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我憐憫你,因為我知道你的心實在太苦了

2021-02-08 隔水望伊人

我不喜歡夜。我的夜裡永遠沒有月亮,沒有星,有的就是寂寞。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有了一個朋友。我的心上常常起了輕微的敲聲。我知道那個朋友來了,他輕輕地推開了心的門,進到我的心裏面,他就昂然坐了下來。和平常一樣我就只看見他的黑影子。
我默默地看我手邊的原稿紙,一共有十幾張,全是今天寫的。

 「這有什麼用處?誰要讀你的文章?」他繼續說下去,「幾千字,幾萬字,幾十萬字,幾百萬字,你不過浪費了你自己的生命。你本來可以用你這年輕的生命做別的有用的事情,你卻白白地把它糟蹋了!」「你整天整夜地亂塗著,你的文章在吸吮你自己的血,吸吮排字工人的血,吸吮那些年輕讀者的血。你真是在做夢啊!你以為你的文章可以感動成千成萬的新的靈魂嗎?你這個蠢人!他們需要的全不是這一類的東西。」「你不記得一個青年寫過信給你,說他愛你他又恨你嗎?他愛你因為你使他看見了一線的光明;他恨你,因為你使他看見更多的黑暗,他要走去接觸光明,卻被更多的黑暗絆住了腳。你單單指了光明給他看,你卻讓他永遠在黑暗的深淵裡掙扎。你帶給他的只有苦惱。你這個騙子,你真該詛咒啊。」 「你不記得一個青年寫過信給你,說他願意跟你去死嗎?你拿了什麼給他呢?家庭束縛他,教育麻醉他,社會宰割他。你把他喚醒了。你讓他瞥見了一個幸福的幻景,但你又把它拿走了。那個幻景引誘著他的心。他不能夠再閉上眼睛躺下去,他願意跟著你去追求那個幸福的幻景,一直到死。然而你卻撇棄他不管了!你,你這懦夫,你真該詛咒啊!」

 「你不記得許多許多的青年曾經懷著痛苦的心求助於你嗎?他們是年輕的,純潔的,天真的。他們到你這裡來,是因為周圍的血快淹沒了他們,周圍的黑暗快窒息了他們。他們像遭難的船要把你這裡當做一個避風的港口。然而你拿了什麼給他們呢?你說:「你們應該忍耐!永遠忍耐。『本來在同樣的環境裡面丹東曾經對法國青年說過:「大膽,大膽,永遠大膽!』你卻拿忍耐封鎖了你的港口,把那些破船全趕走了,讓它們漂流在無邊的海洋上,受狂風暴雨的吹打。你,你這殘酷的人,你真該詛咒啊!」
 「你說你那些文章使人家看見了光明,看見了愛,看見了自由,看見了幸福,甚至看見了一個值得獻身的目標。然而你自己呢?當一些人正為著光明、愛、自由、幸福,為著那個目標奮鬥、受苦以至於死亡的時候,你卻躲在你自己寫成的書堆裡,讓原稿紙消耗你的生命,吸吮你的青年的血。你拋棄了光明,拋棄了愛,拋棄了自由,拋棄了幸福,甚至拋棄了那個目標。你永遠把你的行為和你的思想隔開,你永遠任你的感情和你的理智衝突,你永遠拿矛盾的網掩蓋你的身子!你,你這個偽善者,你真該詛咒啊!」 「文章和話語有什麼用處?自從有人類社會一直到現在,所說過的話,所寫過的文章倘若都能夠遺留下來,堆在一起也可以淹沒了世界。然而到現在人類還被囚在一個圈子裡面互相殘殺。流血、爭鬥、黑暗、壓迫依舊包圍著這個世界,似乎永遠就沒有終結。文章粉飾了太平,文章掩蓋了罪惡,文章麻醉了人心。那些呼聲至今還是響亮的,它們響得那麼高,就壓倒了你的輕微的呼號。你不久就會過去了,然而那些青年的靈魂是要活下去的。你說你喚醒了他們,你卻又拋棄他們走開了,讓他們留在黑暗的圈子裡面夢想那些光明、愛、自由、幸福的幻景。你完全忘記了他們,讓各種打擊破碎了他們的肢體。你,你這個製造書本的人,你真該詛咒啊!」

「我恨你,我詛咒你,我願意我永遠不再看見你!我願意我能夠毀掉你那些原稿紙!我願意我能夠毀掉所有你寫的書!我願意我能夠毀掉你的身子!」那個朋友站起來,向門口走去。他氣憤地關上我的心的門。他走了,留下我一個人在寂寞裡。在我的手邊無力地躺著那十幾頁原稿紙。
我記起來一件事情,這是那個朋友忘記了說的。半年前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寫信給我,說:「有人告訴我說,你將來會自殺,我希望你能夠明白自殺是一件愚蠢的舉動。」同時另一個女孩子卻帶著同情來信說:「我憐憫你,因為我知道你的心實在太苦了。」這些天真的、幼稚的、純白的心越過了那許多欄柵到我的身邊來了。他們大量地拿安慰來縈繞我的夢魂。我不是一個忘恩的人,我也知道感激的意義。但是我不禁絕望地問:「我果然需要人來憐憫麼?

「我究竟做過了什麼舉動會使人相信我要自殺呢?難道我是一個至死不悟的人麼?」欺騙的,懦弱的,殘酷的,偽善的,說教的,值得憐憫的,至死不悟的……這些形容詞漸漸地一齊逼過來,壓在我的心上,把心的門給我堵塞了。我不能夠再打開心的門,看見我自己的心。我不能夠回答我自己的問話。我拋下筆,我把原稿紙全擲到地上。我說,以後不再寫文章了。於是我默默地取了一本書,翻開來,看見上面有這樣的一些字:「我驅走了一切的回憶;我把它們全埋在一座墳墓裡面。十年來我埋葬了它們,十年來我努力忘記了一切。……悲哀死了,愛也死了,雪落下來,用它的白色的大氅覆蓋了過去的一切。我呢,我還活著,我還很好。」引自俄國民粹派女革命家薇娜。妃格念爾的《回憶錄》。

來源:巴金《我的夢》 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由復旦人文課fudan_renwen(諮詢電話:李老師13917693629也是微信號 )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別站在你的角度看我,我的苦你不懂...
    不明事情原委,就一味的勸你大度,勸你原諒。不原諒就是小氣,反抗就是過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經歷,不要站在你一個不明所以的旁觀者的立場去評判他人,事不是你自己親身經歷,又怎麼知道我的痛楚。不懂我的苦,別勸我大度,不經歷過我的經歷,別說我過分。.發生在別人身上的都是故事,只有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才是事故。
  • 沙奎爾-奧尼爾:艾倫-巴金我愛你,嫁給我吧
    虎撲籃球5月23日訊 今日,TMZ記者在紐約採訪到沙奎爾-奧尼爾,出乎意料的他在鏡頭之前對艾倫-巴金大膽示愛,並盛讚她在《野獸家族》全季影片中的精彩表演。艾倫-巴金現年63歲,是美國知名女演員,在熒幕上塑造的最經典角色是在1989年同阿爾-帕西諾合作的《午夜驚情》中扮演危險又性感的美女角色海倫。
  • 願得你心,能懂我苦
    三、有人懂你,無言也暖有人說,最舒服的婚姻,是兩個人「相對無言,心知你我」。兩個人在一起的意義,不是一起吃飯、逛街、生小孩,那樣只是一種將就。婚姻存在最大的幸福在於,有一個人與你彼此體諒,相互陪伴,即便磕磕絆絆,也能一直走向人生的彼岸。
  • 我不大度,因為你不知我的苦
    1 不是所有傷害,都值得被原諒 有一種毒雞湯很流行:「請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請感謝傷害過你的人,因為他成就了今天的你。」 但,傷害就是傷害,再冠冕堂皇,也是惡事一樁。
  • 《尋找巴金的黛莉》披露巴金與一位女讀者的7封書信
    信的總字數達數千字,除首封落款「巴金」外,其餘6封只落款「金」一字。在7封信中,巴金談了不少讀書和創作的體會,也流露了很多在當時嚴峻政治環境下的個人情感。在巴金與黛莉的第一封信中,可以看見巴金用娟秀的繁體字寫道:「你在十六歲時讀了《家》,我知道你會喜歡它,因為那主人公正是一些和你同樣的青年。他或她有一顆純白的心,有一個對於正義的信仰,愛一切需要愛的人,恨一切人為的、不合人性的傳統。」
  • 巴金 | 你心裡有光,世界便是暖的
    但是我始終挺起身子向前邁步,因為我看見了一點豆大的燈光。燈光,不管是哪個人家的燈光,都可以給行人——甚至像我這樣的一個異鄉人——指路。 這已經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過了好些大的變化。現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腳的燈光,那燈光跟好些年前的燈光不是同樣的麼?我看不出一點分別!為什麼?
  • 你知道我為什麼讓你站在我的右邊嗎?因為我想靠近你的心
    有很多書迷不知道,他們不知不覺地陷入圖書短缺,作為老粉絲,小編也有同感。我真的不知道讀什麼小說,不要說你缺書,即使是小編輯也有同感,即使是熬夜的小說也越來越少了。你知道我為什麼讓你站在我的右手邊嗎?因為我想靠近你的心精彩節選第一:茹楚看著林宣並對父母感到驚訝,她只是習慣性地說「狗糧吃點兒就行了,別他們給多少你就吃多少,這樣你會把自己撐死的!知道我為什麼吃東西特別厲害了嗎?都是吃狗糧練出來的」,然後把林宣帶回房間複習,只剩下原來的爸爸媽媽一個人在客廳秀恩愛!林宣最後是明白,為什麼原來的角色是這樣的。
  • 若是覺得人生太苦,是你的心太累
    是因為心累了。若是心累了,人就厭倦了,身體就會疲憊,嘴上就會有怨言,心情就自然不悅了。在這樣的循環下,人的心就會越來越累。01想讓心不累,那就先找出心累的原因吧!不是生活太無奈,而是因為心靈被抱怨蒙蔽了雙眼,找不到生活的美。
  • 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這是神對我們的要求,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這也是世人最美好的品德。《易經》中有「厚德載物」這是古人中的先賢聖哲從人類歷史長河中看到的人事運行之理 ,但今人為什麼難以做到,或者不願意遵循呢?
  • 「你回來工作吧,我一個人帶孩子實在太難了」「怎麼到你就不行」
    當天晚上的時候想愛,凌晨等孩子睡著了就打電話給丈夫,小愛哭著對丈夫說:「我實在是撐不下去了,要不你回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們哪怕掙少一點也沒什麼,我一個人帶孩子實在是太難過了。」而丈夫說:「別人帶孩子不也這麼過來嗎?怎麼到你這就不行了呢。」聽到丈夫這樣的話,實在是太傷心了,丈夫的不理解對於小愛來說,更加心寒。
  • 我說,你抱抱我,我怕....
    媳婦說喜歡吃我那天做的熗鍋面,蔥花蒜瓣油鍋爆香,加入溫水煮沸,打入兩個荷包蛋,兩把掛麵,一勺鹽,半勺糖,一家三口的早餐就算做好了。 她吃了一大碗,說太好吃了,沒吃夠。 我經常說媳婦,你這輩子,全靠這張嘴了。 當然,也不排除我做的麵條確實好吃。
  • 巴金:我沒有家,朋友的家就是我的家
    有一個時期(1952年),我到朝鮮,在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中「深入生活」。第一次接觸普通的戰士,同他們一起生活,我有些膽怯。一個長期關在書房裡的人來到革命軍人的大家庭,精神上當然會受到衝擊,可是同時我感到溫暖。指戰員們都沒有把我當作外人,仿佛我也是家庭中的成員,而且因為我新近從祖國來,他們對我格外親熱。
  • 如果你也很內向,想要改變,一定要讀巴金的語錄,能改變你一生!
    為什麼會有這麼心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總之就是害怕,特別怕大家都看著自己,自己說話就會吞吞吐吐,有時候明知道答案,一緊張,就說錯了,有時候是直接心跳加速,腿發抖,滿臉火辣辣的害羞。內向的人,真的很難找到對象,因為他從不主動跟別人說話,哪怕是熟悉的人,也是如此。一個不主動的人,被別人主動了,還感到不自在,不知所措,害羞,很內向,就會讓別人感到這個人太內向,難以靠近,難以交心。自然就會離他而去。如果你交到一個朋友,你只要不說話,她就一句話不說,一天到晚,沒有語言交集,你會憋出病來。
  • 尋找巴金的黛莉:關於巴金生前的七封信
    所以,文學作品的創作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現實和政策層面,因為你關注的這個問題很可能不久就能得到解決,一旦得到解決,作品就沒有意義了。因此,要從歷史上、從更深的地方去關懷土地與農民,才能告訴大家一些更豐厚的東西。」  著名評論家雷達認為,這部作品是他一直在尋找的那種作品——就是一粒沙可見大千世界的好例子,由7封信引出了大滄桑、大境界、大悲憫。
  • 巴金與妻子:一生愛一人足矣,守著骨灰度餘生,永不說再見
    書迷與男作家就在巴金髮表《家》的童年,一個名叫蕭珊的女孩來到上海某中學讀書。當時的巴金已經是著名作家,許多愛好文學的青年給巴金寫信,有求教問題的,也有表達愛慕之情的。19歲的蕭珊一次偶然機會拜讀了巴金的《家》,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了好奇和期待。於是她給巴金取信,還在信裡附上自己的一張照片,並且在信封背面寫道:給我敬愛的先生留個紀念。
  • 他自廢雙腿,嘗她受過的苦「佳微,我命給你,你把心給我吧……」
    大家好,本期為大家推薦的是他自廢雙腿,嘗她受過的苦「佳微,我命給你,你把心給我吧……」書中內容精彩不斷,大家趕快閱讀吧!
  • 肖戰慕名拜訪巴金故居:身在無間,心在桃源
    而之所以去這裡是因為書籍《你和我》中提到了「上海徐匯區武康路113號現在是巴金故居紀念館」,也是前輩藝術家萬方生活過的地方。同時,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活動中主持人說到:並不是導演組安排了問題,而是因為肖戰看了曹禺先生和萬方老師的戲、劇本、書之後,有感想、有疑問,然後他列了一個問題清單,託人轉給萬方老師,所以安排了兩代人的對話。不得不感嘆,原來肖戰一直都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努力著啊!
  • 巴金:在芸芸眾生裡做一個普通人
    ,大學5年,沒有一個人知道他是巴金的兒子。一幹20多年,照樣是沒幾個人知道他的父親是「人民作家」巴金。 巴金90歲生日,時任上海市政協主席的陳鐵迪登門拜訪,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屬下李小棠也在,好奇地問:「你怎麼也來了?」 這時有人告訴她:小棠是巴金的兒子。
  • 我騙你是因為我太愛你了,怕失去你 —— 這樣拙劣的鬼話為什麼還能贏得女人心?
    他說:「我騙你是因為我太愛你了,怕告訴你真實情況你接受不了。我怕失去你啊!」就這麼一句拙劣的鬼話,居然就讓她心軟了。因為太愛我而隱瞞婚史,是不是可以原諒?我問她,看過著名的家暴電視劇《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嗎?
  • 巴金的愛情:不愛則已,一愛就是一輩子
    話劇《家》曾有人問巴金:「在蕭珊(巴金妻子)之前,你有沒有愛過別人?」巴金很乾脆地回答:「沒有。」事實上,在蕭珊之前,巴金懷抱的是單身主義,他不希望有牽絆,他要全身心投入寫作,這個將寫作視為生命的人,寧願一個人孤獨經歷人世風波,不需要安慰和同情,卻想把安慰和同情給別的人,最不習慣「一個有秩序的安定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