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理學:人格特質的心理塑造

2021-02-11 讀心術與心裡學

第三章 人格特質的心理塑造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綜合模式,它不僅包含強健的體格,還包含健康的精神。所以女人要善於就人格心理進行調控與塑造。女性人格心理的調控是通過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控制最終達到心理完善的一個過程,它對於鑄就女性的幸福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節 不要讓憂鬱佔據快樂的心

憂鬱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也是一種陰影的心理。隨著當今競爭的愈演愈烈,壓力也愈來愈大。現代女性有越來越多的人患憂鬱症,從而在心情沉重之中丟失了許多快樂。嚴重者甚至會悲觀厭世,直至最後走上自殺的道路。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現實生活中發生過很多這樣的悲劇。因此,憂鬱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對此要善於調節心理,不要讓憂鬱佔據快樂的心。

認識憂鬱與快樂

快樂是一種我們心靈上的滿足,它會使我們變得開心。它是抽象的,也是具體的;它是無形的,也是具有形的。快樂讓人觸摸不到,但它卻能夠表現在我們的臉上,那就是我們的笑臉。快樂其實很簡單,只需我們時刻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每天都笑笑,每時都樂樂,那麼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了。

我們快樂的多少,來自具有樂趣事物的多少,來自於滿足我們內心的需求願望的多少;快樂的大小,來自於我們所做有樂趣之事的大小,來自於我們需求強度的大小;快樂的長短,來自於我們享受快樂過程的長短,這個長短來自於我們對這個過程正面焦點關注的時間長短;快樂的深淺,來自該事在我們心中地位的深淺。

憂鬱症是不會享受快樂者的一種常見心理疾病,我們女性發病率往往比男性高兩至三倍,其最顯著特徵就是具有憂鬱的情緒。憂鬱的女性往往會感到悲傷、無助、沒有希望,也會常常哭泣,這樣,我們自尊和自信也會快速下降,甚至會產生罪惡感或無價值感等。

這種感覺會將我們女性的人生快樂心理掃蕩得一乾二淨,會使我們平靜安適的心境變得容易激動或被激怒,還會使我們覺得人生無趣。

本來,一個輕鬆自如的人一旦患上憂鬱症,就會發現自己再不會因為任何事物而感覺新鮮與興奮了。以往可以愉快享受的活動,此時再也不會感到快樂,再也沒有興趣去從事它。不僅如此,憂鬱症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會受到一系列的影響。(1)認知的改變

憂鬱症會影響我們憂鬱者的記憶和思考過程,我們往往會變得無法集中注意力,在做決定時變得更困難,就算是很小的事情,比如說要穿什麼衣服,或是要準備做哪道菜,在做決定時也會變得十分困難而耗時。因此,患上憂鬱症的人會發現,要把事情做完總是變得非常困難。(2)生理的改變

憂鬱症會影響我們許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舉例來說,它會使我們女性的睡眠和飲食習慣產生巨大的混亂。憂鬱的女性可能在清晨四五時醒來卻再也無法入睡,可能整天睡眼惺忪卻要花上更久時間待在床上。也可能飲食過量而變得過重,也可能失去胃口而體重減輕,同時,她的性慾也可能會下降,甚至消失。

憂鬱症會削弱女性的活力。患有憂鬱症女性常會覺得疲累、動作變慢,或是感到精疲力竭。就連起床或是準備進食這些小事,都要花上極大地努力。憂鬱症也和許多模糊的身體不適相關,包括頭痛、背痛、腹痛,以及原因不明的種種疼痛等。(3)行為的改變

憂鬱症會以許多方式改變人的行為。如果她原先是個儀容整潔的人,現在可能會忽略自己的外貌;如果她原先在付帳時總是小心翼翼,現在有可能會開始花錢。她可能開始遠離人群,轉而偏好待在家裡;她可能會更常和另一半,或是其他家人爭吵;上班時,她可能常無法按時完成工作。

總之,憂鬱症會使原本快樂無比的人變得心灰意懶,使朝氣蓬勃的人變得死氣沉沉。憂鬱症能消耗人的鬥志和青春,讓一個本來充滿理想的人卻變得意志消沉,昏昏噩噩,甚至最終一事無成。

本公眾號今日起將推出:《女性心理學》《男性心理學》《戀愛心理學》《兩性心理學》《生活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微表情讀心術》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方便閱讀各種《心理學和讀心術》

需要《讀心術和心理學》書籍電子書的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我微信。《讀心術和心理學的全部內容。

未完待續……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內容

相關焦點

  • 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雖然希波克拉底的生物學知識或許並不準確,但是他是身心聯繫這一觀念最初的提倡者,也是第一個將人格進行分類的學者。2. 現代心理學的人格分類現代心理學擁有多個人格分類體系。一部分人格理論家認為氣質是人格的整體傾向,具有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另一些理論家認為人格具有多個維度,是多種特質的組合;還有一些科學家根據人格類別,而不是維度將人進行歸類。
  • 137名人格專家評析30種性格特質,並以心理健康為軸進行了排名
    心理上「健康」的人最容易擁有其中的哪些特質呢?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威布爾登(weibkebleidorn)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試圖在《個性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發現,高度開放的感情、積極的情緒、直率的個性、再加上低水平的神經質,最能表明一個健康的人格。「自從人格科學研究開始以來,學者們就對塑造健康的人格原型感興趣,」布萊登和她的團隊說。「現代人格特質理論之父戈登·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根據一個人是否擁有長期目標而判斷他是否成熟。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人格特質理論有哪些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人格特質理論有哪些 2020醫療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醫療招聘醫學心理學資料,跟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你的人格特質,和你的工作匹配嗎?
    H.J.艾森克從特質理論出發,以因素分析方法和傳統的實驗心理學方法相結合長期研究人格問題,並把研究興趣從特質轉向維度,從而確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論。艾森克反對把人格定義抽象化,他指出「人格是生命體實際表現出來的行為的模式的總和」。艾森克認為這種行為模式的總和包括認知(智力)、意動(性格)、情感(氣質)和軀體(體質)四個主要方面。後來他又強調人格具有穩定持久性。
  • 銳學教育:大五人格特質
    《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中第(七)條:健全心理健康科普宣傳網絡。試點地區衛生健康、宣傳等部門要加強協作,健全包括傳統媒體、新媒體在內的科普宣傳網絡,運用報紙、雜誌、電臺、電視臺、網際網路(門戶網站、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等,廣泛宣傳「每個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責任人」「心身同健康」等健康意識和科普知識。【答疑】大五人格特質不包括( )。
  • 渣男的人格特質丨如何識別並遠離渣男
    美國心理學會出版的心理學詞典對卡薩諾瓦症候群的釋義如下:渴望著擁有大量的情人,因此會積極地追求女性,並試圖引誘女性在沒有情感關係或承諾的基礎上發生性行為。02渣男的人格特質對於多數渣男而言,其通常具有黑暗型人格,即黑暗三聯徵(Dark Triad)。而構成黑暗人格的特質分別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自戀和精神病態(Paulhus, & Williams, 2002)。
  • 人格心理學(四)
    人格心理學(四)作者:周正 荻蘭道德經第十五章老子就人格結構進行了探討。人格在心理學範疇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很難明確其定義,在周正教授《青年應用心理》一書中,人格被解釋為人類本性的格式。有關人類的本性是先天形成還是後天形成的一直以來爭論紛繁。有人認為人的大部分特性來自遺傳,是先天的。
  • 人格神經科學:探索人格特質的神經生物機制
    作者簡介:   人格神經科學(personality neuroscience)通過整合人格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研究人格差異的潛在神經基礎,探索人們在行為、動機、情感及認知等方面產生個體差異的生物學根源。
  •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B6 人格特質理論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格界定卡特爾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的一種預測。(二)人格結構/簡述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因此,特質結構也就是人格結構。他對特質的分類繼承並發展了奧爾波特的特質分類,提出了心理元素周期表:1.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共同特質是某一地區、某一群體、某一社會中各成員所共有的特徵;個別特質是個體所具有的獨特特徵。
  • 什麼是「高潛力人格」?這6個高潛力人格特質,你都具備嗎?
    所謂高潛力人格,是指個人因為性格中具有這些人格特質,所以在做事方面更具備成功的潛力。事實上,在心理學領域,人格研究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心理學家通過從事實驗,案例研究,自我報告研究和臨床研究,來試圖評估和了解更多人格,也對每個不同人格的優缺點進行分類。
  • 人格反映心理狀態,從人格入手自我療愈,可從源頭上解決心理問題
    心理學脫胎於哲學,區別於神經醫學,1879年,馮特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這標誌著心理學的誕生,跟任何學科一樣心理學的發展也是一部不斷的驗證實踐,再驗證實踐的歷史,在弗洛伊德之前人們對待精神類或者心理類疾病是簡單粗暴的,科學家只願意承認那些被解剖的器官或者被驗證的事實。
  • 什麼是人格?人的人格特質是如何形成的?看完這篇豁然開朗
    人格是一種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人格,指的是人們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顯現的自身在思想、價值觀、社會關係、行為模式、情感體驗等各個方面的大體趨勢,以及在這些方面上與其他個體之間的差異。眾多研究者認為,人格是一種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先天因素在人格形成過程中其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 大五人格特質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人格是什麼呢?心理學對人格的定義是:個體在先天生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與後天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也就是說,人格是每個人能夠區別於他人的、特有的心理上或行為上的特性,是每個人獨有的行為思考方式。人格是一個人的心理行為模式,是由內在的心理特徵和外部行為方式共同構成,並不是單一的心理特徵或行為方式,而是心理特徵與行為方式的多側面、多層次與多維度的統一體。那麼大五人格特質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英國科學家高爾頓爵士注意到我們的語言中有好多好多描述人性格特點的詞。
  •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一、卡特爾人物簡介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是倫敦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在一戰戰地醫院護理傷殘士兵的經歷讓他決定從事心理學的研究,於是他在倫敦大學繼續選擇讀心理學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做了斯皮爾曼的研究助理。
  • 卡特爾16種人格測試,你最吸引人的特質是什麼?||人格特質測試
    心理學上是怎麼看的?01「性格差異」是怎麼來的?在這裡,我們常說的性格,心理學家們更偏愛說 「人格」。著名心理學家Dan McAdams曾說過,「一個人的人格,就像是被人們的種種人生故事包覆著的氣質性格」。
  • 筆記|《人格》B1 人格心理學導論
    今天起,我們開始複習 人格心理學 筆記啦~共計七編,約兩周完成。下圖是簡要的框架。一起加油~B1 人格心理學導論 C1 緒論一、人格心理科學的研究特點1.在研究內容上側重於人的心理差異2.在研究策略上強調人格的整體統合性3.在研究特徵上注重人的內部穩定性二、人格研究的主題簡述人格研究的主題人性哲學 人格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學科,人性哲學體現了每位學者看待人的態度與對人的思考取向
  • 十六型人格測試是怎麼說明一個人的個性的?超準十六型人格情商排行榜,16項人格特質測評,榮格十二型人格測試,人格原型測試題!
    當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B.Cattell)在20世紀20年代從物理科學轉向心理學領域時,他失望的發現大多數人格理論都是基於哲學和個人猜想,或者是由醫學專業人士開發的,幾乎沒有科學依據。
  • ...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層次理論
    (3)承認人的發展限制,同時認為人類有一種不可缺少的自由選擇和自主傾向,能夠努力克服自身條件的限制;(4)反對心理學的還原論,反對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的貶低,主張按照心理學的本來面目看待意識經驗;(5)認為人格的發展有無限的可能性,人有實現自己的潛能、不斷超越自我的傾向,心理學無法對人性進行窮盡的解釋
  • 人格特質對職業生涯的影響
    為了探究這些問題,我最近的一篇論文檢視了男性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人格特質與終生所得之間的關聯。我發現,在職涯之初,男性的所得完全不受人格特質影響。但是,較盡責、較外向、親和力較低的男性,在四十幾歲到六十幾歲之間,因人格特質而受惠最多。證據也指出,有一個次群體的男性,因這些特質而受惠的程度是他人的兩倍,那就是研究所教育程度的男性。
  • 心理學考研必學課+270份心理測量表
    巔峰銷售心理學203.     董進宇家庭教育(精編列印版)204.     動機與人格205.     動機與人格——馬斯洛206.     洞察心理高手上.207.     都市男女心靈修煉寶典:生命密碼208.     發展心理學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