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過渡期又延長?網傳銀行理財「硬骨頭」最晚放寬至2025年

2020-12-12 騰訊網

在今年7月,央行宣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後,今日又有消息傳出,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

12月10日,據媒體報導,監管此前與部門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

早在2018年4月,央行聯合多部門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按照既定計劃,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由於受上半年的新冠疫情影響,今年7月31日,央行宣布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資管產品中,證券和保險資管產品存量化解難度不大,銀行理財整改難度相對更大。自資管新規發布後,近兩年來,銀行理財積極探索新產品發行,非標投資逐步壓降,期限錯配、多層嵌套等情況也已明顯改善。但是,越到後期,面臨的存量整改壓力越大,剩下的都是周期較長、最難處理的老資產。

根據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課題組發布的報告,這些難啃的「硬骨頭」主要包括非上市股權資產、信用債、不良資產以及資本補充工具四類。

其中,非上市股權資產主要指投資標的為PPP項目、產業基金的資管產品,此類資產一般投資期限都在10年以上,在現有客戶風險偏好前提下,銀行機構很難發行相應期限的新產品來承接;信用債同樣由於期限較長,短期內僅靠銀行體系化解存在一定難度。另外,難以壓降的資產還有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主要指向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等。

據悉,有部分大行的老產品超過萬億規模,約佔產品總規模的五分之一,今年底之後,難以消化的存量資產還有3000億元-4000億元的規模。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難以消化的老資產可以按照「一行一策」的整改原則,時間最晚放寬到2025年的話,老資產整改的壓力將明顯得到減輕。

不過,資管新規延期並不代表資管業務改革方向變化,也不意味著金融機構可以不積極整改。正如在央行原辦公廳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周學東在7月份所言,「各界對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的建議比較多,但是無論是延1年、2年還是3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的,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的。」

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當時也表示,將密切跟蹤監測資管業務規範整改的情況,按照實事求是原則做好相關工作,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的整改與轉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日前,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組成的課題組在《金融監管研究》雜誌公眾號上發布了針對影子銀行的首份官方報告《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報告》披露,經過三年專項治理,目前我國影子銀行野蠻生長的態勢已得到有效遏制。截至2019年末,廣義影子銀行規模降至84.80萬億元,較2017年初100.4萬億元的歷史峰值縮減近16萬億元。

銀保監會在《報告》中表示,對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設立「禁區」,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結構複雜產品和業務死灰復燃,以及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等。此外,還要建立風險隔離,建立相應的防火牆。完善監管制度,慎重開展綜合經營。

相關焦點

  • 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延長!銀行理財老產品最晚2025年消化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據悉,監管此前與部分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可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最晚放寬到2025年。即使期限放寬至2025年,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可以無視監管規則,無限度拖延時間,不積極整改。
  • 銀行理財「硬骨頭」資產清理最終紅線劃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獨家丨銀行理財「硬骨頭」資產清理最終紅線劃定 老產品最晚放寬至2025年消化完近期,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一家大行和一家股份制銀行了解到,監管此前與部分銀行以窗口指導形式溝通過部分難消化老資產的解決期限問題,如果超過2021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尚未處置完,
  • 重磅來了: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延長 對股市債市有何影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源:Wind銀行理財資產清理原先延期一年到2021年底,但現在有消息稱,老產品最晚消化時間寬限到2025年。資管新規過度期或再度延長2018年4月,央行聯合多部門發布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按照既定計劃,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資管新規發布以來,銀行大力開展理財業務整改。
  • 資管新規過渡期為何延長一年 而不是兩年?
    距離資管新規原過渡期截止時間僅剩一年,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進度還不到一半,正因如此,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市場上多次傳出資管新規過渡期要延長的聲音,而監管層也表示認可。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成為共識,但是延長多久、如何延長監管層一直未表態。7月31日,方案終於落定,央行會同多部門共同決定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釋放什麼信號?
    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但實際上從去年以來,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關於延長過渡期的討論就已熱烈,彼時監管也釋放出會研究延期一事的態度。
  • 資管新規延期的背後,ppp項目、永續債成理財子公司攔路虎?
    2018年4月,資管新規的出臺打破了剛兌的痼疾,銀行理財被迫向淨值化轉型,與此同時,背負著銀行理財業務整改、淨值化轉型重任的理財子公司陸續獲批籌建。然而理財子公司「受限」久期匹配無法順利「承接」久期長的PPP項目、永續債等老產品,而大部分這些老產品的持有者為四大行,或正因此,監管部分才採取「一行一策」的措施,將轉型期限最晚放寬到2025年。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
    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資管新規過渡期要延長多久?
    央廣網北京7月15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央行相關負責人近日透露,資管新規實施兩年多以來,不規範的影子銀行規模明顯壓縮,資管產品整體風險持續收斂,資管資金通過增加金融債、企業債投資的方式,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 金融機構獲「喘息」空間 整改壓力猶存
    「主要原因是受周末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的利好推動,央行在2018年4月出臺的資管新規,被視為比較強的去槓桿政策,很多投資者擔心可能會導致市場資金面緊張。而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將會給市場的資金面鬆綁,有利於A股市場的回升。」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
  • 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彭揚)近日關於「資管新規過渡期或再延長」的消息在市場引發熱議。中國證券報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再延長系誤讀,資管業務改革方向不變。大部分待整改資產應能在2021年底前完成整改,只有極少數機構申請個案處理。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
    備受市場關注的資管新規延期傳聞終於塵埃落定!7月31日晚間,央行發文稱,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央行表示,按照既有工作安排,資管新規過渡期將於2020年底結束。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 跟我有什麼關係?
    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銀髮〔2018〕106號,以下簡稱資管新規)過渡期至2021年底,同時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完善配套政策安排,平穩有序推進資管行業規範發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監管標準...
    2020年1月13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提到資管新規過渡期問題時稱,對存量規模大、在過渡期內確實有困難的個別機構,會研究相關的安排,保證資管產品、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今後能夠平穩有序規範到位。對個別機構也會適當地給予一些靈活措施安排。
  • 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牽頭報告:建議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
    7月7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在線上發布了《中國資產管理業務監管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此報告由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牽頭,報告研究了資管新規出臺後監管理念、規則、產品壓降等方面遇到的問題,報告建議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兩年至2022年底,在2020年到2022年期間,每年壓降比例不低於30%。
  • 資管新規過渡期該怎麼延長?非標產品壓縮存在哪些難點?
    資管新規要求,2020年底前為過渡期,各家機構要在此之前完成整改以達到「資管新規」要求。資管新規的核心是打破剛兌、禁止資金池模式與破除多層嵌套等,而過渡期也即將到期。倒計時只剩6個月,目前資管新老產品的總體交接情況如何?還存在著哪些問題?過渡期是否有必要延長?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 改革方向有變化?對股市影響有多大?
    來源:金融界網站央行7月31日發布《優化資管新規過渡期安排 引導資管業務平穩轉型》公告稱,將原本在今年年底結束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要點如下:1、資管新規過渡期由原來的2020年底結束,延長至2021年底。
  • 央行宣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1年,釋放什麼信號?|小編頻道
    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愉見財經」注意到,在這次「官宣」過渡期延長之前,央行在前不久就過渡期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已有「放風」。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至2021年底,鼓勵「跳起來摘桃子」?央行...
    資管新規延長過渡期的「靴子」終於落地!7月31日,央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 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明年年底 鼓勵金融機構「跳起來摘桃子」
    來源:經濟日報7月31日,經國務院同意,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據介紹,資管新規指的是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原本設定的過渡期是到2020年底。由於涉及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等多類機構的眾多產品、近百萬億元資金,資管新規過渡期是否延長備受市場關注。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建議,應該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在原有計劃上延長兩年。
  • 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 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關乎90萬億的資管新規過渡期延1年,央行鼓勵跳起來摘桃子涉及超過90萬億資金的資管新規延期終於靴子落地:過渡期將延長一年至2021年底。7月3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考慮到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金融帶來的衝擊,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轉型面臨較大壓力,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經國務院同意,央行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審慎研究決定,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