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泰安肥城文明實踐「碼」上見「好事不出門」變「線上大家贊」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日訊 「這個帶有二維碼的文明實踐門牌真是太方便了,手機一掃,村史村情,還有我自己家的好事兒就都跳出來了,所有榮譽、服務記錄、活動照片一覽無餘。對照其中的文明戶標準,讓我們有下一步努力方向,一定要保持好這個榮譽稱號。」7月3日,泰安肥城市王莊鎮郭辛村的文明戶戴效華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這是郭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首創的「文明二維碼」。今年以來,為順應群眾新的生活方式,郭辛村創新文明實踐教育載體,策劃設計了包含郭辛村概況、村規民約和文明家庭故事、志願服務事跡等內容的「文明二維碼」,製作成門牌懸掛在村民大門口。截至目前,全村480戶已有
200戶懸掛了「文明二維碼」門牌。
「這門牌看著不大,發揮的作用可不小,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既可以獲取村裡的基本發展情況,也能了解每家每戶獲得的榮譽、文明積分、志願服務時長等等,掃碼比積分已經成了村民茶餘飯後的活動。」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同志介紹說。
郭辛村自推行「文明二維碼」制度以來,組織開展了道德模範、最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四德模範」等典型評選活動,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個人,同時將評選結果和好人好事同步更新到「文明二維碼」中,在全村形成了「碼」上看、「碼」上學的良好氛圍。茶餘飯後,村民時常圍坐一起看看今天又有誰上了光榮榜,大家在閒談中不僅互相學習,潛移默化中也增近了鄉情。眼下,「文明二維碼」不僅成為了新時代郭辛人的「新名片」,也成為了郭辛村村民的「線上精神家園」。
依託「文明二維碼」積分制度,村民平日參與志願活動以及做了好人好事都會獲得相應積分,在每半年舉行的積分表彰大會上,村民可以憑藉積分領取對應分值的生活物品,因此極大地調動了參與正能量活動的積極性。由過去的「好事不出門」變成了現如今的「線上大家贊」,激發了村民的榮譽感與獲得感。
現如今在肥城,不止線下有常態長效的志願活動,還有這樣的「線上」活動傳播新載體,從城市志願組織到鄉村文明實踐站,從工礦企業到學校課堂,處處都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身影,群眾的知曉度、參與度也越來越高,一股文明新風正撲面而來。正如肥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付玲所說:「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目的就是引導市民當文明人、行文明事,既做文明的受益者,又做文明的踐行者。」
閃電新聞記者 王迅 通訊員 李勝男 周鑫明 泰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