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量子科學是什麼樣的?

2021-02-25 TechSugar

最近有關「量子波動速度法」的新聞讓筆者大跌眼鏡,習得此法,能在1-5分鐘看完一本10萬字左右的書籍,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左手穩住書脊;2,右手食指到小拇指拖住書背,3,大拇指壓住書邊,瘋狂將紙張送出;4,閉眼感受清風,那是知識的波動。

 

接著有媒體發現,有機構通過量子幹預技術可以進行遠程接骨。不過該公司近日已經人去樓區,不少投資者直呼上當。

外界果然傳的沒有錯,量子科學的確是一個考驗智商的存在。

本周的薦書欄目所要推薦的是一本外行都能看懂的量子書籍——《貓、愛因斯坦和密碼學:我也能看懂的量子通信》。該書屬於知乎一小時系列,短小精悍。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門派,有門派就有撕逼,在20世紀初,物理學江湖在光的問題上,存在兩個門派——粒派、波派。如果光是粒子,它就像一個光滑的小球;如果是波,就可以解釋幹涉、衍射、偏振等現象。

這可如何是好,到底怎麼站隊呢?你問為什麼連這個問題都爭執,作者給出了回答「信仰!」科學家們都以為自己信奉的是真理。

直到1924年,終於有人大徹大悟:波or粒子,為什麼不能兩者皆有呢?波和粒如同陰陽一般相生相剋,就像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波粒二象性),只不過我們一直以來都在盲人摸象、各執一詞。

當然,這離不開一個靈異實驗——雙縫幹涉實驗。

一束光,打到雙縫上,如果是純粒子,那就在背板上留下兩道槓,如果是純波,那屏幕上就出現斑馬線。如果是波粒二象性,那就是雜交混合體。

第一次實驗,得出標準斑馬線。粒子派不服氣,換個方法再做一次。

第二次實驗,採用點射,一次發射一個光子。結果,還是斑馬線。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個個過去還是斑馬線?粒子有精神分裂?

 

第三次實驗,在屏幕前加兩個攝像頭,看著它過去。結果發現,並沒有光子分裂。詭異的是,屏幕上只出現了兩道槓。

這就是觀察者的魔咒,此時量子魔法時代的大幕,也在徐徐拉開。

通過前面的燒腦實驗,波爾總結了量子世界的三大基本原則:1,態疊加原理;2,測不準原理;3,觀察者原理。

(備註:1,態疊加原理:在量子世界,一切事物可以同時處於不同的狀態(疊加態),各種可能性並存。比如,在雙縫幹涉實驗中,一個光子可以同時處在左縫和右縫。這種人類無法想像的疊加態,才是最普通不過的本質形態;而在我們看來」正常」的非黑即白,才是一種特例。

2,疊加態是不可能精確測量的。比如,精確測出了粒子的位置,但它的速度卻永遠測不準!這並不是因為儀器精度不夠高,其實,儀器再好都沒用。這個不可能是被宇宙規律所禁錮的」不可能」,而非」有可能但目前做不到」。

3,觀察者原理。雖然一切事物都是多種可能性的疊加,但是,我們永遠看不到一個既左且右、又黑又白的量子物體。只要進行觀測,必然看到一個確定無疑的結果。至於到底看到哪個態則是隨機的,其概率高低取決於疊加態中哪個態的成分居多。)

這樣就好解釋了:沒裝攝像頭:光子在未觀測的情況下處於」多種可能性並存」的疊加態,以50%的概率同時通過了左縫和右縫,形成幹涉條紋;

裝上攝像頭:光子被觀測後只能處於一個態,不能神奇地同時穿雙縫了,所以幹涉條紋就消失了。

很多人不服,這太反人類了,波爾的說法是,在觀測的一瞬間,光子隨機變成多種可能中的一種,過程叫「塌縮」。

而薛丁格拿出一隻貓前來迎戰。也就是薛丁格的貓。——和貓同處一室的還有個自動化裝置,內含一個放射性原子:如果原子核衰變,就會激發α射線->射線觸發開關->開關啟動錘子->錘子落下->打破毒藥瓶,於是貓當場斃命。

 

現在問題來了, 貓死沒死,跟開箱觀察沒有關係,不開箱就已經是死貓或者活貓了。

而波爾那句話似乎可以改成:只要微觀粒子處於」可能被精確測量」的環境下,它就會自動塌縮,並不需要等待」觀察者」就位。

1996年,美國人夢露(男)用單個鈹離子製成」薛丁格貓態」並拍下了快照,發現鈹離子在第一個位置處於自旋向上的狀態,而同時又在第二個位置自旋向下,而這兩個狀態相距80納米之遙!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親眼」看」到活生生的量子疊加現象。

2004年,潘建偉團隊首次實現了多光子的薛丁格貓態。雖然這隻貓的身材依舊苗條——渾身上下只有5個光子。

如果繼續增加粒子數量,是不是能把小貓慢慢餵肥成大貓呢?

然而,現實很殘酷:目前」薛貓」的最高紀錄,仍然是潘建偉2012年實現的8光子疊加態。要知道,為了增加區區3個光子,實驗用了整整8年時間。可想而知,要讓貓身上億個原子同時處於量子疊加態,絕非易事。

下面請出一個神器——粒子對撞機。

在對撞機中的母粒子被撞擊後,分裂成兩個更小的粒子A和B。因為能量守恆原理,子粒子能量相同,方向相反。比如說,因為母粒子靜止不動,所以分裂後的子粒子A向左邊飛,B一定往右邊飛,這樣才能左右抵消。同理,A的自旋(角動量)向上,B的自旋一定向下。

A和B這對龍鳳胎粒子,自打出娘胎起,他們的性別就沒確定,直到有人來看了一眼,這才瞬間分出男女!

然而和薛貓不同的是,箱子裡的貓只有一隻,孿生粒子卻有兩個。而且,這兩個粒子即使相隔很遠很遠,疊加態也能保持不變。如同在千裡之外,瞬間產生聯繫……

愛因斯坦認為,根本不存在薛丁格思想實驗中那隻不死不活的疊加態的貓。貓的死活在觀測之前就是定數,只不過愚蠢的人類看不見箱子裡發生的一切,只能推測出」50%活or 50%死」的概率。

然而,在薛丁格」孿生粒子」的思想實驗中,兩個相距萬裡的粒子,觀測出A的狀態,也就知道B的狀態,因為A和B都是一個母粒子分裂而成的,B的狀態一定和A相反。

因為A、B兩個粒子的命運緊密相連,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薛老師給起了個性感的名字:量子糾纏。

這就好比如:母親把一雙鞋分給兄弟倆,他們各帶一隻遠走他鄉。中國的哥哥打開盒子發現是左腳,就知道弟弟帶到美國的另一隻一定是右腳。

 

奇怪的是,根據量子力學的說法,弟弟那隻鞋左還是右,不是他媽決定的,而是哥哥」打開盒子」的行為決定的。在哥哥看到左腳鞋的一瞬間,鞋裡飛出一個神秘的信號,閃電般穿過千山萬水,通知美國的另一隻鞋變成右腳!

這個速度能有多快?

無限快。

通過對粒子A的觀測,居然瞬間讓遠方的粒子B的量子疊加態塌縮了——這被愛因斯坦斥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2008年的幽靈成像,側面證明了量子糾纏絕非幻想的最直觀的實驗。

幽靈成像的原理通俗易懂:先把紅光子和藍光子」糾纏」到一起,然後兩者分開各走各路。紅光穿過狹縫打出一定形狀的圖案,藍光不穿縫正常走。

實驗結果絕對震撼:明明沒有穿過狹縫的藍光,竟然也投射出了與紅光相同形狀的圖像!

這次,你總不能說:光子在糾纏之前就已經是那個形狀了吧!

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遠程發送圖像甚至視頻,而無論距離多遠、哪怕從宇宙的另一端傳過來都是瞬時傳輸的,延遲時間永遠為0。

然而,這豈不是違反相對論(任何信息和物質不能超過光速)的公理了嗎?

並沒有!

雖然信息是瞬時傳送過來了,但要把其中的亂碼剔除,提取出真正的內容,還是必須把圖像用不超光速的傳統方式再發一遍。讓愛因斯坦操碎了心的」超光速」問題,原來只是杞人憂天!

2013年,Maldancena和Susskind發現,量子糾纏和蟲洞(蟲洞即愛因斯坦·羅森橋)在數學模型上非常相似。他們猜想,量子糾纏也許就是一個微型蟲洞。

 

2013年,Maldancena和Susskind發現,量子糾纏和蟲洞(蟲洞即愛因斯坦·羅森橋)在數學模型上非常相似。他們猜想,量子糾纏也許就是一個微型蟲洞。

量子糾纏中最神秘的現象」超距作用」其實並沒有超越光速,而是像蟲洞那樣穿越了時空。這就是為什麼,孿生粒子能夠異地千裡,同呼吸、共命運的真正原因。

而在2010年Van Raamsdonk的獨立研究中,就發現了更為驚人的線索。

他建立了一個類似真實宇宙的三維宇宙模型,一旦在模型中去掉量子糾纏,時間和空間就會被打亂成碎片。

基於量子糾纏,可以造出比現在快1億倍的量子計算機,而超距作用和貝爾不等式,則把量子糾纏變成了加密通信領域的終極武器。

改變世界的時刻真的到了!

但一定不是接骨和速讀。

(本文是簡化版的《貓、愛因斯坦和密碼學:我也能看懂的量子通信》,更多精彩還需去原書中尋。)

相關焦點

  • 朱嘉明: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量子科學」屬於典型的開放性科學。因為量子科學產生了一系列交叉科學:量子數學,基於時間和空間量子性而建立的數學,用於描述真實的物理世界;量子宇宙學,來自物理學應用於宇宙起源研究的試探性理論;量子天體物理學,利用物理學的技術、方法和理論來研究天體的形態、結構、物理條件、化學組成和演化規律的學科;量子化學,研究範圍包括穩定和不穩定分子的結構、性能及其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 電影《蟻人》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真實的科學原理
    你也許認為,這部人類能縮小到螞蟻大小的超英電影根本沒有現實依據,但根據加州理工學院的量子物理學家Spyridon Michalakis的說法,在虛構的《蟻人》世界背後其實存在著一些真實的物理原理。Michalakis是《蟻人》系列電影的科學顧問。
  • 新的量子悖論: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最近在《自然-物理》上發表的一篇重磅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量子悖論,再次使量子力學這門公認的與其它任何科學不一樣的科學、看起來更為奇特、怪異、與恐怖,目前在國際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量子力學的恐怖,皆來源於人對「真實」的認知。
  • 量子信息科學:首次實現11公裡的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文/陳根以量子信息科學為代表的量子科技不斷進步,形成了新的科學前沿。其中,量子網絡被認為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因而成為量子信息領域最重要的長遠目標之一。量子網絡的發展可以粗略地分為量子密鑰網絡、量子存儲網絡以及量子計算網絡三個階段。
  • 靈物「人參果」與霍金的量子科學
    人參果量子科學解釋,宇宙有不同的維度空間,不同的緯度空間主要是根據生命高低的不同而劃分出來的。用量子科學理論解釋,宇宙當中暗物質有長波和短波,長波運動速度是不能達到光速的,而短波就不一樣,他可以遠遠超越光速,甚至是超越時空的。人參果是天上的靈物,和地球上的植物不處在一個緯度空間。他的存在形式和我們的存在形式也不一樣。他有超越於地球植物的特性,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能量束的形式存在。
  • 【科學素質】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涉及從炮彈到網球、汽車、火箭和行星等移動的東西。量子力學描述物體在分子、原子和亞原子等水平上的運動,例如光子和電子。
  • 量子計算機會讓世界變成什麼樣?
    量子計算機會讓世界變成什麼樣?12月4日,中國科學家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原型「九章」。中科大「九章」量子計算機現今世界上運算最快的summit超級計算機,浮點運算速度是每秒21億次,而量子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快100倍。
  • 【量子物理】量子物理學實驗驚人證明 !
    許多現象、感覺、情緒如果深入觀察的話,你會發現自己邏輯的荒謬性,即它的不真實性。我們每天靠我們的感知、語言、信息、思維來判斷我們的處境,並作為行為的依據,有時我們感觸到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對於信息的不對稱性反思不已,但是即使眼見的東西,有時也是不真實的。 佛教的很多修行者都體驗了佛菩薩親臨身邊傳法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
  • 宇宙量子科學,《我的世界》科技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我的世界》未來科技專題上線,帶你探索宇宙量子科學的奧秘,用科技之力開啟無限可能的創造未來。專題中不僅有實用便捷的科技工具和炫酷武器,還有星球冒險和趣味跑酷地圖等著大家探索。冒險家們趕緊下載專題,感受未來科技的魅力吧!
  • 《科學大家》專欄|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出品:新浪科技《科學大家》、西湖大學撰寫:潘建偉 著名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今天我會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講起,之後延伸到最近這些年來發展的一個新技術,就把它叫做量子信息科學或者量子信息技術。後面可能有一些具體的內容,大家不一定了解,但是只要是有兩個信息能夠記住就可以,這就是整個的主題。
  • 《科學大家》專欄|「九章」問世:量子計算機究竟有多快
    來源:新浪科技出品:新浪科技《科學大家》、墨子沙龍撰文:彼得·秀爾(Peter Shor),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與信息技術研究所
  • 量子疊加真實存在,科學家「拍攝」到了量子疊加態消失的過程
    通過三維坐標顯示量子狀態。條的高度指示可能的量子態的疊加程度。影片展示了在測量過程中某些重疊是如何丟失的,以及這種丟失是如何逐漸消失的,而其他的重疊則保留在理想的量子測量中。圖片:F.., "Tracking the dynamics of an ideal quantum measuremen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0測量量子系統會導致它發生變化,這是量子力學的奇怪但基本的方面之一。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能夠證明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物理評論快報》上。
  • 【量子物理】用量子理論解讀人的生死輪迴!
    靈魂出竅被稱為心理學上一種最怪異的現象之一,該現象最簡單的解釋是,「感覺到自己離開了自己的肉體,在自己的肉體之外活動。」也有的解釋是,這種現象就好似在做夢一樣,但卻具有真實的感覺,比如說觸感、味覺。
  •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
    墨子號量子衛星,讓量子糾纏走出實驗室一提到量子,大家都是一頭霧水,那麼到底什麼是量子呢?一、量子是量化的注意:某些物理量不能連續而只能以某一最小單位的整數倍發生變化,這個最小單位叫做各該量的量子。有時又將與某種場聯繫在一起的粒子叫做這個場的量子,如電磁場的量子就是光子。就好像我們將地球自轉一圈視為一天,那麼一天就是一個人為定義的物理量,而地球自轉這種運動則是真實存在的。
  • 科學:霍金的宇宙模型是什麼樣的?可以時間旅行的宇宙存在嗎?
    其中最著名的科學家有霍金,愛因斯坦,哥德爾,那麼他們的宇宙模型是什麼樣的?本篇我們看下這些非常有趣的宇宙模型。對比霍金的宇宙模型,另一位科學巨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宇宙模型,那就是愛因斯坦。起初,愛因斯坦和羅森認為這種引力波並非真實存在,只是像地球儀上的經線一樣實屬人工合成物。可是對廣義相對論瞭然於胸的生物學家霍華德·羅伯特遜則覺得,這個模型中的引力波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最後說服了愛因斯坦。
  • 什麼是量子霸權?「九章」的優勢在哪?九問量子計算機
    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袁嵐峰,對此進行科普。Q1:什麼是量子計算機?袁嵐峰:量子計算機是用量子力學原理製造的計算機,目前還處於很初步的階段。跟量子計算機相對,現有公眾使用的計算機被稱為經典計算機。
  • 12月「科學」流言榜:復原乳是「假牛奶」?量子計算機可取代經典...
    12月「科學」流言榜來了 !復原乳是「假牛奶」?量子計算機可取代經典計算機?高樓遇火災,坐電梯下樓或往樓頂跑?來看真相解讀。1.復原乳沒營養是"假牛奶",堪稱奶中"地溝油"流言:復原乳沒營養,是一種"假牛奶",甚至可以說是牛奶中的"地溝油"。真相:這一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 什麼是量子力學——物理學家曹則賢2020跨年科學演講
    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這個詞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我們在談論一個小的量。當我們談論 「量子」的時候,實際上談論的這個量是接近了一個存在它的最基本單元。所以當我們談論一個物理量的數量已經接近它的最基本單元的時候,那麼你每一個數字的使用都要特別小心,要採取一種新的哲學,這就是量子最基本的東西。首先給大家講講什麼叫量子吧!量子這個概念,從中文的字面意思來說, 「量」就是數量, 「子」就是個小詞。當我們說桌子、椅子的時候,實際上是說這是個小物件。所以量子這個詞本身字面上的意思是說,我們在談論一個小的量。
  • 朦朧且由他|量子閒話
    隨口說,隨口接,居然能圓,急「智」不失大智慧,所以玻爾很喜歡用曾祖父的事例來談科學真理,不過他特別加了一個定語:科學「朦朧真理」。所謂「朦朧真理」,如同其曾祖父的言下之意,接續傳統向後看,放眼未來不向後看,都是人生真諦,也就是說,「朦朧真理」是正說反說同樣正確的真理。
  • 量子物質中的量子和熱漲落相互作用,又有了新研究發現!
    冷原子氣體作為「完美的試驗臺」:冷原子氣體被用來研究耦合到量子介質上的雜質影響,這一場景與從場效應電晶體到中子星中質子行為的一切都有關。冷原子氣體提供了一個特別乾淨和靈活的系統來探測量子雜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