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頸部腫瘤,為啥要從口腔下手?

2020-12-16 慢新聞

頸部出現包塊,不能小視。如何在完整切除腫瘤的同時,又保證美觀呢?日前,在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就開展了第一例經口腔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讓術後患者不留瘢痕。

市民王女士今年31歲,半年前她發現頸部有一個直徑接近4釐米的包塊,嚴重影響美觀,就此來到重慶市人民醫院兩江新院尋醫問診。經過乳腺甲狀腺外科診斷,王女士良性腫瘤可能性大,但因為包塊較大,有壓迫周圍重要組織器官的危險,仍有手術指徵。

王女士擔心術後頸部會留下難看的疤痕,因此對手術一直有所顧慮。乳腺甲狀腺外科主任張帆經過全面評估後告訴她:「有一種經口腔入路的腔鏡甲狀腺手術方式,既能完整切除腫瘤,又能兼顧美容效果,做到體表不留任何瘢痕。」經過耐心解釋,王女士接受手術建議,完成了經口腔入路腔鏡甲狀腺包塊切除術。術中冰凍病理檢查證實為良性腫瘤,手術耗時約2小時。手術效果良好,術後王女士第一天可以進食,三天後康復出院。

▲醫護人員為患者實施經口腔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

近年來,隨著對手術微創性和美觀性的要求日益增高,體表無瘢痕的腔鏡甲狀腺手術倍受廣大愛美人士的青睞,在國際國內醫學界也得到廣泛開展。經口腔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在充分保證美容效果的同時又順應人體的自然解剖層次,相比其他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縮短了入路通道,減小了創傷,對淋巴結的清掃也更有優勢,做到讓患者「身心無痕」。

目前,乳腺甲狀腺外科已累計完成各種腔鏡甲狀腺手術1500餘例。記者了解到,除經口腔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外,重慶市人民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還開展經胸乳入路腔鏡甲狀腺手術,為有美容需求的甲狀腺疾病患者帶來了更多選擇。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文 重慶市人民醫院供圖

相關焦點

  • 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成功切除拳頭大小頜下腺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又完成一例較為巨大的頜下腺腫瘤切除手術,解決了困擾患者兩年多的苦惱。經多方問醫,劉女士輾轉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朱威副主任醫師為劉女士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後發現,由於瘤體巨大,腫瘤已經壓迫氣管和咽喉側壁,且被口底肌肉嚴重包裹,與舌側下頜骨也有粘連,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和難度。經過充分手術準備,朱威副主任醫師和張偉主治醫師為患者在全麻狀態下切除了頜下腺腫瘤,歷時3個多小時,術中出血僅不到100毫升。
  • 3歲男孩患甲狀舌管囊腫,內鏡輔助下口腔前庭溝入路手術切除
    經術前充分準備,齊魯醫院口腔科頜面外科主任醫師王勇、副主任醫師石亮團隊完成了院內首例在內鏡輔助下經口內前庭溝入路甲狀舌管囊腫切除手術,標誌著口腔頜面外科進入了內鏡微創新時代。患兒男性,3歲,因「甲狀舌管囊腫"入院,經檢查腫物位於頦下頸部正中,約2*1.5*1.2cm大小,MRI示:頦下佔位性病變,考慮為囊腫。
  • 從口腔取出30釐米腫瘤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53歲的殷先生進食困難3年,本以為是甲狀腺腫大壓迫食管,甲狀腺切除後還是吃不下飯。後經CT和胃鏡檢查,才發現咽部充斥著腫物,且已脫入食管,幾乎佔據了整個食管腔。「我們當地醫院建議我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通過胃鏡切除這個腫瘤,可以不用開刀。」於是,殷先生來到中山醫院。第2天周平紅主任為他做胃鏡檢查,發現食管上段入口處的巨大腫物,一直延伸到食管胃交界處賁門口,頭端還有潰瘍,隨時有再出血的風險。考慮到患者當時血色素只有6克,手術風險大,經過近一周治療,患者血色素等各項指標均好轉後,周平紅為他進行內鏡微創切除治療。
  • 胃鏡和3D腹腔鏡在胃中「會師」,從口腔裡切除胃
    長江日報-長江網5月10日訊從口腔裡能切除胃?5月10日,經口腔取標本的胃切除手術患者李玉芳在武漢市第一醫院胃腸外科出院。該院胃腸外科邵永勝主任團隊聯合消化內科內鏡中心,通過3D腹腔鏡和胃鏡雙鏡聯合,成功為一例胃間質瘤病人施行了經口腔取標本的完全腹腔鏡胃切除術,據悉這是湖北省首例經口腔取標本的胃切除手術。(圖為胃鏡和3D腹腔鏡在胃中順利「會師」)家住漢南的患者李玉芳今年57歲,疫情防控期間在家一直感覺胃痛,渾身沒勁。
  • 海醫口腔科為面部巨大腫瘤患者行手術切除+植皮修復
    日前,海軍安慶醫院口腔科為一位面部巨大腫瘤的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完整切除腫瘤,進行植皮修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口腔科主任劉向東立即組織科室人員對老人病情進行討論,一致認為:切除腫瘤後,臉部創面太大,無法直接縫合修復,而需從腹部取皮植皮修復,才有可能還原其創面。5月15日,在麻醉醫生與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下,順利完成了「左側面部腫瘤擴大切除術+腹部取皮修復術」,術後病理提示:左側面部高分化鱗狀細胞癌,周緣及基底部未見腫瘤細胞。
  • 腫瘤明明已經切除,為啥還會「去而復返」?或是3個因素「搗鬼」
    腫瘤明明已經切除,為什麼還會「去而復返」?或許是3個因素在「搗鬼」。而如果之前已經進行過腫瘤手術的切除,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一時間是難以恢復的,這時候一旦細胞發生變異,那麼就會導致腫瘤進一步的去而復返。以上這三個因素都會導致腫瘤切除之後,再次出現復發的可能,因此患者及時術後也不要掉以輕心,那麼平時應該怎樣應對腫瘤的復發呢?1.
  • 體內長了腫瘤,如何辨別是良性還是惡性良性腫瘤?要不要切除?
    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的,雖然都是腫瘤,但給身體帶來的影響有很大的不同。良性腫瘤比較「懶」,生長的速度比較慢,切除之後很少會復發,對機體的影響比較小。而惡性腫瘤就是我們常說的癌症,病情發展較快,不及時的治療,會危及生命。
  • 耳朵下面鼓個包,警惕腮腺腫瘤
    「痄腮」腫脹的位置就是腮腺,這也是腮腺腫瘤生長的位置。近年來,貴州遵義71歲的何先生被腮腺腫瘤折磨得苦不堪言。這個腫瘤不僅影響美觀,還嚴重影響了他的頸部運動。耳朵下的疙瘩越長越大35年前,何先生左邊腮腺區長出一個桌球大小的腫物。隨著時間流逝,何先生左腮腺的腫物越長越大,像個「小腦袋」。
  • 和濟醫院成功為67歲患者切除23cm巨大腫瘤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記者竇浩天)近日,長治醫學院附屬和濟醫院胃腸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術室多科協作,成功為一名67歲患者切除腹膜後直徑約23cm的巨大腫瘤。日前,患者因「體檢發現腹膜後腫物」來到和濟醫院就診,經CT顯示,經腹腹膜處有巨大實性腫瘤,周圍臟器嚴重受壓。醫務人員第一時間展開會診討論,經過評估腎臟功能、排除嗜鉻細胞瘤,完善術前準備、制定手術方案後,最終決定為患者進行經腹腹膜後巨大腫瘤切除術。術中,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各項手術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
  • 口腔頜面部腫瘤有哪些危害 如何治療?
    口腔頜面部腫瘤,還是惡性方面的症狀,這對大家的健康會有哪些危害。相信大家對於這一症狀不是很了解,但是也是生活中會出現的疾病,對健康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下其中的問題,看看該怎麼樣做好治療的工作呢?
  • 中老年人口腔癌詳解防治知識
    口腔癌 唇、頰、舌、口底、齦、顎等處口腔黏膜均可發生癌。有時可從白斑、持續不愈的創傷性潰瘍等癌前病變發展而來,有時不易找到直接誘因。初起可為表淺潰瘍或增生的結節,在數月之內進行性長大,以菜花樣潰瘍為主要表現形式。潰瘍基底和周圍軟組織由於腫瘤浸潤而變硬。
  • 過量飲用烈性酒,常吃醃食、燙食人群 要特別注意上消化道腫瘤
    商報訊(記者 馮雙 通訊員 陳曉華 蔣一娜)「感謝譚卓主任,不僅幫我切除了口腔內的腫瘤,還保住了舌頭,說話也沒受到影響。」最近,來自湖州年過六旬的沈大伯(化名)順利地從浙江省人民醫院出院。 沈大伯是一個極其不幸卻又十分堅強的漢子,先後遭遇了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14年來,手術一場接著一場,還經歷了40次化療放療,他都咬著牙挺了過來。
  • 長達30釐米腫瘤竟從口腔取出!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教授「超...
    長達30釐米腫瘤竟從口腔取出!53歲的殷先生進食哽咽3年,以為是甲狀腺腫大壓迫食管,當地醫院進行甲狀腺切除後還是吃不下飯。「平時一吃飯就有哽噎感,一頓飯要吃一個小時。」
  • 上頜骨腫瘤波及眼眶 山醫大一院開展手術成功切除腫瘤
    於是來到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經醫生檢查後,發現癥結所在原來是鼻腔鼻竇上頜骨腫瘤壓迫侵犯眼眶。通過檢查,發現單側鼻腔腫瘤堵塞鼻道,鼻竇冠狀位CT及MRI示鼻腔、篩竇及上頜竇腫物影,考慮鼻竇良性佔位性病變。初步考慮為鼻腔鼻竇骨化纖維瘤,波及上頜骨、硬顎以及眼眶,這種腫瘤易復發,易惡變,治療的關鍵是通過手術徹底切除。
  • 流鼻血竟然是腫瘤作祟?看鼻內鏡外科專家巧手切除
    史教授表示,手術最大的難點在於出血,因為腫瘤內血管豐富,出血量大,尤其是在剝離腫瘤基底部時,出血量最多,所以要儘快取出腫瘤,並儘量避免大出血情況出現。  用低溫等離子刀將蒂部血管廣泛電凝止血,然後將腫瘤分塊切除取出。
  • 女子患上胃間質瘤做胃切除手術,醫生從她口腔裡取標本
    近日,她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住院,該院胃腸外科邵永勝主任團隊聯合消化內科內鏡中心,通過3D腹腔鏡和胃鏡雙鏡聯合,成功為她施行了經口腔取標本的完全腹腔鏡胃切除術。昨日,患者已從武漢市第一醫院胃腸外科康復出院。李女士今年57歲,家住漢南,是一位行政人員。疫情期間,她在家一直感覺胃痛,渾身沒勁。4月28日早上,她起床後突然開始嘔血,出血後開始難以進食,就連平時愛吃的陽春麵也難以下咽。
  • 長達30釐米腫瘤竟從口腔取出,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超微創」手術再...
    誰能想到,就在一天前,殷先生的食管腔內還充斥著長達30釐米的巨大腫瘤!53歲的殷先生進食哽咽3年,以為是甲狀腺腫大壓迫食管,當地醫院進行甲狀腺切除後還是吃不下飯。「平時一吃飯就有哽噎感,一頓飯要吃一個小時。」發現從他的食管入口開始,腫物已脫入胃內,佔據整個食管腔!兩個月前殷先生出現了便血,12月2日甚至暈倒,當地醫院一查:血色素只有5克。
  • 長達30釐米腫瘤從口腔取出!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超微創」手術再破...
    誰能想到,就在一天前,殷先生的食管腔內還充斥著長達30釐米的巨大腫瘤。 53歲的殷先生進食哽咽3年,以為是甲狀腺腫大壓迫食管,當地醫院進行甲狀腺切除後還是吃不下飯,「平時一吃飯就有哽噎感,一頓飯要吃一個小時。」 經CT和胃鏡檢查,發現他的咽部充斥著腫物,而且腫物已脫入食管,幾乎佔據整個食管腔!
  • 南陽一男子患舌癌被切掉半個舌頭,口腔專家「精雕細琢」8小時再造新舌
    聽到這個消息,王先生及家人無法接受,根據家人以往對全身腫瘤的認知,身體的哪個部位得了癌症,就需要把該部位的腫瘤組織切掉。可是舌頭,還得靠它吃飯,靠它說話,沒了舌頭等於沒了生活質量。但是不做手術的話,等於直接等待死亡。這,成了王先生及家人的一塊心病。經過和醫生溝通得知,現在的醫療手段不僅能夠手術根治舌癌,還能修復重建舌頭。
  • 口腔癌切了半張臉,面部重建後,她又能說話、吃飯了…
    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頭頸研究所頭頸腫瘤外科主任布賴恩·伯基說,初見謝麗爾時,腫瘤基本已經累及整個硬顎。 2011年,伯基醫生通過手術切除了謝麗爾的右硬顎、整個上頜骨,以及眼窩的整個下邊緣、底部和內壁,部分軟顎和頸部的一些淋巴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