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家教?從11歲日本男孩一頓早餐,看出家庭間教育差別:獨立

2020-12-26 父母育兒觀

許多家長一邊嫌棄著孩子依賴著自己,一邊卻又一往如故地寵愛著孩子,嘗到「被包養」甜頭的孩子們不願意離開父母的無私奉獻,就這樣,父母們背負著甜蜜的負擔陪伴孩子成人長大。然而,這樣的教育方法對於孩子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現在對於國內的家長來說。愛惜自己的孩子都來不及,又怎麼捨得讓孩子去打理自己的一切內外務呢?但是,家長們過度關心的愛,不僅害了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搭上了自己。

現在大多數的公辦小學。不僅需要家長們按時接送孩子,還需要打理孩子的三餐夥食。為此,很多力求親對孩子親力親為的父母就開始焦頭爛額了。每天在家庭與工作間兩邊跑,實在是令人感到心力交瘁。

近日,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中國媽媽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自己兒子上學的日常。他的兒子也就是裡面的主人公今年已經11歲了,正是上小學的年紀。然而這位小男孩卻有很多家長都羨慕不已的家教素養。

每天清晨,不用母親的叫喚,男孩就會自覺地起床。早餐問題當然也是他自己一個人操辦。飯前飯後,小男孩還會入鄉隨俗,做雙手合十狀對食物表以致謝。

自律的小男孩甚至還能在上學前面抽出時間來帶著家裡的寵物狗外出散步。上學前孩子需要帶的學習工具也是由男孩自己收拾好的,整一個過程不需要父母代辦。孩子的獨立與顯赫的生活能力備受網友讚賞。

想要培養出像案例中的優秀小男孩一般,家庭教育應該要落實到哪些方面上來?

1.教會孩子有禮貌,逢人打招呼;

有些人似乎與孩子是「天敵」,怎麼相處都是難以磨合得來。如果再借用成人的威脅力對孩子施壓,孩子甚至會變本加厲地反抗大人的意願,這樣一來,成人們自然就會反感不懂事的小孩子。良好的家庭教養並不是與天俱來的,想要往孩子身上貼上講禮貌、講文明的標籤,家庭教育必須落到實處。

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們可以儘量地傳播孩子怎麼稱呼他人的思想,理論做好了的基礎上,父母帶娃外出的時候就要積極的帶領孩子去實踐,監督好孩子的日常生活行為,並且適當地表揚孩子的良好習慣,以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2.不浪費糧食,學會良好的餐桌禮儀;

現在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有很多小孩子不僅僅會有挑食的情況發生,更甚的是拒絕吃飯,這讓許多家長感到頭疼,以前我們小的時候,溫飽都是個問題,能吃上兩頓都已經是幸福。然而現在這個年代,父母往往還要追著孩子的屁股餵飯。

為此,父母要趁小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漸漸培養起「光碟行動」的意識。想要有效地幫助孩子正常就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為孩子餐前練習一個專屬的「儀式感」的開餐儀式,提高孩子就餐的興趣。

此外,讓孩子學會正式的餐桌禮儀,還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為孩子的外在形象加加分。

3.學會力所能及做好家務活;

溺愛是一把刀,父母為孩子代辦一切的事物會讓孩子喪失基本的生活能力。為了避免「蛀米大蟲」的惡果,父母可以嘗試地逼孩子一把,讓孩子幫忙打理家務活,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在這一個過程下,打理家庭細務的責任不僅僅減輕了,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的獨立能力。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父母能夠給予到的最好的禮物。

4.尊重自己和他人,學會用合理的方式發洩自己的情緒;

所謂「熊孩子」,其實無非就是那些總以自我為中心,不理解周遭人感受而處理事情的孩子。他們蠻橫、霸道,就連家長也是難以勸告。產生這種現象,其實還是跟家庭教育有上一定聯繫的。

孩子們也是擁有七情六慾,也是需要通過現實發洩出來,當孩子有情感需要的時候,家長應該要從孩子的角度體諒孩子,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的宣洩,在孩子身心舒暢之後,更要趁機教會孩子學會尊重他人,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

5.學會量入為出,珍惜用錢;

在現在很多小孩子眼裡,父母就是自己的提款機,有了錢在手,他們也會花錢如流水般支出。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如果發現,當即就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來糾正孩子不正確的金錢觀念,把量入為出、合理消費的思想傳播到孩子的身上。

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大家對於孩子的家教問題還有哪些想法可以分享一下呢?

相關焦點

  • 11歲日本男孩清晨做早餐,孩子獨立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要說孩子獨立最早的國家,還要屬日本。前幾天看到一個11歲日本男孩的日常,讓很多中國父母感慨:我家孩子要是有這孩子一半獨立,我就輕鬆了。男孩的媽媽是中國人,父親是日本人,他們長期定居在日本。上學日的早晨,男孩起床後直奔廚房為自己準備早餐。
  • 日本11歲男孩的一天,戳中萬千中國父母心:教育是最好的國防
    而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差別,根源還是父母的教育,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對比,可以說明一切:一位日本11歲男孩的日常清晨:在一個短片裡面,詳細的記錄了一個小男孩的一天早晨。太陽升起,這位11歲的小男孩不需要任何人喊他起床,自己自覺的早起,輕車熟路的進入廚房,開始自己為自己準備一天豐盛的早餐。用餐完畢之後,自覺的把碗筷刷洗乾淨,然後又直接出門溜了一圈狗,最後收拾自己的書包,細心的帶了雨衣,步行去了學校。
  • 11歲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們看到中日家庭之間的差距:別太寵孩子
    媽媽們開始起床為孩子的一天做準備,準備好豐盛的早餐,算著時間把孩子叫起床,洗臉刷牙,穿衣穿鞋。吃完早餐把廚房收拾好,再把孩子送到學校,日復一日,都是如此。這樣的生活模式,相信很多寶媽都不會陌生,它發生在很多家庭之中,寶媽們照顧完一家人的起居生活,自己也要忙著上班工作,搞得辛苦不堪。
  • 從一個日本男孩的早晨,看出中日家庭的差距:家長放手孩子會更好
    我每天都在腦海中念叨:孩子什麼時候可以長大,我不用早起做飯,不用接送啊!不過一個日本男孩實現我的想法,雖然他不是我的孩子,但是我是真的羨慕他的媽媽。一個日本男孩的早晨這個男孩是一個11歲的中日混血,一家長期定居日本,所以他的接受的教養也是跟隨日本的方法。這是一個普通的清晨,男孩子在鬧鈴聲中起床,進行洗漱,穿衣疊被,這一切都井井有條。
  • 黑澤良平童年家教曝光,日本父母這樣教育他,難怪能娶到林志玲
    文/娛樂圈探長林志玲自去年11月和日本男星Akira黑澤良平舉辦婚禮後,在娛樂圈的工作節奏逐漸放緩下來,她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家庭上。外界也有很多聲音猜測她正在積極備孕,畢竟今年已經45歲了,越晚生孩子風險越大。
  • 11歲日本男孩的早晨,羨慕了無數中國父母,網友:學不來的
    但是前陣子網絡上一位11歲的日本男孩,卻讓中國的家長們長見識了。孩子的媽媽喜歡記錄孩子的日常並分享到社交平臺,只見早上孩子自己動手為自己準備早餐,他很熟悉廚房的布置,能熟練地取出食材和餐具,他給自己準備了一份簡單又很營養均衡的早餐,酸奶、蘋果、西紅柿、麵包,簡單的早餐包含了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蛋白質。
  • 一位日本男孩的早晨,讓我看到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值得借鑑
    梁啓超曾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就要看他們的少年是什麼狀態。我以前一直不明白,日本那個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為啥能躋身於發達國家的行列!直到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位普通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我突然懂得了日本教育的過人之處。11歲也就是我們小學五年級的孩子。試想一下,大多數家庭的早晨是什麼樣子?家長催、催、催,孩子磨、磨、磨。有的孩子飯都懶得吃,還要家長喂!
  • 皇室公主也要自己拿包:日本的「獨立教育」,打臉無數中國家庭
    父母心疼孩子小小的身板卻需要背著重重的書包,這在中國家庭中是十分常見的。而日本的教育方式,卻形成了明顯的反差。日本皇室雖然對小公主非常寵愛,但從媒體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皇室公主在上幼兒園的路上,身上背著一個斜挎包,而手裡頭還提著一個對她而言比較有重量的包包。
  • 看了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不少寶媽疑惑,自家寶寶被養廢了麼?
    日本11歲男孩的早晨,讓無數寶媽震撼而如今,一位日本寶媽,分享的11歲兒子早晨日常的視頻,卻讓無數寶媽們震撼了,很多寶媽們都感嘆,覺得自家寶寶,被養廢了,不知道你看了,是否也有這樣的感受呢?這是一位11歲日本小男孩,每天早上,不僅自己早早地起了床,還自己動手,給自己搭配營養早餐,熟練的動作,讓讓人懷疑他的真實年紀,簡直比寶媽的廚藝絲毫不差啊!自己做早餐,也就罷了,吃完飯,居然還自己動手清洗碗筷。
  •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一封信: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
    日本男孩寫給妹妹的信火了:為什麼在教育上,日本人從不手軟?曾經,一位日本小男孩寫的信火了,這封信是寫給他妹妹的,但是他的妹妹卻永遠也沒有機會聽到了……他成長在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家庭,有一對疼愛他的爸爸媽媽。
  • 一位日本男孩的清晨,戳中無數家庭痛點,不要再做「有毒」的父母
    而一位日本男孩的清晨日常在網上爆火,戳中無數家庭的痛點,引人深思。只看到這位年僅10歲的小男孩,每天六點被鬧鐘叫醒後,靜坐緩衝一下,就立馬下床開始自己的一天。這名男孩一直略帶困意,但是所做一切有條不紊,非常的獨立自主,令不少包辦式家長慚愧不已。這個小男孩的獨立與包辦式教育下成長的同齡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 「男孩女性化」惹千萬網友爭議:養男孩的最高境界,是做到這4點!
    在我們身邊,可以看到很多家長奉行「兇兒子、寵女兒」的教育理念。「什麼你就哭?你一個男孩子,遇到地震有什麼好哭的?!」所以,他們也最容易要求兒子從小就要做到別人眼中「男子漢」的樣子。BBC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短片叫《性別差異:男孩的玩具還是女孩的玩具》。玩具槍、汽車,確實會讓男孩看起來更有「男子氣概」。但男孩在玩娃娃的過程中,也是在照顧娃娃、管理情緒。
  • 家庭關係如何做到各司其職、親密有間?| 家教公開課第8期預告
    家庭中最好的關係狀態,到底是怎樣的?很多人都渴望擁有親密無間的家庭關係,但事實是懂得適度的「親密有間」,才能擁有長久的「親密無間」。你是如何處理家庭關係的呢?下面的雷區你踩了嗎? 為什麼理想的家庭關係是親密有間的?一旦家庭關係出現越位、錯位,我們又該如何各司其職,讓系統歸位呢?中國教育報家庭教育周刊聯手中國教育報新媒體,為那些對家庭教育有困惑、渴望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朋友,傾情打造一檔家庭教育公開課《今天,我們怎樣做父母》。本期我們來關注家庭系統中的角色和邊界問題。
  • 日本「裸體教育」引爭議,男孩女孩光著上半身上課,網友:看不懂
    幼兒園的教育在現在的社會上可以說是佔據著一定的重要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數是3-6歲的,孩子的大腦在快速進化的過程中,也就是快速發育階段。家長為了讓孩子脫離家庭空間感受集體生活,會把孩子送去幼兒園,以方便孩子健康成長。日本「裸體教育」引爭議,男孩女孩光著上半身上課,網友:看不懂!
  • 12歲男孩為家教私下買單2萬多 老師:孩子硬塞的
    父母在外打拼,子女在家"敗家",這種事情不罕見,但如果"敗家"的是才 12歲的男孩,就有點奇怪了。
  • 小男孩打4名外國女孩,真是家教不好嗎?媽媽發聲事情或反轉
    3、一個7歲的小男孩,就懂得吼出「死老外,不要在我們中國的地盤上!滾出去」這樣的話語,小孩子間打架,會這麼有價值觀嗎?來自男孩媽媽的另一種聲音果然,小男孩的媽媽終於發聲,這也提供給了我們男孩一方的聲音,更加有利於我們對事情的正確判斷。
  • 家庭教師手遊貝爾菲戈爾輔助卡帶什麼?家教手遊王子輔助卡搭配建議
    家庭教師手遊貝爾菲戈爾輔助卡帶什麼?很多玩家開局SR自選都選了王子,想知道王子具體用紅色呢麼輔助卡會比較厲害,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家教手遊王子輔助卡搭配建議,感興趣的玩家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家庭教師手遊貝爾菲戈爾輔助卡帶什麼?
  • 教育男孩,「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說起小孩,尤其是男孩子,他們的教育會讓很多家長頭疼。從出生以來,就更加喜歡在半夜哭。稍微大點,便開始和小夥伴玩得熱火朝天,爸媽不叫基本不落家;到了青春期,又開始叛逆。因此,如果家裡有男孩,父母難免會更加擔心,尤其是在他三四歲的時候。
  • 美國人,印度人,日本人的早餐吃什麼?不止一點點
    美國人,印度人,日本人的早餐吃什麼?不止一點點據說食物對人民來說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加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句子,我們可以把他進一步擴展到「一方人吃一方食」。雖然人們每天都吃一日三餐,但不同國家卻的內容差別很大。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然後孩子繼續朝自己的奶奶大吼大叫,奶奶也在耐心地教育孩子,但是都無事於補,奶奶最後無奈地說了句「缺家教」。針對此視頻網友紛紛留言:「缺家教」「慣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孩子這麼大了,這樣子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公共場所往往是展現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的最佳場所,對一個「缺乏心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