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生活,樂享美食,大家好歡迎關注」萌蒂美食說「。這裡每日為您分享美食食材、美食做法、烹飪技巧。在這裡讓我們卸下所有責任與期待,靜靜享受由美食堆砌而成的快樂城堡。
人們經常說「民以食為天」,還說「人生在世,無非吃穿二字」,這兩句話都表達了食物對人們極其重要,人想要生存就離不開食物。但在我們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已經不再滿足吃飽就可以了,更多的是追求對美食的享受和味覺的滿足。
就像東北的大醬,人們也同樣不僅限於蘸生蔬菜吃,而是用其當作調味品製作成各種的美食。東北大醬其實就是咱們平時所說的豆瓣醬,是東北特有的一種醬料,在東北大醬還有豆瓣醬和盤醬兩種做法,但現在比較盛行的只有豆瓣醬。
大醬其實是滿族的傳統食品,滿族人做豆瓣醬的歷史悠久。早在隋唐時期滿族人就有種豆制醬的食俗了。
東北大醬還有一個沒有被科學認證的神奇的功效,就是在幾十年前孩子們玩耍如果不小心磕傷碰傷,或者是被蜜蜂蜇傷都是不需要其他藥物治療的。只要在南瓜的葉子上塗抹上大醬,再裹在傷處就會結痂自愈很是神奇。
在家如何製作大醬(家常做法)
準備食材:黃豆5斤、食鹽一斤半、清水適量。
處理豆子
把黃豆中的壞豆挑出,不要清洗浸泡,炒鍋置於火上燒熱直接將豆子入鍋炒制,炒制稍微有點糊的顏色即可。炒好之後放入盆中用清水衝洗兩遍。洗好豆子之後再次放入鍋中加水大火燒開,蓋蓋轉小火煮60分鐘,煮好之後撈出趁熱用工具將其碾碎,喜歡有豆瓣的不要碾太碎就可以。但鍋中煮豆子的湯要保留。
製作醬塊子
用小盒或者小碗醬碾碎的豆子裝進去壓實,然後倒出來形成醬塊子,不要做的太小就可以了。弄好之後放涼,然後放置到一旁晾上一兩天的時間,直到表面乾爽。再用乾淨的紙包起來放到溫暖屋內發酵。發酵好的醬塊子會長毛,說明就可以製作大醬了,沒長毛就說明沒發酵好。
下醬(東北的叫法)
東北下將都是每年的農曆四月,還只能是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三天,到底是為啥小編也不知道。反正家家戶戶下醬都是這三天,是老規矩了。
下醬之前的前兩三天把發酵好的醬塊子取出去掉紙,刷洗乾淨之後弄成小碎塊晾乾水分。準備一個醬罈子,鍋中倒入大約20斤的水和一斤半的食鹽燒開食鹽熬化之後放涼倒入缸中,再放入醬塊子攪拌均勻。
缸上蓋上一層透氣的紗布放到通風的地方差不多一個月就可以吃了。這裡要注意的是下醬之後每天都要用工具搗幾遍,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有小塊,這樣更容易化開。
剛開始吃的時候上面的大醬濃度剛剛好,但越往下吃就會越稠,可以加入適量的清水稀釋。
這道大家可以蘸菜吃,也可以當作調味品炒菜吃等等,大醬燉茄子,製作醬骨頭等等味道非常的地道。但在東北大多家常菜都是用的盤醬,盤醬做菜不僅有黃豆的香甜,而且做出的菜醬汁濃鬱特別的好吃。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舌尖上的美食,東北人鍾愛的大醬,不僅是蘸料還是很重要的調味品。如果您感覺小編的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還請點讚轉發收藏支持一下。如果您更好炸雞蛋醬的做法也可下方留言討論。
好了咱們今天就到這裡,我是你們的美食小編「萌蒂美食說」,最後祝讀者朋友們身體健康,吃嘛嘛香,下期再見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