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日記|病區胸外按壓30分鐘,害怕!但這是我的職責!

2020-12-14 大洋網



交接班,我換好防護服進去病區,只見到一個個戴著白色帽子的小藍人跑來跑去,也分不清誰是醫生,誰是護士。

一個值班結束,易炳昆已經累得無精打彩。

今天一次就接收了40多名患者,病區裡有收患者的,有上監護的,有上呼吸機的,有接輸液瓶,有抽動脈血驗血氣的,醫生護士滿場飛奔。

我正在忙碌中,突然,有個家屬跑過來對著我喊,「護士護士,你快來看下,監護儀上怎麼數字沒有了?!」我趕緊跑過去,發現在監護儀上血氧飽和度完全沒顯示,心率也在往下掉,我趕緊上前呼叫,發現患者沒有反應,於是趕緊呼叫醫生跟同事。同時,我毫不猶豫地第一時間給患者做胸外心臟按壓,30分鐘過去,穿著防護服的我滿身大汗。

下班後,同事問我:「你當時怎麼想的,不怕被感染嗎?」

其實事後想想,我也是怕的,不過當時真沒想這麼多,只知道這個患者必須馬上搶救,這是我的職責。

我是湖北人在廣州,出徵時抱著「支援武漢、幫助家鄉」的心情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進入對口支援的漢口醫院呼吸科,才發現這裡條件真的很簡陋,診療環境很惡劣,讓人心情沉重。

疫情很嚴峻,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武漢醫務人員很緊缺,患者需要我們,武漢需要我們,我一定不能害怕!


與同事在一起,準備換裝上崗。


下班,臉上壓出來「貓須」幾個小時都無法消失。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何雪華、吳波 通訊員薛冰妮、高龍、朱健、王蒙

圖/廣東醫療隊提供

相關焦點

  • 顧不上防護服會裂開,我給患者胸外按壓30分鐘
    分,來到漢口醫院呼吸科六區,發現這裡條件真的很簡陋,雖然前面的同事也有說過,但當自己來到病區後,才真正感受到這裡的環境多麼惡劣,換好防護服進去病區,只見到一個個戴著白色帽子的小藍人跑來跑去,也分不清誰是醫生誰是護士。
  • 跪在平車上1500多次胸外按壓,她溼透防護服將心臟驟停患者救回
    腦出血患者突發心臟驟停,穿著厚重防護服的她立馬把患者扶上平車,跪在移動的平車上不停歇地做胸外按壓15分鐘,贏得搶救時間,最終患者恢復心跳,這時汗水已溼透了她的防護服,跪到發麻的雙腿幾乎失去了知覺……這是3月25日上午,發生在武漢市第三醫院首義院區的驚險一幕,救人的醫生是首義院區ICU
  • ...職責擔當一一記江西馳援武漢市第五醫院發熱病房11病區主任楊文龍
    「家鄉的父老鄉親們,過不了多久,我一定能回到生我養我的廣豐,去銅鈸山看看漫野的映山紅,嘗嘗地道的羊肉粉,進嘴飄香的臘肉……當然,我更想去橫山明德書院看看孩子們,因為,若干年他們就要撐起廣豐甚至祖國這片天!決勝湖北,決勝武漢!我們一直在加油!
  •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成功救人,他說自己是傻子,我卻被他「圈粉」
    #高一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成功救人#今年10月27日,家住上海的王老伯,今年63歲,原本高高興興地參加同學聚會,哪知道自己突發疾病,呼吸困難,漸漸的失去了意識。胸外按壓輔以人工呼吸。盛同學請老伯身邊的朋友,進行人工呼吸。動作不停,直到醫務工作人員喊「cut」。
  • 男子心臟突然停跳,德州醫護千次胸外按壓挽回生命
    幸得醫院急診科醫護迅速趕到,千次胸外按壓挽回了他的生命。當天中午,張先生前往德州市婦幼保健院為正在執勤的妻子送午餐。可是,剛把午餐遞到妻子手中,他就突然倒地,昏迷不醒。前一秒還是健康的人,後一秒卻倒地不起,這讓他的妻子一下子慌了神。妻子立即撥通了本院急救科的電話,值班醫生馮靖涵立馬帶領護士閆文慧、袁青林前往。
  • 300分鐘,3萬次心臟按壓,30名醫生輪流搶救8歲男孩
    △醫護人員輪流為小雨做胸外心臟按壓。△醫護人員輪流為小雨做胸外心臟按壓。暴發性心肌炎的起病急、發病兇、進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如不及時救治,後果不堪設想。搶救,30名醫護輪流按壓超30000次於是,醫務人員組織力量為小雨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搶救。胸外心臟按壓對醫務人員的體力是個極大的考驗,每分鐘100-120次的按壓,並且按壓的深度、手法都必須到位,一般按壓1-2分鐘就要換人,才能保證按壓效果。可是,上海到常州,光路上就要三個小時,那得按壓多少次呢?
  • 白褂赤子的日記接力
    就此,一群白請戰士前赴後繼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以最美「逆行者」的身影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讓人感動!讓人落淚!該院隔離一區副主任程玲、危重症隔離十一區主任沈秀珍、隔離十五區護士長羅莎的日記真實記錄了疫情一線的點滴。
  • 15歲男生胸外按壓6分鐘,"教科書式"救人!
    不少網友表示這為少年的做法十分勇敢,運用專業知識挽救了一條生命,為他點讚!網友還建議:把急救技巧寫進中小學教材!利國利民!所以當發現猝死的患者時,要在背部墊一個硬板子,而且要把猝死者的頸部直接抬高,而且頭顱必須要往後仰,這樣可以使猝死者氣道比較暢通,然後對其胸部進行按壓,能喚醒停跳的心臟,如果救治時間比較早,方法得當,可以挽回猝死者的生命。
  • 馳援日記 | 今天,我就是戰士
    馳援日記 | 今天,我就是戰士 2020-02-17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險情不斷一直在戰鬥…武漢隔離病房南京護士「4小時日記」
    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南京鼓樓醫院已派出三批醫療隊馳援,其中第三批醫療隊接管了武漢市第一醫院兩個重症病區。昨天,記者連線了戰鬥在重症病區的醫療隊員陳慧,講述了自己戰鬥在隔離病區的故事。  帶著「包大人」進隔離病房  2月18日凌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區,這是第三批援武漢抗疫醫療隊隊員陳慧第一個進艙班。
  • 「9床去世那晚,攥住我的手15分鐘……」浙江馳援武漢護士一夜無眠
    9床阿姨去世的那天晚上,緊緊攥住我的手,攥了15分鐘。她力氣很大,眼神裡都是懇求和絕望。有位80歲的老奶奶,不肯通知家人,一個人顫顫巍巍走進醫院,在我的再三說服下,她終於和家人聯繫上,最後順利出了院。老人拿出了費力寫好的「尋子啟事」,顫顫巍巍地逢人就問:「知道我兒子在哪家醫院嗎?」陳海燕是寧波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在武漢20多天,一直在武漢市第四醫院工作。她說寫下這篇日記的時候,剛剛在網絡上看到一篇報導,裡面寫一位重症患者寫下遺書,歪斜的字體能勉強認出:「我的遺體捐給國家!」
  • 15000次按壓!遼寧瀋陽一男子心臟停跳150分鐘後復甦
    央視網消息:人的心臟驟停幾分鐘,生命就會出現危險。而近日在遼寧瀋陽,卻出現了一個奇蹟,心臟停跳150分鐘後的張先生,在經歷不間斷進行的15000次心臟按壓後,竟然重新有了呼吸。醫生立即進行不間斷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抱球輔助呼吸等一系列的緊急搶救措施。
  • 背上自製小挎包,我就是病區最靚的仔
    近日,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蘇州二隊的病區裡,一款香芋紫小挎包成為病房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我市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市一院血液腫瘤科主管護師韓麗娟告訴了記者這款「定製」包包的由來。原來,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後,因為沒有兜兒,像筆、繃帶、剪刀、本子等各種常用工具就沒地方裝了。
  • 28歲男子心源性猝死 一群廣州醫生堅持1.5萬次胸外按壓
    1分鐘100次有效心臟按壓 這群醫護人員按了1.5萬次 從陽華開始進行心臟按壓算起,到最後停止心臟按壓,這群醫生、護士們一共堅持了兩個半小時,合150分鐘。前前後後持續的有效心肺復甦,超過1.5萬次。 掰掉了99支腎上腺素 年輕人用掉了其中85支
  • 奮戰「疫線」讓我備感職業榮光 一線抗疫護士王佳佳:收穫最多的是...
    「一開始,我被安排在第二批出徵,」誰知當天夜裡11點,王佳佳再次接到電話,「因需要安排在首批出徵。」得知出徵具體時間後,王佳佳將此事告知妻子,雖然妻子有些不舍,但依然替他收拾好行裝,將他送上了前往疫線的列車。「進入病房前,心中還是有些害怕,不過,進入病區,看到患者無助的眼神,瞬間就消除了顧慮。」
  • 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隨行採訪日記第三集:直面病毒 短兵相接
    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隨行採訪日記,今天請聽第三集《直面病毒 短兵相接》。出發時隊員們相互鼓勁:大家加油啊!一定要注意安全!1月29日早上8:30,第一批醫護人員準時從駐地出發去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為下午的接診做最後的準備,北京友誼醫院感染內科護士吳正芳就在其中:參加過非典,我今年已經45歲了,我帶領這些小孩有的都是90後,非典的時候他們還都是小孩,但是大家毫無畏懼,非常有信心的。
  • 「老人去世的那晚,緊緊攥住我的手有15分鐘…」浙江馳援武漢的護士一夜無法入睡
    9床阿姨去世的那天晚上,緊緊攥住我的手,攥了15分鐘。她力氣很大,眼神裡都是懇求和絕望。有位80歲的老奶奶,不肯通知家人,一個人顫顫巍巍走進醫院,在我的再三說服下,她終於和家人聯繫上,最後順利出了院。老人拿出了費力寫好的「尋子啟事」,顫顫巍巍地逢人就問:「知道我兒子在哪家醫院嗎?」陳海燕是寧波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在武漢20多天,一直在武漢市第四醫院工作。她說寫下這篇日記的時候,剛剛在網絡上看到一篇報導,裡面寫一位重症患者寫下遺書,歪斜的字體能勉強認出:「我的遺體捐給國家!」
  • 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隨行採訪日記第十二集:為您,我一夜長大
    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隨行採訪日記,今天請聽第十二集:《為您,我一夜長大;為你,我學會了上網》。第十二集 來源:北京新聞廣播張丹:這是我兒子,我媽就問他說:你媽媽去坐大飛機去哪了?他說,去武漢了,去救病人了!
  • 連線「逆行者」張一卓:穿上防護服十幾分鐘已汗流浹背
    一方有難,八方馳援。身為醫者,他們斬荊披棘,紛紛請纓前去一線,馳援湖北救治患者,成了「最美逆行者」。1月28日,菏澤市立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張一卓與其他醫護人員組成醫療隊緊急馳援湖北。至今,他正式投入工作已有10多個工作日,在這期間他的工作狀況是怎麼樣的呢?這兩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再次聯繫到了張一卓,了解到了他的近況。
  • 生死時刻,護士跳上平板車持續胸外按壓兩分鐘,78歲大伯被從死亡線...
    兩分鐘,扭轉生死「快來,快來,旅遊大巴車上有人呼吸微弱,叫不醒了。」7月1日上午7點剛過,隨著保安一聲急促的呼喚,剛忙了一整夜準備補充點食物的浙江醫院三墩院區急診科護士們立即放下碗筷,拉著平車風馳電掣般趕往醫院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