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挽回一個迴避型依戀的愛人

2021-01-08 簡單戀愛家

戀愛中,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這個男人就像一個捂不熱的冰塊,永遠也不會在意我的感受。

那麼你大概率是遇到了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

迴避型依戀的人有什麼特點呢?

他會發出模糊的信號,讓你難以判斷他是不是愛你。

有時他會像正常戀人一樣與你親暱,有時又很排斥靠近,你始終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他經常沒時間,不屑於依戀和"需要感",外表也較為冷漠和疏離,十分強調關係中的界限感,比如他不喜歡你看他的手機,或者不停地過問他的行蹤,討厭隱私被侵犯。

最重要的是,在產生衝突時,要麼迴避問題,要麼一點就炸

"你懂什麼,別說了我不想聽了!"

你以為他不是真的愛你,但其實這是迴避型依戀的防禦機制在運行。

◆不會愛人的迴避型,善於向外歸因

出現感情問題之後,焦慮型依戀容易向內歸因,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對方才會生氣,但是迴避型就不這麼認為。

迴避型是自我保護意識很強的類型,他們不喜歡那種傷害了別人的愧疚感產生,所以會告訴自己,他人的喜歡與自己無關。因為他們很重視獨立性,他們認為親密關係裡兩個人都應該是互相獨立而不是過分依賴的,他人的喜歡是他人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無關。

兩個人產生了衝突,他們也會認為是對方不夠愛自己導致的。比起焦慮型的戀人,迴避型的戀人常常讓人感覺是冷漠和自私的。但這不過是他的依戀機制在作祟。

我們會覺得迴避型依戀的人就像海王一樣,覺得他不是真正的愛我們。可事實上,他們自己也是這認為的,所以他們經常在痛失所愛之後追悔莫及,成為我們口中不懂得珍惜的渣男渣女。

很多時候不是對方不容易動情,只是你陷入了"焦慮-迴避型陷阱"(Anxiety-avoidance trap)。

什麼是"焦慮-迴避型陷阱"呢,就是說一個迴避型依戀的愛人,常常會激發出我們的焦慮型特質,比如

·愈加渴望親密關係

·非常擔心被拒絕和拋棄,表現出強烈的不安全感

·以自我為中心,過度解讀一些小插曲

·常常發火,而不是解決問題

·懷疑伴侶對感情不忠,產生強烈控制欲

迴避型的人看似不那麼需要親密關係,但是現實狀況往往是迴避型人曾有過很多個前任,因為他們一旦感覺到親密關係在越過邊界入侵自己的領地,就會迅速警惕,防禦機制開啟。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成因

這與他們的童年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大部分人的迴避特質,都是童年時父母對他的延遲回應造成的。

比如說打壓式教育成長下的孩子,從來不會獲得鼓勵,總是面臨"我生你有什麼用""你怎麼不能像別人家孩子那樣"等的責備,漸漸的孩子就不會再產生被肯定的渴望,不會再奢望父母鼓勵自己,並告訴自己"我不需要他們的肯定"或"我不需要他們的愛"。

這在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裡,便表現為對一切親密要求都很佛系,因為他們會認為"我不需要對方的愛,我一直自己愛自己就是足夠的",甚至對方一旦開始愛他,靠近他,他就躲的越厲害,因為他的防禦機制愈加強硬了。

只要不渴望別人的愛,就不會受到傷害——迴避型依戀的人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迴避型依戀的人依然需要愛,他們只是並沒有學會怎樣去正確的愛一個人。從小的經歷並沒有教會他們,什麼才是愛。

◆"焦慮-迴避型陷阱"的本質:滿足對方的需求有很強烈的犧牲感

每當其中一方努力拉近距離,另一方就愈發地感到如坐針氈。

很多關於依戀的相關研究都表明,每當一個人的親密需求得到了滿足,且伴侶給予了同樣的回饋,彼此間的親密關係滿意度就會飆升,而反過來說,不相適應的親密需求則會顯著的導致滿意度降低。

當伴侶雙方在戀愛中的親密需求上產生分歧時,這件事情產生的威脅,就會遍布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這就是所謂的"焦慮-迴避型陷阱"。

焦慮型啟動了自己的依戀機制,想要無限的接近對方,控制對方,他的需求是立刻獲得對方的回應,譬如我要馬上知道你在哪兒,以確保你還在我的掌控範圍內,你沒有離開我你就是愛我的,這是安全感的需求。

而迴避型也開啟了自己壓抑依戀機制的策略,躲避,排斥,進入自己的小世界,默念"我不需要",保護自己處於一種不被過多的愛侵犯的狀態裡,這是他對於安全感的需求。

兩個人的需求是互相排斥的。但是兩個人又因為愛情被綁在了一起,他們只能努力去適應對方的需求。

焦慮-迴避型陷阱衝突的原因:彼此都有強烈的犧牲感。

有句話我很喜歡,說:最好的愛情,就是——你願意付出的那些,正好是我想要的。

也就是說,你心甘情願給予的那部分付出,不帶有任何的犧牲感,且恰好能滿足我的需求。

比如說,你想找一個願意為你做飯的男人當老公,而你的老公恰好是一個很喜歡做飯的人,於是他每天為你變著花樣的下廚房,你們就不會為了誰做飯而產生衝突,你們之間的幸福感和舒適度就很高。

但是如果你找了一個很愛你但是不喜歡做飯的老公,他同樣會為你做飯,但是每次他做飯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你",他帶有強烈的犧牲感,認為自己都是因為愛你才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那麼他一定不會甘心的。

他覺得我犧牲了很多,都是因為你。

在"焦慮-迴避型陷阱"裡,雙方都有這樣的感受。焦慮的那個人覺得我在犧牲自己的情緒,為你無限付出,而迴避的那個人覺得我在犧牲自己的空間,讓渡安全感給你。

他們彼此都很難受。強烈的犧牲感催生出彼此的怨氣,然後衝突便愈演愈烈。

◆如何挽回:跳出"焦慮-迴避型陷阱"

在心理學領域,安全型依戀人格的戀人可以與任何類型相匹配,並獲得穩固的關係。依戀人格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幹預來改變的。你想要挽回一個人,可以通過將自己向安全型轉變,從而跳出"焦慮-迴避型陷阱"。

1. 調整自我認知,避免供需的不匹配

你一直在把一些情緒索取的行為當做是愛,比如給前任發一些完全暴露需求的消息。

"我不能失去你""我很愛你""對不起我錯了,求你再給我一次機會",這些話挽回中經常出現,除了暴露需求感之外,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透露出你對愛的不清晰認知。

愛一個人不是用自己的愛去逼迫對方必須給回應。

愛首先要付出,你給對方提供情緒價值,追他哄他開心,然後對方才會跟你在一起。你跟他說"我離不開你所以你跟我複合吧",這個邏輯不成立,這叫道德綁架,對迴避型人格的人來說,連愛他都害怕,更何況是拋棄你的愧疚感了,他一聽這話只會跑的更快,所以挽回的時候不要跟一個迴避型的前任談多愛,不要傳遞焦慮,否則你會換來雙倍的迴避。

你要避免慣性想法對自己的影響,想想迴避型人格的人需要什麼?

他們也需要愛,尤其是分手以後,儘管表現的一切如常,但是他們內心的恐慌感和痛苦一點也不比你少。但是他們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愛呢?一種能給他們安全感的愛。

哪些是錯誤的認知:

她看了我的"小作文"會感動

她一點也不留戀我,根本沒愛過我

她分手後過的很開心

都是我的錯,我道歉她就會原諒我

我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人了

2. 嘗試改進次生情緒對迴避型的二次傷害

由焦慮型向安全型轉變的一個要點,就是分辨自己的次生情緒和原生情緒。你渴望跟對方在一起,這是你的原生情緒,而害怕對方不同意就是次生情緒,這種情緒會驅使你做很多錯誤的挽回。

你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情緒傳遞的方式,試試在情緒剛發生的那一瞬間直抒胸臆,比如分手的時候跟朋友傾訴"我很痛苦",演練過後跟對方傾訴"我因為失戀而充滿焦慮",希望對方能夠鼓勵你面對焦慮,走出失戀。

拋開感情不談,你們可以幫助彼此走出失戀的痛苦階段,互相都能避免次生情緒對彼此的更多傷害。冷靜下來才能完成對感情的深度剖析,並作出利於挽回的一系列舉動。

3.讓渡安全感給迴避型人

迴避型的人遇到問題喜歡退縮,分手也是一樣的,簡單說就是衝突把他給嚇跑了,讓他退回到了自己的安全區,他如果不主動走出來,而是被你的侵入給逼出來的,那麼他會把自己的安全區挪的離你更遠,他的安全感消失了,你可以讓渡自身的給他,這就需要你自身有很強的安全感。

怎麼做,將你的挽回優劣勢寫在紙上,例如

我們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

迴避型的戀人不會表達愛,但是他並不是真的不愛我;

我們是情緒積累型的分手,分手直接原因是我的情緒難以控制;

我們的價值是可以互相匹配的;

如果他不同意我的複合請求,我的第二套方案是什麼;

我們之間沒有第三者……

客觀的分析你們兩個的性格問題,做出具體的描述,心裡便有了底。怎樣讓對方感到你是能夠給他安全感的呢?

主動的溝通,積極平穩的情緒輸出,事實性表達,加上給對方出具的一個備選方案。

舉一個破冰的例子,比如對方拒絕回你的信息,你不要問"為什麼不回我消息?"這是壓迫性的疑問句,會給人帶來壓力,一種質問的感覺。也不要說"你是不是討厭我?"這是主觀揣測,傳遞的依然是焦慮,你可以這樣說:

今天的天氣很好,是最近一個周以來最好的,我還是沒有放棄給你發信息,因為想把好心情傳遞給你,要是覺得我很碎碎念的話,就給我回個電話吧,正好有事跟你說,一起聊聊。

"回電話"和"有事給你說",就是你給對方出具的備選方案,意思就是,如果你不想給我回信息,沒關係,你可以聽聽我有什麼事兒。這個方案會把對方帶進你的而第二個選項,這是他不回信息的一個臺階,同時也是好奇心的開關。

在"焦慮—迴避型陷阱"裡,你很容易誤以為只有自己在付出愛,而對方根本就不愛你。你感受不到對方的愛,並不代表對方是不愛你的,很可能只是你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自己愛的死去活來,覺得對方一點也不愛,同時又心甘情願的深陷在對方的無情裡。我要提醒你們的是,要警惕這種焦慮情緒讓自己失去判斷力,被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影響。比如以為自己因為有安全感才跟自己在一起,以為對方不喜歡自己了才跟自己分手等等,這都是一些表面的原因。

你不是你一個感情裡的受害者,焦慮型和迴避型同樣都會有痛苦,並不是你的痛苦就比對方多。你要相信,剝開情緒的外衣,你們完全有複合的基礎。要想複合,就得對自己有信心,對對方有野心,不要說些"只要她過得幸福我怎麼都行"的藉口,你想複合,就行動吧。

心理測試:測試你分手後複合的概率

分手後你是否想過兩個人還有多大的可能會複合?這套測試題幫你測試分手後複合的概率有多大,一起來試試吧

1、 現在你的手機裡是否還存著前任的聯繫方式?

是 5分

否,全部刪除了 0分

2、你們分手的原因是什麼?

客觀原因,家裡不同意 1分

異地戀,沒有未來 2分

TA認為我脾氣很差,我們性格不合適 3分

有第三者介入我們的感情 0分

我們吵架之後誰也不願意低頭,一怒之下分手 5分

我覺得TA脾氣很不好,總是抱怨,被TA甩掉 6分

3、 以下四種說法,如果非要選一個你最認同的,你會選哪一個

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就應該愛TA 的全部,無論優點還是缺點,否則就稱不上是真愛,頂多是喜歡 2分

感情雖說是你情我願,但是事在人為,對方的愛也是可以把控的,只要能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愛情就能被引導 4分

強扭的瓜不甜,如果TA不想複合,我尊重TA的想法 1分

感情世界永遠不可能是平等的,想複合的那個人必然要不吝惜自己的付出 6分

4、在表達一件事情上,你更看重

說話表述的精確程度 2分

說話給對方感受到的強烈印象 1分

說出的話周圍的人是否感到舒服 6分

說出的話所能達到的最終目標 4分

5、你認為自己的情感上的基本特點

情緒化嚴重,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0分

自抑能力強,表面風平浪靜,但內心情緒起伏大,一旦挫傷很難平復 2分

一切都是浮雲,天生不容易動怒,朋友都誇讚的好脾氣 6分

感情不拖泥帶水,較為直接,只是一旦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發怒 3分

6、 曾經挽回過前任嗎?

挽回過,但是被拒絕了,沒有再繼續挽回 4分

沒有,不知道對方心裡怎麼想的,不敢開口 2分

挽回過好幾次,對方很排斥,拉黑,不希望再見到我 0分

試探著開過口,但是對方認為我們不合適,希望我找到幸福 6分

完整版測試題及答案可私信獲取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迴避型依戀的人,不那麼容易動情?
    那麼你大概率是遇到了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 迴避型依戀的人有什麼特點呢? 他會發出模糊的信號,讓你難以判斷他是不是愛你。 有時他會像正常戀人一樣與你親暱,有時又很排斥靠近,你始終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 迴避型依戀 |以冷漠迴避親密
    迴避型依戀Llithromantic 是一種心理疾病,基本的特徵表現如下:迴避型依戀的人們往往對於伴侶之間的親暱行為很抗拒,比如牽手、擁抱、性接觸等等。甚至有時伴侶對自己表達關心時,迴避型依戀者都會覺得窒息到想要躲開。迴避型依戀者對私人空間的需求很高,關係的拉近會使他們產生一種被控制的恐懼感。
  • 如何和迴避型依戀的戀人相處?
    我是情感諮詢師雨宸,專注於解決你的情感困惑,有問題可以私信我之前有提到過迴避型人格的挽回,今天藉助這個話題,我們來好好聊一聊,你挽回,準備挽回,已經挽回成功之後,如果對方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我們應該如何和對方相處,才能讓你們的感情平平穩穩,細水長流。
  • 迴避型依戀 |以冷漠迴避親密---附依戀類型自測量表
    迴避型依戀Llithromantic 是一種心理疾病,基本的特徵表現如下:迴避型依戀的人們往往對於伴侶之間的親暱行為很抗拒,比如牽手、擁抱、性接觸等等。甚至有時伴侶對自己表達關心時,迴避型依戀者都會覺得窒息到想要躲開。
  • 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我是一個治癒好的焦慮型依戀者,而我的伴侶則是一個同樣也治癒好的迴避型依戀者。 所以針對這兩個依戀類型還是比較了解的 ,今天來跟大家剖析一下。說實話迴避依戀的人不在少數,想要和他們建立關係就要知道他們心理的真實想法和他們一貫的思維方式才可以 。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迴避型依戀如何挽回有很多諮詢者上來就會問我,自己的伴侶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並不是你們吵個架,他不回覆你的信息,或者是愛說分手就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它並不體現於某一個表現,而是貫穿於親密關係中的方方面面,這影響的是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 焦慮型依戀人格愛上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
    這種關係介於心理學家稱之為:焦慮型依戀人格與迴避型依戀人格之間。在這類夫妻關係中,存在著持續不斷的推拉遊戲。焦慮型依戀人格很典型地或多或少會抱怨他們的伴侶反應不足,指控他們感情上的疏離、隱瞞、冷酷、身體上也冷落。迴避型戀人對他們的伴侶保持著相對安靜,但在他們厭煩時,他們會抱怨。焦慮的戀人要求太高,有可能失常了,輕蔑地稱之為:缺愛。
  • 談談迴避型依戀人格
    原生家庭、基因、性格、後天的經歷等等因素大概率決定了一個人的依戀模式。而且人類的依戀模式也不是永遠一成不變的。《親密關係》書中有說,「不要絕對化地理解依戀關係。應該這樣來理解依戀的複雜性:存在焦慮和迴避這兩個重要因素,它們塑造了在人際交往中人們表現出的全部適應性行為。」個人覺得挺正確的,畢竟你說要用簡簡單單一個「迴避型依戀」就能把一個人給描述全了,是不可能的,畢竟人是很複雜的動物。
  • 迴避型依戀的人適合和什麼人談戀愛?
    即使伴侶什麼都沒有做,迴避型依戀人群也會覺得不安和惶恐。5、需要伴侶絕對忠誠,只有背叛過迴避型依戀的人一次,那麼這一次的陰影,會讓迴避型依戀的人長時間無法走出背叛和欺騙的深淵,更不敢輕易地愛上一個人。6、慢熱,不願意主動。在戀愛初期一直處於提防和攻擊狀態,明明很愛自己的伴侶,卻因為無法接納自己、導致無法投身在戀愛之中。
  • 迴避型依戀人格特質
    我們先講迴避型依戀人格。 1.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特徵表現 依戀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講,指的是嬰兒和她的養育人之間,一般是父母,所形成的一種感情上的聯結,這種聯結模式形成了之後,會影響到嬰兒長大之後的行為。
  • 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不會有好結果?
    最近很多人問我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的問題,把自己對號入座。但大多其實只是短期有了一些焦慮情緒和迴避情緒,這本質上,和焦慮型依戀、迴避型依戀是有很大區別的。真正的焦慮型和迴避型依戀類型是由於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導致的,難以改變,焦慮強勢和迴避壓抑的狀態往往是親密關係裡的常態。
  • 分手後,如何挽回焦慮型、迴避型依戀者?
    02、「迴避型依戀者」迴避型依戀者,就是因為害怕相信別人,害怕外界對自己的傷害,於是不斷給自己的感情樹立邊界感,他們看起來往往比較冷漠、自私,但其實是對自己內心能量的一種保護機制。迴避型依戀者的內心的理想伴侶是一匹野馬,帶領自己在親密關係的草原上奔騰。
  • 教你如何挽回迴避型依戀者
    明明是對方的錯,卻讓你感覺是自己做的不對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我可以恭喜你的是他不是不愛你,他很可能只是一個迴避型依戀者。如今,隨著情感關係上的愈發複雜,迴避型依戀者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迴避型依戀者本身是悲觀的,他們不相信情感關係的持續穩定,在不相信愛情的基礎上,悲觀的認為自己也不值得被人偏愛。
  • 我的女朋友是迴避型依戀,我到底該怎樣和她相處,我不想分手
    迴避型依戀只是情緒更為敏感的正常人,我們只需在戀愛中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便可和諧相處。 當然,這不是說迴避型依戀的人無法走進戀愛關係。相反,一旦她們投入一段感情就會變得十分專注。童年情感的確實多會讓她們表現出超出常人的佔有欲和控制欲。 這裡需要注意,如果你無法忍受這種超出常人的佔有欲和控制欲,一定不要用欺騙的方式去逃離你的愛人。
  • 「迴避型依戀」人格:被誤解得最深,愛得最真!
    但以偏概全,肆意貼標籤,感覺一個人「總愛迴避」或者「原生家庭不幸福」了,就說人家「迴避型依戀」也太草率了。這種學會了一個名詞,就上趕著「對號入座」的行為,不僅缺乏依據,還會讓你離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遠。甚至會讓你誤解對方或者被欺騙,陷入沒必要的痛苦糾結中。就像我曾經幫助的一位小夥伴,她的前男友經常對她傾訴來自原生家庭的痛苦,她很心疼前男友,想好好愛他。
  • 實用心理學丨迴避型依戀人格到底是什麼?
    想要真正了解迴避型依戀人格你需要看這裡!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個群體還有一個悲傷的稱呼——「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造成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一個人的自卑感大部分來源於他童年的經歷。
  • 迴避型依戀之所以迴避,是否因為沒遇到那個十分喜歡的人?
    想要真正了解迴避型依戀人格你需要看這裡! 我們先從心理學上剖析一下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個群體還有一個悲傷的稱呼——「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 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造成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一個人的自卑感大部分來源於他童年的經歷。
  • 什麼是迴避型依戀,戀愛中迴避型依戀者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先通過兩張圖片簡單了解一下什麼是迴避型依戀,因為這種知識普遍都能看到,便截圖解釋!用這句話形容迴避型依戀的愛再確切不過了!迴避型依戀本來就是這樣的性格,她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改變,題主所說不是絕望與妥協之下的答案,這表示在不改變的情況下迴避型依戀最需要的是什麼呢?需要有一個人能看懂她內心深處對愛的渴望,不是不需要愛也不是討厭你給予愛,而是透過她們特殊性格的外衣給她持續地愛!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改變?
    心理學將其稱之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在生命以及感情的旅途中,迴避型依戀人格就是「獨行俠,」他們認為最理想的狀態是自由。 迴避型依戀人格屬於情感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會產生這種人格,多部分是在人生中受到過嚴重的情感創傷。
  •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自我剖析
    無論是在面對伴侶,還是在面對朋友、家人、同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總是會刻意跟周圍的人保持不同程度的距離,別人在向他表示親密的時候,心理和行為都是一個拒絕的態度。迴避型依戀的人,更注重自我空間,這個空間相當於一個秘密基地,不希望有任何人的侵犯和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