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或者快走,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時尚運動,微信步數排行榜也成了許多人每天關注的「戰場」。
珠海有一位中年女士,通過每天慢跑,半年之後,成功減肥10斤,但身體卻痛到差點連手術都沒法做!
A女士今年43歲了,事業有成。
但多年來,工作壓力大,家庭任務重,很多時候都是連軸轉,讓她逐漸變得體態臃腫。
起初她沒有在意,公司搞年度體檢的時候,顯示她血脂高了,這下她坐不住了。
與A女士一起上班的同齡女同事,身材看上去比她好得多,也顯得年輕很多。
同事相互交流時,她問對方「何以駐顏?」
女同事打開手機給她看了微信步數排行榜,上面顯示,這位女同事每天步數都在3萬步以上,天天霸佔榜首。
這位同事很厲害,從小就是熱愛運動,每天都跑步至少2個小時。
女同事警告A女士「不運動的話,再這樣下去,其他兩高也要來啦。」
同時還建議A小姐也加入跑步行列,先從慢跑開始,每天堅持。
A女士一聽,言之有理,於是也每天慢跑。
起初覺得累,堅持一個月後,發現自己有點上癮了。
每次跑完,大汗淋漓的時候,身體有說不出的輕快感,感覺排出了很多東西。
於是她決定再接再厲,逐漸加大跑步量。半年後,她驕傲地發現自己居然體重減少了10斤,體態比之前勻稱多了,而且睡眠也好多了。往常經常會半夜醒來,現在可以一覺睡到天亮。
可是就在她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也隱隱地感到身體有些地方不對。
先是她下蹲的時候感覺「膝蓋不舒服」,有些發酸,這個她沒有在意。
後來每次跑步完都覺得「膝蓋會痛」,隨著時間推移,膝蓋痛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A女士覺得不對勁,於是跑到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詢問醫生。
骨一科主任醫師呂燃給她進行了X光片檢查,揭開了她膝蓋痛的原因。
人的膝蓋是什麼結構的?
膝蓋位於我們大腿骨和小腿骨的連接處,兩個腿骨之間有軟骨,軟骨之間有半月板。
軟骨和半月板上都沒有神經線,他們的作用之一是緩衝兩個腿骨,就好像在腿骨之間墊了一床床墊。
當一個人運動過度時,就會對膝蓋造成不斷的磨損,最容易磨損的部位之一就是半月板。
當半月板被磨損後,兩個腿骨之間的緩衝減少,骨頭與骨頭之間直接受力,人就會感到痛了。
就好像睡覺的床墊被撤掉,直接躺在硬木板上,身體會頂得不舒服一樣。
從X光片上的情況看,A小姐的關節間隙明顯變窄,半月板和軟骨已經磨損嚴重,難怪跑久了會疼。
呂燃主任很嚴肅地告訴她「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將來別說跑步,走路都會膝蓋痛!」
痛得厲害的人會到什麼程度?從診室走到衛生間,都有可能走不過去。
雙腳從外面看完好無損,不紅不腫,但如果不治療,就要用拐杖或輪椅才能出行了。
如果半月板是外力損傷,還可以使用微創手術縫補,但A女士的半月板是磨損導致,無法手術縫補。
A小姐嚇得大驚失色,問醫生「那是不是以後都不能跑步鍛鍊了?」
醫生說「不跑步也不行,你運動了一年多,一旦停下來,體重會迅速反彈,那時膝蓋的受力更大,可能走路都痛了。」
A小姐都快哭了,那怎麼辦啊?醫生建議:
目前骨性關節炎還在早期,可以先藥物控制一下,然後改變運動習慣,每天改成仰臥起坐或者遊泳這些不增加膝蓋負擔的運動。
A小姐聽從醫囑,情況逐漸好轉。
由於熱愛徒步或跑步而變成A小姐這樣的,並不少見。下面給大家看幾張X光片。
跑步導致膝蓋受傷
X光片可以對人體骨頭顯影,對軟骨和半月板是無法顯影的,所以會留下間隙。
從片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兩個腿骨之間的間隙,左右之間不平衡,有一邊縫隙大一些,有一邊小一些。
這就意味著半月板有一邊被磨損得很厲害,為什麼會一邊大一邊小呢?這個下文再說。
A小姐鬱悶的同時非常委屈「我是跑步過量,可我隔壁那位教我跑步的,她每天跑步都10多年了,她怎麼沒事啊。」
呂燃主任是這麼解釋的▽
理論上來說,任何程度的跑步都會對膝蓋造成損傷,只不過膝蓋有自我修復能力,如果運動在一定範圍內,膝蓋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適當的運動是完全有益健康又無害膝蓋的。
但怎麼樣才是適當,卻是因人而異▽
拿A女士和她同事來說,她同事的體重比她輕得多。A小姐是發福之後才開始鍛鍊,身體對膝蓋的壓力比她同事要大,就好像同樣兩輛貨車,一輛長期超載,一輛不超載,它們的輪胎使用年限會一樣嗎?這是其一。
其二,A女士每天是在小區裡跑步,跑在水泥路上,穿的是旅遊鞋,她的同事每天是到專業的塑膠跑道上去跑,穿的是專業運動鞋;A女士跑步是腳後跟先著地,她的同事是腳尖先著地……
其三,也是更重要的,她的同事是從小鍛鍊,身體的肌肉比A小姐強大得多,肌肉強大了,就可以替代膝蓋補償受力,大大緩解膝蓋受到的衝擊。
走路、跑步傷膝蓋,這事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怎麼樣的跑步、走路會傷膝蓋,就沒有多少人清楚了。
走路、跑步要傷到膝蓋,涉及的原因太多了,每個人都不一樣。
比如,有的人是平腳板,有的人是腳底是弓形,弓形的肯定就比平腳板的受到的衝擊小,而同樣是弓形,有的弓形大,有的小,受力又不一樣。
還有的人腳型都不一樣,有的是內八,有的是外八,有的是0型腿,有的是S型腿,不同的腿型,受力不同,也就意味著容易損傷的部位不同。
▵這個腿就是A小姐的腿,這種叫「0型腿」,這種腿的人內側受力多,所以一旦運動不當,就是內側磨損的比較厲害。
▵這種叫「K型腿」,這種腿一側偏內,一側偏外,K型腿如果運動不當就會一邊內側磨損,另一邊外側磨損。
▵這種是「X型腿」,如果運動不當,容易造成外側磨損嚴重。
「那我到底能不能慢跑啊,能慢跑多少步啊?」
呂燃主任給了如下建議▽
正常情況下,每天走路1萬步到2萬步都是可以的,既可以起到加快自身代謝的作用,膝蓋也是能承受的。
但如果每天走到3萬步,就不建議了。即使是從小每天都走3萬步的,上了年紀了也要逐漸減少。
50歲以後,每天1萬步就好了。
這篇文章並不是讓大家畏懼跑步,即使是骨科醫生,也鼓勵大家鍛鍊身體,跑步是很好的鍛鍊方式。
但醫生要提醒的是,每個人一是要找到合適自己的運動方式,二是科學合理的運動,包括運動時間和運動裝備,避開運動可能造成的意外和負面作用。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運動傷害分會關節運動傷害學組常委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廣東省肩肘運動醫學委員會珠海基地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運動醫學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醫藥企業管理協會醫藥成果轉化應用分會常務理事
擅長:
微創髖、膝關節置換術,膝關節單髁置換術,關節鏡治療膝關節韌帶、半月板損傷,習慣性肩關節脫位、肩袖損傷及肩周炎等疾病的診治。
出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來源:健康珠海人 醫哥
通訊員:董飛
編輯:王軍飛 責編: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