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
今年10月27日,家住上海的王老伯,今年63歲,原本高高興興地參加同學聚會,哪知道自己突發疾病,呼吸困難,漸漸的失去了意識。千鈞一髮之時,一位少年伸出援助之手,終於,老伯獲救。12月26日中午,老伯通過校服的線索,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恩人,上海格致中學高一學生——盛曉涵。
我們都說細節決定成敗,放在上述事件中,說細節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都是不為過的,那麼盛同學,是如何做到臨危不亂的呢?
觀察放第一。盛同學說,他先是觀察,老伯身旁的朋友幫其拍背,但老伯臉色卻已經發紫。
手觸頸動脈。盛同學用手觸碰皮膚,感到老伯體溫觸感接近戶外溫度,於是,男孩觸摸老伯頸動脈,發現脈搏已經十分微弱。
排除噎食情況。盛同學用海姆利克急救法,讓老伯放倒,站在老伯背後,用兩手臂環繞老伯腰部,一手握拳,並且讓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老伯胸廓下河臍上的腹部位置,最後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並壓迫病人的腹部,但發現並無異物排出。
胸外按壓輔以人工呼吸。盛同學請老伯身邊的朋友,進行人工呼吸。
動作不停,直到醫務工作人員喊「cut」。盛同學發現老伯呼吸力度有所恢復,內心欣喜,但是手頭仍停不敢停下,直到醫務工作人員接手後,才離開。
看完細節展示,是不是對盛同學,心生佩服呢?說實話,我更欣賞他接下來說的一番話。
盛同學說,他的偶像是雷鋒。他最喜歡雷鋒說的一句話是:「如果傻子能夠幫到別人的話,那我寧願做個傻子。」如今的盛同學也自嘲,說他自己現在也是可以幫到人的傻子!
盛同學接下來還給我們講述了他的「社會輸贏論」:
當一個人倒在地上,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他是會不會訛我的錢?那這個社會就輸了。當一個人倒在地上,人們的第一反應是我要不要去幫忙,不管最終能否幫上,那這個社會就贏了。
最後,文末,還是照例來點乾貨!安全應急教育的知識,希望大家都學學,以便應對危機時刻。(當然用不到更好!(●''●))
胸外按壓要點梳理:(敲黑板,劃重點)
第一,先判斷周圍環境是否安全。第二,一邊拍肩膀,一邊呼叫被施救者,判斷其是否具有意識。比如:先生或女士,你怎麼了?你聽得見嗎?第三,引導身邊人立刻撥打120。
第四,判斷心跳情況,手觸頸動脈(頸動脈位於頸部氣管前方的兩側),感受搏動。注意數數十秒鐘,1001、1002、1003、1004、1005、1006、1007、1008、1009、1010。(為何這樣數數,你知道嗎?)。第五,耳朵貼近被施救者鼻子,聽氣流聲。同時臉轉向前胸部,觀察胸口是否有起伏,臉部是否有氣流打在臉上。第六,沒有搏動和呼吸,趕緊實行胸外按壓。關鍵是找到按壓點,7步驟走起。下圖所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