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一直都有茶友在疑惑武夷巖茶的炭焙與電焙之別。
比如:有言「葉底出了蛤蟆背的巖茶,才是炭焙的!」
比如:又有言「幹茶看著有結霜的巖茶,才是炭焙的!」
比如:還有言「葉底摸起來硬邦邦的巖茶,就是電焙的!」
比如:甚至有言「葉底看著黑漆漆的,估計是炭火烤焦了,一定是炭焙的!」
這些茶友都在用福爾摩斯式的精神,試圖通過茶葉外表的蛛絲馬跡來抓出巖茶是炭焙or電焙。
聽他們的語氣看他們的表情,視電焙茶為洪水猛獸。
武夷巖茶是以炭火烘焙聞名,有「焙法實甲天下」一說,所以,茶客們開始糾結喝到的巖茶是不是正兒八經炭焙的,對電焙、機焙的茶嗤之以鼻,並且熱衷於尋找揪出電焙茶的法門。
對於巖茶,電焙與炭焙確實有區別,至於如何分辨,我們還是要找武夷山的做茶人了解一下。
《2》
到底能不能看看幹茶、喝上幾口就能判別出巖茶是炭焙還是電焙?
連續問了幾個茶農,他們聽了直搖頭,有人說得乾脆,「如果能這樣看出炭焙和電焙茶,那這人不是神仙就是神棍!」
他們與茶葉打交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一步步看著茶葉在烤箱或者在焙籠上逐漸乾燥成型,並沒有發現電焙與炭焙在茶葉外形上有明顯區別。
因為無論是炭焙還是電焙,都是使用高溫讓茶葉乾燥縮水、逐漸「黑化」的過程,葉片表面發生的變化基本是異曲同工。
看來這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哪怕拎著放大鏡研究幹茶、葉底,也基本無跡可尋,前文說的蛤蟆背、結霜、葉底硬化等現象過於單一、片面,並不能作為炭焙與電焙茶的判斷依據。
如果仔細喝的話能判別出來嗎?
有些茶農比較自信,想也不想就肯定覺得自己能喝出來,問其電焙茶喝起來啥特點,憋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有的茶農謙遜多了,坦言道「如果分開單獨喝不一定可以辨別,要是同一款茶分別進行了電焙和炭焙,並且把兩泡茶放在一起對比來喝,應該是可以喝出來的。」
這樣看來,要輕鬆靈活地辨別炭焙和電焙茶,難度不小。
《3》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武夷巖茶如何進行電焙。
電焙,一般分兩種,電焙籠和烤箱,還有一種是較大型的茶廠使用的自動烘乾機,無法大範圍使用就不多聊了。
先說說烤箱,使用起來比較方便、靈活,也便於清潔。
烤箱明顯的缺點在空間密閉,很容易造成茶葉內部熱量淤積,溫度過高茶葉發酵過度。
大多數茶農家用的烤箱有十幾層,每一層茶葉的受熱和通風情況不同,造成上面幾層與下面幾層的茶葉烘焙程度出現差異。
當然,茶農在長期的電焙過程中積累了經驗,十幾層的烤箱不需要每一層都用上,只用到烤箱的上面幾層,同時把烤箱門打開來焙茶。
電焙籠的造型與炭焙用的焙籠一樣,前者底座是用電發熱,後者是燒炭提溫。電焙籠的溫度控制要比炭焙來得精準。
而且它與炭焙一樣,空間開闊,空氣對流,彌補了烤箱的劣勢。
如果茶農焙茶技巧高超,又能巧妙使用電焙籠和烤箱,用電焙也能達到不錯的烘焙結果。
而且現在武夷山流行做法是,前期茶葉走水用烤箱、烘乾機,後期用炭焙,雙管齊下,這下更是雌雄難辨,你說這茶是電焙還是炭焙?或者哪路神仙還能喝出這茶是電焙與炭焙結合體?
《4》
雖然,電焙產生的結果是接近炭焙的,但它終究與炭焙不同,正如一句電影臺詞「凡鳥始終是凡鳥,不會飛上枝頭變鳳凰的」。
電焙的熱能熱風是從外往內烘烤茶葉,高溫先到達茶葉表層,容易讓表皮收縮、硬化,這樣就很難焙到茶的骨子裡,焙出來的茶有皮而無骨。
炭焙則相反,從內到外地受熱,比起電焙更容易焙透。焙坑裡炭火的火力向上衝,空氣循環流通,能更好地驅趕茶葉裡的水分、雜味,焙出來的茶香氣清晰、滋味通透。
更精妙的是,炭焙過程中,炭火會與茶葉發生一段化學關係,更是奠定了炭焙巖茶不可取代的地位。
燃燒的炭火會產生負離子,負離子把茶葉細胞間隙撐開,熱能進入到茶葉內部,從而把澀水、苦水逼出。
這個化學反應過程,也是茶葉的呼吸氧化過程,而電焙缺少這個過程。
電焙是一種平面的焙茶法,比較容易焙出香來。炭焙是一種立體的焙茶法,除了茶香之外,還能讓茶湯柔軟,滋味醇厚,茶水甘甜。
所以,面對炭焙和電焙茶,有經驗的茶農是可以通過茶湯的口感給出幾分判斷。
以他們長年的經驗來看,炭焙的茶有焦糖香,苦澀感弱,湯水細膩稠滑,甜度高。而電焙的茶有咖啡味,滋味薄,湯水偏硬。
如果有山場的茶,茶農是儘可能採用炭焙,能更好地讓山場韻味顯現出來。
而且電焙是焙到皮,炭焙是焙到骨,相比之下,電焙茶比炭焙茶更容易返青。
《5》
說到底,電焙茶就是比炭焙茶少了些炭火香,缺了一抹靈魂。
在沒有通電沒有機械設備的年代,所有巖茶只能炭焙,而時代發展,我們必須接受現代化機械制茶手段,落後的生產力始終要被甩在後面。
炭焙的茶並非都好,技術不好分分鐘就把茶焙壞,電焙的茶也不是完全上不了臺面,只是那些好山場的茶不太會拿去電焙。
麻花願意相信茶農會努力去把茶焙好的,不管他用了炭焙還是電焙,能達到我們喜聞樂見的結果,為什麼不接受呢?
如果你每喝一款茶都要先糾結一番它是不是電焙的,我覺得你對巖茶的愛過於畸形了。
炭焙茶好,產能卻有限,電焙能大大提升效率,對於那些巖茶大戶來說,效率高產量大才能搶佔先機,使用電焙能快速向市場輸送新茶,佔據主動。
所以,請正視電焙茶吧,如果你日常喝的都是中低價位的口糧茶,大約都是電焙的!
黑貓白貓,能逮耗子才是好貓。電焙炭焙,也是這個理!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