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印尼咖啡,其醇厚的咖啡風味實在讓人難以忘懷,對於印尼咖啡,而曼特寧咖啡,更是成了印尼咖啡的代名詞。前街咖啡可謂是印尼咖啡的粉絲,很多來過前街咖啡館的小夥伴會發現前街上架的印尼咖啡中,有5支咖啡豆都是來自蘇門答臘的曼特寧,分別有黃金曼特寧,老虎曼特寧,陳年曼特寧,林東曼特寧以及日曬曼特寧。其實除了這5支曼特寧,前街還上架了一款來自印尼西爪哇的咖啡豆。這款咖啡豆與很多人印象中的印尼咖啡風味截然不同,它沒有草本,香料的醇厚咖啡風味,相反更多的是柔和的熱帶水果酸,接下來前街就來說說這一款來自印尼西爪哇的咖啡豆。
品名:印尼西爪哇愛嫚妮咖啡豆
西爪哇省,是印度尼西亞一級行政區。位於爪哇島西段,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包括近海島嶼,面積46,300平方公裡,爪哇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而潮溼。沿北部海岸的平原地帶溫度最高,山區則涼爽得多。高溼度常常形成使人衰弱的氣候。從11月到第二年3月為西北季風期,多雨多雲;從4——10月為東南季風期,晴天多而雨量少。雅加達平均年降雨量約1,760公釐(69寸)。雅加達平均日最高氣溫為30℃(86℉),最低為23℃(74℉)。在內地高地的託薩裡(Tosari,海拔1,735米〔5,692尺〕),平均氣溫22——8℃(72——47℉)。因為火山灰周期性地對土地加肥,所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
這款西爪哇咖啡豆名字的由來
這款讓人莫名驚詫的豆子的品種屬於S795。S795 在印度尼西亞稱為 Jember, 由東爪哇的箴帕咖啡研究中心 Jember Coffee Research Center 從印度引進當地品種後給於爪哇農民栽種,而爪哇農民就把這個S795品種直接稱為 Jember。
S795豆身色澤藍綠,其原生樹種natural variation來自於S288,而最初S288是印度1946年培育的優異雜交品種,S288前身是來自血統S288 (第一代) 與Typica混種後取名S26,因為S288的第一代豆由阿拉比卡與賴比瑞亞Liberica雜交,始終帶有賴比瑞亞的土腥味。印度的植物學家於是用第一代的S288與Typica混血而成的Kent品種與第二代的S288雜交混種成為現在的S795
現在的S795品種身懷賴比瑞亞血緣,但經過印度植物學家的精心培育風味更優雅,同時由於繼承了抗病力強、高產的特點,近年來印尼和印度政府都在大力推廣該品種的種植,。從S795複雜的身世可以看出這是一款人工選擇的雜交品種,血液中帶有Typica和liberica的血統,多年的精心育種造就目前獨特的風味。
這款西爪哇咖啡豆使用的是人工採摘以確保果子的穩定性,採摘後剝去外果皮,在保留果肉的情況下進行日曬處理,亦即我們所稱的日曬 蜜處理。 在大約1個月的日曬乾燥後進行洗淨等處理,接下來還要讓豆子存儲大約半個月才進行包裝。日曬 蜜處理,這整個複雜高風險的過程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更為複雜豐滿的味譜。體現這款西爪哇咖啡豆複雜血統帶來的美妙感受。前街咖啡認為蜜處理法的咖啡豆風味較佳,酸味與甜味均衡,且同日曬法因為有經過日曬,咖啡豆本身的香氣也會被放大,醇味濃厚。
前街咖啡如何烘焙西爪哇咖啡豆?
第9分鐘,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9』21」開始一爆,小火力不變,風門全開5(調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無爆裂聲)40度,198.6度時下鍋。
幹香:濃鬱的花香、乾果香和紅酒香
酸味溫柔不明亮,保持在各種複雜的水果味之下,不失優雅。
前街這款西爪哇咖啡豆的主要特色在於它複雜的甜味和果香,與同樣以花香著稱的非洲耶加雪菲相比,水果味更明顯是其主要特色。它的味譜偏向芒果、波羅蜜類這些口味較重的熱帶水果,複雜沉穩,同時獨特的蜜處理手法帶來隱約的紅酒韻味。這款豆子是甜味非常突出的一個典型代表,即使放在全球咖啡譜系中也是當仁不讓。
研磨度:BG#6m(細砂糖大小/20號篩碗篩粉到80%)
第一段注入30克水量進行30秒悶蒸,接著注入95克(電子秤顯示125克左右),約1分鐘注入完畢,當水位降到粉層2/3處注入剩餘的100克(電子秤顯示225克左右),約1分40秒注入完畢。2'00"滴濾完成,移開濾杯,完成萃取。
西爪哇咖啡豆衝煮風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