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而盡只為解渴,用心品茶才見功夫

2021-02-22 大益茶

                             

愛茶的人 / 每當一杯在手 / 慢啜輕咽

頓覺一股暖流 / 從舌尖瀰漫至心田

品茶,不同於飲茶。

飲茶是為了解渴,滿足的是口舌之欲,用的是口;品茶不僅滿足口腹,主要是一種精神需求,用的是心。

愛茶的人,每當一杯在手,慢啜輕咽,頓覺一股暖流從舌尖瀰漫至心田。隨之,微苦過後的回甘緩緩生起,渾身的筋脈舒展開來,那種美妙的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盧仝說:「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皎然說:「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黃庭堅說:「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袁枚說:「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

.

同樣的茶湯,每個人的品茗感受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中國的茶,真的很神奇。

《茶道九章》說:「茶道是人類品茗活動的根本規律」。深以為然。

唐代的煎茶,宋朝的點茶,明清的衝泡,中國數千年的茶文化歷史,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部品茗活動的歷史。

做為有意識的行為,品茗活動構建了人與茶之間的物質關係與精神聯繫,堪稱中國茶道的基石。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衝澹閒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

宋徽宗的意思,品茶,是不容易的。首先就要做到靜。去除浮躁,靜下心來,細細體味的,才是品。

真要做到靜品,似乎也並不容易。

試看,在這紛繁多變的世界,競爭激烈的社會,這物質文明日益發達的時代,多少人天天喝茶,多少人手握茶杯,但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品茶呢?

惟靜能品。靜品,乃中國茶道的精髓。

茶 · 之 · 三 · 味

在愛茶人看來,茶的味道,便是人生的味道;茶的一生,猶如人的一生。

一口,兩口,三口,慢慢地啜,靜靜的品,你會發現,品出來的味道如此豐富。

有滋味:或苦或甜,或澀或鮮,或滯或滑,或潤或綿,或鮮爽或收斂,或醇厚或順柔。仔細體味茶的滋味,感受每次衝泡的變化,是愜意的感官享受。

有品味:品茗,是眼耳鼻舌身意共同參與的審美體驗。茶道之中,美無處不在。茶人在茶道的藝術之美中,獲得文化素養與生活品位的提升,是為升華品茗內涵。

有真味:正如陶淵明詩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茶的真味,是用心靈細細體悟出來的,是從杯杯茶湯慢慢品啜出來的。茶湯的味道,由濃而淡,而淡而近乎無。

真味便在這有無的變化之中蘊藏。

無味之味,方有真味。

在東方文化裡,「功夫」一詞具有讚賞的寓意。這裡所說的功夫,是技巧與本領,也是造詣和境界。

對於愛茶的人,善品,就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功夫。

君不聞:「茶中真善美,一品見功夫。」

品茗的功夫,大體有三個層次:

第一種功夫,是時間上的工夫。

品茶需要長時間的品嘗、體味與思考,需要的是,茶人耐得住寂寞,數十年如一日的熱愛與堅守。所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我們也可稱之為慢功夫。

第二種功夫,是技藝上的功夫。

泡茶需要功夫,品茶也是功夫,說的是茶事技藝上的要求。道進乎技,茶修於藝,技藝的錘鍊是茶道的必修課。茶葉的精選,茶具的精美,水質的優良,活火的安排,烹茶的藝術,品飲的技巧等都含有「功夫」的精到。

第三種功夫,是心意上的功夫。

達摩西來無一字,全憑心意用功夫。品茗悟道,在茶中觀照內心,覺察自我,進而感悟生命之真諦。

品茗即參悟,品茗即修行。至此,品茗與儒釋道觸類相通,可明心見性,可任運自然,也可中正平和。從這個意義上,茶是文明的飲料,精神的飲品,是心靈的玉液,智慧的瓊漿。    

感恩茶,感恩上天的恩賜。

作者茶語

說到底,人品茶,茶也品人。

人用何種心態對待茶,茶也用何種姿態對待人。

品茗,是人與茶對話過程,也是人與自我對話的過程。

那麼,就讓我們端起一盞茶,靜靜地聆聽這來自內心的茶語吧!

作者:徐習之

相關焦點

  • 懂得品茶,懂得珍惜生活
    品茶要在「品」字上下功夫,仔細體會,徐徐品味,品茶給人帶來的是一種無窮樂趣,讓人們在不自覺中享受著片刻的寧靜與安逸。自古以來,很多人將品茶與人生、性情聯繫在一起,那一片小小的茶葉能釋放出無窮能量。茶在沸水的翻滾中就好比人為了生活在人生中的摸爬滾打,經歷一番艱辛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句「茶如人生,有多苦有多苦」讓人為之動容。茶葉還是中茶的,茶水還是苦的,心情還是悶的,夜還是靜的,思絮還是亂的。
  • 【品茶】 從真實感受開始
    喝茶是平常事,喝法也很多,從簡單的在大杯子熱水中扔一把茶葉,到宗教儀式般的日本茶道,各適其適。這幾年中國大陸茶風漸起,講究「品茶」的人越來越多。「一杯為品,兩杯解渴,三杯是飲牛」的說法廣泛流傳。又有各路高人出沒於網絡世界,評茶論道,玄妙難測。於是有一些喝茶的朋友誠惶誠恐,表示自己不懂品茶。而我認為,只要願意,每一個人都懂得品茶。品茶,我認為就是用心去感受,尊重、相信自己的真實感受,提升自己的感受能力。
  • 喝茶和品茶的區別
    論飲茶與品茶的區別,簡單地說,飲茶是一種行為,喝茶解渴是有目的的。品茶是一個過程,沒有明確的目的,或者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對茶的認知,感官愉悅、心情放鬆等都是其目的,最終達到一種藝術享受。在這種情況下,喝茶和品茶有什麼區別?小悅認為,可以從茶具、茶藝、飲法、環境四個方面來區分。
  • 品茶時聞香杯怎麼用?
    筆者聽完笑了,朋友直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這兩個杯子的正確用法!我們在日常喝茶時,一般只使用品茗杯。而聞香杯一般是在茶藝表演時或是特別專業的品茶活動中才會用到。那麼這兩隻杯子有什麼區別呢?品茗杯,即用來喝茶的杯子。通常杯身矮而杯口寬,這樣的造型有利於散熱降溫,喝到嘴裡的茶湯不至於太燙。
  • 品茶術語知多少?
    喝茶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但在喝茶裡面也要下足功夫,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泡一壺好茶,還要學會品茶。
  • 不會品茶?掌控這三個關鍵詞讓你成為品茶高手
    做茶這麼久,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我不會品茶,應該怎麼品茶呀?這個問題,其實說難也不難,難是因為真正會品茶,需要經年累月的不斷感受與積累;說不難是因為品茶並不是只靠主觀感受的去悟到什麼道理,而是有跡可循的一件事情。
  • 喝茶的最佳時間,品茶的最佳季節
    喝茶的最佳時間,品茶的最佳季節,原來還有這麼多講究
  • 品茶感悟人生
    低調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人,一幽谷,淺酌慢品,任塵世浮華,似眼前不絕升騰的水霧,氤氳,繚繞,飄散。茶罷,一斂裾,絕塵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讓人欣賞不盡的優雅背影。安靜一點,淡然一點,沉穩一點,隨意一點。品茶,品人生百態。
  • 品茶師常用的10個品茶術語
    其一,愛茶之人將喝茶的儀式感提升到一個比較高的境界,這時喝茶不再只是為了滿足消暑解渴、消除疲勞等生理需求,而是上升到以茶養心的層面,通過品茶去感悟生活。其二,對茶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品茶成為一種辨別茶葉品質的專業技能。品茶師就是具有鑑別茶葉品質技能的專業人士。
  • 學懂六個品茶術語,瞬間提升喝茶境界
    喝茶是一個動作,而品茶卻是一門學問。
  • 英語閱讀是用來「品」的,不是像喝茶咕咚灌下去「解渴」:Linger
    英語閱讀是用來「品」的,不是像喝茶咕咚咕咚灌下去「解渴」:Linger我的所謂「閱讀」英語時,我喜歡「玩弄」(或者說「把玩」同義詞替換理解「把戲」),「把玩」式閱讀,也就是說「英語閱讀」如同飲茶一樣,不是拿來」喝」,
  • 鄭佳實:黨課教育當下足「真」功夫
    凡此種種,會讓黨課教育「虛化」,達不到「解渴」的效果。因此,我們在開展黨課教育時,一定要在「真」字上下功夫,確保黨課教育始終能「解渴」。摸清「真需要」。黨課要達到「解渴」的效果,就必須號準授課對象的思想脈絡,摸清廣大黨員的心理期盼。一些黨員在思想上、工作上存在困惑、碰到難點,迫切想通過黨課理清思路、找到方法。
  • 10個專業品茶術語,讓你喝茶
    相信許多第一次接觸茶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一群人圍坐在一起品茶,他們只看到老茶客舉著茶杯,便繼續讚嘆:這種茶好喝,而且茶裡充滿了氣!你等不及要喝一杯好茶了,沒想到,他又厚又苦,只是有點「難以下咽」。看到大家都在說話,他很困惑地問:這茶有什麼好處?只能默默的問出口,但也只能默默的問。
  • 時光慢,為自己煮一壺茶
    每次,在打開電腦碼字之前,必然是先為自己準備一壺茶。大多時候是綠茶。好像有聽說八十度左右的水泡茶最好,但我不管那些,水不夠燙總覺得沒勁,軟軟的,力道不足,泡的茶也不夠香。維生素損失就損失一點,關係不大,若是茶香沒被泡出來,那就沒意思了。我喜歡用滾燙的水衝茶,無論熱水瓶有沒有水,都要重新燒。
  • 品茶學泡茶的心得
    但在這裡一點一滴的學習:茶席(茶船)布局的擺放,茶具的各自用途,泡茶的手法和力度,重新認識,原來才發現規矩是必須的,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品茶裝B專用術語指南
    甘 韻、甜質:是甘與甜的表達方式。飽 滿:指茶湯物質豐富而帶給口腔的一種充實感。水 味:在儲藏中產生,帶有植物腐爛的氣味。鎖 喉:品茶後,咽喉過於乾燥,吞咽困難、緊縮發癢等不適感,人會微覺不安、煩躁等。茶 氣:是由茶葉中有機鍺與多糖類結合而溶於水產生。茶氣在老茶中易出現,常表現有打嗝、身體發暖、發熱、發輕汗等。 20.陳韻:經時間陳化而產生的韻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舊茶中易感到。
  • 功夫茶具百科
    功夫茶具是最講究的一種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茶具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與廣東等地,隨著後來慢慢傳播到各地區.茶壺潮人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
  • 喝茶解渴,為什麼有的人越喝越渴?
    在影視劇和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用茶水解渴,但是也有茶客反映,自己喝茶越喝越渴,貝葉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是怎麼回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很多飲料,因為太甜了,喝了它並不能解渴。茶水為什麼有解渴作用你喝一個東西,是否能起到解渴作用,關鍵在於,那個飲品與你身體體液的相對濃度。即,假如你身體極度缺水,體液濃度很高,那麼就算你喝鹽水,只要它的濃度是低於你體液的濃度,那麼理論上就是解渴的。
  • 品茶也是一種文化修養!品茶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品茶就像品嘗優質葡萄酒一樣,也是一種樂趣!品茶之道,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境,在於人,在於品。尋得佳時,覓得佳境,品味好茶,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會從心底蕩開,只覺氣舒神怡,心淨神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
  • 品茶品味品人生
    人生如品茶,品茶如人生!人生和茶葉一樣,短暫的一生,能留下的只是他們的奉獻,給自己的卻什麼也保留不下來。品茶,品味四季蘊味,品淡人生精彩。一杯熱茶,清香撲鼻,讓人猛生欲嘗之心,然而要懂的品茶卻很難,品茶是一項極其細微的「工作」,卻是至真至上的人生享受。初入口,澀味縈繞舌尖,但滑至舌根時,卻清香甘醇,直入心脾,頓使人神清氣爽、恬然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