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君:每每看到微信圈各種偏方,就很著急,哪怕再好的偏方,其實很多需要辯症後用,還有很多偏方是古代缺藥缺錢情況下的急救措施,存在嚴重安全係數和後遺症。提醒君偶然也會推薦一些,前提都是安全的,食療為主,比如昨天的幾個都是以食物組成的。這些要麼自己用過效果不錯,要麼是很多媽媽驗證過的。推薦對中醫和食療等有興趣的,有空可以多關注下,山藥社區,雖然最近冷清很多,但還是留下了很多有用的各類案例!!本次推薦一篇來源兒童安全攻略的內容,給大家特別是家裡老人提醒。
本文來源:揚子晚報、廣州日報
近日,和奶奶住在一起的留守男童龍龍玩耍時不慎跌入裝滿開水的大盆,整個人就坐在了大盆中。奶奶趕緊抱出孩子,並用土法在孩子身上抹上了鹼。誰知,敷在身上的這些鹼,造成了龍龍的二次傷害。
醫生介紹,龍龍身體80%的面積被燙傷,且均為三度燒傷,而家人敷在創口上的鹼,對龍龍的身體造成了二度傷害,導致龍龍被燙傷的部位全部發黑,目前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圖為灼傷的龍龍)
艾德叔叔提醒你:希望龍龍能挺過來,燙傷偏方不可輕信啊!下面這些偏方和真正急救方法家長們要學會!
危險偏方一.石灰治燙傷
案例1:一名15個月大的嬰兒不慎打翻了熱水鍋,燙傷其胸部及右上肢,其父母聽信鄰居的偏方,用石灰塗抹傷口,結果孩子不僅沒好,反而逐漸出現口唇紫紺、乏力的症狀,之後送往醫院後,被診斷為「13%重度燒傷及鹼中毒」,需要施行創面清創植皮術。
危險提示:首先,孩子燙傷破皮後千萬不能用粉劑處理傷口,直接塗粉末容易感染,嚴重的話造成傷口化膿,引起表皮壞死。更要命的是,土製粉劑灑在開放性傷口上就等於「灑菌」,增加了破傷風桿菌。其次,用石灰塗抹傷口不僅大大加重傷勢,造成傷口三度創面,而且會使鹼性物質通過傷口進入人體,從而導致鹼中毒。
危險偏方二.在傷口上撒鹽
案例2:湖南一名母親以為鹽水可以消炎,在年僅一歲的女兒剛被開水燙過的傷口上撒鹽,由於鹽分吸收入血,引起高鈉血症,導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小孩入院後,醫生下了病危通知。
危險提示:有些人認為鹽水能殺菌,可能是由於臨床上常用無菌生理鹽水來衝洗傷口,不過生理鹽水本身並不會殺菌和抗菌,最關鍵的是自己配置的食鹽水並不等於生理鹽水,一來無法把握氯化鈉濃度,二來食鹽中還含有碘、鋅等雜質,自己配製根本做不到無菌。
如果直接把食鹽撒在創面時更加危險,輕則導致脫水,重則引發高鈉血症,甚至休克。
危險偏方三.用紅藥水塗抹傷口(這條特別提醒下,農村估計很多就家裡有這2種藥水)
案例3:一名臉上皮膚擦傷的兒童由於家長誤用紅藥水粉劑處理傷口,導致表皮壞死,真皮層纖維增生,造成毀容。
危險提示:粉劑會給傷口帶來難以預知的汙染,增加清創難度,也可能導致潰爛創面或形成膿腫,使得病程加長。而紅藥水裡面含有紅汞,它可以通過破的傷口被人體吸收。此外,紫藥水也要引起注意,其成分是龍膽紫,它的殺菌作用比較弱,還會在傷口上面留下斑點。如果不想孩子留下難看的疤痕,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使用紅藥水和紫藥水。
還有這些注意事項!
1、不要塗抹牙膏和醬油,有可能會侵蝕創面、增加損傷。因為鹼會使創面加重,而醬油因沒有經過滅菌加工,其中的細菌、黴菌會導致創面感染。
2、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特別是不要吃羊肉
燙傷的等級
一度燙傷:只損傷皮膚表層,紅斑性,皮膚變紅,並有火辣辣的刺痛感,局部輕度紅腫、無水泡、疼痛明顯。
二度燙傷:是真皮損傷,局部紅腫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
三度燙傷: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損傷,並呈灰或紅褐色,此時應用乾淨布包住創面及時送往醫院。
*注意
由於小兒皮膚嬌嫩,承受能力較差,受傷的嚴重性也要比大人嚴重得多。王楊表示,小孩燒傷面積小於5%,是輕度燒傷,5%~15%之間屬於中度燒傷,大於15%就屬於重度燒傷了。而大人一般是燒傷面積超過30%才算是重度燒傷。
「由於孩子燒傷後出現創面滲出,很容易產生低血容量休克,因此及時地建立靜脈通道非常重要,為了防止燒傷嚴重的孩子出現休克,我們要及時進行補液,之後再進行創面處理。」王楊說。
燙傷必收:衝脫泡蓋送
衝,主要指燙傷後立馬用冷水衝洗,可以有效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也可以有效避免或減少水泡形成。拿冷水衝洗的話,衝洗時間一般以停止衝洗卻不感到疼痛為止,而且注意,不要用冰水,以免造成凍傷,反而加重組織損傷。
脫,燙傷處若有衣物覆蓋,冷水衝洗冷卻後把衣物脫下,脫衣服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脫得太急,以免撕破燙傷處皮膚形成水泡。
泡,脫去衣服後,還要在冷水裡泡,泡到疼痛感不明顯為止。
蓋,經過以上初步處置,若家裡有無菌紗布,則覆蓋上無菌紗布,若沒有,則用清潔布類覆蓋。
送,面積較大或嚴重的燙傷經初步處置後一定要護送到醫院處理,消毒傷口、消炎藥膏外塗或打破傷風。
在完成上述急救措施之後,評估燙傷的深度,根據傷情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提示:請將傷情判定交由醫生來完成,不要自行決定後續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