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職姓付、副職姓鄭,兩人同臺,這樣稱呼他們才不得罪領導

2020-12-14 雷哥職場匯

文/雪天驚雷

職場稱謂不簡單,說錯就會把車翻。

上面這句話,可謂是職場新人小劉的內心寫照,他就是因為稱謂的問題,不小心把領導給得罪了。

原來,小劉單位的一把手姓「付」,二把手姓「鄭」。小劉在開會時,分別稱呼兩人為「付總」「鄭總」。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好好的正職卻變成了「副總」,於是,「付」總滿臉不高興,小劉匯報的工作方案也被好一頓痛批,最後沒能過關。

話說職場上,姓「付」的正職與姓「鄭」的副職遇到一塊,還真是比較難得,面對這種情況,如果兩人在一起時,我們應該如何稱呼他們,才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呢?

下面,雷哥給大家支幾招:

1.全名+職務

例如:付海濤局長,鄭青松副局長。

這種稱呼在比較正式的場合使用,比如,有外單位領導造訪,我們介紹領導的時候使用。這種稱呼是最不會出問題的稱呼方式,中規中矩,不會出錯。如果你平時對領導了解不深,那用這種稱呼是最安全穩妥的。

2.名字+職務

例如:海濤局長,青松(副)局長。

這種稱呼可以規避姓氏發音上的尷尬,用稱呼名字的方式,避開「正與副」的區別。不過,這個方法不適宜在對外場合使用,而且你必須要跟領導的關係比較熟絡才能使用。如果你跟領導的接觸很少,就有亂套近乎的嫌疑,反倒是會引起副作用。

另外,對於副職是否需要帶上這個副字,個人建議必須要看情況。比如較為正式的場合,建議帶上副字,如果場合比較隨意,那可以去掉副字。同時,也要看正職平時的心態,如果正職比較喜歡壓制副職,那這個時候就千萬不要去掉「副」字,否則會讓在意這種等級觀念的正職對你有不好的看法。如果正職很隨和,那稱呼副職的時候,可以去掉「副」字。

3.稱呼「兩位領導」即可。

例如:遇到正副職都在的情況,可以簡單稱呼「兩位領導」。

在體制內單位,我們在跟單位一把手、二把手等單位級領導打招呼的時候,其實最好的稱呼模式,就是直接稱呼「領導」,而不用帶上具體的職務。所以,如果遇到正副職在一起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稱呼「兩位領導」,這樣就很好地規避了姓氏諧音的問題。

4.正職特殊稱謂,副職常規稱謂。

例如:稱呼正職為「老大」「老闆」「大領導」,稱呼副職為「鄭總」

這種稱呼必須要更跟「一把手」非常熟絡的情況之下才能使用,這樣,「一把手」才不會反感你的這種略帶江湖市井味道的稱呼。

由於稱呼「老大」「老闆」,實際上已經對其職務的等級進行了強調和特殊化,這時,你再稱呼副職為「鄭總、鄭主任、鄭局」,就不會引起一把手的不悅,同時也會讓副職心中舒服。

5.姓氏+哥(大哥)

例如:付哥,鄭哥,或者付哥、鄭總,或者付總,鄭哥

這種稱呼在體制內單位很少會使用,畢竟,體制內單位對於職務和等級的看重是十分突出的。但是在私營企業內部,這種稱謂方式還是比較好使的。特別是在中小企業之中,如果跟領導的關係非常熟悉,直接稱呼某某哥,就可以規避姓氏諧音的尷尬。

當然,在體制內單位,也是可以使用的,但必須你與領導的關係十分十分親近,才能使用,而且,必須是內部非正式場合才能使用,否則,千萬不要使用。

總結

說到底,所謂的職場稱謂,也是一種職場心理學和職場倫理學的實踐應用。只要掌握一個原則:不讓領導們尷尬,不隨意降低和更替領導的等級,你的稱謂就是妥當的。

你的職場經歷中,遇到過什麼奇葩的職場稱謂問題嗎?歡迎評論區分享給大家。

——END——

我是雷哥,500強企業資深職場人士,一個擅長職場關係分析、具有豐富職場經驗的職場老鳥。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雷哥職場匯】,助你職場提升,事半功倍!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職場稱呼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局長姓付,副局姓鄭該如何稱呼?
    原來他們的一把手局長姓付,二把手副局長姓鄭,最關鍵的是他們的處長還是姓聶。尋常找他們辦事的時候,如何稱呼實在是頭疼,難道稱呼局長付局長(副局長),副局長叫鄭局長(正局長),處長叫聶處(孽畜)?職場稱呼也是一門學問,需要靈活掌握它。一、小編周邊的特殊姓氏小編的同事,叫做苟X龍,他和我是同時進入單位裡面的。
  • 我們局長姓付,副局長姓鄭,處長姓聶,有內涵的姓氏要如何稱呼?
    比如付姓,明明是個局長正職,卻要稱呼付局長,稱呼的人和被稱呼的人,心裡總會有點彆扭。對於有內涵的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的姓氏,稱呼對方要格外注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聯想,產生誤會。一.領導都怎麼稱呼?1.在單位,稱呼領導,通行的規則就是就是姓氏+職務,這是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用之皆準的法則。2.稱呼職務的時候,儘量提高標準來叫,比如對方是個副職,完全可以用正職來稱呼,比如張科長,李處長,王局長,如果非要加上副字,反而讓人心生彆扭,張副科長,李副處長,王副局長。
  • 正職領導與副職領導都想拉攏你,他們之間有矛盾,作為下屬怎麼辦
    【凌凌認為】正職領導與副職領導都想拉攏你,那麼恭喜你,說明你的能力及綜合能力得到他們的認可。為什么正副職總有話題正職一般總體負責一個部門,一個事業部,一整個公司或者其他組織的管理,運營,人事等等工作,是一個部門或者單位的領頭人,擁有真正的權利,當然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副職,簡單來說,是在正職領導以下設立的,協助正職領導管理公司或者組織內外部一部分事務的輔助性領導崗位。
  • 副職領導和正職領導不和,在報銷旅差費問題上故意不籤字怎麼辦?
    2.可能是你自己的問題我們首先來分析第一個原因,副職領導故意不籤字,這個可能是因為你得罪過副職領導或者真的是因為正職領導跟副職領導關係不好,但是現在又必須要他籤字,建議如下:①找跟副職關係比較好的同事,讓他幫忙處理一下,這樣就算有什麼問題,副職領導也會跟同事說的
  • 給領導匯報工作,正職與副職相互推諉是什麼原因?
    有網友說:你給公司副職領導匯報工作,他說做不了主讓給正職匯報,可正職又說這是讓副職定就行,咋辦?我在公司裡做過普通員工,也做過副職領導,還做過正職領導,對你說的這類情況表示十分理解。副職和正職搭班子,彼此的立足點不一樣,權限也有所不同,於是把工作「推來推去「,最難受的其實是下屬的員工。
  • 一個部門兩位領導,正職與副職意見不同,該聽誰的指令?4點講透
    很多人在一個部門中可能都不止一位領導,有些有兩位或多位,職場就是戰場,鬥爭暗流湧動,很多時間部門副職與正職領導,在辦公室打架的新聞也不少見,那麼對你這個職場人來說,應該聽認認誰的話呢?但副職是上級任命,許多都是交流過來的,正職無權幹涉,正職對副職的控制力,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不服氣不好管理的副職有的是,給正職上眼藥,給下屬製造難題的副職也不少見。
  • 副職:我做不了主,找正職;正職:讓副職定就行|看我是怎麼做的
    首先,要弄清楚兩人互相推脫,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其實最常見的就是那幾種情況。第一,正職和副職合作很默契副職藉此向正職表明自己終究是個副的,小事情自己可以決定,大事情需要正職來親自決定。而正職藉此向副職表明,既然讓副職管理,那就說明充分信任副職,所以副職可以大膽地進行管理,做出決策。第二,兩人過了蜜月期,產生了矛盾正常來講,公司都有自己嚴格的匯報制度,越級匯報是不允許的。
  • 領導最難忍受的4種稱呼,情商低的員工才喊,越早知道越好
    領導最難忍受的三種稱呼,情商低的員工才喊,越早知道越好。第一、直接喊領導的全名職場上有些比較大條的人,因為平時跟別人相處,都是直來直往,直接就喊別人全名。他們也不喜歡喊別人的外號,或者別人的小名,因為覺得怪彆扭的。而且還容易弄混掉,所以更喜歡喊別人全名。
  • 副職為什麼經常遭遇正職排擠?因為你不懂得如何與正職正確相處
    因為他們知道,在許多關鍵問題的抉擇上,即使自己提出了有益的建議,但最終是否採納還是正職說了算。如果能夠採納還好,如果不被採納,自己就會陷入尷尬和被動。2、想幹不能幹,幹了怕過站。從領導學的角度講,副職主要是根據正職的分工和要求抓落實,直接對正職負責。
  • 8成職場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前輩,掌握這3大技巧,不會得罪人
    其實,類似這樣的例子,職場經常會有發生。8成的職場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前輩,有的就像小麗一樣,張嘴就得罪了人,只會給自己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埋下隱患,甚至帶來諸多的麻煩。掌握以下這3大技巧,可以讓你不會再害怕得罪人。
  • 副職跟正職不合,不給你發票籤字,缺心眼找領導,內行說「水深」
    我們來解析幾種回答:第一種回答:副職「不長眼」。副職沒有處理好與正職的私人矛盾,不應該把兩人之間的不合(不和)帶入工作中。在這個問題上,副職「不長眼」。正職都同意了,副職何必刁難下屬?大鬼打架,小鬼遭殃。副職沒有找準定位,正職對單位負總責,副職分工負責,副職要尊重正職、服從正職、配合正職。
  • 向副職匯報工作,他說做不了主應匯報正職,正職又說副職定,咋辦
    副職領導由於位置上的劣勢,心中積壓長期的不忿,所以索性一推三六五,什麼都有正職領導去定,出了問題也由正職領導去擔著。或者明明看出問題所在也不主動提醒,坐等別人跌坑。3. 也有可能真是不是副職領導分管的事情,正職領導故意挖坑讓副職領導跳,藉機讓公司上層看到副職領導的各種錯落,為排擠副職領導做負面導向。
  • 領導最討厭的三種稱呼,低情商的人喊個不停,難怪會被領導厭惡
    在職場中和前輩相處時,就會使用一些尊稱或者加個姐或者哥之類的,顯得自己很敬重對方,就不容易引起對方不滿。有些情商低的人不太注意稱呼這方面的問題,就很容易踩到領導的累點。低情商的人喊領導用這3種稱呼,領導聽到就覺得煩,希望你沒有。
  • 一位員工匯報工作,副職推給正職才可以處理,正職說副職可以處理
    所以做中層領導就相當艱難了,有人這樣評價中層領導:「一流的中層領導,把自己當作棟梁,是公司的中流砥柱,主動承擔起公司的重任;二流的中層領導,把自己當作夾心餅乾,被動的完成任務;三流的中層領導,處處埋怨,只會發牢騷,互相推諉,最終一事無成。」
  • 領導受不了的三種「稱呼」,低情商的人卻喊個不停,難怪不被重用
    對於領導來說,好聽的話,能夠讓人如沐春風,對你有一個好印象;不好聽或者不尊重的話就會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除了要注意說話,對老闆的稱呼更為重要,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領導不愛聽的3種稱呼,值得注意。1、直呼其名其實很多人並不喜歡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甚至非常排斥這種拍馬屁的行為。這種人甚至會對領導直呼其名,來表達自己的與眾不同。
  • 關於「正職」與「副職」的剖析,講透正職如何做人做事?
    然而,今年,領導升到總公司去了,小王出人意外地接手了領導的位置,大家才覺得,領導一直在各個方面對小王都很嚴格,現在還把自己的位置也給了小王,領導是真心培養小王啊。沒有一個領導想在一個位置上呆一輩子,都想在短的時間內,升得更高,如果自己升上去了,原來部門的領導陽奉陰違,不服從自己的管理,自己就會被架空,工作過程中的麻煩事就會比較多,所以培養接班人也是領導要考慮的重要事情之一,這樣對自己的工作和個人都是最有利的。
  • 低情商的人喊領導用這4種稱呼,領導聽到就覺得煩,希望你沒有
    低情商的人喊領導用這4種稱呼,領導聽到就覺得煩,希望你沒有稱呼在我們生活中,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不同的情境下,面對不同屬性的人,我們稱呼別人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比如去商場購物的時候,你走進一家服裝商店,店員就會熱情的上來喊你帥哥或者美女,甚至還有店員喊老闆的,但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他們會有不同的稱呼。看到年輕的人,就喊帥哥美女,看到穿著成熟的人,就喊老闆,這就是店員根據不同的消費對象,對顧客的一種稱呼。因為顧客消費關係到了店員的業績,所以在稱呼上迎合顧客,讓顧客感覺到舒服,才能促進顧客在店裡消費。
  • 正職排擠副職,副職該如何反擊?
    職場上,副職永遠是一個最好當也最難當的角色山西1哥從業以來,一直在領導身邊工作。我的一個最深的體會是,副職既是一個最好當的角色,也是一個最難當的角色。怎麼樣才算是最好當呢?無欲無求,一把手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不該幹的不幹。
  • 領導說「謝謝」,該怎麼回?低情商才說不客氣,高情商的都這樣說
    小鄭是一名應屆畢業生,最近才剛找到一份工作。但是領導對於下屬的要求比較嚴格,所以小鄭每天做事也特別認真。昨天小鄭發了一份文件給了領導之後,領導回復了一句:「收到,謝謝。」小鄭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說「不客氣」好像有些不妥,應為這本來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若是說「謝謝領導的栽培」又好像有些拍馬屁的行為,最終小鄭發了個笑臉的表情,表示回應。那麼在工作中,如果我們幫到了領導,領導對你說「謝謝」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回復,才會讓人覺得有禮貌,並且顯得高情商呢?
  • 職場中,正職排擠副職,副職該如何反擊呢?
    這是個很有價值的好問題,按照常理來說,副職和正職之間應該相互配合,互相成就,特別是副職,應該主動幫助正職分擔工作量,讓正職從複雜紛繁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於部門的核心工作,這就是副職的價值,我本人目前就是部門副職,我上面的正職是一個大格局的人,從來不會打壓我,相反還挺信任我,當然,一開始也不全是這樣,人和人之間是需要時間來構建信任的,上級正職畢竟掌握著部門所有人的晉升和考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