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鐘形。棕色,外面下部密生柔毛,先端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紫蘇:又名桂荏、赤蘇、皺紫蘇、紅蘇、黑蘇、白紫蘇、香蘇、臭蘇、蘇麻。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莖直立,多分枝,紫色、綠紫色或綠色,鈍四稜形,密被長柔毛。葉對生;葉柄長3-5cm,紫紅色或綠色,被長節毛;葉片闊卵形、卵狀圓形或卵狀三角形,長4-13cm,寬2.5-10cm,先端漸尖或突尖,有時呈短尾狀,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粗鋸齒,有時鋸齒較深或淺裂,兩面紫色或僅下面紫色,上下兩面均疏生柔毛,沿葉脈處較密,葉下面有細油腺點;側脈7-8對,位於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輪傘花序,由2花組成偏向一側成假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長柔毛;苞片卵形、卵狀三角形或披針形,全緣,具緣毛,外面有腺點,邊緣膜質;花梗長1-1.5mm,密被柔毛;花萼鍾狀,長約3mm,10脈,外面下部密被長柔毛和有黃色腺點,頂端5齒,2唇,上唇寬大,有3齒,下唇有2齒,結果時增大,基部呈囊狀;花冠唇形,長3-4mm,白色或紫紅色,花冠筒內有毛環,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圓形,中裂片較大;雄蕊4,二強,著生於花冠筒內中部,幾不伸出花冠外,花葯2室;花盤在前邊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著生,柱頭2裂。小堅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徑1-1.3mm,有網紋,果萼長約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野紫蘇:又名野生紫蘇、尖紫蘇、臭草、野香、青葉紫蘇、蘇麻,白絲草、紅香師草、蚊草、野豬疏。這一變種與紫蘇的區別在於:果萼小,長4-5.5mm,下面被疏柔毛,具腺點;莖被短柔毛;葉較小,卵形,長4.5-7.5cm,寬2.8-5cm,兩面被疏柔毛。小堅果較小,土黃色,直徑1-1.5mm。花期6-8月,果期7-9月。野紫蘇: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臺灣等地。《本經逢原》:"亡血家大虛,及妊婦產婦發散,用紫蘇苞最佳,取其氣味皆薄,而無過汗傷中之患也。"
- 本文結束 -
本文僅普及本草常識,不做處方
如需使用,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對於任何形式野生動、植物的使用
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感謝您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