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
#奶奶用老鼠熬油治孩子燙傷致感染#
的話題衝上熱搜
引發網友熱議
男童燙傷後
家長按偏方的說法
把老鼠油塗抹在孩子傷口處
結果導致感染
孩子因此住進ICU
這離譜的操作
直接震驚網友
不只是老鼠油
關於偏方治燙傷
還有抹牙膏、抹香灰香油等各種說法
燒傷到底應該如何處理?
生活中那些奇怪的偏方
真的可信嗎?
燙傷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意外傷害,專業的說法是指熱蒸汽、熱水及熾熱固體等作用於人體引起的損傷。
一旦出現燙傷,皮膚可出現刺痛、紅斑、水泡、甚至皮膚剝脫壞死。
常見可能引起燙傷的有:
氣體:燒水、烹飪時產生的過熱的水蒸氣;
液體:熱水、熱湯、洗澡水、泡腳水、熱油等;
固體:烹飪加溫餐具、暖水袋、暖寶寶、暖氣片、點燃的菸頭、燃放煙花爆竹等。
民間有很多治療燙傷的「偏方」,但其中很多並不科學。
(1)向燙傷傷口處塗抹紅汞、龍膽紫等有顏色的藥物。塗抹不適宜的物質,會影響醫生對創面的觀察和深度的判斷。
(2)往創面塗抹老鼠油、黃醬、醬油、香油、牙膏、香灰等難清除物質,這樣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還會不利於清創以及增加創面汙染的機會。
(3)揉搓、按摩、擠壓燙傷的皮膚,只會加重損傷。
(4)用未經消毒的器具挑水泡,會造成感染加重。
日常生活中,兒童燙傷事件時有發生。孩子燙傷後,很多家長會手足無措,或者採取一些偏方,這樣不但沒有效果,還容易留下瘢痕,甚至造成危險。
遇到緊急情況,一定要牢記下圖的燙傷急救五字訣:
衝:燙傷後,應立刻將燙傷部位用流動清潔的冷水(自來水)衝洗3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散去燙傷部位熱量,減輕患者疼痛(別怕浪費水,也千萬別直接上冰塊);
脫:如果燙傷部位有衣物,要在冷水中小心地去除衣物,必要時用剪刀剪開衣物,一定別硬脫(千萬別自行弄破水泡);
泡:當燙傷者疼痛明顯時,可用乾淨的冷水繼續浸泡燙傷部位10-30分鐘,可以緩解疼痛,減輕燙傷程度;
蓋:使用藥店賣的乾淨無菌的紗布(或棉質布類),覆蓋患處,保證燙傷部位清潔,減少外界汙染刺激,以免感染;
送:前面步驟處理完後,如是嚴重燙傷還必須及時送醫。就醫途中可以繼續冰袋冷敷。
用偏方治病,越治越病的例子不在少數。有的偏方不僅不能治病,還可能會致命。
有網友現身說法:外公就是用敵敵畏兌水擦身止癢,結果不幸離世。有燒傷科醫生痛心:2歲女孩臉部燙傷,家人用偏方治,結果嚴重感染,只能植皮。
陝西省商洛市,一名老人聽信偏方,用敵百蟲農藥為12歲孫子洗澡,以為可以治療因蚊蟲叮咬引起的皮膚瘙癢,結果雙雙中毒送醫。
據醫生介紹,患兒有一些蚊蟲叮咬痕跡伴有瘙癢,奶奶聽說有種偏方,可以治療這種瘙癢,就把敵百蟲農藥兌水給孫子全身洗澡用,洗完澡之後,孩子出現了劇烈的噁心、嘔吐、肚子疼。
五歲的男童小寶玩耍時,不慎從樓梯上踩空,頭部磕在了一塊鐵板上,瞬間鮮血直流。
小寶媽媽隨即抱著孩子來到屋內,第一時間從糖罐子裡抓了厚厚的白糖,往小寶傷口處撒,隨後,才送小寶就醫。醫生接診時,在孩子傷口處縫了5針。
(網絡上關於「白糖止血」的討論)
醫生說,白糖對難癒合傷口或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止血,像張女士這樣胡亂抓,糖的濃度控制不好會使局部形成高滲環境,還會使手上的細菌沾染傷口,對傷口的癒合反而不利,還容易長出肉芽。
而這些看起來如此不可思議的偏方,為何還有這麼多人相信呢?河南省兒童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張淼分析,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偏方中確實有常見的藥用動植物,比如曼陀羅、蒼耳子、何首烏、壁虎等。
另一方面,則是有些人覺得偏方省錢省事。但醫生提醒,偏方中有這些藥用動植物,並不代表偏方具有合理性,而且這些藥用動植物往往有毒性,炮製不當,很容易治病不成添新病。
生活中,你沒有聽過以下這些
常見的「偏方」 ?
一起來看看這些「偏方」的真相
專家解讀:心臟的功能是維持全身循環的,是最重要的臟器。治療心臟病人首先要求安靜休息,少動,某些心臟病人,我們甚至要求絕對臥床,連廁所都不能上。所以,這種說法是絕對不可取的,咳嗽用力就會加重心臟負擔,加劇心臟病的程度,甚至危害病人生命。今日推薦視頻
前段時間
赤道附近的非洲國家喀麥隆出現降雪現象
那麼,怎麼樣才會有雪?
赤道屬於熱帶,又怎麼會有雪?
下雪的原理以及赤道可以下雪的條件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