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農產品流通價值鏈,蘇寧開闢農產品上行「新航路」

2020-12-15 網易新聞

(原標題:重塑農產品流通價值鏈,蘇寧開闢農產品上行「新航路」)

初冬季節,萬物凋零,大地進入孕育新一輪生命的漫漫周期。前不久,東北小夥梁興晟和鄉親們種植的慶安大米,成了蘇寧旗下生態農業品牌"酥田"的專供大米。同時,遠在大涼山柯登村商戶蔣李的"醜蘋果",正在藉助蘇寧拼購的拼購村政策支持,走出大山……從東北到西南,蘇寧這兩個帶動農貨上行、品牌升級的案例,不經意間,連起了人口地理上著名的"胡煥庸線"。一般認為,"胡煥庸線"近似於城鎮化水平的分割線——這條線的西北各省區,絕大多數的經濟狀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以往,對這些地區來說,在農產品"豐收"和農民持續"增收"、"加薪"之間,幾乎隔著一道天塹——精簡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提高產品品質和品質溢價。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我國優質的農產品產業帶多如繁星。農產品走出田間地頭,到全國各地的餐桌,關鍵在於完善的流通體系。流通體系如何打通,考驗的是供應鏈能力。今年雙12期間,蘇寧易購上線了"原產直銷節",來自全國各原產地的產品,直接從地頭髮貨,省去了中間商環節,就可以到達城鄉消費者的手中。

農產品供應鏈的"源地革命"

12月11日,中共 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供應鏈和鄉村振興被同時點題——會議強調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夯實農業基礎,鞏固脫貧攻堅基礎和鄉村共振興。對電商來說,隨著電商助農,產品上行的推進,農產品銷路不再是村民面臨的唯一難題。完善農業產業化,與進口農產品拼成本和品質溢價,讓農民勞有所獲,更加考驗電商的供應鏈操盤能力。2020年蘇寧雙12提交的年終"作業",其實就是深耕供應鏈的結果——2018年,蘇寧啟動了"上山下海"行動,源頭直採團隊深入全國各大農產品產地和工業品產業帶,尋求與生產者的直接合作。上山下海、源頭直採的核心立意,就是農產品供應鏈的源地革命——只要是優質原產地,蘇寧不懼山高路遠。很多農產品的問題是銷售半徑不大,一些有特色的農產品產業帶,即便是處在經濟發達地區,也存在供應鏈薄弱導致的產品過剩問題。江蘇省無錫市的陽山水蜜桃為例,以往不僅銷售半徑不大,線上銷售額也差強人意。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江蘇館成立以後,依託蘇寧物流和線上的渠道聯盟,陽山水蜜桃成功解決了運輸和銷售難題,銷售範圍大幅拓展。

"哪裡有好產品,哪裡就有我們",一步步走出來的源頭好貨,是蘇寧能夠開展原產直銷的先決條件。而決勝條件則是,蘇寧零售一直堅持線上、線下一盤棋,城、鄉拓展一盤棋,業態、場景、產業布局的豐富程度,在業內始終是首屈一指的,正是這個原因,讓蘇寧可以在原產地的供應鏈賦能上,可以做到"指哪打哪"。從2018年到2020年,依託中華特色館、拼購村以及遍布全國的產業帶,直採團隊用腳步丈量大地,蘇寧在兩年時間籤約了120座拼購村和68個產業帶。兵貴神速,蘇寧成功搶佔了"農貨上行"的先機。

全產業鏈提升,農民分享價值鏈"增值"

農產品原產地的供應鏈革命,是從流通去中間化、產品品質化到銷售品牌化的步步為贏。圍繞降成本、提品質、創品牌的降本增效"三步走",貫穿產、銷兩端,確實大幅促進了農產品價值鏈的"增值"。蘇寧在各地"拼購村",落地後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往往就是打破原有的產銷分離格局——掛牌"拼購村"之後,梁興晟所在的慶安縣梁家窩棚屯,一改層層分銷的流通方式銷售大米,取而代之的則是產地直發、產銷一體。從價值鏈的角度講,最有價值的是"微笑曲線"的兩端——一端是產品研發(對農產品來說是品質把控),另一端是品牌。對電商來說,縮減流通環節除了直接降低流通成本,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水到渠成地打造一條完整的"微笑曲線"。

從2019年1月到2019年6月,僅半年時間,梁興晟在蘇寧拼購創造了超過500萬元銷售額,是成長速度最快的商家之一。供應鏈變革的效果立竿見影,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梁興晟的大米在上線"拼購村"專區之前,要經過蘇寧質檢聯盟的審核,然後才是從產品生產端直達銷售端。而以往的層層分銷、流通環節複雜,中間商收購農戶的原產品,往往不會對產品進行合理的區分……農產品的高效流通有了,品質和口碑也有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蘇寧則牢牢抓住了微笑曲線的產品端。而在品牌端,2020年10月開始,蘇寧拼購開始打造更多元立體的生態品牌。最近,梁興晟的慶安大米成功入選到蘇寧生態品牌的矩陣中,並獲名"酥田",就是這一背景下發生的。"沒有品牌、三無包裝、質量優劣擺動的產品,賣出去的結果就是嚇跑回頭客。" 蘇寧方面解釋,"做農產品上行,絕不是簡單地將農產品放在網上,而是要實現產銷一體化和品牌附加值"。在蘇寧的新品牌矩陣中,成功的樣板並不鮮見,比如蘇寧拼購的生態品牌"五個農民",通過品牌賦能,來自伏牛山的土雞蛋、潮汕的牛肉丸等農特產產品,在雙十一期間的銷量實現了大幅度的提升。農產品品牌化,除了有蘇寧的自營的品牌背書外,更重要的是蘇寧的全場景為供應商帶來的線上線下、絕無僅有的渠道優勢——蘇寧易購線上超市、家樂福線下、貓寧、抖音蘇寧小店等多渠道銷售。此外,蘇寧金融、蘇寧物流、蘇寧客服提供綠色通道,全方位賦能,為農產品上行後的品牌化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成熟鏈路。

目前,在蘇寧大快消領域,已經形成了Sufresh蘇鮮生、 Sufood獅客、Sufriend百鄰、Lacute樂可愛,聚焦開發生鮮、食品、非食品、母嬰產品的自有生態品牌矩陣。

接下來的2021年,蘇寧將完成自有品牌1000個SKU的開發。在蘇寧拼購力推農產品產業鏈升級的背景下,這意味著,拼購村的莊稼地裡,還可以長出更多高品質的"品牌貨"。

由此可以看出,去掉中間流通環節後,讓"微笑曲線"的兩端高高揚起,勢必會成為蘇寧助農由單一維度轉向豐滿的關鍵所在。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電商如何幫助農產品上行?來看看蘇寧的這份「作業」
    (原標題:電商如何幫助農產品上行?蘇寧,也是其中之一。在助農致富、整合供應鏈資源、打造DTC生態品牌等方面,蘇寧一直不遺餘力。產業鏈供應鏈是核心引擎近幾年,伴隨著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和新零售概念的興起,整個零售行業的變局和轉型趨勢明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零售業的競爭,本質還是供應鏈的競爭。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此前,拼多多CEO陳磊在2020年Q3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平臺對農產品全價值鏈和基礎設施的合作以及投資機會保持高度關注,將幫助農民賺得更多、消費者節省更多,推動農業價值鏈變得更加高效,最終實現「普惠」的目標。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百億補貼」打造全網最低價水果和...
    12月14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蘇寧做對了這幾步
    對電商來說,隨著電商助農,產品上行的推進,農產品銷路不再是村民面臨的唯一難題。完善農業產業化,與進口農產品拼成本和品質溢價,讓農民勞有所獲,更加考驗電商的供應鏈操盤能力。2020年蘇寧雙12提交的年終「作業」,其實就是深耕供應鏈的結果——2018年,蘇寧啟動了「上山下海」行動,源頭直採團隊深入全國各大農產品產地和工業品產業帶,尋求與生產者的直接合作。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央廣網上海12月1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陳蕾)新電商平臺拼多多今天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12月14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農產品上行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狄拉克介紹,拼多多首創「農地雲拼」的方式,將分散的生產和生產的需求在雲端拼在一起,並通過超短鏈、算法推薦、拼團等一系列技術和模式的創新助力農產品線上銷售,未來農業數位化新基建大有可為,農產品上行將是拼多多長期堅持的核心戰略。
  • 第八屆中國農產品供應鏈年會日程安排
    》(2020版)首發儀式【主論壇】09:00-12:30新常態,重塑農產品供應鏈·連結與升維主持人:王國利,中物聯農產品供應鏈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平行論壇二】農產品新流通論壇聚焦新趨勢·融合與進化主持人:牟屹東,中物聯農產品供應鏈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14:00-14:25【主題演講】農產品上行之「困」如何破
  • 從「菜園」直通「菜籃」 ——聊城郵政探索農產品上行新模式
    近年來,受政策影響,農產品上行迎來風口,聊城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走向了全國各地。在此背景下,為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聊城郵政探索實施了貫穿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後的配套服務,將農民與市場連接起來。  「綠色土壤」催開金銀花  「今天摘了多少?」記者問道。
  • 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助力鄉村振興
    12月14日,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拼多多「原產地直發」將致力於破解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層層加價問題。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12月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助力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 中國電子商會與食享會達成戰略合作 積極推動農產品流通創新
    中新網12月7日電 12月4日,中國電子商會與社區團購頭部企業食享會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農產品電商領域,圍繞農產品產銷對接推廣、供應鏈改造升級、線上線下創新融合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中國電子商會於1988年成立,並在國家民政部登記註冊。
  • 拼多多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加大投入完善產地建設
    拼多多「原產地直發」將致力於破解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層層加價問題。「在傳統流通鏈體中,農產品要經過小商販、產地批發市場、菜市場、超市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在抬高產品的銷售成本。」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我們將紮實推進『原產地直發』的銷售模式,打造農產品超短供應鏈,有效促進農民增收。」
  • 阿里副總裁李少華:對農產品上行的「最前一公裡」進行重投入
    如果說產地倉解決的是農產品上行「最前一公裡」難題,物流中心則暢通農產品進社區和城市餐桌的「最後一公裡」,兩者合力形成數字農業倉配體系。產地倉的設立,讓農產品賣得更多;修通農產品上行的「高速公路」,則確保農產品賣得更快。數字農業50人論壇由阿里巴巴大農業辦公室發起。
  • 拼多多創新C2M「工廠電商」模式引領國內新消費
    中新網12月9日電 今日,《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東市農貿大廳暨吉林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開業啦
    12月12日,東市農貿大廳暨吉林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盛大開幕,為期一周的「東市第一屆農產品展銷大集」同期舉行,品牌商家精彩亮相,共同開啟吉林市「智慧農貿」新篇章。副市長蓋東平參加了開幕式並為農產品流通中心揭牌。開幕式當天,農貿大廳內人頭攢動,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應接不暇。
  • 「閬苑仙品」閬中市區域公共品牌助力農產品上行
    品牌賦能,聚焦上行為了讓當地農產品走出大山,幫助農戶脫貧致富,閬中市以建設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為契機,整合多方資源,創建了「閬苑仙品」區域公共品牌,寓意閬中山明水秀的自然風光和質量優異的農特產品,展示了閬中市鍾靈毓秀、物產豐饒的地理風貌。
  • 網際網路+農產品 前景可期
    農產品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是傳統行業和新思維的碰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匯集三農電商領域的新聞及研究,涵蓋農村、農業、農民的新聞、報告、數據等。 農產品自身特質: ——營銷成本低。
  • ...全會精神】【凝心聚力抓落實】讓「甘味」特色農產品走向廣闊市場
    「甘味」特色農產品組團亮相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11月底,在重慶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省供銷合作社系統組織13個市州供銷社及50家農產品企業參展,取得喜人的成果:  活動期間,共籤訂銷售協議8份,金額3380萬元;達成合作意向36個,金額1973.73萬元;現場交易金額16.28
  • 廈門市兩岸農產品流通協會會長:將參與建立三個標準
    廈門市兩岸農產品流通協會會長:將參與建立三個標準 2021年01月13日 08:42:00來源:中國新聞網   由兩岸企業家共同組成的廈門市兩岸農產品流通協會,12日舉行換屆大會暨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