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民間藝術:繡花鞋墊

2021-01-10 看航空

湖北紅安繡花鞋墊是地道的民間刺繡,歷史悠久,始於東漢光武年間,興於唐,盛於清。是鄂東地區源遠流長的民間工藝,集日用與審美於一體,為鄂東地區頗具地域代表性的民間女工技藝。以絢麗的藝術特色、豐富的文化內涵、多方面的實用價值享譽國內外,為文藝界專家學者所青睞。在工藝技巧、構圖風格和圖案寓意的藝術風格諸方面,紅安繡花鞋墊都具有長江中遊地區繡花鞋墊的典型工藝特徵和藝術特點。花紋的圖案、色彩搭配,大膽、誇張,民間藝人們按照自己的心願在小小的鞋墊上,反映天上人間的自然景物、風土人情。

紅安繡花鞋墊千百年來通過口傳身授的方式代代相傳,被專家譽為無聲的詩歌。這些出自農家少女之手的繡品,在不被人注意的鞋墊上,作為定情的信物或嫁禮,姑娘們一針針一線線,按照自己的心願,創作出一件件富有藝術價值、實用價值的作品。1987年100餘件紅安繡花鞋墊在中國首屆藝術節展出,1989年赴香港、澳門、捷克斯洛伐克等13個國家和地區展出,展銷過程中引起轟動效應,各級新聞媒體做了大量宣傳。

紅安有句俗語「無女不繡花」。紅安繡花鞋墊成為紅安鄉土文化的代表。在紅安,鞋墊通常有兩種用途:一是用來墊鞋,二是將它縫在襪子底部,因而鞋墊又名襪底。美學家王朝聞對紅安繡花鞋墊獨具深情,在《人民日報》發表的一篇題為《無聲的詩歌》的文章中,他曾經寫道:「老漢我作為他們的作品的觀眾之一,儘管早已喪失了接受繡花鞋墊的大好年華,也能夠體會到接受者看到刺繡在鞋墊上的雙魚所象徵的愛情而陶醉。製作者為了寄託自己那由衷的愛,不惜以具有生命意義的時間而從事精心製作的情緒狀態,我不是無從體驗的。」

相關焦點

  • 紅安繡花鞋墊的裝飾美學,你了解嗎?不妨一看!
    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給紅安地區的女性帶來了豐富的想像能力和動手能力。  紅安繡活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傳統美術類的民間美術。紅安繡活是該地區所有女性手工活的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寶貴的歷史財富,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的傳承。當今社會越來越趨同,社會化全球化的趨勢遍布全球,在這種形勢下,保持自己的民族風格顯得尤為重要,也是能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種文化寶庫。
  • 手工繡花鞋墊|今日推薦
    在農村,一到農閒的季節,大姑娘小媳婦都會拿著繡花鞋墊聚集在一起,邊聊天邊飛針走線,比較著誰的花型好聽,比較著誰的活細緻精巧,她們把這當作一種娛樂和家務
  • 靈臺文旅產品—"手工繡花鞋墊」
    靈臺文旅產品—"手工繡花鞋墊」 2020-11-02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織錦之鄉」湖南龍山興起繡花鞋墊產業
    「織錦之鄉」湖南龍山興起繡花鞋墊產業 2013-10-21 15:10:32 來源:中國紡織網 素有「織錦之鄉」的湖南龍山縣,如今卻村村寨寨興起了繡花鞋墊產業。
  • 童年·母親·繡花鞋墊
    小時候穿母親做的布鞋,鞋裡會墊上母親繡的鞋墊。現在繡鞋墊的人越來越少了,隨著各種精美圖案的機器軋花鞋墊問世,市面上已難找到手工鞋墊了。現在如果誰還會收到親朋饋贈的手工繡花鞋墊,多半是會被作為藝術品珍藏的。
  • 民間工匠「刺繡匠」:飛針走線巧繡花 民間婦女全精功
    繡花是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據《尚書》記載,遠在4000多年前,就規定「衣畫而裳繡」;至周代,有「繡繢共職」的記載。新中國成立後的十多年中,還能看到坐在花窗前專事的繡女,以承接單位外包繡件換取工錢貼補家用。
  • 秦太保村農戶用老粗布納手工鞋墊2580雙,一雙鞋墊賣5元
    (王建安 攝)民間繡花鞋墊作為一種常見的「女紅」流行於我國各地,是古代衡量女性是否心靈手巧的標誌之一。資料記載,民間繡花鞋墊,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傳說,用千針納成的鞋墊可保佑主人長壽、平安。在上世紀的廣大農村地區,很多女性以繡鞋墊寄託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
  • 榆林市社區待業婦女開展陝北手工鞋墊製作
    為充分發揮轄區待業婦女「半邊天」作用,弘揚陝北民間傳統文化,9月20日,榆林市榆陽區駝峰辦興中路社區半邊天港灣開展陝北傳統手工鞋墊製作系列活動。9月20日早上,系列活動就在社區活動室熱鬧開場。社區書記先介紹了本次活動要求、分工,社區婦女們認真聽完後就迫不及待做好準備,熟練手工鞋墊製作的馮巧豔現場講解了陝北傳統手工鞋墊製作的方法後,大家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有的打麵漿抿格邊,有的將之前開展活動抿好的格邊進行裁剪,有的進行貼面鑲邊,經過兩個小時的忙碌,一雙雙大大小小的鞋墊已初步成型,整個現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湖北省檔案局(館)展出百件非遺實物,紅安繡活繡出千種花樣
    楚天都市報6月8日訊(記者劉利鵬 通訊員許華利 楊微潔)鞋墊上一針一線,繡出了大千世界。今日,在省檔案局(館)開展的國際檔案日活動上,115件非遺實物進行了展示。紅安繡活、黃陂泥塑等多項非遺項目的傳承人,更是現場展示精巧技藝,引得不少觀眾嘖嘖稱嘆。
  • > 怎樣製作割絨鞋墊?
    割絨鞋墊不僅以它特有的舒適、耐用、精美等特點,特別是作為姑娘送給情郎的私人禮品,依然備受現代人的青睞,而且還隨著時代的步伐,這些做工精美的割花鞋墊被當作工藝品推向了國際市場,備受外國朋友的喜愛,並且被視為藝術品、禮品贈送朋友。
  • 民間蛋雕藝術·張振武
    民間蛋雕藝術·張振武
  • 36款十字繡花樣鞋墊,用針線傳遞心聲!一種寶貴的民間藝術
    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手工繡花鞋墊不僅僅是在色彩上有它獨特的魅力,它在線條上呈現出來的韻律美也是讓人慾罷不能。雖然被現代十字繡鞋墊多數取代。但是各有不同漂亮之處。十字繡鞋墊製作起來更多簡單快捷了。現在一般見不到純手工成品了,有時回家還看見村裡老人有一些收藏。
  • 鞋墊兒裡的藝術——一針一線裡都有奶奶和母親的情感
    這些棉線就是用來進行鞋墊刺繡所用的材料。小時候的布鞋當中常常墊著這五顏六色的鞋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相同的童年經歷。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欣賞一下藏在鞋店裡的藝術——鞋墊刺繡。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分絲線刺繡和羽毛刺繡兩種。就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紗線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繡料上穿刺,以繡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
  • 山西民間刺繡文化:滲透在婚戀文化,體現古老的崇拜文化
    民間藝術,作為中國民俗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裝飾載體,千百年來,豐富著民間百姓的生活。而刺繡,就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裝飾藝術之一。山西省,是民間刺繡藝術的重要發源地,在人類歷史的最早期,就逐漸的形成了自己的刺繡特點。這裡的刺繡作品,大都出自農村的勞動婦女之手,具有圖案淳樸、色彩濃烈、造型誇張、針法多樣等藝術風格,因此而獨具魅力。
  • 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樂山手工鞋墊
    望著鞋墊上緊密的針腳和美麗的花紋,我的思緒不禁又回到從前……老家在四川樂山,那些依山傍水的紅土丘陵地和溼暖的氣候很適合竹子的生長,也自然帶動了家鄉竹製品產業的發展。人們編竹筐竹簍,做衣架鳥籠,婦女們更能變廢為寶,連竹筍褪的殼都能合理使用,那就形成了家鄉一種獨特的手工製品——鞋墊。
  • 紅安方言中的秘密,你曉得幾多?
    紅安的方言很有特色,與相隔不遠的武漢本地的語言都有很大差異,抑揚頓挫分明,說來飽含感情。了解一下紅安話,你會發現,紅安話實際上是一門融合著官話、土話和古漢語的獨特方言,凡是普通話裡有的音和詞彙,紅安話幾乎都有。普通話裡沒有的音和詞彙,紅安話大量存在。
  • 冬季鞋墊難清洗?教你3招去味還除漬!
    無論是什麼季節,小夥伴穿鞋子都可能會用上鞋墊,冬季用鞋墊,會讓鞋子穿起來會更加的暖和,穿久了的鞋墊和襪子一樣也需要清洗,那麼如何用正確的方法清洗生活裡常見的鞋墊呢?金所長來告訴大家吧。繡花鞋墊的材質是比較特殊的,因為上面有花紋圖案,雖然看起來挺漂亮,但是很容易髒。
  • 21日起,武漢青年路客運站新增紅安班次
    19日,記者從省客集團獲悉,自12月21日起,武漢市青年路客運站每天將有四趟武漢到紅安的班次,旅客乘坐公交或地鐵到青年路客運站非常便捷。據介紹,新增的四班具體班次時間為:9:30 、12:30 、15:00、17:00。
  • 繡花要有花樣子,結婚要剪喜花,它們都有啥說法?
    其實,除了窗花,還有兩種常見的剪紙形態,分別為繡花樣子和喜花。下面,我們就分別來介紹一下這兩種剪紙形態。繡花樣子剪紙這類剪紙是作為繡花的轉換手段而創作的,一般用於服飾上。由於用量大,很多都採用刻鑿製作,過去有專門走村串寨生產花樣子的剪紙藝人。
  • 工藝丨繡花有哪些針法 繡花的基本針法圖解及介紹
    刺繡的針法極其豐富且變化無窮,共有9 大類43種,主要有齊針、掄針、套針、施針、亂針、滾針、切針、平金、打點、打子、結子、網繡、冰紋針、挑花、納錦、刻鱗針、施毛針、穿珠針等等,採用不同的針法可以生產不同的線條組織和獨特的手工刺繡藝術表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