家長真難帶
    近網上爆火的一張照片引起了網友熱議,照片中一個老人躺在病床上,睡得正熟,但打點滴的並不是他,而是在病床旁坐在椅子上的小男孩,兩個一看很明顯是爺孫關係,不少網友猜測應該是孩子生病了,來醫院打點滴,爺爺過來照顧孩子,只是爺爺自己先累了,就躺在病床上睡著了。
  • 「最懶爺爺」走紅,陪孫子打點滴卻「霸佔」床位,孩子的表情亮了
    許多在外打拼,或者需要上班的年輕父母,不得不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照顧,但老人教育孩子常有些啼笑皆非的舉動。01「最懶爺爺」走紅,陪孫子打點滴卻「霸佔」床位近日,網上流傳一張「最懶爺爺」的照片引起網友熱議。事情是因為孫子感冒了需要打點滴,而孩子的父母由於工作繁忙,沒辦法在醫院看護孩子,不得不讓孩子的爺爺照看。但老人估計是因為年紀大了,因看護孩子沒有午休而體力不支,十分疲累,就讓孩子坐在病床邊緣的凳子上打點滴,自己躺在床上睡著了。
  • 「最懶爺爺」走紅,陪孫子打點滴卻「霸佔」床位,網友:是親爺爺
    如今在很多家庭中,照顧孩子的責任都是由老人來承擔的,畢竟孩子的父母要忙於工作,平時沒有太多的時間顧及孩子。所謂魚與熊掌難兩全,父母要為孩子的物質生活打拼,自然只能把照顧孩子的任務交給家中的老人。 老人帶孩子,當然是盡心盡力,畢竟有一個詞叫做隔代親,甚至有的時候老人對孩子的愛比父母還要多。
  • 一歲孩童打點滴後死亡,涉事醫生並無解釋
    近日,山西省朔州應縣孫媽媽痛心不已,自己才一歲多的孩子在應縣和諧醫院打點滴後身體出現不適,再度送醫後仍沒有改善,最終導致孩子死亡。事情具體經過是,孫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琦琦有些感冒,於是帶琦琦去到應縣和諧醫院看診拿藥,到達醫院後醫生表示要打針。打針回家後孫媽媽發現琦琦出現不適,身體發軟,精神不佳。於第二天再次帶去和諧醫院,醫生給其開了兩次霧化,並打了點滴。回家後孩子情況更不對,反覆發燒,不能下地。孫媽媽兩次致電主治醫生,醫生表示沒有關係。
  • 爸媽專心組團打遊戲,孩子蓋桌布角睡覺,這屆父母「心真大」
    01爸媽在家組團專心打遊戲,孩子獨自一人蓋著桌布睡覺打遊戲不再只是男生的專屬,很多女孩子現在打遊戲也非常厲害,而下面這對父母心也是非常大孩子沙發上面的模樣讓大人看起來又心疼又搞笑,雖然孩子暫時並沒有出現問題,但給孩子穿那麼厚的衣服,然後就隨便用桌布蓋著,孩子睡覺肯定也不能舒服。而且孩子如果翻身掉下來的話,肯定會突然大哭,還好沙發並不高,不得不說這屆父母「心真大」。
  • 山西1歲多男孩打點滴後身亡,家長向醫院要說法哭斷肝腸
    應縣孫女士稱,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琦琦在應縣和諧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孫女士稱,事發後醫院一直未出面協商後續問題。有媒體聯繫當事醫生,但電話一直未接通。在網傳視頻中,女子自稱孩子一開始是有點咳,她以為去醫院開點藥就好,結果醫院說要打一針。打完後當天孩子精神狀態不佳甚至身體發軟。回家後孩子反覆發燒,不能下地。
  • 「最懶爺爺」走紅,陪孫子打點滴卻躺床上「閉目養神」,兒媳黑臉
    一對年輕夫妻由於工作原因,把7歲的兒子交給爺爺奶奶帶。這天孩子發燒了,爺爺帶其去社區醫院打點滴。由於長時間坐著腰受不了,所以爺爺就和小孫子互換了位置,讓孫子坐在凳子上,自己則躺在床上休息。不湊巧的是,兒媳恰好來醫院送飯,看到孩子坐在凳子上,而爺爺卻躺在病床上「閉目養神」,瞬間黑了臉,不停地埋怨。 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網友表示爺爺帶娃本身就很辛苦,累了躺一會也沒什麼。
  • 智商高的孩子難帶,李玫瑾:孩子3個「煩人」行為,家長該高興
    可見這句話的含義,並不是光讚揚只會調皮搗蛋的孩子。而是根據他們的帶人經驗,發現調皮的孩子,大腦發育會比較好,智商顯得很高。孩子出現以下三個「煩人」表現時,要感到開心。孩子沒有「隔夜仇」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當天孩子們打完架後,很快就不記得了,哭完隔一會時間就能玩到一起去,甚至因為一點小事情,又打起來。
  •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瀟瀟22:我小時候有一次偷拿了我爺爺枕頭下的兩塊錢,本來是想買個文具盒(七幾年)那時候文具盒只有五毛多,我拿著這兩塊錢不敢買,結果還沒買上就被我爺爺發現了,當時我爺爺沒生氣只是把我們都召集在一起,說他的兩塊錢丟了誰要是撿到了有獎,當時羞得我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於是我又悄悄的把錢給放回去了!
  • 千萬別叫爺爺奶奶帶孩子(父母必看!)
    他們有一個四歲左右的女孩,在深圳讀幼兒園,學費對他們來說算是很高了,丈夫的父母看著心疼,主動提出把小孩留在爺爺奶奶的身邊,替他們帶,甚至奶奶都親自從鄉下坐車過來,要把孩子從他們的身邊接走,但這對夫妻拒絕了。
  • 看這孩子走路的氣勢,就知道是爺爺帶大的!
    由於生活壓力大,或者由於事業放不下,很多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後,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幫忙帶,而自己則更丈夫一樣外出賺錢養家。 由於帶娃觀念不同,以及平時的生活習慣不同,爸媽帶出來的孩子和老人帶出來的孩子,還是有很多差別的。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是誰的責任,孩子媽媽:希望醫院給個說法
    孩子生病最擔心的還是父母。昨日(12月8日),山西朔州應縣的孫女士帶著一歲多的兒子前往醫院看病,遵照醫生的建議,給兒子注射點滴,沒想到打完點滴之後兒子竟然沒有了呼吸,隨後醫生確診已經身亡。今日(12月9日),孫女士和記者說她兒子的屍體被應縣公安局安置在醫院太平間,事發後醫院方面一直都沒有出面解釋,現在大家都不清楚是怎麼回事稱,醫院的電話也一直打不通。記者詢問了相關部門,公安局表示之後會發布公告。
  • 陪孩子寫作業寫到心梗的家長,都少說了這六個字
    但是,要怎麼陪孩子寫作業,又不把自己賠進去呢?李老師陪作業應該在程度上有所限制。家長為什麼能心梗?孩子說我不會,你就趕快來講一下。你走了還沒有一分鐘,孩子說我這一題又不會,又喊你來教。一股腦從頭講到尾,孩子根本就沒機會發現自己掌握了多少。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孩子就開始依賴家長。常爸這點我很贊同,家長可以給孩子檢查作業、講題,但請你等他把所有的題全部做完了,你再來檢查。
  • 山西女子稱1歲兒子打點滴後死亡:我想要大夫給我一個說法
    應縣孫女士稱,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琦琦在應縣和諧醫院打完點滴後身亡。孫女士稱,事發後醫院一直未出面協商後續問題。隨後,根據家屬提供號碼聯繫當事醫生,但電話一直未接通。這樣情況真的很難說和輸液有什麼關係。雖然輸液是有風險,應該嚴格掌握指徵,但但輸液後有不好的結局,不等於就和輸液有關係,病情自身的發展也很有可能。
  • 別人爺爺教孩子念古詩、下棋,再看看我家,終於知道起跑線在哪了
    我和家長許久沒見,自然是要多聊一聊。我說:「好久不見,上學後,很少見到你們在外面玩。」家長說:「現在都複課了,放學後帶他去上課。」我「噢」了一聲,心裡有一點點酸。我說:「你們每天都有課嗎?」家長說:「也不是,今天周三就沒課。不想讓孩子太累。」我心裡驚呼,這還不累?我說:「以後周三放學咱們都在外面玩會吧。」家長說:「他下周三就沒時間玩了。他周三不上課,但是爺爺讓他回家。爺爺給他念古詩,有時候教他下棋,雖然沒上課外班,但是也得學點東西。
  • 第一次見家長,對象讓我給她親屬家孩子每人200塊紅包,我該不該給
    因為第一次去她家,我也不知道她們那裡都是什麼規矩。 她回我說:「給我爸帶兩條芙蓉王,兩瓶好點的酒,。然後給我媽帶點化妝品,給我弟帶幾個玩具。到時候見面還有我爺爺、舅舅、姑姑、煙一定要多帶點。然後親戚家的小孩有五六個,每人給200紅包。也就差不多這些吧。
  • 【家教】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第三個坑: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有些家長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麼,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
  • 家教|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第三個坑:回應太少,和孩子距離很遠。有些家長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麼,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
  • 周公解夢:夢見去世的爺爺還活著預示著什麼?
    具體分析在周公解夢中,夢見去世的爺爺還活著,一般都是吉利的象徵。夢見去世的爺爺還活著,預示近期的運勢有所波動,思想上可能會有較大的變動。如果你是一個比較注重外在的人,這個時候需要更多地關注自己內心的需要。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母親悲痛要說法,網友:為啥不去正規醫院
    近日,山西朔州的孫女士因1歲的兒子嗓子啞到醫院看病,沒想到在醫院打了針輸了液後,孩子的命沒了。第一次求醫,醫院給孫女士的孩子打了針,結果回家後孩子的情況變得更差了,反覆發燒。次日孫女士又帶著孩子去了該醫院,這次輸了液,做了兩次霧化,在輸液的過程中,孩子的嘴唇變紫,開始吐血水。孫女士趕忙抱著孩子去了人民醫院,但孩子已經沒救了。孫女士承受了喪子之痛,但目前醫院沒有一個人出來道歉,醫生的電話打不通,撥打醫院電話提示號碼未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