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比較寒冷,也是一個比較容易加重體內溼氣的季節,溼氣侵入體內後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侵入身體內的溼氣就好像一塊潮溼的毛巾包裹住各個器官,對身體機能造成嚴重影響,也給器官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
溼氣重的人,身體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這6個信號注意
1.消化不良
體內溼氣重的人往往食慾都不是很好,感覺不到自己餓,吃兩口就飽了,哪怕以前喜歡吃的食物。這種情況其實就是溼氣對腸胃消化功能造成了影響,使人們沒有食慾和飢餓感。
2. 尿頻尿少
有少部分人還會出現尿頻尿少的症狀,跑廁所頻繁,主要原因還是溼氣重,因為體內溼氣重對尿液的增減造成影響,從而出現尿頻尿少的症狀。
3.皮膚出油
有些人早上剛起床時臉上就油光滿面的,油脂特別多,十分影響美觀,這其實主要是因為體內溼氣重導致的,需要及時祛溼,保持臉部整潔。
4.口腔異味
體內溼氣一般都會在脾胃處盤踞,這種情況就導致腹氣不能及時下去,從而使異味直上口腔,出現口腔異味、口臭的情況。
5.舌苔厚膩
早上在起床後可以觀察自己的舌苔,是否過於肥膩,舌體是否腫大、邊緣是否有齒痕,若有,很可能就是因為體內溼氣重導致的了。
6.肚子變大
現在有些人肚子挺挺的,顯得很胖,其實這種情況可能不是肥胖造成的,很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溼氣重導致的肚子變大,溼氣會對身體的新陳代謝造成影響,導致過多的溼氣在體內停留,加重脾胃的運行負擔,從而肚子變大。
怎樣祛溼呢?
1. 運動
平時沒事的時候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排出毒素、溼氣,但需注意不要劇烈運動,不要出大汗,避免寒氣再次侵入身體。
2、泡腳
每天晚上可用熱水泡腳,活絡經脈,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溼氣排出,泡腳大約30分鐘左右就可以,水中加些艾葉、花椒效果會更好。
3、茯仁末
中醫善用食療的方式來調理身體,茯仁末則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食材,由茯苓、薏苡仁等9種食材熬製而成,可健脾胃、祛溼氣、排出毒素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