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橡膠紅林分公司紅田片十一隊膠工吳亞芳
「從未停下」成就「最美」人生
■ 記者 郭祺
走進海南橡膠紅林分公司紅田片十一隊膠林,林段裡的雜草被清剪得乾乾淨淨,一株株軀幹粗壯、枝繁葉茂的橡膠樹映入眼帘。
割膠、除草、施肥、收膠、封塗割面……從不見十指的黑夜到陽光普照的白日,一個瘦小卻有力量的背影獨自在膠林間不停地忙碌,她腳踏膠鞋,手握膠刀,不曾停下歇一歇。
她就是海南橡膠紅林分公司紅田片十一隊膠工吳亞芳。「從未停下」是吳亞芳15年來真實的生活寫照,在工作中「從未停下」苦練割膠技術,紮根膠林、辛勤勞作;在生活上,「從未停下」守護愛人和家庭,用強大的信念撐起家庭的一片天。吳亞芳憑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在平凡的崗位和生活中成就不一樣的自己。2011年被紅林分公司評為年度先進膠工、2016年被海南橡膠評為「最美家庭」、2017年被海南橡膠評為「最美妻子」、2019年被海南橡膠評為「最美家庭」。
吳亞芳在磨膠刀。郭祺 攝
勤學苦練 技術一流
「最開始割膠的時候,手腳不聽使喚,一不留神就把膠樹割傷了,造成割面深淺不一,產量和收入都不樂觀。」吳亞芳清楚地記得15年前最開始從事割膠工作時心裡的落差,「看到老膠工的膠樹割面光潔、割線流暢、深淺適中,我心裡即羨慕又敬佩。」
為了能熟練掌握割膠技術,吳亞芳沒少下功夫。請教老膠工,仔細學習他們的每一個示範動作;勤練割膠技術,在空閒時間利用被淘汰的殘樁樹練刀,不馬虎每一個細節。「練到雙臂腫脹、渾身酸軟、滿手割傷是常有的事。」吳亞芳笑著說。
「現在,我一個人的割膠速度和別的家庭兩個人一起的速度一樣快呢!」吳亞芳自豪地告訴記者,她承包了生產隊4個割膠樹位,共1600株,近四年來累計完成幹膠產量達25.65噸,年年超額完成幹膠生產任務,割膠技術始終保持在一級。
近年來,膠價持續低迷,有一些膠工棄崗。但已經是老膠工的吳亞芳卻一直在學習的路上。
「每年膠園開割前都要進行一個星期的培訓,吳亞芳從不缺席。」海南橡膠紅林分公司紅田片十一隊的負責人謝麗珠告訴記者,不僅如此,吳亞芳還自覺承擔起傳幫帶的責任,把自己鑽研出的一套「穩、準、輕、勻、快」的割膠絕招分享給新手。
勤勞持家 人間真愛
在吳亞芳的家庭裡,上有年邁的公婆,下有一雙兒女,丈夫因突患格林巴利綜合症,終身要依靠輪椅才能活動。
「我丈夫確診的時候,我女兒才一歲。」吳亞芳回想起20年前的往事感嘆道。當生活的厄運和家庭的重擔落在吳亞芳柔弱的肩膀上時,她沒有被壓垮,也從未想過放棄。
1995年吳亞芳開始種植甘蔗貼補家用,從原先的6畝甘蔗地,到2007年的40餘畝,吳亞芳靠雙手打拼出了一份產業。「甘蔗豐收時,是最開心也是最辛苦的。裝車時,一個人要扛近一噸的甘蔗,忙完了還要去割膠,收膠的時候還要一個人用三輪車拉180公斤的膠水回來。」吳亞芳和記者說。
在吳亞芳的肩膀上可以清晰地看見,長久以來被重物壓傷的痕跡:「去年我還合股種植了香蕉,希望能有個好收成。」
吳亞芳成了家庭的頂梁柱,在發展自己產業的同時,從沒有請過一次假,一直堅守在割膠崗位上。「她是個毅力非凡的人。」吳亞芳的丈夫這樣評價她,更明白妻子的辛苦,總是搶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妻子的負擔。
「我只是一個平凡的膠工,一個平凡的妻子和母親,我只想不忘初心,好好幹。」吳亞芳用愛譜寫一曲人間的真情,用堅定的信念撐起一片絢麗的天。
聲明:轉載或者引用本公眾號新聞,請註明來源及原作者。
編輯 | 梁寧
責任編輯 | 盧雅楠
值班主任 | 倪德馨
【來源:海南農墾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