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閉挑戰」是一種自我虐待?

2020-12-14 馮海寧之聲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對於此類極限挑戰,心理專家認為,禁閉30天挑戰屬於反常態的一種挑戰類型,普通人嘗試連續挑戰30天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甚至會對挑戰者的身心健康或日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所謂「禁閉」,一般是指把犯過錯誤的人關在屋子裡讓他反省,屬於一種懲罰措施。然而今天一些企業卻把禁閉變成了一種挑戰項目,拿出數萬元的獎金來吸引大家參與。據說,這種禁閉挑戰是作為商業推廣使用的,究竟推廣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這種推廣手段看似有新意,實則隱藏著健康方面的風險,作為挑戰者必須慎之又慎。有關方面也要對這一活動的安全性進行全面科學論證,該叫停的要叫停。

雖然活動規定挑戰者可帶3件個人物品,包括魔方、筆記本、書等,可打發時間;挑戰者吃喝也不發愁,舉辦方會每天不定時送足量水和食物,但挑戰者一個人長時間被關在「孤島」上——沒有電子產品、沒有時間信息、不得與外界接觸……其心理、精神面臨巨大考驗,一旦無法承受這種考驗,將會大概率發生心理崩潰、精神受傷——這種精神傷害有可能比身體傷害還要難以治癒,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不客氣地說,這種「禁閉挑戰」是一種比較危險的精神實驗。即便挑戰者挑戰成功(即禁閉30天),雖然身體未受影響,但不排除留下精神方面的後遺症——出現焦慮委屈、孤獨無助、恐慌憤怒等情緒。如果挑戰者中途放棄,不良影響會小一點,但也可能影響日後生活。比如就有挑戰者第九天放棄後坦承,心理狀態越來越差,也越來越煩躁。所以,稱這種挑戰為危險的實驗或者說危險的遊戲,並不為過。

近年來,電視上網絡上有關挑戰的節目或活動有很多,雖說某些活動有助於培養智力和勇氣,但必須警惕兩種危險,一是身體風險,二是精神風險。其中,精神風險容易被忽略。而「禁閉挑戰」恰恰挑戰的是人的精神承受力。即便有網友針對「心理安全」提出質疑後,舉辦者請來心理醫生進行24小時觀察,以便對異常行為隨時叫停,但心理醫生介入這種活動,未必能消除挑戰帶給挑戰者的恐懼陰影。

筆者以為,既然這種挑戰活動存在心理、精神方面的安全風險,相關直播平臺應該先進行科學評估再放行,以防止某些企業以犧牲挑戰者的精神健康來換取流量或者其他商業利益。因為心理安全、精神安全是健康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安全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如果直播平臺能嚴把健康安全關,某些企業再離譜的活動恐怕也很難產生商業價值。希望為「禁閉挑戰」提供直播的平臺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從監管角度來說,雖然此活動據說在工商、消防和公安有關部門按照「密室逃脫」相關規定進行了備案,但這種備案未必兼顧到挑戰者的心理精神安全。如果這種挑戰缺少衛健部門介入,仍讓人不放心。所以對此活動的監管未必完善。作為公眾,即便「宅男」有挑戰禁閉的潛質,即使獎金很誘人,也不要輕易參與這種實驗,因為這是一種帶有自我懲罰或者自我虐待的挑戰,心理精神方面的風險不容忽視。

相關焦點

  • 「禁閉挑戰」屬於反常態挑戰類型
    ■ 苑廣闊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挑戰成功,可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對於此類極限挑戰,心理專家認為,禁閉30天挑戰屬於反常態的一種挑戰類型,普通人嘗試連續挑戰30天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甚至會對挑戰者的身心健康或日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挑戰項目,會覺得易如反掌。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麼不但說明你可能高估了自己獨處的能力,同時也缺乏對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屬性的認識和了解。
  • 不能放任「禁閉挑戰」的風險
    不能放任「禁閉挑戰」的風險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活動,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挑戰成功能獲得5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獎金。心理專家認為,禁閉挑戰屬於反常態類型,普通人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甚至會對挑戰者的身心健康或日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見11月14日《北京青年報》)「禁閉挑戰」即把挑戰者關在封閉空間,不允許攜帶手機等電子設備,不讓其與外界接觸,只提供基本生活物品。由於人是群居動物,對社交有著強烈的需求,長期脫離社會,精神調整能力不足的話,有可能誘發精神崩潰、失常。
  • 「禁閉挑戰」有市場需求,但要做好安全保障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對於此類極限挑戰,心理專家認為,禁閉30天挑戰屬於反常態的一種挑戰類型,普通人嘗試連續挑戰30天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甚至會對挑戰者的身心健康或日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11月14日《北京青年報》)「禁閉挑戰」屬於舶來品,其模式將人關在封閉空間,只提供基本生活物品,不能與外界接觸,沒有手機、電視等電子設備,乃是對人體極限的挑戰,特別是精神方面的挑戰最大。
  • 舉辦「禁閉挑戰」不能穩賺不賠
    對於此類極限挑戰,心理專家認為,禁閉30天挑戰屬於反常態的一種挑戰類型,普通人嘗試連續挑戰30天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甚至會對挑戰者的身心健康或日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11月14日《北京青年報》)「禁閉挑戰」活動規定,沒有電子產品,沒有時間信息,不得與外界接觸,挑戰者在無窗、有衛生間可洗漱、不能洗澡的寫字樓獨戶內生活滿30天,可獲得5萬元獎金。
  • 「禁閉挑戰」是一場危險的遊戲
    □苑廣闊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獎金。
  • 「禁閉挑戰」有市場需求 但要做好安全保障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對於此類極限挑戰,心理專家認為,禁閉30天挑戰屬於反常態的一種挑戰類型,普通人嘗試連續挑戰30天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甚至會對挑戰者的身心健康或日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 辣評丨「禁閉挑戰」屬於反常態挑戰類型
    辣評丨「禁閉挑戰」屬於反常態挑戰類型 2020-11-16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禁閉挑戰」:人體極限別「亂挑戰」
    「禁閉挑戰」不僅讓人覺得是譁眾取寵,更可能損害到參與者的身心健康,難以讓人看到其積極意義。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
  • 「禁閉挑戰」?人體極限別「亂挑戰」
    ■戴先任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元不等的獎金。
  • 「禁閉挑戰」贏獎金活動引爭議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
  • 「禁閉挑戰」,別以挑戰為名搞資本遊戲
    「禁閉挑戰」雖然只是千奇百怪的「挑戰」之一,但是不同於以往,這個挑戰有其特點。第一,整個活動由商業公司一手策劃,挑戰成功的人會獲得大額獎金。或許以往的「挑戰」也有一些是商業公司組織,但是大多並不具備商業變現的可能,而且對挑戰者而言大多沒有所謂的「獎金「。 第二,挑戰時間的長短有巨大的彈性,最長可達30天。
  • 過度疲累是一種自我虐待
    點上面藍色字【家庭治療研究院】關注我,微信號strken作者/武文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生活中總是有這樣一種人,口口聲聲地抱怨生活太累,要麼是幹不完的工作,忙不完的應酬,操不完的心;要麼就是伴侶不管家,孩子不聽話,什麼事都自己一個人擔著,心力交瘁,身心疲累……其實,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生活,如果一個人過度消耗自己的體力或心力
  • 漫·議|禁閉30天就能拿巨獎?變味的極限挑戰不玩為好
    近段時間,網絡平臺上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要求挑戰者參加後籤訂協議允許全程直播,因為報名人數過多,西安一舉辦方的挑戰計劃已經排到了明年。 「有吃有喝,只要呆滿30天就有錢拿!」有些人覺得很新鮮很簡單,而且獎金白賺。然而,從前一段時間參賽選手的挑戰情況來看,最高紀錄為19天,最短僅5個小時就陷入崩潰。
  • 「龍門陣」「禁閉挑戰」屬反常態挑戰,有現實意義還是該叫停?
    今日議題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元不等的獎金。對於此類極限挑戰,心理專家認為,禁閉30天挑戰屬於反常態的一種挑戰類型,普通人嘗試連續挑戰30天不具備現實可能性,甚至會對挑戰者的身心健康或日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 30天「禁閉挑戰」引爭議 面對反常態挑戰還需謹慎
    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引發社會關注。按照主辦方制定的規則,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參與者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如果最終挑戰失敗,將會按照每天200元的標準收取挑戰費用。
  • 「禁閉挑戰」贏獎金引爭議 醫生:反常態行為影響身心
    「禁閉挑戰」贏獎金活動引爭議心理醫生:反常態行為影響身心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
  • 禁閉30天贏5萬獎金?你以為是在玩兒呢!
    新華日報【禁閉30天贏5萬獎金?人體極限別「亂挑戰」】「只要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無窗、有衛生間可洗漱、不能洗澡、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近段時間,網絡平臺上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要求挑戰者參加後籤訂協議允許全程直播,因為報名人數過多,西安一舉辦方的挑戰計劃已經排到了明年。「有吃有喝,只要呆滿30天就有錢拿!」有些人覺得很新鮮很簡單,而且獎金白賺。然而,從前一段時間參賽選手的挑戰情況來看,最高紀錄為19天,最短僅5個小時就陷入崩潰。
  • 看看禁閉挑戰30天贏10萬的小夥子怎麼度過第二天?
    看看禁閉挑戰30天贏10萬的小夥子怎麼度過第二天的呢?他吃飽了,睡醒了,開始看書了。他說,他參賽目的不是真正想要10萬塊,是想戒掉網癮。他最近手機癮,看不下書。現在禁閉30天,不能玩手機,他可以安心好好看書了。
  • 凍餓、禁閉、性侵未成年人,廣東擬將6種行為界定為家暴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凍餓、禁閉、性侵未成年人行為界定為家暴。 看點2:「餓肚子」「關禁閉」也屬家暴 除將對未成年人性侵納入家暴範圍之外,草案還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凍餓」「禁閉」等侵害行為界定為家暴。其中,凍餓為故意傷害行為;捆綁、禁閉等為限制人身自由行為。
  • 封面評論丨反常態的「禁閉挑戰」,健康風險和倫理風險都極高
    □蔣璟璟近日,在網絡平臺上有多家公司舉辦「禁閉挑戰」,挑戰者須在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無任何時間提示、與外界零接觸的房間內獨自生活30天。如果挑戰成功,就能獲得5萬到10萬不等的獎金。(中國青年報)「密室生存直播」「極限挑戰遊戲」,都早已有之。而將兩者合二為一的「禁閉挑戰」,則又一次成為流量時代大眾娛樂產業的新創造。按照規則,整個過程中,挑戰者的一舉一動,都將被全程直播。這一極具噱頭和感官衝擊的「節目」形態,給親歷者、旁觀者所帶來的體驗,遠談不上輕鬆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