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服:研末,每次0.7~1錢,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本品為乾燥皺縮的全草,莖纖細灰棕色或暗棕色,表面具縱溝紋,被稀疏毛茸,潤溼展開後,葉為複葉,小葉膜質,通常5-7枚,少數9枚,葉柄長2-4cm被糙毛;側生小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中央1枚較大,長4-12cm,寬1-3.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被粗毛,葉緣有鋸齒,齒尖具芒。常可見到果實,圓球形,直徑約5mm,果梗長3-5mm。味苦,具草腥氣。顯微鑑別葉橫切面:葉的上下表皮由1層長方形細胞組成,外被角質層。葉肉組織異面型,柵欄組織由1-2層細胞組成,不通過主脈;海綿組織由3-4層細胞組成。主脈均向上下表皮突出,內側有2-3層厚角細胞,維管束外韌型。葉表面:上表皮垂周壁近平直,下表皮垂周壁微波狀彎曲,氣孔為不定式。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和腺毛;非腺毛由5-14個細胞組成,表面有明顯的線狀角質縱紋,長120-360mm。莖橫切面呈多角形,表皮由1列扁平的細胞組成,外壁角質增厚,著生單細胞和多細胞非腺毛,角隅處有厚角組織,由4-6列細胞組成;皮層內方有圍繞於韌皮部外緣的半月形纖維柬,內方有9-10個大小不等的雙韌維管束,放射排列;兩韌皮射線間有石細胞群;髓部薄壁細胞內含有直徑12-28mm的澱粉粒。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長,有稜,卷鬚先端2裂或不分裂。鳥趾狀複葉,互生;葉柄長2~4釐米,被柔毛;小葉5~7枚,膜質,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淺波狀小齒,中間小時較大,長4~10釐米,寬1.5~3釐米,兩側小葉漸小。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組成腋生、披散的圓錐花序,長10~16釐米;花萼短小,5裂;花冠黃綠色,6裂,裂片線狀披針形,長2.5~3毫米;雄蕊5,花絲下部合生。雌花序較短;花柱3,子房球形。漿果球形,直徑5~9毫米,成熟時黑色。生於山間陰溼處。喜溫暖氣候。喜陰溼環境、忌烈日直射,耐旱性差。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宜選擇山地林下或陰坡山谷種植,以肥沃、疏鬆的砂壤土為好。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東、貴州。現各地多有栽培。治療慢性氣管炎:取七葉膽(全草)研粉,製成片劑或裝膠囊,每次2.5~3.0克,日服3次,10日為一療程。537例(年齡均在50歲以上)患者經一個療程後,臨床治癒25例(4.7%),顯效133例(24.8%),好轉266例(49.5%),無效113例(21%)。觀察中發現:七葉膽對吸菸的氣筍炎患者療效較差,對痰溼化熱型療效比痰溼型好。副作用:少數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或便秘),頭暈,眼花、耳鳴等,均較輕微,能堅持繼續服藥。
- 本文結束 -
本文僅普及本草常識,不做處方
如需使用,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對於任何形式野生動、植物的使用
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感謝您 分享 贊 在看 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