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醬有豆瓣醬和盤醬兩種做的比較多,但現在比較流行的只有豆瓣醬,所以一般所謂的東北大醬對現代人來說就是豆瓣醬。
大醬富含賴氨酸,因此食用大醬可以均衡飲食結構。
博主註:我們家一般把純黃豆做的叫大醬,而把加了引子,無論南北方超市裡都可買到的豆瓣醬或者黃醬叫盤醬。
大醬的特點:純黃豆製作,做出來有些臭,象臭豆腐一樣有人覺得臭有人就覺得其香無比,在東北主要是在夏天蘸新鮮野菜或生蔬菜食用。另還可以入菜,比如大醬茄子,估計沒吃過的人可能很難接受那個口味,我是相當喜歡。
東北大醬的製作過程
1:前年正月煮兩斤非轉基因黃豆(高壓),稍幹,壓成塊,曬乾,用紙包起放陰涼處等著長綠毛,發酵。
東北大醬的製作過程2:清明前,把醬塊拿出,清水洗乾淨,撕成小塊,稍曬。
東北大醬的製作過程3:準備做醬的容器,廣口的瓷罐,要廣口因為要曬太陽。按一斤黃豆4兩鹽的比例裝缸,倒上適量的清水,再加上幾個八角和一個幹紅椒。
東北大醬的製作過程4:找紗布若干 ,封上口,做了兩罐,一個按悶醬的方式處理,就曬太陽不翻缸,另一個要每天用乾淨的木板上下翻缸。特別要注意的是防蠅,光封上紗布還不夠,應該上面再找個透光的沙網罩上,五月蒼蠅兇猛,會隔著沙布產卵!!!
每天要曬太陽,翻缸,第三天,已經有濃濃的醬香味出來了。
第16天 已經可以吃了,配上自己種的香菜,非常鮮美。
大醬的吃法 東北大醬是必備的醬菜,特別是農村,每餐必吃。主要用於蘸生的蔬菜,比如春天的野菜,小根蒜,婆婆丁等,夏天的黃瓜、大蔥也是每餐必備。
東北大醬還可用於做菜,但因為大醬是黃豆長期發酵過,所以比較臭,並不適合太多菜品,但用大醬燉茄子非常的道,開胃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