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研讀:何善明治慢性淺表性胃炎(健脾清熱,調氣活血)

2020-12-17 古今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何善明,男,1950年出生,漢族,廣西陽朔人。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西名中醫,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藥膳分會理事、廣西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廣西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廣西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常委、廣西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分會常委。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統疾病,在中西醫結合治療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膽囊炎、膽結石方面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運用中醫藥治療脾胃病方面具有較深的造詣。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參與編寫全國中醫藥大學教材。

【醫案】

何善明治慢性淺表性胃炎

吳某,女,31歲。

因胃脘部位反覆疼痛13年,加重1個月,於1991年2月2日人院。

初診:

胃脘隱痛,時有刺痛,有灼熱感,飢時痛甚,食後痛減,反酸,脘腹喜按,少寐多夢,神疲乏力,舌質暗紅,有齒印,苔薄黃,脈弦細。胃鏡診斷:①慢性淺表性胃炎,炎症分泌強;②十二指腸球部潰病。

西醫診斷同胃鏡診斷。中醫診斷:胃痛(脾胃虛弱,兼挾瘀熱)。治以健脾清熱,調氣活血。

藥用:

黃芪,茯苓,白朮,蒲公英,川黃連,莪朮,丹參,枳殼,海蛸,甘草。每日1劑,水煎服。隨症加減治療6周後,臨床症狀消失。胃鏡複查:活動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輕度,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紅期。近期臨床治癒出院。

本案引自(《廣西中醫藥》1990年第4期)。

【評析】

本案例採用西醫辨病與中醫辨證相結合的治療思路,認為本病的中醫病機是脾虛、氣滯血瘀、熱毒共存。故方中以黃芪、茯苓、白朮、甘草益氣健脾;黃連、蒲公英清熱解毒,枳殼理氣,莪朮、丹參活血化瘀。以上各藥共奏健脾益氣、清熱解毒、行氣活血之功效。現代醫學認為:黃芪、茯苓、白朮、甘草能調節胃泌素的分泌功能,調節胃蛋白酶的活力,對提高細胞兔疫功能有顯著作用;黃連、公英對幽門旋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或清除作用;枳殼、莪朮能增加胃腸道動,提高平滑肌興奮性,改善消化道的分泌與吸收功能;丹參與莪朮同用又能增加黏膜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加速炎症吸收。慢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之痼疾,多由饑飽失常、飲食不節、情志所傷等原因,致使胃膜受損。久則由胃及脾,脾胃氣虛,消運無力,氣血運行不暢,終致氣血瘀滯,不通而痛。慢性胃炎病程較長,纏綿難愈,「久病必虛」,因此,脾胃虛弱證在慢性胃炎中相當常見。慢性胃炎的固定性上腹痛與《醫林改錯》中「凡壯腹痛,總不移動,是血瘀」的理論相符合。各型慢性胃炎的胃黏膜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改變是:胃黏膜炎性靜脈充血、瘀血時,黏膜血管擴張、血流緩慢、血液瘀滯,致微循環阻礙,胃黏膜缺氧,引起炎性滲出、黏膜充血、水腫,形成慢性胃炎,因此,血瘀是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機之一。慢性胃炎的臨症表現常常為寒熱錯雜,既有脾虛症狀又有陰火或鬱火存在,其病理變化機制是以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為主。胃黏膜充血、水腫,伴點片狀出血或糜爛,與「熱毒」有關,屬祖國醫學的「內癰」範疇。國內外學者近年來對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的研究表明,其與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有密切關係。胃氣以降為和,不降則脘脹嗖滿,噁心嘔吐,甚則膽汁反流,故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機是脾虛、氣滯血瘀、熱毒共存。其治法應是健脾清熱,調氣活血。諸藥合用,共奏健脾清熱、調氣活血之功,故治療各型慢性胃炎療效滿意。其表現在臨床症狀改善較快,胃鏡複查示胃黏膜病變恢復較好。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古今醫案研讀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如需了解中醫基礎知識可關注@梅小護科普 ,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相關焦點

  • 古今醫案研讀:王少華治淺表性胃炎案(燥溼痰,清蘊熱)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案】王少華治淺表性胃炎案楊某,男,49歲,幹部。1995年9月16日初診。患者因上腹部脹痛,於1993年9月及1995年2月作過兩次胃鏡檢查,報告為賁門糜爛,中度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胃黏膜脫垂,十二指腸球炎。治療罔效。現症見脘部痞痛,連及胸膺羶中之分,痛處覺熱,劇則嘔吐清水痰涎,脹滿,納食後益甚,噫噯頻作,口苦,不多飲,胃納不減,腸鳴轆轆,大便不實,日二行,舌現紫色,體胖,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數。
  • 古今醫案研讀:趙冠英用四君子湯與平胃散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趙冠英(1926~),男,畢業於白求恩醫大,後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為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一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醫案】陳某,男,58歲,幹部。1997年9月10日初診。
  • 慢性淺表性胃炎怎麼回事?有哪些症狀?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胃黏膜淺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在胃鏡檢查中約佔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 而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
  • 慢性淺表性胃炎嚴不嚴重,該怎麼治療?內科醫生給你詳細講解
    同時也是最容易出現病變的,身邊很多人容易出現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這些疾病,通常會被人們忽視,由於長時間拖延,引起了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嚴不嚴重,該怎麼治療?如果只是簡單的慢性淺表性胃炎,說明你的胃黏膜千層已經出現了炎症,但是神城的腺體並沒有出現病變,問題並不是很嚴重,大術術情況下可以治癒,排除炎症的反應,慢性萎縮性胃炎還伴有胃深層腺體的減少或者消失,一旦發生腸上皮化生,就會有惡變的可能。慢性淺表性會出現哪些症狀?
  • 「慢性淺表性胃炎」嚴不嚴重,該怎麼治療?內科醫生終說出大實話
    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同時也是身體內最容易發生病變的器官,在我國很多人都容易得到各種胃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由於很多人得了這種病,都覺得事實不會引起重視,時間長了就會引起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到底是什麼?可以治癒嗎?內科醫生終說出大實話!
  • 胃發炎了,醫生卻說正常,慢性淺表性胃炎不用治?
    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醫院做胃鏡出的報告,幾乎全都有問題,其中最最多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很多人拿著報告去找醫生,得到的答覆都是:沒事,正常的。我作為專業的醫生,都沒有見到過「胃鏡未見異常」的報告。問題是:正常的為什麼不寫正常,卻寫著「慢性淺表性胃炎」?
  • 古今醫案研讀:王本顯埋線治療慢性腸炎;溫補脾腎,化溼止瀉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王本顯,男,1930年生,遼寧省大連市人。從1980年開始具體籌建並負責《中國針灸》編輯部的工作。【醫案】洩瀉(慢性腸炎)劉××,男,19歲,知識青年。1970年11月5日初診。主訴:大便溏洩半年餘,每日便溏3~4次。
  • 淺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淺表性胃炎長久不治成胃癌!
    大多數淺表性胃炎患者缺乏臨床症狀,部分淺表性胃炎會引起噯氣、腹脹、腹痛、腹瀉等諸多不適症,對患者的生活構成不良影響,所以很多患者想知道淺性胃炎的病因,以便及時治療。那麼淺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 淺表性胃炎很輕微不用在意?錯!反覆發作易癌變!
    我們做胃鏡時,如果胃、食管、十二指腸都沒有大問題,一般會看到這樣一個診斷結果:淺表性胃炎。那什麼是淺表性胃炎呢?淺表性胃炎一般指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見的類型,臨床檢出率達80%-90%。根據慢性胃炎演變成胃癌的規律模式(Correa級聯反應),從「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這一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出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會逐漸加重的。
  • 非萎縮性胃炎和淺表性胃炎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胃部疾病,有些患者總是認為這個疾病和非萎縮性胃炎是一樣的,那麼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非萎縮性胃炎真的就是淺表性胃炎嗎,下面我就帶大家了解非萎縮性胃炎和淺表性胃炎的不同之處。
  • 引起淺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由於人們的生活飲食不規律,導致很多人都患有一些胃病,淺表性胃炎也是其中一種,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黏膜淺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在胃鏡檢查中約佔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那麼引起淺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呢?武漢國醫堂醫師告訴你
  • 古今醫案研讀:王本顯治咳嗽喘促案(肺俞、孔最、腎俞、氣海)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王本顯,男,1930年生,遼寧省大連市人。從1980年開始具體籌建並負責《中國針灸》編輯部的工作。【醫案】哮喘(支氣管哮喘)萬××,男,70歲,離休幹部。1989年8月3日初診。主訴:胸悶,氣促,呼吸困難,夜不能平臥,日漸加重。
  • 淺表性胃炎的治療方法 應該這樣治療
    此方對胃炎和胃潰瘍、十二指腸不舒服潰瘍都有效。留心,不能喝酒,忌食辛辣食品。  結語:胃炎非常常見,有許多人都得過胃炎,胃炎對人體的危害非常大,並且還會影響大家的生活,上文詳細的講訴了淺表性胃炎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淺表性胃炎吃什麼好以及淺表性胃炎的治療偏方,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 古今醫案研讀:這是一個結腸脾曲症候群的醫案,辯證過程神同步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李國棟治療結腸脾曲症候群所致假性腸梗阻的醫案。至於什麼是結腸脾曲症候群。下面我們來具體看下醫案。連某,男,42歲。2000年7月20日初診。腹部脹痛,漸進性加重近1個月。
  • 清朝江西名醫黃子厚灸百會三四十壯治彌年洩瀉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清朝江西豫章人,擅用灸,具體不詳。【醫案】黃子厚灸百會三四十壯治彌年洩瀉案黃子厚治一富翁,病洩瀉彌年,禮致子厚,不效,子厚曰:予未得其說,求歸。一日讀易至乾卦天行健,朱子有曰:天之氣運行不息,故閣得地在中間,如人弄碗珠,只運動不住,故在空中不墜,少有息,則墜矣。
  • 「無食(積)不感冒」,嚴子俊用桂枝湯合平胃散治食積感冒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嚴子俊,民國時期名醫,因民國時期激進維新,反對國術,中醫也叫國醫,很受社會大環境打壓,所以很多民國中醫都未留文獻著作,生平不祥。【醫案】「無食(積)不感冒」,嚴子俊用桂枝湯合平胃散治食積感冒案病者:某。原因:食過飽,翌晨感風邪而病。
  • 淺表性胃炎可不簡單,這些症狀可以進行初步判斷,兩個方法可治療
    現如今,由於年輕人的飲食多不規律、不均衡、暴飲暴食等,也因此有了「小年輕,老胃病」之稱,其中最為常見的胃部疾病之一就是淺表性胃炎,醫學上稱之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屬於慢性胃炎的一種,多由酗酒、幽門螺桿菌感染、經常飲用濃咖啡等引起。
  • 慢性萎縮性胃炎,大針深刺治癒
    大針深刺治癒慢性萎縮性胃炎醫案患者主訴胃脘脹痛不適已有3年,時輕時重,伴納差、曾多次胃鏡檢查示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活檢示中度腸腺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曾用樂得胃、麗珠得樂等西藥治療,療效甚微。 舌質淡苔薄白,雙脈三部均細,右手關部脈沉,左手關部脈浮,雙尺部脈弱,右尺為甚。
  • 胃脹、消化不良多年,脾胃虛弱,如何治癒慢性萎縮性胃炎?
    經電子胃鏡檢查示:慢性萎縮性胃炎。治宜益氣健脾和胃,方擬益氣調中湯加減。 藥方:黨參15g,黃芪15g,蒼朮12g,紫蘇梗10g,川厚樸10g,當歸12g,赤芍12g,臺烏藥12g,海螵蛸(打)15g,生薑6g,炙甘草6g。
  • 淺表性胃炎,會不會癌變?需要治療嗎?
    如果胃、食管、十二指腸都沒有大問題,也沒長東西,也沒有潰瘍;一般都會診斷為:」淺表性胃炎「。很少見到有完全正常的胃鏡報告(反正我從醫以來,一個也沒見過)。啥是淺表性胃炎呢?淺表性胃炎就是僅僅損傷了最上層的黏膜層;一般醫生都會告訴你,沒什麼大問題,不建議治療,只需要改善生活習慣就行了。也會有醫生還會問你有什麼症狀?家裡有沒有人是萎縮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