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副職領導架子大,好像自己是一把手一樣,這樣的下屬本身就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實際上,對於中層領導和普通職工來講,副職就是最大的,他直接分管著你的工作,直接對你負責。尤其是越大的單位,一把手不是你想見就能見的,你能接觸到最大的領導,就是副職,他可不就是實際上的「一把手」嗎?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副職架子大不大,和自己沒有一毛錢的關係。別人有自己的圈子,可能在他的圈子中,他就是非常低調的,這不是自己的圈子,不要硬融。
「架子大」是一個比較主觀的說法,可能副職比較內向,不善於和別人溝通,或者副職覺得和職工之間要「君子之交淡如水」,需要保持距離感。尤其是業務型領導,除了工作,基本不和下屬打交道,在別人心目中就是「木訥」,在下屬眼裡面就是「架子大」。如果是這一類,完全沒有必要糾結,每個人有各自的性格和人生觀,也有各自經營的重點圈子,沒有必要寧要和別人交際。幹好自己的工作,保持適當的距離,是職場上最為合適的處世之道。靠人情幹事,得利是一時的,得利的也是極少數,長遠肯定不行,放到全體職工也肯定亂成一團了。
如果副職「架子大」,也不幹事,自以為是,或者擅自作主,剛愎自用,甚至嚴重到影響工作,這就成問題了。這時候會有正職幹涉,也會有組織幹涉。這樣的副職,正職不會不知道,組織也不會不知道,副職就是副職,也只是副職,正職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比如「打入冷宮」,在分工的時候,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閒置起來。如果正職沒有辦法,組織也會採取措施,要麼降職,要麼調離,總之以工作為主,不會任由其影響單位運轉。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副職如果真有問題,也不會是就等著你來揭發,其他人眼都瞎了。
實際上,在單位最好不要領導彆扭,無論是正職,還是副職。雖然只是副職,但有資格參與人財事權的意見,可能給你辦不了什麼事,但壞你的事,給你找個小彆扭,副職足以。比如人事推薦、任命,副職的意見就非常重要。如果副職堅持,正職也會放棄,不會為了一個下屬直接和副職吵。除非是該副職已經人神共憤,但這樣的事太少了。你覺得他有問題,或者只是你覺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