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伴隨著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推翻了數千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權。截然不同的政治體制,決定了截然不同的服裝體制,同時也為西式服裝在中國的普及掃除了政治障礙。首先,民國的服制不再沿襲傳統的「官服」,就像封建制度從此被了斷一樣,傳統官服也至此退出歷史舞臺(隨張勳復闢而戴上假辮子的滿清遺老遺少除外)。其界限分明仿佛一道分水嶺。傳統官服的基本造型是中裝,而民國制服的造型基礎除了中裝之外,還加上了西裝或中西合璧的元素。所謂「各國的長處,樣樣取來效法」已經在《服制草案》中開宗明義,儘管政府文件仍然是用宣紙與小楷工筆來寫,但服制的內容已經驟變。其次,民國服制也廢除了「昭名分,辨等威」的舊式觀念,不再以服裝來顯示具體的官階大小,只是保留了「官員」與「隨從」之分,而同時擴展了軍、警、行政、外交、港務與航空等職業區分。在種種舶來品紛至沓來的同時,以改良旗袍為代表的中西合璧的新式摩登也是精彩紛呈,共同裝扮出十裡洋場的紅男綠女。也就是說,民國時期的服裝在總體上可以分為中式傳統、西式摩登與中西合璧三條線索。
民國政府實現了「驅除韃虜」的政治目標,但在「滿廷已覆」的同時卻繼承了不少他們的服飾。在1929年南京政府頒布的服制條例中,「褂」與「袍」都是合法的男子禮服。既然如此,長袍馬褂的裝束在民國男子中便十分常見。事實上這樣的裝束又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大約在20世紀20年代前後,著長袍、馬褂,戴六合帽(或稱瓜皮帽)、穿雙梁或單梁鞋;第二,大約在20世紀30年代前後,著長袍或長衫,但與之搭配的一切換成了西式寬簷帽、西褲與西式皮鞋。前者中式的元素多,後者西式的元素多。這一點倒正是「西風東漸」的歷史進程的寫照。長袍依然是民國時期我國男子的主要裝束之一。長袍有單、夾與棉之分,可以分別對應不同的冷暖季節,可以適應當時社會一般的日常生活與禮儀需要,同時也可以滿足商、官與文人墨客各色人等的需要。這個時間段的文化密碼是女人的衣袖——倒大袖——一個20年代女裝的標誌性細節。
男子均著長衫,大襟、右衽、連袖、立領,亦有戴六合帽者。女子的著裝恰好反映了當時女裝的三種主要類型。第一是上衣下裙類,雖還是大襟右衽,但已不施繡紋,且下裙也不是馬面裙,因此可以歸結於「文明新裝」的類型。第二是上衣下褲類,這與上衣下裙類似,只是下裝的裙改成了褲。第三是旗袍,這是屬於滿漢交融類型的旗袍,大襟右衽,連袖直身,甚至也設置了一個屬於那個時代標識的倒大袖。一位叫做費正清的美國人在20世紀之初來到北京租了一個四合院住下,在進行廣泛社會調查的基礎上,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當時的中國有兩個中國,一個是城市的中國,一個是鄉村的中國。當時城市與鄉村在服裝上的巨大差別為費正清的觀點繼續提供著佐證。城市因為大量「舶來品」的進入而洋派了,鄉村則依然維持著傳統。「倒大袖」的意思是衣服的袖口比袖窿大。事實上在中國古代服裝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或很多衣服的衣袖都是袖口比袖窿大的。所謂「張袂成蔭」,意思就是衣袖大得仿佛能形成綠樹成蔭般的效果。而僅僅袖窿大是很難形成這種效果的,所以袖口也得很大,甚至大得用衣袖來裝東西,比如《金瓶梅詞話》中「西門慶從袖口取出一條白綾汗巾,裡頭包著一個小盒」之類。進入中國近代史,種種「舶來品」紛至沓來。
以稱身合體作為重要設計基準的西式服裝,其衣袖當然是袖窿要比袖口大的。於是近代「西風東漸」潮流中的人們便認為袖窿比袖口大是一種正常的狀態。偏偏在20世紀20年代又流行起來袖口比袖窿大的衣袖。這樣的衣袖與已經遠離我們的古人相似,卻與當下的洋人相異,於是我們只能有些茫然的稱之為「倒大袖」。倒大袖常見於大襟襖,也見於旗袍,是20年代女裝時尚的重要外觀標誌。同樣是「上襖下裙」的傳統基本形制,但已經注入了一些民國的時代氣息。衣長減短,同時發展為十分優美的圓擺,而且在衣擺這條漫長的圓弧線之內,又分若干段小圓弧,將女性的柔美交代得淋漓盡致。袖口擴大為「倒大袖」。裙子上的馬面已經消除,然而裙擺也由若干段小圓弧構成,顯然是為了上下呼應。
蘇州民間收藏家李品德先生所藏傳世裘襖。立領、大襟、右衽、一字扣、倒大袖。內裡襯灰鼠。沿衣領、領襟與袖口處貼機繡花邊,同時在前後衣身均滿繡花卉。繡法為典型的「蘇繡」,以平套、打籽、齊針為主要針法,做成類似於國畫的渲染效果,又以搶針來繡葉子,做成層層疊疊的形式感。衣袖處亦滿繡花卉,針法同衣身,構圖則是沿襲了清代以來的「喜相逢」——即紋樣在衣袖的前後身處相遇相連。20世紀20年代的上衣形制。立領、短擺,倒大袖。比較獨特的地方在於其門襟,既非對襟又非大襟,而是好像在這兩者中間又開闢了第三條道路——姑且稱之為偏襟。依然用水綠織錦緞製作,依然用一字扣,所有的邊緣由機織花邊鑲滾裝飾。民國時期的典型女子夏衣,為江南大學民間服飾傳習館所藏。立領、大襟、右衽、連袖、直身。月白雙縐製作,元色刺繡,十分素淨。具有典型的「蘇意」,小巧、精緻、含蓄,以小見大。前襟位置的刺繡花卉採用「中心式」適合紋樣構圖,兩袖採用「喜相逢」式。門襟的連接固定已用掀紐取代了一字扣,更顯簡潔素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