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溼氣太重的8個症狀,冬季簡單7招趕走溼氣

2021-02-09 健康我懂得

現在人們提的最多的就是溼氣重的問題,溼氣重會造成身體出現很多的疾病,因此及時的祛溼才能讓我們的身體保養的更好,那麼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身體是不是溼氣重,如何才能去除身體的溼氣呢?身體溼氣太重的8個症狀,冬季簡單7招趕走溼氣。

怎麼判斷體內有溼氣呢?一旦身體有以下這些表現,大家需要注意了:

1、睡不夠、精神萎靡

即使睡足了6~8個小時,早上醒來後仍然覺得很睏倦、頭昏、四肢沉重、不願起床,甚至覺得頭上有東西裹著、包著,讓人提不起精神,完全不想動彈,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也是體內有溼氣的一大表現。

2、皮膚油膩

溼氣重的人,臉上會出很多油,皮膚發黃,還會長青春痘,嚴重時還會局部發炎瘙癢,起疹等。

3、舌苔黃中帶膩

健康舌頭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淨,乾濕適中,不滑不燥。若舌苔黃中帶膩,則是體內有溼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膩得越厲害,說明溼邪越嚴重。

4、關節酸痛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症,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5、消化不良

溼邪困擾脾臟,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溼」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溼困的表現。

6、肥胖水腫

溼氣重時,女人的小肚子會顯得腫大,而裡面並不是脂肪。而是溼氣跟脂肪混在一起,造成的虛胖的症狀。這是溼氣重,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的。

7、大便不成形

長期便溏,體內肯定是有溼氣在侵蝕。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溼的一種表現,因為溼氣有黏膩的特徵。

8、婦科疾病

溼氣重的女性,會出現小便混濁、大便溏洩、婦女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症狀。這是溼邪傷及人的腰以下的部位。

溼氣太重如何調理?

1、室內保持乾爽,防外溼

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溼氣誘發內溼,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所以,在陰雨綿綿的天氣,應該關窗關門,把溼氣拒於外面。

其次,別穿沒有幹透的衣服,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的水分,吹乾頭髮。還要避免淋雨,別讓水分溼氣包裹著身體。

一旦天氣好轉,溼氣減少時,應該及時開窗通風,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溼氣。如果外界溼氣仍然很重,建議使用空調、抽溼機等,使得室內空氣乾爽,免得溼氣滯留室內。

2、食療祛內溼

很多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溼的作用,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湯等。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溼。

此外,還可以選擇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放到煲湯材料中,煲成粥或者煮水喝,可以利尿、除溼,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另外,喜歡喝茶的人,到中藥店買些藿香、佩蘭、蒼朮泡茶,同樣有祛溼之效。

3、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保護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量、均衡飲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食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在烹調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4、調味料祛溼

姜、蔥、蒜不僅是常用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例如,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薑湯,用薑湯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5、運動

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因為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溼熱病症。

6、泡腳溼

說到除溼,足浴泡腳可謂最簡便實用的方法了。堅持熱水泡腳,可促進氣血運行,驅除溼氣、寒氣,舒通全身經絡,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

7、中醫治療

如果自身溼氣過重,需要採取治療,可去專業醫療機構進行針灸或拔罐。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身體溼氣重的症狀都有什麼,當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肥胖水腫或者消化不良等等情況,一定要儘早的進行診斷和治療,同時還要注意及時的調理自己的身體,比如試試運動鍛鍊或者泡泡腳等等,對身體都是很好的。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身體有這7個表現,可能體內溼氣太重,一個方法或幫你祛除溼氣
    身體有這7個表現,可能體內溼氣太重,一個方法幫你祛除溼氣導語:在夏天雨水比較多,所以空氣比較潮溼,在這個季節身體比較虛弱,體內的溼氣非常重,經常感到乏力,還會拉肚子。這些現象都是因為溼氣重的表現,它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
  • 身體溼氣太重怎麼排溼,簡單的祛溼方法
    7、口乾,口苦,口臭;睡覺的時候會流口水,口臭以及身體有異味。8、眼袋有下垂的情況,肥胖且在減肥後有反彈。9、舌頭的邊緣會有鋸齒形,俗稱為了裙邊舌。10、女性陰部潮溼,男性陰囊潮溼;會有潮溼的感覺。12、小肚子是比較大的,經常會有脹氣,身體有浮腫的現象。13、可見肢體關節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等症狀,溼邪留滯,閉阻氣血,則出現肌膚麻木不仁,活動不便等。14、身體的機能呈現出衰退現象,對於房事沒有太大的興趣,並且房事的質量不高。
  • 秋季易「邪氣入體」,溼氣也趁虛而入,只需2步,可趕走一年溼氣
    雖然說溼氣在不停地攻擊人類,但人類也不是沒有防抗妙招,教你三招,幫你輕鬆趕走身體中的溼氣。一、 溼氣太重,對身體會產生哪些影響1、 精神不佳溼氣太重,對於人體的精神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通常表現在早上起床以後,沒有精神,並且一整天都鬱鬱寡歡。
  • 溼氣太重,身體會有3個感覺,做好3點,幫助祛溼排毒
    溼氣太重,身體會有3個感覺,3個祛溼方法,幫助祛溼排毒。 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養生。
  • 身體溼氣太重怎麼調理
    核心提示:身體溼氣太重怎麼調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愛吃涼食,而且還不喜歡運動,再就是還經常性的熬夜,這樣往往會讓大家的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下,比如會引起身體溼氣太重,其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那麼,身體溼氣太重怎麼調理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身體溼氣太重怎麼調理?
  • 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說明體內溼氣太重!6種方法教你輕鬆祛除!
    身體裡面有溼氣,會出現多種疾病,那麼當身體裡面的溼氣重有哪些現象,在身體裡面,如果你出現一些症狀的話,說明你身體裡面溼氣太重,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清除體內的溼氣
  • 溼氣太重,影響身體健康?3個辦法「逼」出體內溼氣
    導語:如今許多人都有養生的習慣,為此也會去做各種推拿項目,從而也就得知了自己身體上究竟存在哪些問題。其實,最常見的無非是溼氣太重,雖不會明顯地體現出來,但溼邪乃是身體不好的根源,若長時間置之不理,自然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 溼氣過重中醫提醒:身體這7個部分 最害怕溼氣
    中醫認為,溼氣被稱為"萬惡之源",溼氣侵入人體,會在不同部位造成諸多損傷。溼氣無處不在,提醒大家:身體的這7個部分最害怕溼氣1、頭《黃帝內經》中有言"因於溼,首如裹"。當溼邪開始侵入身體時,會顯得頭暈和沉重,就像裹在一塊布裡。此時,你會感覺身體很重,四肢很沉,全身都不自在。
  • 4個表現來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溼氣太重
    身體溼氣重容易讓身體發生一些疾病,特別是女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女性容易出現溼氣重的現象,導致很多女性的皮膚以及身體都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因此女性要學會自我判斷,在這每天早上起床可以通過這4個表現來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溼氣太重,如果發現自己溼氣太重可以採取有效方式進行去除。早上起床後哪些表現是溼氣太重?
  • 中醫師:溼氣太重時,身體會發出5個信號,符合2個就要祛溼了
    入夏後,雨水增多,天氣潮溼悶熱,到處溼漉漉,讓人體內溼氣加重,身體沉重、疲乏。溼氣加重,令手腳感覺沉重,無精打採,非常影響生活和工作。那麼,我們該怎麼祛溼呢?一、溼氣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為了更理解溼氣,我們在講解如何祛溼之間,先來看看溼氣是什麼,以及溼氣是如何影響身體的。
  • 溼氣太重還不知?嘗試2招小技巧,或把溼「除掉」
    醫生檢測後說他體內溼氣太重,應該是平時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的,小王知道後平時本就比較愛美,所以只要痛下決心排出溼氣。一、出現下面3個表現,可能身體溼氣太重1、耳朵很溼我們正常人耳朵狀態是沒有過多油脂的,如果之前耳朵比較乾爽,是後來才發現這種油膩的一定要引起警惕,如果覺得耳朵有一種油膩的感覺,不是天生的,那麼很可能就是因為體內溼氣太重了。
  • 口氣重,沒有精神,醫生:多半是溼氣重了,多喝1物「趕走」溼氣
    發現口氣重 ,無精打採,有溼疹,大便乾燥等,可能溼氣太重了!專家幫你祛溼!導語:有研究表明,心虛會導致體內溼氣的加重,情緒不好,飲食不規律,不愛運動等一系列問題都可能會增加體內的溼氣,還會影響我們身體健康。
  • 教你4招,輕鬆趕走溼氣
    溼氣在中醫術語稱為溼或者溼邪,幾乎每個人身體中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點溼氣。溼氣聚集、百病生,溼氣可以說是萬病之源,溼氣過重會造成人的身體素質低下,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襲。所以,想要身體健康,首先就應擺脫溼氣的困擾,教你4招,輕鬆趕走溼氣。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這4種簡單有效的去溼氣方法!
    對於溼氣,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且都十分關注這個話題,常有「十人九溼」的說法,折這也說明在大部分人的體內存在溼氣。而溼氣我們又看不到,摸不著,只能通過我們自身的一些症狀來分辨。溼氣就像橡皮糖一樣,一年四季都黏在我們的體內,而在夏季的時候,溼氣的症狀表現就會更明顯!
  • 溼氣重怎麼調理 身體溼氣太重一般有這些信號
    生活當中經常會聽到「溼氣重」這個詞,特別是在中醫這方面,那麼體內溼氣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重會出現哪些症狀呢,怎麼才能知道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溼氣
  • 溼氣重的人,身體多半有4個表現,做到「2多1少」,或能趕走溼氣
    大多數人對溼氣沒有那麼了解,其實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溼氣,只是有的人溼氣很重,會引發身體出現各種疾病,而且溼氣重的人身體上會有四個特點,只要做到兩個多一個少,就可以做到沒有溼氣一身輕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一、溼氣是什麼溼氣又叫水溼,分為外溼和內溼。
  • 溼氣過重,損害無處不在!中醫提醒:身體這7個部分,最害怕溼氣
    溼氣無處不在,提醒大家:身體的這7個部分最害怕溼氣1、頭《黃帝內經》中有言"因於溼,首如裹"。當溼邪開始侵入身體時,會顯得頭暈和沉重,就像裹在一塊布裡。此時,你會感覺身體很重,四肢很沉,全身都不自在。這感覺,就像重物附著在身體上。2、消化道脾胃是人體吸收後天水谷精微的核心臟器。
  • 身體溼氣重?四招教你去除體內的溼氣,看完必轉!
    」是中醫的一個概念,身體有溼氣的人,往往有容易睏倦、四肢沉重、食欲不振,頭髮愛出油,還伴有脫髮現象。「溼氣」不是確切的病,但是確實對健康極為不利,溼氣遇風形成風溼,會困擾人一生!那麼從哪些方面判斷自己身體溼氣太重呢?頭髮愛出油是體內溼氣重的一個徵兆。因為溼氣導致脾虛,往往皮膚油性大。
  • 說明體內溼氣太重!那又如何排出體內溼氣?
    使得其脾陽出現不足的情況,最終引起溼氣過重症狀的發生。從中醫的角度上看,肝主情志,如果機體長期處於心情不好的狀態,此時也會使得其肝氣發生鬱結的情況。最終出現氣機的不暢,阻礙正常運化和疏洩,使得機體出現溼氣過重的症狀。
  • 身體內溼氣太重不舒服,你知道如何去溼氣嗎?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溼氣這個詞,在多數人的認知裡,溼氣是很玄妙的病症。其實不然,在你身體不舒服時,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表明你有溼氣。那溼氣重有哪些表現?身體內溼氣太重不舒服,你知道如何去溼氣嗎?有些人一到夏天,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說明體內有溼氣。溼氣重的人還有胃脹的表現,即使沒有吃太多飯,依然感覺到胃脹,應引起注意,謹防是溼氣重所致。部分胃脹的人有時還會有噁心想吐的感覺,伴隨這些表現,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