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按菜譜一步步來,為什麼中餐做不好?外國人表示很苦惱

2021-01-09 禮遊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唯美食不可辜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在吃的方面越發講究。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美食的聖地,隨著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美食受到廣泛關注,外國友人也開啟了「中餐之旅」。

中華上下五千年,飲食文化歷史悠久,看起來烹飪簡單,實則味道妙不可言;現如今中餐尚且紅遍全球各地,外出旅遊皆能吃上可口中國菜;但是很多外國人卻表示「明明按照菜譜來的,卻做不出真正的中國味」深感疑惑。這邊不得不說說中國的飲食文化了,即便是一道中國菜可能在中國的大江南北做出來也有不同的口味,中國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吃出八種風味,想來中餐也是不易的。

再者,無論做什麼菜,熟能生巧,斷斷不是看菜譜做好菜那般簡單;中餐講究火候和調味,火候不一樣口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實則在品嘗時更注重的還是口味,一道菜的口感是相當重要的,在調味方面就不僅僅是看菜譜生硬放調料了,菜譜上詳細的書寫只不過是一個參考罷了,這是一個漫長摸索的過程,想要烹飪美味中餐,不是看菜譜就可以的。

中餐與西餐在食材、做法上都大不相同,所用的工具也截然不同,我們所看到的西餐大多是以牛排為主,大多都不會使用明火;而中餐大多需要明火爆炒才能入味兒、香辣可口。而且從中西方飲食習慣來講,西方喜歡生食、原汁原味,中餐為了殺菌更希望把食物做到熟透,所以這也導致在烹飪時外國人難免掌握不了火候,怕去掉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影響了口感。所以無論是做中餐還是西餐,手熟才能生巧。

相關焦點

  • 外國人做中國菜:明明按照菜譜一步步來的,做成這德行?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蘊藏著豐富的美食文化,食材之間的搭配、調料之間的中和都有很多講究,而當中餐進入國外市場之後,這些吃慣了快餐、麵包、沙拉的老外們被中餐快速圈粉。只是他們又不能頓頓下館子,就買了本中國菜譜在家研究,最讓外國人奇怪的是:明明按照中國菜譜一步步來的,為什麼會做成這德行?
  • 為什麼老外那麼愛做中餐???
    中餐好吃不好做幾乎是世界公認的話題。或許對我們來說還能簡單一點,但是對外國人來說學做中餐幾乎是難於上青天,學做中餐的過程中被逼瘋了的老外也不少。一個平平無奇的蛋炒飯,究竟要做得多麼驚悚才能獲此「殊榮」?點開下邊的視頻,相信每一個吃蛋炒飯長大的華人小孩都會覺得有被冒犯到.羅傑叔叔的吐槽贏得了諸多東亞國家網友的肯定,BBC 也是趁著一波熱度連線羅傑叔叔和 Hersha。Hersha 表示,她知道如何「正確」煮米飯,上次的節目只是按照 BBC 給的食譜來做的,並不是本人立場。
  • 外國人: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西餐一刀一用廚刀說來也有意思,曾經在網上流傳一段外國人用西餐廚刀切菜的視頻,外國人一片叫好聲,而我們則是一臉尷尬,評論這是入門級的手藝。曾經也有外國人提問:「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 外國人對中餐的偏見
    當然,與之對應的還有「西味中餐」,如果你看到一家中餐館門前排一條長隊並且都是外國人(其實我在那才是「外國人」),那我勸你最好換一家餐廳。對此我倒是比較「看得開」,一來西方人吃牛吃雞並不少,只是大部分人沒有看到屠宰過程而已;二來現殺現做的食物比較殘忍,但確實比較好吃,如果沒有浪費,也算是一種「珍惜生命」吧;三來我們確實做得差點兒,恐怕中國很少有屠宰場想到讓動物「死得不那麼痛苦」。
  • 老外學做中餐,看過菜譜之後,罵中國廚師「不誠實」,理由太好笑
    這兩年伴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文化也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很多外國人對於中國文化非常的感興趣,以前國外的唐人街,只是中國華僑的聚集點,現在卻成為了外國人體驗中國文化的一個場所。而中國文化中,中餐的歷史很悠久,我們沒有西餐的規矩那麼多,但是注重的是一種味道,都說千人百味,就算是同一道菜,在不同的人手上,也會有不一樣的味道。痴迷於中國文化的老外們,也非常想學做中餐。我們通常學做菜的時候,會參照一些菜譜,但是老外在看過中國的菜譜之後,大罵中國廚師,認為他們「不誠實」,其實說出理由之後,又太好笑。
  • 外國人眼裡,咋什麼都能毀掉中餐?沒有味精的炒飯,莫的靈魂!
    作為一個做飯愛好者,我特別熱衷於研究各地的菜式,時不時會邀請朋友來家裡吃飯,每年冬天還會滷一些牛肉贈送給朋友們。我研究做飯,一個重要原因是,外面的東西越來越難吃了。尤其是外賣,感覺選擇越來越少,無非是麻辣香鍋、麻辣燙、蓋飯、黃燜雞等等。想點兩個小炒,不僅分量小,味道還真不如自己做的好吃。
  • 外國人吃中餐:哪些中國菜讓老外驚豔了?瞧瞧他們怎麼說
    外國人吃中餐,早期因為種種原因老外們接觸中餐的時間只有100多年,但又因為在國外的中餐不同於正宗中餐(因為在國外的中餐要迎合外國人的口味,會對傳統中國菜做出改變,如我們說過的陳皮雞,炒雜燴,幸運餅乾等等食物,在正宗中國菜裡根本見不到。)所以就會導致一些外國人以為他們吃的中國菜就是正宗中國菜。
  • 外國人:為什麼烤不是中國菜的主要烹飪方式,即使他們吃肉?
    中餐烹飪的食物在美版知乎上就有外國人提問:「為什麼烤不是中餐的主要烹飪方式,即使他們吃肉?那麼我們就有一個疑問了:為什麼外國人對烤這種烹飪方式如此看重?如果站在中餐的角度看,是因為他們對食物的認識沒有我們豐富,而且烹飪食物的方式沒有我們豐富。我們可以瞧瞧我們吃的一些食物,舉個簡單的例子,如豬大腸外國人覺得吃它會很臭,事實上的確如果用外國人烤食物的方式,豬大腸的確不會好吃到什麼地方去。但是通過中餐的烹飪手段,豬大腸就能成為我們喜歡吃的食物之一。
  • 為什麼說中餐標準化是用於打破原有的標準?
    我們發現,在80年代沒有「中餐標準化」的當時,好的菜譜也沒有用「少許」來編輯,一些行家也說過,「別看西餐菜譜寫得那麼詳細,真正的西餐大廚在用料時也是儘量精準但行為隨意,絕不會說用五克就用五克」,因為好的廚師都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五克、什麼時候該六七克,更精妙些的廚師即使和菜譜反著來、即使單單只用鹽也能烹飪出絕美的菜品。
  • 世界三大菜系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在外國人心中,中餐是什麼地位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菜系排名,不過這個三大菜系的說法到底怎麼來的有據可查嗎?我們每天在網際網路的世界中徜徉搜索,不過每天都有新內容的產生,所以對以前的東西我們並不是十分關注。其實最早在2006年就有人質疑過這個說法到底從何而來。而當時的研究顯示其實在90年代的時候這種說法就有了,並不是網際網路上誕生的一個名詞而且本身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科學根據的。
  • 為什麼外國人看不上中國菜?
    她出中國菜譜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1938年,楊步偉隨丈夫到夏威夷大學,之後又到耶魯和哈佛任教。此地家庭只會做熱狗三明治,食物單一,主婦們還經常浪費食材。戰時食物緊張,只有楊步偉運籌帷幄,每日自行採買燒煮,做成美味可口的中餐,引來一群哈佛教授夫人們的讚不絕口。
  • 照著菜譜做飯的困惑:中餐調料真的都是「少許」「適量」嗎?
    從這個印象延伸出了這樣的觀點:中餐因為不講究精確,導致廚藝不容易複製,阻礙了中餐的傳播和事業擴大,而不講究精確保證不了做菜品質的一致性,所以食客也容易中坑。 所以,近些年成名的短視頻廚師,都儘量在傳達精確的觀念,把自己用的醬油、醋、豆瓣醬、老乾媽都精確到了克。不過他們的廚房裡好像從頭到尾也沒出現過天平和量杯。這是為什麼?
  • 中國廚師刀工獨步全球,外國人表示:不服不行
    中餐歷來就有「無刀不成席」一說,要求廚師必須有高超的烹飪技術,還得具備廚師基本素養即會切菜。當然對我們一般的人來說切菜也不是一件得心應手的事,事實上真正的中餐廚師要做到美味與形色達到完美的統一,這也就培養一大批刀工且烹飪技術過硬的中國廚師。
  • 外國人直呼實用的中餐教程!看完:我40米的長刀呢???
    廣大歪果仁表示難以理解+暴風哭泣😭...所以,中國菜到底是怎麼為難歪果仁的呢?大名鼎鼎的👨‍🍳廚師戈登在學習扯拉麵的時候,怎麼也學不會的他最終😤氣急敗壞地將麵團砸向了玻璃...胖達君jio得,這真不能怪他,畢竟中餐技巧就是一看就會,一做就廢啊!
  • 凝聚親情傳承文化 美華裔家庭網上分享中餐菜譜爆紅
    他們在博客網站和社交媒體創建主頁,分享中餐菜譜,吸引了至少17萬粉絲。據了解,梁家和中餐有著很深的淵源。梁先生在紐約長大,他的父母曾在中餐外賣店工作多年,他自己也從高中開始就在餐館工作,擁有多年廚師經驗,擅長粵式餐點和美式中餐快餐。梁先生的妻子朱女士出生於中國上海,熱衷搜尋中餐菜譜並將其翻譯成英文,致力於宣傳傳統中餐。
  • 明明缺的是口罩為什麼外國人卻都在搶購衛生紙?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絕對多數國家都出現疫情,此時最大的需求應該是口罩,可潔白柔軟的衛生紙成為許多外國人搶購的 「奢侈品」,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出現的搶購風潮,讓平時不起眼的衛生紙頻頻登上新聞頭條。
  • 中餐菜譜|美味照燒雞腿飯的做法
    嗨,寶寶們,今天開始會定期分享一些中式菜譜,民以食為天,我們不能總教大家做甜品,偶爾也得為家裡下廚做做家常菜,是不是?
  • 別來毀中餐啊!愛上中餐的英國人居然開始發明起了菜品
    在英國網上最流行的中餐菜譜,常見的有:酸辣湯(Hot and sour soup)作為真朋友,這個時候當然要帶他們去體驗何謂正宗且好吃的中餐呀!話說英國人真的很愛做調查,最近英國健康組織表示:我們調查檢測發現!中餐都是垃圾食品!
  • 美媒:凝聚親情傳承文化 美華裔家庭網上分享中餐菜譜爆紅
    他們在博客網站和社交媒體創建主頁,分享中餐菜譜,吸引了至少17萬粉絲。據了解,梁家和中餐有著很深的淵源。梁先生在紐約長大,他的父母曾在中餐外賣店工作多年,他自己也從高中開始就在餐館工作,擁有多年廚師經驗,擅長粵式餐點和美式中餐快餐。梁先生的妻子朱女士出生於中國上海,熱衷搜尋中餐菜譜並將其翻譯成英文,致力於宣傳傳統中餐。
  • 外國人熱議:如果你不會中文,你怎麼在中餐廳裡點中餐?
    在國外的中餐很有意思的是在外國人討論中國菜的時候,就有外國人說道:「如果你不會中文,你怎麼在中餐廳裡點中餐呢?我們就來看看外國人都出了什麼餿主意。有外國人說道:「好吧,加入你第一次吃中國菜,你能理解的只有0-9這些數字,但你是美食愛好者,你怎麼能錯過中國人的幽默呢?我給你推薦兩個方法。」解決方案1,當你隨機走進一家中餐廳,就像我們目前出國時做的一樣,觀察別人吃的什麼,你選擇看起來好吃的東西,把它指向服務。如果比人吃的食物對你不感興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