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感覺挺好,再也不胸悶氣喘了!」5月7日上午,罹患風溼性心臟病的李女士康復出院了。兩周前,4月23日,東南大學醫學院傑出校友、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外科孟旭教授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建立專家工作站後,聯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團隊,成功為一風溼性心臟病患者施行體外循環下二尖瓣成形術。
女子胸悶不適 元兇竟是風溼性心臟病
1個多月前,40歲李女士活動後出現胸悶不適,爬樓後大喘氣,平躺下來感覺呼吸困難。到蘇北當地醫院就診後,心臟彩超提示心臟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狹窄合併關閉不全。通過藥物治療後,李女士症狀稍有緩解。為進一步治療,在家人陪同下,李女士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門診就診。該院胸心外科李鴻雁副主任醫師仔細了解患者病史,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患者雙心房擴大、重度肺動脈高壓,需儘快手術治療。
中大醫院胸心外科李鴻雁副主任醫師(左三)為患者檢查。王倩 攝
對於風溼性心臟病患者,該如何選擇外科治療方式呢?瓣膜置換?還是有其它更好的選擇?「二尖瓣成形術才是該病的首選,具有心功能恢復好,無需終生抗凝,術後併發症少等優勢。但因為種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風溼性二尖瓣患者的治療仍以外科換瓣為主。」李鴻雁副主任醫師說,目前最常用的人工瓣膜置換,難以避免地造成二尖瓣解剖結構和特性的破壞,使患者心功能受到重創,影響患者的遠期預後。我們考慮李女士年輕才40歲,為提高今後的生活質量,最終決定先調整患者心功能狀態後,再行二尖瓣成形手術。
國內頂級瓣膜修復專家加盟 同臺手術
4月23日,對於患者李女士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而對於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來說,同樣是個特別的日子。當天,東南大學醫學院傑出校友、著名心血管外科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外科孟旭教授工作站揭牌儀式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舉行。揭牌儀式後,我國頂級的瓣膜外科專家孟旭教授進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二尖瓣成形手術演示,而施行手術的患者恰恰就是李女士。
在全麻下,孟旭教授、李鴻雁副主任醫師等專家同臺,在體外循環下成功為患者施行二尖瓣成形術。術中,在心臟灌注停跳後首先對瓣膜進行探查,將粘連的交界準確充分切開,精雕細琢地削薄瓣膜,最後放入成形環對變形的自身瓣環進行塑形。「二尖瓣成形術是很安全的手術方式,但對術者技術要求高,比換瓣更精細化,特別在二尖瓣的修復上,需要『快和準』。」李鴻雁副主任醫師說,因在體外循環下手術,所以給術者時間有限,需有豐富「實戰經驗」醫生上陣。
孟旭教授、李鴻雁副主任醫師等為患者李女士手術。王倩 攝
手術很成功,歷時3個多小時,術後複查心臟彩超,發現患者二尖瓣狹窄和返流幾乎完全消失。「碰到國內頂級專家來南京手術,我感到特別幸運!」術後李女士胸悶不適症狀全無,身體恢復快,次日就下床活動,5月7日患者康復出院。
中度以上風溼性心臟瓣膜疾病患者應及時手術
專家介紹,在臨床發現很多風溼性心臟病患者久拖不治,或擔心手術風險,或存僥倖心理,一心想保守治療,殊不知為此錯過最佳外科手術治療時機。專家提醒,風溼性心臟病是可以控制的疾病,儘早診斷儘早治療是關鍵,在出現房顫、嚴重的肺高壓、明顯心功能不全之前,患者就應該及時手術。
風溼性心臟瓣膜疾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病之一,是完全可以治癒的,當經過彩色超聲心動圖檢查,發現中度及以上的瓣膜病以及(或)心臟增大時,應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是目前唯一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法,同時風溼性瓣膜外科修復術,相比瓣膜置換術,能延長患者生命,帶來更好的生活質量。
通訊員 崔玉豔 程守勤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