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也是人類繁衍生息的精神圖騰。嵩山,中嶽也,貴為五嶽之一,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中不可謂不重要。邙嶺,歷史上素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美名,在中國人的意識裡,關乎生養死葬者,皆大事也,因此,也不可謂不重要。黃河,中華民族之母親河,更是中國歷史文化濃墨重彩的底色。洛河,作為黃河的支流,在鞏義境內與黃河交匯,形成洛汭,承載著無數美麗的傳說,與黃河一起,並稱為河洛文化的搖籃。嵩邙河洛,作為河洛文化的重大地理標識,在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中可謂舉足輕重。而能在一塊土地上同時集齊嵩邙河洛四個重大文化標識的,除了鞏義,還是鞏義。嵩邙河洛藉鞏義而匯聚,鞏義因嵩邙河洛而厚重。共生互養,鞏義便滋生出了一種在文化上得天獨厚無可比擬的氣勢和高度來。
中華文明與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並稱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世界上的重大文明多發生在兩河交匯的地方,巴比倫文明起源於西亞阿拉伯地區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兩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於印度河和恆河流域;埃及文明起源於北非的尼羅河流域;中華文明,則發源於黃河長江流域,而黃河與洛河交匯的洛汭地區,所誕生的河洛文化,正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組成部分。
黃河,從青藏高原一路奔流而來,一千多公裡的跌宕起伏長途消磨,業已消解釋放壯蠻之氣,傳說中的奔騰咆哮桀驁不馴,與固有的波瀾壯闊粗獷雄渾,也基本收起,開始呈現出馴服之態與柔美之色。一眼望去,靜水流深,波瀾不驚,如經歷大起大落後看透了一切的長者,體態豐腴,自在閒適,衣衫飄逸,一副淡然通透的模樣,高貴大氣,又安詳睿智。
逐水而居,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原始本能,隨著社會形態的發展進步,亦演化成了為了便於開展農耕活動與商業活動的智慧抉擇。孕育藍田文明、半坡文明、龍山文明等最早的文明雛形,新舊石器時期,黃河在意氣風發的年歲,肇啟了華夏文明的開端,並逐漸形成了延續至今的農耕文明,哺育並繁衍了華夏子民炎黃子孫。由夏朝開始,中國四五千年的歷史發展,約三千多年的王朝更迭皆發生或存續在中下遊的黃河流域。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八大古都中,西安、洛陽、鄭州、開封,以及安陽等五個皆在其中。這標誌著我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
黃河的滋養,先後萌芽了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商代青銅冶煉技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生產力發展邁出大的步伐。鞏義境內的漢代鐵生溝冶鐵遺址球墨鑄鐵技術,將世界球墨鑄鐵的歷史提前了2000多年。黃河的滋養,還催生了造紙術、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等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奠定了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和文化典籍的產生。北宋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中下遊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從來處來,到去處去,擁有如此豐碩輝煌的過往,黃河在進入鞏義段以後,是一副恬靜豁達超然物外的模樣。滄海桑田,世事變遷,與其息息相關,似又毫無關聯。風輕雲淡,寵辱不驚,黃河以博大的胸襟和豐饒的養分自然而然地滋養、梳理、影響、規範著黃河兒女的品貌、氣質和言行。更加大氣,更加包容,更加多元,更加與時俱進,新時代的黃河兒女因此便有了不同於其他區域人民的體態風韻和精神面貌。
洛河,從陝西藍田縣木岔溝和洛南縣草鏈嶺出發,經洛南縣秦嶺深處的洛源鎮交匯後,一路歡歌,向著鞏義逶迤而來。原來的兩股細流匯合在一起,如扎著羊角辮的野丫頭,猶豫,害羞,時斷時續,經過溝壑峽谷的規範和調教,退卻了山野的青澀,在進入洛陽後,已是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她攜著倉頡造字的靈氣,帶著周秦漢魏隋唐等歷代王朝的皇家氣象,迎著曹子建迷醉的目光,衣袂飄飄,步履款款,翩然而至,不顧邙嶺的百般阻撓,一頭撲進黃河母親的懷抱,驚豔了時光,也驚動的歷史。於是,洛汭做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文化地理標識,莊嚴又隆重地以太極之態物化並定格了洛河和黃河的擁抱。
母女倆向伏羲獻上河圖洛書,亦扶持歷代君王修壇沉璧,以血脈滋養與精神引領,哺育著河洛蒼生,也哺育著河洛文化,生生不息,繁榮昌盛。你聽!你看!黃河洛河的濤聲和波光裡,依稀有杜甫的詩歌吟誦,有蘇秦的韜略縱橫,有嵇含的草木狀述,有程本的山林歸隱,亦有男耕女織、金戈鐵馬、舟船如梭。休戚榮光連北闕,赤文綠字煥東周,黃河洛河齊心協力,將鞏義養育得肌體康健活力四射,在新的歷史階段,成為中國社隊企業的源頭、工業立市的標杆,以及文明城、百強市,目前,又在催生著工業強市向文旅發展的方向大轉型和大跨越。
還是要前行的,對於鞏義,湯湯河洛,猶如父母之於兒女——我從你的生命中路過,但我們各有各的使命與歸途。前方的前方,是波瀾壯闊的大海。已經交融在一起的黃河與洛河,並肩攜手,不急不徐,靜靜地流淌,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高低起伏,從來處來,到去處去。河之美,何止美?
作者:丁香
作者簡介:丁香,鞏義文暖流年公益文化平臺創辦人,欣愛零費用心理諮詢平臺創辦人,鄭州市作協會員,鞏義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