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玻色因專利之謎。
文|Cathy
「今年最火的概念是玻色因。」有業內人士向青眼預測。據介紹,歐萊雅集團旗下多個品牌的明星單品中均含有玻色因,如赫蓮娜的黑繃帶面霜、歐萊雅紫熨鬥眼霜等,且其中不少是以玻色因作為主要賣點進行宣傳和推廣。
有原料商告訴青眼,「玻色因是歐萊雅的專利,商標都被註冊了,我們不能做。」也有部分上遊供應商稱,「歐萊雅玻色因的專利保護已到期。」那麼,玻色因的專利到底是怎麼回事?
青眼第一時間聯繫到歐萊雅中國了解到,「玻色因是在法國申請的專利,並沒有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因此,在中國市場上不存在專利是否過期的問題。」
「玻色因」是什麼?
玻色因(Pro-Xylane),從化學結構來講,屬於C-糖苷,其INCI(國際化妝品原料命名)名為「羥丙基四氫吡喃三醇」,「玻色因」系商品名。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C-糖苷是上個世紀末,歐萊雅集團的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從木糖衍生而來的糖蛋白混合物,由於木糖大量存在於山毛櫸樹中,且具有促進糖胺聚糖(GAGs)生成的能力,因此從山毛櫸樹提取出來的玻色因,作用與木糖有著相似的地方。
後來,歐萊雅集團對玻色因進行大量研究後,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拿到了產物並進行了結構確認。
多位研發工程師表示,玻色因不僅可以促進皮膚中糖胺聚糖(GAGs)的合成,促進生成透明質酸和膠原蛋白,還可改善真皮與表皮間的粘合度,通過誘導真皮和表皮結構成分的合成,促進受損組織的再生,幫助維持真皮的彈性,從而達到抗老化的作用。
被歐萊雅捧紅的玻色因
事實上,玻色因在中國美妝圈的走紅,與歐萊雅集團的極力推廣不無關係。
據悉,歐萊雅集團旗下赫蓮娜、修麗可、蘭蔻、科顏氏、羽西、美即等多個品牌中均有添加玻色因,且紛紛以其作為重要的產品賣點。譬如,赫蓮娜的黑繃帶就以添加了30%高濃度的玻色因而聞名,其產品售價高達3480元(50ML裝);而修麗可的「紫米精華」中則強調含有了10%的玻色因,宣稱可以重現肌膚活力與飽滿。此外,蘭蔻菁純臻顏眼霜、蘭蔻新黑金臻寵面霜、科顏氏新集煥白均衡亮膚淡斑精華液等都含有該成分。
▍截自赫蓮娜天貓旗艦店
此外,還有巴黎歐萊雅熱賣的「紫熨鬥」(歐萊雅復顏玻尿酸水光充盈全臉淡紋眼霜),也宣稱添加了玻色因,並將其作為主要賣點之一;美即煙醯胺原液精華液中,也宣稱「添加了5%的玻色因,可以促進膠原蛋白合成,修護痘印、痘痕」。
▍截自歐萊雅天貓旗艦店(上)和美即天貓旗艦店(下)
另一方面,隨著「成分黨」的興起,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產品的功效和所使用的成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玻色因的走紅。與此同時,在李佳琦等網紅的大力推廣之下,玻色因成為中國市場上熱門的抗衰成分。目前,在小紅書上,與「玻色因」相關的筆記已多達4萬篇。
▍截自小紅書
玻色因系法國專利 且專利已過期
一直以來,歐萊雅集團旗下品牌的產品宣稱中,均顯示的是「玻色因為專利成分」。因此,行業內普遍認為,只有歐萊集團的品牌才可以使用玻色因。然而,近日青眼在上海CBE逛展時卻發現,少數代工廠的產品中也宣稱添加了玻色因,這些廠家稱,「玻色因的專利已經到期了,可以做。」
對此,青眼致電歐萊雅中國了解到,「玻色因是在法國申請的專利,且並沒有在中國申請相關專利,因此,在中國市場上不存在專利是否過期的問題。」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剛表示,對於沒有中國申請專利的智慧財產權,不能受到中國專利法的保護。「其他公司如果是使用自己的技術,同時沒有損害他人權益,就可以正常進行研發生產和使用。」
據歐洲專利局網站信息顯示,歐萊雅集團於1999年5月14月獲得了玻色因在法國專利保護,專利號為FR2770776A1。另根據法國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專利保護最長時間為20年。也就是說,歐萊雅集團在法國的玻色因專利已在2019年5月份到期。
▍截自歐洲專利局網站
那麼,既然歐萊雅集團並沒有在中國申請玻色因專利,為何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的化妝品行業並沒有其他企業生產和研發、運用該成分?
一位原料商告訴青眼,這與玻色因製作的成本有關係,「不然,歐萊雅集團最初也不會把玻色因都用在高端品牌的產品中。」另一位從事化妝品原料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則表示,這與國內對玻色因認知較晚也有關係。「最近幾年,隨著中國消費的升級,外資高端進口品才開始在國內爆發,此前赫蓮娜、蘭蔻、雅詩蘭黛都是高端貴婦品牌,在國內的消費並不普及。再加之,近年來成分黨盛行,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產品的成分。」他認為,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玻色因在最近幾年才開始在國內化妝品市場獲得較大關注。
而另一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玻色因」一詞的註冊商標並不屬於歐萊雅集團。根據中國商標網信息顯示,一家中文名為「萊雅公司」的申請人,在今年3月16日提交了「玻色因」的第1類(原料類)、第3類(化妝品類)的商標註冊申請,目前正在審查中。巧合的是,該商標申請人地址(英文)「14 RUA ROYALE, 75008 PARIS, FRANCE」,在百度地圖搜索顯示為「歐萊雅公司基金會」。
▍截自中國專利網
而此前,胡樹超、墨蘭本(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南京先之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分別對「玻色因」的第1類、第3類商標申請,均已被駁回。目前還沒有企業或個人擁有玻色因第1類和3類的商標註冊。
3800-13000元不等,國產玻色因迎機遇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家國內原料生產商和代工廠在銷售和使用玻色因。在阿里1688批發平臺上,青眼以「玻色因」為關鍵詞搜索到多家相關企業。
陝西昊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稱,該公司銷售的玻色因為30%純度的液態玻色因,「產品除了含有玻色因的核心成分外,還含有水和防腐劑,售價為3800元/公斤。」
杭州興韻生物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則表示,公司所銷售的玻色因是純度為95%的粉末狀料體,售價為1.3萬/公斤。據其介紹,「粉末狀的玻色因更易保存,公司是在去年下半年推出的這款產品,目前全國各地都有客戶,需求量比較大。」
對於玻色因專利的歸屬問題,上述人員均表示,「玻色因專利在去年已到期,公司也是去年才開始做這款產品的。」
成都慧捷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狄磊勤向青眼介紹,該公司在2018年時就開始了對玻色因的研究與合成,並計劃聯合廣州化妝品協會共同制定國產玻色因的標準。他稱,「公司目前已通過研究出玻色因的圖譜和結構,能夠對玻色的純度因進行檢測。」
廣州市龍慧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胡鵬也表示,由於歐萊雅在法國的專利去年才到期,目前很少有歐美的廠家在中國市場上推玻色因的原料。也因此,給了本土原料廠家一個機會。
事實上,中國美妝市場已經出現了許多以玻色因為賣點的產品。青眼以「玻色因」為關鍵詞在天貓搜索顯示,共有204件相關產品,除歐萊雅集團旗下品牌產品外,MixXlab、藍尼芳可、Mignon maimai米加等品牌旗下產品也宣稱添加了玻色因,且部分相關產品還直接以「玻色因」命名,如MVE玻色因緊緻賦活精華液、藍尼芳可松露玻色因安瓶面膜等。而在這204件中,目前銷售最高的仍是巴黎歐萊雅的「紫熨鬥」,月銷量為9.6萬件;排名第二、第三的寶菲泉寡肽臻顏緊嫩面膜和藍尼芳可松露玻色因安瓶面膜,月銷售則分別為3.1萬件和1.3萬件。
▍截自天貓
顯然,在歐萊雅集團的玻色因專利到期後,中國本土美妝企業對於玻色因的爭奪賽,已經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