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由舟山晚報城事特刊部出品
時而一鍋辣濃湯
時而一抹薄荷涼
每天不同範兒的公眾號「舟山晚報微城事」
邀你一起發現生活中的逗逼文藝小清新
請長按文末的二維碼或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添加關注
麵包君
骨灰級吃貨。
吶,喜歡美食的人,大抵都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呢。
So,每周這一天,跟著麵包君淌漾在樂活的生活中吧。
他去臺灣五天,一連跑了20家咖啡館,好傢夥,每天都是喝喝喝的節奏啊。「每天都是喝喝喝,喝到胃抽筋。 」王支棟這麼形容自己在臺灣這幾天的咖啡之旅。這次臺灣的咖啡之旅,由《CTI咖啡雜誌》組織。
王支棟自《CTI咖啡雜誌》創刊號起開始訂閱,這本雜誌,源起泰國,後在臺灣、香港、馬來西亞等地區和國家發行。
去年3月,雜誌曾組織咖啡愛好者觀摩臺灣的咖啡莊園。當時,舟山還未開通臺灣自由行,王支棟只能眼睜睜地與這活動失之交臂。
這次,他堅決不再錯過,「這次走的路線,是雜誌精心挑選的一些名聲在外的咖啡館。 」
一行9人,除王支棟只是純粹的咖啡發燒友身份外,其他人都是咖啡館館主。他們來自哈爾濱、重慶、寧波,其中一位長沙的咖啡館館主,已開了7家咖啡館。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行人,雖素不相識,共同喜愛的咖啡卻是最好的紐帶。「其實,咖啡這東西蠻奇特,大家每天奔波許多咖啡館品了很多咖啡,到後來會一起分享同一杯咖啡,每人輕啜一口淺嘗輒止,誰都不嫌棄誰。」王支棟說,當一杯咖啡在每個人手中「傳閱」,大家很快熟識起來。
五天的臺灣咖啡之旅,王支棟去過臺灣尋豆大師許寶霖的歐舍咖啡。這個影響至今的咖啡人,他的店和本人一般,沒有華麗的裝修,卻處處透露著咖啡精神和傳承。
臺灣咖啡大師林東源的GABEE,排在第二天的第2站。早在2011年和2012年,王支棟就報名參加過林東源在杭州的咖啡培訓和在寧波的咖啡品鑑會。
在網絡不算發達信息不夠公開的時期,林東源算是網絡上較願意分享的老師,也是王支棟接觸咖啡後的第一位老師。嚮往已久,終於如願以償。
這一趟,王支棟還到過像家一般溫馨的松果咖啡,也到過一對夫妻經營的臺南甜在心咖啡館。在與館主的聊天中,王支棟得知,到為尋找每粒豆子的適合水源,他們曾買來30多種水進行測試。
馬不停蹄地一站又一站,在每家咖啡館,他們均只停留半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
最後一站,是高雄的自然醒咖啡館,館主是烘豆冠軍賴昱權先生。一進門,王支棟就被寫滿黑板的豆子所吸引。
「臺灣的咖啡氛圍更濃鬱,更有咖啡文化。」這是這次臺灣之行帶給王支棟的最深印象。
受日據時代的影響,臺灣人的咖啡飲用年代較長。除這次到訪的20家咖啡館,王支棟的視線所及,哪哪都有咖啡館,甚至還意外撞見種在盆裡的一人多高的咖啡樹,嘗到了新鮮的咖啡果實。
不光是咖啡館,王支棟還看到當地全天候營業的商超。在營業時段,他們都供應現磨咖啡,「只要你想喝,24小時隨時隨地都能喝得到。 」
在臺灣打的,王支棟與計程車司機閒聊幾句,聽司機師傅說,他們開車開累了,把車停在路邊,進商超買杯熱騰騰的咖啡喝。
第二天行程的第一站,蜂大咖啡。早上8點,王支棟看到當地人就著簡餐配一杯咖啡。 眼前掠過的身影中,不乏大伯大媽,他恍然大悟,咖啡於臺灣人,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他們早餐配咖啡,就像這裡人早餐大餅配油條一樣自然。」
也因如此,有些早上開門的咖啡館,在傍晚六七點鐘就關門了,「從當地人的營業時間裡,就能看到他們的咖啡習慣。」
那幾天,每新到一家咖啡館,除了觀摩咖啡館的裝修,聽館主和參觀者們暢所欲言的分享,也會對照餐單點上一杯咖啡。
在臺灣的咖啡館,王支棟看到的咖啡價目,大都在20元-30元之間,有些咖啡飲品甚至連20元都不到,「對他們來說,喝咖啡是一種習慣,想喝的時候能夠喝到。」
也看到奇特的營銷方式,咖啡大師林東源的咖啡館,在特定的時間段售賣半價咖啡,但只能站著喝。這個場景挺神奇:一撥人站在那家咖啡館大門一側,每人手中都捧著咖啡杯,「其實,這種營銷方式也蠻好,反正要喝咖啡,想喝的人自然就趁這個時間來喝了。」
臺灣的很多咖啡館都出輕食,王支棟念念不忘自然醒咖啡館的餐單配置。餐前的一杯冰咖啡,喚醒了他的味蕾與胃,完整地感受了咖啡的洗禮。
臺灣的咖啡之旅,王支棟也感受到了臺灣人的禮貌與友善。
步入一家咖啡館,接過遞過來的一杯咖啡,做咖啡的與喝咖啡的,很自然地就能聊起來,「只要你喜歡咖啡,熱愛咖啡,他們就會與你交流。」
這一路,王支棟也看到許多自烘豆子的咖啡店,還有好些咖啡館一樓作為咖啡館營業,二樓則是咖啡教室。「先不說咖啡好不好喝,這裡咖啡的普及率高,氣氛也很好。」王支棟說,甚至到了員林,這個人口不到13萬的城鎮,也有著獨創甘蔗咖啡、青檸咖啡的右舍咖啡館,一天賣個三四百杯都不成問題。
當地人的咖啡館,更樂於分享。那一回驚豔於嘗到口中的熱銷咖啡飲品,王支棟幾個厚著臉皮去問館主這杯飲品的配方,對方大方地把方子抄下來給他們。
輾轉於各咖啡館,咖啡愛好者們掏錢購買時各種豆子時,王支棟也眼癢得邁不動過步,只是他買了幾種後就收了手,「尊重前面買的豆子,後面的豆子就不買了。」
此行,他帶回八包豆子,有拼配、肯亞、巴拿馬、盧安達和瑰夏等,都是來自各個有特色的咖啡館。回程,自然少不得與同好咖啡的家人朋友一同分享。
長按二維碼或點擊上方「查看公眾號」添加關注
本文由舟山晚報城事特刊部記者原創
未經授權其他公眾號不得轉載
歡迎轉發到你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