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孫浩林醫生
補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發育期的兒童、懷孕的女性和老年人都需要補鈣,但目的各不相同。
發育期的兒童補鈣是需要滿足骨骼生長發育對鈣的需求,懷孕的女性補鈣是因為這個時期一個人的鈣攝入需要負擔母子兩人的鈣需求,老年人補鈣則是對抗骨質疏鬆的風險。
骨質疏鬆,是個普遍且嚴重的問題
我的姥姥和大媽都是在70歲左右髖部骨質疏鬆骨折,我母親是在60歲和65歲分別兩次脊柱骨質疏鬆性骨折,我的至親裡就有這麼多人出現骨質疏鬆及其相關骨折,可見骨質疏鬆在老年人中,尤其是老年女性中,是一個非常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
流行病學調研結果顯示,骨質疏鬆已經廣泛對40歲以上國民造成健康威脅,世界衛生組織將骨質疏鬆列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健康的疾病。
我國40歲後骨量低下人群龐大,骨量低下人群有很大機會變成骨質疏鬆。數據顯示,女性在50歲後,每3人就有1人會患有骨質疏鬆,65歲以上是每2人就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該如何預防?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人體骨量的通常走勢,人體在30歲以前是一個骨量逐漸積累上升的過程,但從30-35歲開始走下坡路。年輕時積累的骨量和中老年階段的骨丟失速率決定了是否得骨質疏鬆。
其次,女性在50歲以後到達圍絕經期,也就是更年期,這時候體內激素的變化導致了骨量出現迅速丟失的趨勢。
再有,老年人胃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下降,會加重骨質疏鬆的風險。而這時候如果維生素D的攝入不足,就會導致鈣吸收的不足,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吸菸、過量飲酒、喝太多的咖啡和濃茶、運動不足都會加重骨質疏鬆的風險。
雖然有些因素比如人體骨量的走勢、女性激素水平的變化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改變生活方式,飲食調整,合理補鈣是我們可以努力的地方。
補鈣,不能忽視維生素D
首先,鈣並不是說吃的越多越好,關鍵在於人體能吸收多少。由於小腸本身對鈣的吸收較慢,吃進去的鈣還沒來得及被吸收,就被大便帶走了,沒有足夠的維生素D,再多的鈣都可能成為廢鈣而不為腸道吸收。
其次,維生素D可以在體內促進骨礦化,提升骨強度。此外,維生素D能增加老年人的肌力和平衡性,進而降低老年人摔倒以及骨折的風險。要知道活動能力下降和骨折導致的臥床,都會降低胃腸道吸收能力和加重骨質疏鬆。
我就借用一個目前流行的網絡用語來形容一下維生素D,它是鈣的「靈魂伴侶(CP)」。
如何補充維生素D?
只有很少的食物天然含有維生素D,多脂魚和蛋類是為數不多可以補充維生素D的食物。
日光照射是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在積極攝入的同時還要多曬太陽,增加皮膚合成。
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很多人缺少戶外活動和規律曬太陽的機會,食物中維生素D又有限,很難滿足日常對維生素D的需求,因此更需要維生素D強化食物和維生素D藥物補充。
維生素D藥物包括普通維生素D、單羥活性維生素D和雙羥活性維生素D。區別在於,來源於皮膚、飲食的維生素D和普通維生素D藥物必須在肝臟和腎臟中進行羥基化,才能形成有活性的1,25-雙羥維生素D,也就是活性維生素D,因為只有雙羥活性維生素D才能促進鈣的吸收。
對於補充什麼樣的維生素D和補多少,就需要醫生根據每個人的骨質疏鬆程度、體內維生素D水平、肝腎功能狀態以及補鈣過程中血鈣、尿鈣的變化來進行確定和調整。
千萬別咬破膠囊服用維生素D
對於補充維生素D的問題,還有一個細節我需要強調。
曾經有一個患者女兒在網上諮詢我,她母親一直抗骨質疏鬆治療,吃著骨化三醇(雙羥活性維生素D)。但是由於這位母親胃不是很好,直接吃骨化三醇膠囊會有點胃痛,她總是咬開膠囊後把裡面的藥吃乾淨,外面的膠囊殼留下,這樣胃會舒服些。
患者女兒想問我,這樣吃骨化三醇藥效會不會打折扣?
我的回答是不能夠這麼吃骨化三醇膠囊,會打折扣。因為無論是哪種維生素D,都是脂溶性維生素,需要進入腸道才能被吸收,而膠囊可以保護它不在胃裡被胃酸破壞。如果拆了膠囊只吃裡面的藥,那經過胃酸的分解,到達腸道的有效成分就會大大減少,而影響了藥物的療效。
小提醒
最後,再次強調維生素D是補鈣的「靈魂伴侶」,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希望老年人合理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鬆,保護好自己的骨骼健康,獲得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們特別邀請到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 孫浩林醫生,12月18日(本周五)晚20:00點,來為大家科普【如何做好「骨骼銀行」的理財,讓骨科醫生當你的理財顧問!】
直播內容:
1. 繼承父母的財產和自己的勞動所得哪個重要?
2.工資、加班費、獎金、股票和民間借貸該如何理財?
3.資金鍊斷裂該怎麼補救?
ps:以上皆為「骨骼銀行」的比喻,周五晚上記得來看哦~
骨科相關的問題,醫生免費在線答疑,等您來問
本周五20:00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孫浩林醫生
為您解答骨科相關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