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龍鬚草編:懸崖峭壁上採集、手工製作的「世界獨有手工藝...

2020-12-18 紅網

編者按:湖南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多元的民族文化、獨特的自然資源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非遺,「功在千秋,利在當代」,意義非凡。即日起,省級非遺品牌張新發組織「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活動,走進湖南多姿多彩的非遺項目,深入了解非遺的過去、現在,關注非遺文化的未來,助力這些文化都活起來。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

大布江拼布繡:充滿鄉土氣息,傳承愛與美好祝願

核雕:方寸之間起舞,匠心「守藝」

棲鳳渡魚粉:是美食更是情懷,熬湯60年煮粉百萬碗

土熨:800年祖傳技藝,傳承讓更多人受益

瓷刻:將西方素描融入,傳統「號碗」行業有了新生機

菊花石:2.7億年的自然造化,近300年的精雕細刻

金銀錘揲:賦予金屬人文的溫度

摺紙:不費一筆一畫,人生百態躍然指與紙上

川山毛筆:祖傳四代手工制筆 傳承千年老手藝

灘頭年畫:留存在年歲裡的濃墨重彩

紙影戲:爺孫倆讓飛影間的千古大戲繼續流傳

銅官柴燒:溯古與創新並進,讓泥土放光芒

桃源刺繡:針尖上的一片「世外桃源」

瀏陽夏布:一絲一縷織出千年傳承

泥書:以泥為墨堆字成匾,老絕活迎來新芳華

長沙麵塑:讓老手藝煥發新光彩,全靠「金手指」

石鼓油紙傘:歷經72道工序,用手藝傳承中國韻味

粽編:無聲世界裡「編」出大未來與新傳承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唐頻輝 報導

炎炎夏日,一張清涼草蓆受人青睞。在郴州臨武縣山區生長著一種特有的植物——龍鬚草。當地人利用其中空、透氣的特性,製作出聞名遐邇的「龍鬚草蓆」。

龍鬚草蓆因龍鬚草而得名。龍鬚草細長空心,狀如「龍」的長鬚。每年六月是採集龍鬚草的季節,由於龍鬚草生長的特殊環境,採集要在臨武地區懸崖峭壁之上進行,草叢中常有毒蛇蜷伏,採集如同「虎口拔牙」「龍頭取須」。

近日,張新發「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欄目組來到郴州,與龍鬚草編織傳承人胡曉琴聊龍鬚草編織的歷史與故事。

懸崖峭壁上採集、需經十餘道工序精心編制

胡曉琴介紹,採時不能摘斷、不能破壞,還要保留一部分沒有長成的草,以備來年繼續採。一米長以上的龍鬚草才適合編織,採摘下的龍鬚草要馬上進行加工,通過「三煮三曬」「兩浸兩露」等工序,直至綠草變成黃色或白色,再一根根挑選草料,將帶有麻點或脆硬的草剔除。

龍鬚草蓆的生產工藝十分講究,分為採草、煮草、等十幾道工序。經過浸泡晾曬,得到這種穀黃色龍鬚草後,還需用木錘在石頭上錘打,直至平整光滑才能編織草蓆。

打草完成後,為了保證龍鬚草每一段都能扁平順滑,方便接下來的編織。胡曉琴用刀開始刮龍鬚草,這個工序叫刀刮,目的是為了讓龍鬚草更光亮、柔韌,編織時就不容易脆斷。

將龍鬚草整理成條狀之後就可以開始編織了。重複的編織,添草,壓實等工序循環往復,編織的每個節點都會應用到不同的編織手法。如果不是胡曉琴現場講解,外人近距離觀察也很難看出門道。

這與百年張新發檳榔製作技藝非遺有篩、選、煮、曬、揀、烘、洗、撩、涼、滷、發、燜、刷、滾、切、分、挑、點、晾等61道工序有異曲同工之妙,每一份非遺技藝都是工序複雜,需精心打磨而成。

手工製作一件龍鬚草蓆,需耗時一個月

一件龍鬚草蓆手工製品需要手工藝人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十多道工序,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產品質量。胡曉琴介紹,龍鬚草蓆因其柔軟,最宜在軟床、軟座上鋪設;又可任意摺疊,便於旅行攜帶。由於其中空的特性睡在上面,冬不涼身,夏能爽汗,特別適合夏天使用。

幾年前,胡曉琴成立湘菲編織工藝品有限公司,免費培訓村民進行龍鬚草編,將每一道工序分包給不同的手工藝人。

"現在我們就是分給大家把材料帶回家編,還有一些老一點的(婦女)坐車不方便的,我都會上門送材料,去收成品回來。"

如今機械早已替代手工,手編龍鬚草蓆日漸式微,編織技藝面臨瀕臨失傳的窘境,曾經的「草蓆村」僅剩幾人在堅守。在郴州臨武東塔下開辦龍鬚草編課堂,最先的兩個學生是自己的女兒和侄女。

為適應市場需要,胡曉琴開發了龍鬚草編籃子、扇子、手提包、太陽帽等20多個新的龍鬚草編品種。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她們的隊伍中來。

這與百年張新發檳榔製作技藝非遺一樣,通過傳承人的保護和創新,非遺技藝才得以代代相傳,讓越來越多的民眾可以繼續欣賞非遺產品,感受非遺的魅力,並繼續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大名草編是指河北邯鄲市大名縣的草編手工技藝,草編在大名流傳久遠,據說已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大名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歷史文化悠久,並且是河北省著名的小麥產地。大名縣耕地面積110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82萬畝,得天獨厚的條件為草編製作提供了豐富的自然資源——麥稈。
  • 63歲爺爺走紅全球,傳統手工藝傳承或可這樣從娃抓起
    其實,神奇的「中國功夫」不僅有阿木爺爺的這些手工藝,下面這種手工藝你肯定也很熟悉!草編手工藝草編也是一種傳統手工技藝。主要以蒲草、柳條、藤條、棕樹葉等草本植物為材料,編織成各種各樣的手工作品。▲小蛇▲螞蚱以上這些草編手工作品你是不是小時候也做過呢?草編螞蚱並不複雜,四分鐘就可以學會!
  • 幼兒園手工製作:幼兒園小班手工藝製作方法
    彩色捏泥 溪石編繪  現代服裝 情趣手工DIY 朱紅媛  五十五種手工藝製作法 張志純譯  最新手工藝 張志純編譯  日用手工技藝 4 黎思賢編著  汽車維修手工具和量具 王錦俞編  日用手工技藝 3 黎思賢編著  實用手工圖鑑 [日]木內勝文 [日]木內勝 田中皓也圖 歐陽安著 王冬 陳銳譯
  • 用草編成的包,巴拉望這家手工作坊聞名海內外
    巴拉望是一座原始淳樸的菲律賓島嶼,這裡的人民崇尚自然,愛好自然,這種敬畏心不僅在世世代代的巴拉望人民心中,也反映在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一點特別體現在手工藝品上。而在巴拉望公主港的Binuatan Creations,將巴拉望特有的草類製作得出神入化,成為了聞名海內外的手工藝品。Binuatan Creations在巴拉望是一家非常有名的草編製品專賣店,唯一一家店面和工廠都在公主港市。整個工廠非常小,看起來甚至有點簡陋。
  • 【手工編織製作產業展播】呼中區手工藝製作開展情況
    【手工編織製作產業展播】呼中區手工藝製作開展情況 2020-12-23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手工編織製作產業展播】新林區手工藝製作開展情況
    【手工編織製作產業展播】新林區手工藝製作開展情況 2020-12-16 0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開這隻萬花筒,看奇人匠心的全球手工藝
    2005年愛知世博會時修建在大地之塔中高達47米的巨型萬花筒,幾乎和48米的名古屋城一樣高,是吉尼斯紀錄認定的世界上最大的萬花筒。    她手工製作的奇妙萬花筒,首次來杭州展出了!    這次在「一帶一路」匠心視界文創成果展上的作品屬於微型萬花筒,掌心點大,但從創意材料、製作技巧及外觀造型上來說,全球範圍內都稱得上數一數二的手工藝。
  • 打造夏日法式風格 包包一定要是草編的
    Ins:sparrowsweave逛了一圈發現今年從大牌到小眾,有很多時髦的草編包款式可以選:提到夏日裡的小籃子,去 Jeanne Damas 的 Ins 逛一圈能找到很多搭配靈感,她幾乎每幾張照片就會出現一隻。
  • 草編老手藝煥發「新活力」
    但如今,無論是潮人匯集的時尚賣場,還是其樂融融的親子手工坊,草編已經被越來越多人重新關注和了解,巨大的市場需求也讓這一傳統工藝煥發出新的活力。中國少數民族用品協會秘書長徐谷寶在接受消費日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草編、蠟染等少數民族工藝品蘊藏著精湛技藝和傳統文化,讓民族傳統工藝與現代消費需求相結合,是整個少數民族用品行業為之發力的方向。
  • 非物質文化遺產躲躲草編榮獲2020年度首屆「非遺編織守藝人」亞軍
    她還給自己編織的草鞋註冊了商標「躲躲草編」,當地的一些老年人、建卡貧困戶成為她的農閒「兼職工」,她想讓更多的人學習這門手藝,也想帶動更多的人通過傳統手工藝生活下去。明星月「躲躲草編」的產品在當地的一些旅遊景點都有銷售,而且勢頭很好。她表示,很想接下來擴大規模並開發新產品。
  • 六旬市民手工製作寶寶鞋,車庫變身手工藝教室
    六旬市民手工製作寶寶鞋,車庫變身手工藝教室 2020-11-1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開這隻萬花筒,看奇人匠心的全球手工藝
    而在日本,作為藝術品的萬花筒製作從90年代就開始了,萬花筒藝術家們手工製作的萬花筒在當地專賣店都有售賣。京都的萬花筒博物館還收集了250件國內外藏品,根據季節不同精選50件展示。推薦一位日本萬花筒玻璃藝術家麻衣Mai 她手工製作的奇妙萬花筒首次來杭州展出了!
  • 非遺進社區|「星星之火」傳統手工技藝興趣社之龍鬚糖體驗活動
    2020年7月25日,由步湧社區黨委、步湧社區工作站主辦,深圳市藝立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星星之火」傳統手工技藝興趣社之龍鬚糖體驗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相傳,龍鬚糖深受皇帝喜愛它的製作過程十分考驗指尖的「功力」經反覆抽拉後的麥芽糖外型如蠶絲般纖細綿密再均勻撒上炒得剛好的黃豆粉
  • 柞水民間手工藝術:手工編草碗
    「手工編草碗技藝」主要分布在金井河流域,金井河北至秦嶺以南的豐北河,南下至杏坪與社川河交匯,近百裡的廣袤山地,因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優勢,孕育了豐富的龍鬚草資源,加之明清時期的大量移民,「兩湖」移民將楚文化的融入,柞水人民創造了龍鬚草草編技藝,手工編草碗就是其典型的草編技藝之一。
  • 蘇州娃上央視展示「非遺草編」 朱迅向她現場學這門絕活
    上圖:姜芮希在央視的視頻截圖。 下圖:草編作品。 學校供圖日前,蘇州小學生薑芮希登上了央視綜藝頻道的舞臺,舞臺上的她不僅展示了自己的草編作品,還親手教著名主持人朱迅玫瑰花的草編方法,吸睛無數,一展蘇州娃的風採。
  • 金屬也能手工切割 珠寶首飾手工藝製作教程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跳出乏味的理論知識,給大家帶來珠寶首飾製作的過程中實操教程,喜歡的朋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珠寶首飾手工藝製作教程之線鋸的操作    2.第一次切削時,用你的手指放在鋸條的一側做引導,輕輕的地上下移動線鋸,直到它在金屬上形成一個小豁口。
  • 走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柏合草編
    為傳承和發揚柏合草編,2019年7月12日,梨花街社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柏合草編工坊」正式掛牌成立。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通過非遺傳承人、社區居民、草編民間藝人等共同努力,將古老的手工技藝與現代發展完美融合、推陳出新,截止目前已開發出100餘件各具特色的草編工藝品。
  • 前郭縣:手工作品草編展
    東三家子鄉烏日都巴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賈豔花,曾獲「吉林巧姐」草編大賽優秀獎,被聘請為「吉林巧姐」初級講師。 這些巧手女能人不僅自己在家做草編,還在草編微信群裡和大家一起研究編織方法,討論作品樣式,共同提高草編技藝。大家一起比著做,互相鼓勁,把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有意義,想學草編技術的姐妹快點加入進來吧!
  • 世界上最好的野生蜂蜜,在10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採回來的巖蜜!
    《舌尖上的中國》讓喜馬拉雅懸崖蜂這一地球上體型最大、數量最少的珍稀蜂種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也把「巖蜜」的奢侈甘甜帶到了人間。在雲南省德宏州芒市中山鄉高山森林中有一個古老的民族:傈僳族。為了生活,為了採集野生蜂蜜,他們要冒著生命危險爬上最高的懸崖峭壁,一年中這樣的冒險有兩次。傈僳族人有自己的信仰和獨特的喜好及文化。每年5月下旬,如果連續幾天晴朗,村裡有經驗的老人帶著年青勇敢小夥子來到100米高的懸崖上採巖蜜。兩天前做好的藤條放在懸崖邊上,採蜜是否順利,性命是否安全,全靠這條藤條維繫著!
  • 和國內不同日本(人)很尊重本土手工藝,這是我們落後的根本原因
    我的初衷也很簡單,想把那些有名無名的手工職人用心製作出來的,包含著美的思想的日常用品,呈現給大家。於是這回 Uli 趁著端午節之際,應應節,特意拜訪了廣州市黃浦區龍舟龍頭龍尾木雕製作的非遺傳承人張偉潮,和他聊了聊關於龍舟文化、龍頭木雕製作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