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鞏義最高峰五指嶺 拜鞏義最神的廟老廟五指嶺系伏牛山系嵩山餘脈,古稱方山,大方山,《山海經》稱浮戲山。山上有一峰,上面有五個石柱並立,狀如五指,故名。五指嶺西接嵩山,北到鞏義、滎陽、鄭州市郊接邙山,往南至登封、禹州的潁水北岸。想去五指嶺看下爺爺多年前建的小廟,很早之前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沒有時間去。趁著放假在家沒事兒,想抽空去看看。要不又沒有時間去了。
五指嶺,位於新密、登封、鞏義、滎陽交界處,為新密山地主體,是羅水、汜水、賈魯河、黃水、緩水等河流的發源地。昨天午飯過後,海洋過來家裡接上我,走鞏義南高速,開始出發過去五指嶺轉轉。走高速很快就下了。繞道涉村街上後,一直往南走,走了好一會兒就走到了通往五指嶺去的山下的路口。
五指嶺往東過新密、新鄭到陘山。範圍約4000多平方公裡,山峰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雞鳴峰,位於鞏、密、登交界,海拔1215.9米,峰南部斷崖千尺,峰北大致呈10°~15°緩坡下降。開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一直往山上走。在爬山的路途中覺得景色還不錯,車停路邊,站在邊上拍了幾張照片。烏雲密布的天色,挺拔的山脈和荒蕪的枯萎的野草,徒增了剛過立春時節的大山裡的荒涼景色。
五指嶺系伏牛山系嵩山餘脈,古稱方山,大方山,《山海經》稱浮戲山。山上有一峰,上面有五個石柱並立,狀如五指,故名五指嶺。開車繼續往山上走。覺得這裡的路挺窄也挺陡峭的。有些路開車走在上面,感覺就像是走在懸崖邊上一樣。都不敢怎麼往山下面看。這麼多年沒來過這裡,這一次再來這裡,我都快忘記當時來這裡時候的道路了。在想,這是我之前走過的路嗎?
五指嶺局部山勢陡峻,峽谷羅列,懸崖峭壁,峰與谷間落差500~700米,發源於此山脈的河流有:羅水源於西北處,入伊洛河。汜水發源於北部,入黃河。繞了很遠才到山頂。剛下車,大風就迎面吹來。山上的風很大。頓時讓人感覺很冷。高高的電視臺發射塔直接就筆挺地映入了眼帘。
最高峰雞鳴峰,海拔1215.9米。峰南部斷崖千尺,峰北大致呈10°~15°緩坡下降。局部山勢陡峻,峽谷羅列,懸崖峭壁,峰與谷間落差500~700米。海洋家小侄兒在後備箱睡著了。下車後,海洋在看孩子,我自己去附近轉了下。整個連綿起伏的山脈都籠罩在灰濛濛的烏雲下。像是一幅水墨畫。雖然天色有一點兒陰暗,可是拍出來的照片卻有別一番風味,挺好看的。
賈魯河發源於東北處,入潁河,黃水發源於東部,入雙洎河。雙洎河發源於五指嶺南部,入賈魯河。水發源於五指嶺東南部,入潁河。轉了會兒後,和海洋開車繞道電視塔下面的小廟去看看。這次過來這裡,最主要也是想要看看很多年前爺爺在這裡建的這座小廟。當我再次站在這座小廟門口的時候,還清晰地記得2001的時候,有天下午在家沒事兒,爺爺帶著我和妹妹豔娜,弟弟書功一起過來了五指嶺這裡玩兒。
爺爺帶我們過來這座廟裡磕過頭燒過香。保佑我們家孩子都健健康康學業有成。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這座小廟。時隔15年之後再次過來這裡卻發現小廟擴建了,關門了,進不去。有一點兒失望。站外面讓海洋給我拍了幾張照片。也站在崖邊上拍了幾張照片。穿透過雲層,投射過來的光芒就這樣照在了頭頂。讓人感覺像是佛光普照一樣。
登鞏義最高峰五指嶺 拜鞏義最神的廟老廟浮戲山五指嶺諸山峰陡峭,直插雲霄,夏霧繚繞,冬雪皚皚,秋葉紅遍,春草茵茵。鞏、密公路越過東峰山腰,鞏、登路直達西峰山巔。從小廟裡出來,沿著另外條下山的路一直往山下走。下山的路也是坡多彎多。到了出口後才知道原來是和雪花洞連著。潁水的東支流發源於東龍門,繞五指嶺西部和南部諸山腳下流過,入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