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霄】走進抗美援朝老兵李水意的烽火記憶

2020-12-21 騰訊網

7月29日,八一建軍節前夕,雲霄縣委書記王金獅、副縣長周志堅攜縣退役軍人局事務局等一行,前往98歲抗美援朝老兵李水意家中探望,向這位老英雄致以節日問候。推開房門,客廳潔淨明亮、裝潢溫馨樸素,電視牆上懸掛的黑白照片中,青年時代的李水意意氣風發。看到「常客」來訪,李水意招呼大家落座,年初在住院調養一段時間後,他的身體逐漸恢復,精神勁十足。

「前陣子,我帶父親到漳州看病,經歷了一趟難得的拾憶之行。車子駛過古樓庵、盤陀嶺等地,那都是他70年前徒步行軍奔赴朝鮮時曾走過地方。雖然車窗外早已物是人非,我卻覺得兩個時空就在眼前交疊了。」大家圍坐一處閒話家常時,李家二兒子李全周打開一個鐵匣子,裡面珍藏著父親李水意的14年烽火記憶。

打開回憶之匣,一張張保存完好戰友合影、一枚枚閃亮的榮譽勳章、一份份字跡娟秀的工作文書,都曾是李水意人生中的難忘註腳。眼見這些熟悉的老物件被孩子們細緻鋪展,李水意的目光最終停留在紅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復員建設軍人證明書》上,他說:「我的故事都在這裡頭了。」

這個硝煙瀰漫的故事,從李水意老家莆頂村那條泛著霞光的西溪邊開始。1942年仲夏,未滿18歲的李水意在岸邊偶遇國軍部隊,自此他放下鋤頭扛起槍,義無反顧投身抗日前線。3年的戰火淬鍊,瘦小的他出福建、入江西,越浙江、跨安徽,練就一身殺敵好本事,在一個又一個戰役中取得勝利。抗日戰爭結束後,李水意所在的部隊全師起義,於1947年12月在山東周鎮解放,編入新四軍九縱隊,他被分配在後勤部擔任通訊員。僅三個月,憑藉忠勇機敏的表現,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第三野戰軍27軍時,李水意和戰友們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以及解放上海、濟南和維縣的戰鬥中,衝鋒陷陣、英勇作戰、榮立戰功。

1950年深秋,李水意永生難忘,時任後勤部事務長的他響應祖國號召,成為抗美援朝的第一批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與百萬中華兒女一同譜寫「冰與火」之歌。

「抵達朝鮮不久,我們的軍隊與美軍展開正面交鋒,搶佔致勝高地。那時是臘月,朝鮮的冬天特別冷,頭頂盤旋的美方戰機不斷投下炸彈,戰火把壕地周邊的凍土燒得滾燙。」憶起抵朝首戰,李水意的雙眼蒙上水霧。父親臉上悲慟的神色,李全周很熟悉。幼時兄弟姐妹追問戰爭細節時,一向堅忍的父親總會暗中抹淚。「他每次一想起那些永遠留在朝鮮戰場,沒能一同回國的戰友,心裡就難受。」

那個雪夜,在李水意眼裡是血紅色的。山坡下濃煙、肉焦味嗆鼻;戰壕裡,陣亡的戰友凍成一樽樽冰雕,許多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寒風中、火光裡。當時,就在距李水意不足二十米的空地上,連隊文書的身體被炸成兩截,倒在一面鮮豔的戰旗下,僵直的右手卻仍緊拽公文包不放。李水意趕忙上前,俯下身子輕輕地掰開戰友的手指,取下公文包背在自己身上。

機關槍仍在掃射,李水意負傷失去知覺。一天後,李水意經搶救後,幸運的在朝鮮人民軍的醫院甦醒,卻落下右腿傷殘。據來探望他的首長告知:全連官兵基本犧牲在無名高地,只剩他倖存——朝夕相處的170多名戰友卻永遠「凍」在了1950年的冬天。也是從這天起,只讀過一年私塾的李水意背起那個浸染鮮血的公文包,立志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中的一名合格文書。他說:「我要代替大家好好戰鬥,帶著公文包、帶著大家的故事回家。」正是憑藉這份意念,馳騁沙場數年李水意接連在部隊榮立三等功三次、四等功三次,那一枚枚閃亮的功勳章,都見證了他在每一次戰役的英勇堅強。

1955年初夏,歷經14個春秋軍旅生涯的李水意,告別軍營,從解放軍第三野戰軍27軍復員,回到闊離久別的故裡莆頂村,重新拿起鋤頭、捲起褲腿,在自己熱愛的土地上耕耘新生活。同年,他被下河區政府任命為「六甲門」民兵隊長,組織莆頂、坎頂等六個自然村的青壯年進行軍訓,將十幾年的作戰經驗言傳身教,將民兵隊帶成了全區的典範。1957年以來,他轉任安吉鄉組監後承擔起創辦和平農場籌備組人事文秘工作,手寫各類內業材料。在和平年代,李水意身上保家衛國無畏無懼,變成帶著鄉親幹事創業的拼勁、幹勁。

如今,李家四世同堂,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生活幸福美滿。2020年,年近期頤的李水意迎來了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也迎來了人生中第8個本命年。談及新年心願,老人家笑著說:「我就盼著有生之年,能戴著軍功章、帶上老伴,到北京天安門前留個影。感激祖國沒有忘記我這位老兵,感恩如今黨和國家的繁盛富強。」

來源:新雲霄

編輯:趙露佳

審核:王葉青

監製:黃瑞土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70年·老兵】桂建和:炮火中行進的通信兵 口令必達
    編者按:70年前,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70年後,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兵們回憶起那段崢嶸歲月,仍然精神矍鑠、充滿勁頭。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映象網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聽他們的抗美援朝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致敬英雄「老兵」。
  • 方寸間凝聚紅色記憶,致敬玉田抗美援朝老兵!
    方寸間凝聚紅色記憶,致敬玉田抗美援朝老兵!
  • 尋紅色記憶,覓英雄足跡,聽抗美援朝老爺爺講故事
    尋紅色記憶,覓英雄足跡,聽抗美援朝老爺爺講故事 2020-11-30 18:08:55
  • 1314老兵婚車來啦!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用愛向老兵致敬
    用愛向老兵致敬」1314抗美援朝老兵婚車主題活動正式開展。活動現場邀請了鍾恆鍾慧英和姚龍熊菊芳兩對夫婦,他們中的男方都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夫婦歷經半個世紀仍然攜手相伴。本次活動希望引導大眾關注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老兵背後,那些值得被看見的「小家」故事和重視家庭責任的良好家風。
  • 史上最霸氣婚車,抗美援朝老兵專屬!
    兩輛婚車分別載著 抗美援朝老兵 鍾恆夫婦和姚龍夫婦 這是杭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與杭州市公交集團共同發起的 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 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起映
    影片由導演郝蘊執導、著名演員張涵予傾情獻聲,以首次獨家披露的真實影像、中美韓朝四國珍貴的戰場紀實畫面,以及抗美援朝攝影隊耄耋老兵的採訪口述,生動揭秘抗美援朝崢嶸歷程。日前,電影曝光起映海報,宣布起映並陸續登入全國院線,與《金剛川》、《最可愛的人》攜手再掀抗美援朝觀影新高潮。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呂志斌:用生命保障前線軍需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
  • 瞭望|天地英雄氣 江河萬古流——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
    ——原志願軍老兵孫乃強 「我們紀念戰爭,是為了捍衛和平。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遠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每個中國人都可以從中汲取勇氣和力量。」——原志願軍老兵於作友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曹智 徐揚 趙洪南 丁非白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
  • 追憶崢嶸歲月 ——巴南區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近日,巴南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區人武部對李家沱街道嚴萬方、魚洞街道李明祿、花溪街道周祖佑3位抗美援朝老戰士進行走訪慰問,送去區委區政府和全區130萬巴南人民的問候,聽他們講述那段冰與火的光輝戰歌。
  • 安貞醫院為90歲抗美援朝老兵巧換「心門」
    今天,14時30分左右,在北京安貞醫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手術,患有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90歲抗美援朝老兵徐大爺被順利推出手術室。 這一次,醫院通過先進的微創介入手術——經股動脈主動脈瓣植入術,為老人生病的心臟換了一扇「門」。手術中,周玉傑、來永強和張純等幾位教授認真分析瓣膜植入後的位置和效果。
  • 「1314路中意巴士」迎來特殊乘客 杭州公交為抗美援朝老兵送上別樣...
    「1314路中意巴士」迎來特殊乘客 杭州公交為抗美援朝老兵送上別樣祝福
  • 七十載,初心不忘——中平鎮開展「抗美援朝」 70周年走訪慰問老兵...
    中平鎮黨委書記覃奇賢(右一)看望慰問抗美援朝老兵何建華(右二) 今年93歲何建華依然精神飽滿,興致勃勃的和大家講述自己抗美援朝、出國抗戰的經歷。鎮黨委書記覃奇賢說,您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一名老兵,是黨和國家的功臣,希望您保重身體,快樂生活,安享晚年。鎮黨委書記覃奇賢親手為老兵佩戴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送上慰問金並囑咐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的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落實優撫政策,設身處地地幫助優撫對象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 四位抗美援朝老兵回憶崢嶸歲月
    10月22日下午,蘇州姑蘇區滄浪街道西美社區幸福兵站的退伍老兵們,帶領蘇州市東大街小學校的少先隊員和轄區共建單位黨員共聚一堂,合唱《我的祖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致敬「最可愛的人」。
  • 江津珞璜鎮抗美援朝老兵95歲還能說朝鮮語
    12月11日,今年已95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啟林正和村民們講述著自己當年從軍的故事,時不時還講起了幾句朝鮮語。老人耳聰目明,口齒清晰,回憶起過往崢嶸歲月神氣十足。今年10月,珞璜鎮退役軍人事務站工作人員來到陳啟林家裡為其頒發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老人家說這是他人生最後一個念想,他強烈要求裝上軍裝,手捧紀念章莊重地敬軍禮。據統計,通過珞璜鎮登記發放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章的退伍老兵共有12位。
  • 「這不是我一個人寫的信,這是所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心聲!」
    六頁紙、千言信,重慶雲陽籍89歲抗美援朝一級傷殘軍人塗伯毅代表全體傷殘軍人,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工作和生活情況,表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葆本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的決心。不足半月,習近平總書記熱情回信,深深鼓舞和振奮了一眾老兵。
  • 抗美援朝老兵為地壇小學師生講述戰爭故事
    於志明展示自己珍藏的糖果袋,袋上寫著「抗美援朝,保衛祖國」八個紅字。9月29日上午,北京市地壇小學迎來一位講述者:原北京軍區空軍司令領航處副處長、抗美援朝老兵、軍隊退役英模代表於志明。 據了解,此次地壇小學舉辦的烈士紀念日活動以「緬懷祭奠英雄烈士,傳承弘揚愛國精神」為主題,旨在祭奠緬懷先烈功績,傳承弘揚先烈精神。
  • 抗美援朝老兵走進教室講親身經歷
    抗美援朝精神,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歷史傳統的弘揚,是中國人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悉心體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深厚意蘊,擁抱從那抗美援朝深處穿透而來的精神之光,推動網絡文化行業企業家回報社會,加強行業會員交流溝通。
  • 但有一息尚存,就奮鬥不止——記抗美援朝老兵尹華欽
    他就是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尹華欽。 「難道真要讓敵人打到家裡來,你們不知道日本鬼子當年在這裡都禍害成什麼樣。」 在他的記憶裡,黃繼光是條勇武果斷的漢子,志趣相投的兩人在戰場上並肩作戰,在生活上也常有來往。 隨著戰事的加劇,警衛連的戰士也被派遣到一線陣地,「戰爭打到最激烈的時候,不管營長、連長都是戰鬥員,大家都拼了命地往前衝」,老人說,在衝鋒陷陣的路上,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一批批倒下,那個時候,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 91歲抗美援朝老兵李敦厚:活下來,報效祖國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已經過去70年,對於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91歲的老兵李敦厚記憶猶新。今天,讓我們走進李敦厚的故事,去探聽那些崢嶸歲月……▲91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李敦厚 從打工到從軍 他想吃口飽飯11月29日下午,渝北區回興金福花園,李敦厚身穿紅色羽絨服、戴著手套,伴隨不時比劃的手勢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偉大精神 東陽組織抗美援朝老兵觀影
    10月23日,橫店電影院新光天地店迎來一批八九十歲的「銀髮」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