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企業創新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2020-12-21 湖南24小時

懷化新聞網訊 8月上旬,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院組織專家學者深入廣西桂林市資源縣,考察由懷化企業研發的農村縣域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專家學者表示,新技術總體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屬於生活垃圾技術處理的領跑者,可在全國實現推廣。

據了解,由未名合一生物環保有限公司通道分公司研發的生活垃圾廢氣熱解淨化裝置,在高溼空氣燃燒尾氣處理技術方面取得了最新突破。其處理後的尾氣,在熱能充足的條件下能夠實現無外排焦油。目前已在廣西荔甫、資源等地投入使用,雲南蘭坪等六地正在計劃實施中。

據介紹,未名合一生物環保有限公司懷化通道分公司研發的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新技術有以下特點:生活垃圾運輸、搜集處理不需要分類,有效減少了惡臭、滲液的二次汙染;在處理爐體主體設計方面,充分考慮了自動化水平,實現了高度集成,運行成本非常低;實現了超低排放。

今年6月,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與未名合一生物環保有限公司懷化通道分公司籤訂合作協議,確定與湖南農業大學等單位聯合申報「小型農村生活垃圾熱處理與成套裝備研發及示範」項目。

(記者 陳甘樂)

【來源:懷化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被引入我國
    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被引入我國北極星固廢網訊: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過1.5億噸,並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目前,我國曆年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佔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88座城市,不算縣城,已有2/3的大中城市受到垃圾的困擾。
  • 大灣風:30項國際領先技術!格力自主創新底氣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兩年多來,格力依靠多年積累的技術和人才基礎,突破核電領域冷水機組核心部件技術壁壘,完成了從項目設計、方案評審、整機生產裝配、整機抗震試驗、整機性能測試等一系列研發工作。劉華說,「最關鍵的是我們成功實現了核級壓縮機國產化,我們首次研發的核級半封閉螺杆壓縮機填補了國內空白,整體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東勝生活垃圾處理設備多少錢垃圾處理專家
    據統計僅全國35個試點城市中,建成的建築垃圾處置項目的已有222家,累計年處置建築垃圾量達1.87億噸;在建項目有62個,預計產能將達5600萬噸每年。三是行業相關技術不斷出新。隨著各大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也在逐漸在增多,如何經濟有效地治理這些垃圾,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問題。
  • 繼承傳統工藝精華並不斷創新 紫林醋業多項食醋釀造技術國內領先
    繼承傳統並不斷創新 多項食醋釀造技術國內領先  深耕行業20餘年,紫林醋業一方面繼承傳統工業精華,產品集「酸、綿、甜、香、鮮」五味於一身,已成為以釀造食醋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另一方面,重視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創新,將產品研發作為公司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 十張圖帶你了解浙江省垃圾處理企業——偉明環保的業務優勢
    浙江偉明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規模領先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企業,業務覆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的各個環節,一體化運作等優勢使得企業經營效益持續增長,領先行業。其垃圾處理量、發電量不斷增長,雖然在全國範圍內不佔優勢,但是其逐漸拓展省外業務,從浙江走向全國,區域拓展趨勢明顯。
  • 新技術助力垃圾回收 傳統行業轉型催生新業態
    4家來自新材料及高端製造領域的優秀創業企業在現場進行了詳盡的路演,並就新材料、新技術發展的相關問題與來自投資機構的專家和其他業內人士展開了深度交流與精準對接。新技術助力垃圾回收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帶來了不少改變,垃圾處理就是其中之一。
  • 第四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引進我國
    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的統計數據,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超過1.5億噸,並以每年8%~10%的速度遞增。目前,我國曆年垃圾堆存量已達60億噸,佔用耕地5億平方米。全國688座城市,不算縣城,已有2/3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圍之中。
  • 成都推進垃圾分類 引領低碳綠色生活新時尚
    原標題:成都:推進垃圾分類 引領低碳綠色生活新時尚 目前,成都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量已達1.8萬噸以上,並隨著人口數量的增長以每年約8%的速度遞增。全面推行垃圾分類,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到資源節約使用,更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這是一個剛柔並濟的《條例》。
  • 搶抓機遇,永清環保加快固廢產業創新升級步伐
    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固廢法》自9月1日正式施行以來,不僅給環保企業提供了新的指引和方向,同時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永清環保作為全國環境綜合服務競爭力領先企業,搶抓政策機遇,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優化運營管理,推動固廢產業持續創新升級發展。
  • 成都:推進垃圾分類 引領低碳綠色生活新時尚
    目前,成都每日產生的生活垃圾量已達1.8萬噸以上,並隨著人口數量的增長以每年約8%的速度遞增。全面推行垃圾分類,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到資源節約使用,更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這是一個剛柔並濟的《條例》。
  • 桐鄉這家企業獲評浙江省創新型領軍企業
    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榜首成績被認定為2019年度浙江省創新型領軍企業嘉興8家企業被列入浙江省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名單獲評企業構建完整生態鏈科研能力達國際領先水平「我們站立的地方,2002年前還是一塊空地。如今,萬丈高樓平地起。」上周,華友鈷業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8.53億元。
  • ...濱州裕能化工有限公司:NMP生產裝置工藝技術、控制流程國際領先
    ,助力「富強濱州」建設,6月9日—11日,由中共濱州市委網信辦、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舉辦的「富強濱州·企業行」主題採訪活動啟動,進一步樹立濱州「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發展理念,深入挖掘濱州市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亮點做法和先進經驗。
  • 形成分類處理體系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
    日前,市垃圾分類辦收到好消息: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三季度垃圾分類工作考核通報中,南寧在4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檔,工作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南寧已形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6.55%……這是所有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 湖南省新添5家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紅網時刻12月1日訊(記者 李兵)1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0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全國共有63家企業獲評,其中有湖南省5家企業,認定企業數量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第二。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認定始於2011年,至今湖南已有33家企業上榜。認定和評價的指標包括核心競爭能力和領先地位、持續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行業帶動作用和自主品牌、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較強應用新技術能力、創新發展戰略和創新文化等方面,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每3年覆核評價一次。
  • 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
    分離出的油脂可用於製造生物柴油、潤滑油等南寧市平裡靜脈產業園焚燒垃圾產生的煙氣經處理後排放,主要指標優於國家和歐盟現行標準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更體現著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市廚餘垃圾日處理量預計年底達1200噸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包括南寧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近年來,南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一手抓設施建設,一手抓宣教基地建設,同步推進「硬體」「軟體」建設。
  • 打造「科技創新+差異化核心技術」雙引擎 中建安裝跑出高質量發展...
    時代浪潮澎湃向前,科技創新勇進者勝。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 園林機械行業技術特點及重點領先企業
    園林機械行業技術特點及重點領先企業(附報告目錄) 1、園林機械行業狀況 全球園林機械產品市場需求基數較大,同時,受世界經濟發展、人口及家庭數增長、園藝文化的普及、新產品推廣等因素的影響,市場需求長期保持增長趨勢。
  • 5家湘企獲評2020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12月2日,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在工信部公布的2020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名單中,聖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湖南長城信息金融設備有限責任公司、華翔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家湘企上榜,上榜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這些企業究竟有哪些創新「秘籍」?
  • 新鳳鳴:技術工藝、生產管理全面領先的滌綸長絲龍頭
    堅持自主創新 技術工藝領先  新鳳鳴始終堅持把技術創新放在首要位置,建立起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浙江省新鳳鳴纖維新材料重點企業研究院」,並分別與東華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嘉興學院、浙江紡織服裝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等相關技術專家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夥伴關係,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突破,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
  • 全省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已是產生量1.2倍
    記者從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獲悉,目前全省聚焦垃圾分類全鏈條完善,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已達14.9萬噸,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1.2倍,生活垃圾處理格局實現飛躍。同時通過黨建引領進社區、垃圾分類進課堂等,推動全民參與垃圾分類,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