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才女魚玄機:為了心愛的人甘當小妾,最後在道觀中誤了一生

2020-12-17 文通今古

中國傳統女性的悲劇就在於,時代讓她們不幸,而她們又安於這種不幸。

——題記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男性的地位是遠高於女性的,千百年間,在政治中,在感情中,女性總是受害的那一方。

唐朝著名的才女魚玄機便是如此,她獲得了真愛,又由於時代及其個人的原因失去了真愛,最終釀成了自己人生的悲劇。通過了解魚玄機悲苦的愛情故事,我們或許能從中找出時代的弊病,又或許能找出愛情的真諦。

蔑視進士的才女

公元858年,二月,冬日的寒冷即將消退,長安城中瀰漫著春的氣息,不斷地撩撥著人的心弦。

這一天是科舉考試放榜的日子,按照唐朝律令,考生先要在秋天參與地方級別的解試,州府試或者國子監試,通過者要在當年十二月十五日到達京師,向禮部交納"成績單"。然後參加正月禮部主持的省試,二月放榜,便產生了這樣一批春風得意的新科進士。

大雁塔

新科進士們先是參加了宴會,而後去大雁塔題上了名,然後便去京城中的各地遊玩。這不,以新科狀元李億為主的進士隊伍來到了京城的崇真觀,他們紛紛在牆上題了詩。

可是他們邊上站著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兒,並不認為這些新貴們寫的詩有多好,反而自己提筆寫了一首:

雲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恨自己是女兒身,無法考取功名。其實言下之意便是,要是我能參加科舉考試,還有你們什麼事兒?

這個女孩兒就叫魚玄機,只不過,彼時的她,還叫做魚幼薇。年紀輕輕的她,已經是長安城中有名的才女。傳說大詩人溫庭筠還親自上門考了這個小女孩兒一首詩,結果令溫庭筠喜出望外。自此以後,魚幼薇成了溫庭筠的弟子,甚至還一度對師父產生了朦朧的情愫。

但是兩人在年齡和社會地位等諸多方面都相距太遠,終究不能結合。而走進魚幼薇感情世界裡的,卻是另一個男人。這個男人就是前面提到的新科狀元李億,

初遇愛情

李億在崇真觀看到魚幼薇所寫的詩歌,便已對此女產生好奇,何種女子竟能寫出如此優美而不失氣勢的詩歌。他千方百計地尋找渠道與魚幼薇搭上線,最後碰上了溫庭筠的有意撮合,最終得以見到魚幼薇的真容。

自見到她開始,李億便已經動心了,他發現她不僅擁有著少見的才華,更有傾國傾城的美貌,於是他當即就對她展開了追求,完全將他已經有正室的事實拋於腦後。

雖然魚幼薇頗有些恃才傲物,但是能得到狀元的熱烈追求也是沒辦法繼續矜持了,再加上她本就對李億有些意思,於是你來我往的,二人就確定了關係。

身邊的女性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愛情來了便不管不顧,轟轟烈烈地去愛,從來不去想現實中真實存在的阻礙。

兩個人最大的阻礙就是李億的原配妻子,因為李億不敢太過張揚,所以只能將魚幼薇安置在城外的宅子裡。雖然如此,剛剛在一起的二人還是十分地恩愛的,在朝任補闕的李億下班以後總是第一個趕到這兒來,二人吟詩作對,風花雪夜,好不快活。

煙消雲散

年紀尚輕的魚幼薇一度以為她看到了愛情的樣子,但是現實很快就給了他重重的一擊。二人僅僅過了一年快樂的時光,李億的正妻就出來攪局了。

李億的老婆裴氏得知李億在外養小妾後,便同李億大鬧一場,不僅要求李億休了她,還要讓李億辭官回鄉,永不與魚幼薇相見。得罪不起老婆的李億也只能與魚幼薇分離,於是,一年的感情只剩下一紙休書,丈夫也離自己遠去。

可是此時的魚幼薇並未完全放手,只要能與李億相見,她甚至願意到丈夫家中侍奉夫人。就這樣,這年冬天,她踏上了南下尋夫之路。路上她還發過不少的朋友圈,可見她對李億的深情:

……雖恨獨行冬盡日,終期相見月圓時。別君何物堪持贈,淚落晴光一首詩。

雖然這冬日如此寒冷,但是一想到可能會見到心中的那個人,便就覺得溫暖了起來。多麼深情的魚幼薇,但是,生活告訴我們,希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魚玄機行蹤地圖

果然,就算到了丈夫的家鄉,還是不能與丈夫相見,孤獨的她也只能隔著看一看丈夫所在的方位。這期間她寫了不少思念丈夫的詩,如《江陵愁望寄子安》、《隔漢江寄子安》、《寄子安》等等,那綿綿無盡的思念都化作了動聽的詩句,現在讀來也如此令人動容: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儘管如此,長江對岸的李億還是杳無音信,沒有一點兒答覆。孤獨而又痛苦的魚幼薇不得不離開鄂州,她選擇了前往江陵一代遊玩兒以排解心中的苦悶。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情場失意的魚幼薇受到了不少恩師溫庭筠的撫慰,東遊之前,溫庭筠作詩相送: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最知幼薇心意的,恐怕就是飛卿了,一句"天涯孤棹還"寫得人心中泛起陣陣酸楚。

如果說東遊前的魚幼薇對李億還心存留戀,那麼結束東遊回京時的她則心如死灰,她終於明白,李億與自己是不可能的了,自己苦苦追求的愛情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換個活法!

回到京城的她決定換一種活法兒,她要做感情的掌控者,再也不要被人隨意拋棄。

她走到了一個名叫鹹宜觀的道觀的門前,毅然決然地走了進去,她成了一名女道士。當然,她並非有志於修道,而是想要在這裡開拓一片新的人生舞臺。

她既有才華又有容貌,很難不引人注意,在這段時間裡,她與各色人等交往落得了一個"傷風敗俗"的道德罵名。但是,此時的她,是自由的,她始終真誠而又率性,豪邁而又爽朗,若生命是草,她便讓生命變得翠綠;若生命是花,她便要讓生命變得鮮豔!

值得一提的是,這中間,有一女子來道觀求籤問緣,看那女孩兒的眼神她就知道,眼前的女子跟當年的自己一樣,以為遇上了可以託付終身的男人。她笑了笑,沒有告訴那女孩兒答案,而是為她寫下了一首詩: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這世上無價的寶物都能夠求得,唯獨專情的男人無處找尋,但是她又不能不給那女孩兒一點希望,最後還是勉勵她,當然也是對自己的自解:你能夠配得上更好的,就不要糾結於眼前這樣的渣男了!

在道觀呆了三年,她又跑去昭義節度使府上做過小官,也跟著他去了一趟山西,傳說她在山西又與李億相逢,二人又度過了一年歡快的時光。又有人說她結識了一位叫左名場的長相酷似李億的男子,但不管如何,三年以後,回到長安的她仍然是孑然一身,無依無靠。

放縱感情,墮入深淵

正是在此時,她正式改名為魚玄機,也許是她真的放下了過往,開始新的生活。但是,最終,她卻在無節制的自由中墮入了深淵。

她在道觀的門口掛出了"魚玄機詩文候教"的牌子,懂的人都知道,她這是寂寞的表現。她比原先更放得開了,她的道觀中充滿了"爭寵"的男人,大有"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意思。她毫不隱諱地表達對男人的愛,樂師陳韙彈得一手好琴,她很喜歡,就寫詩來表達自己的思念:門前紅葉地,不掃待知音。放到如今,也是一個豪爽的女子。

但是,這樣的生活最終會反噬她。一天,她要出門,擔心有自己的相好來訪,就交代自己的婢女綠翹說,若有客人來訪,就告訴他我去了哪裡。然而晚上魚玄機回來問有無客人來訪,綠翹就說有人來訪,不過知道你不在,沒有下馬就走了。魚玄機不信,還懷疑綠翹與那位相好有染,於是對綠翹嚴刑拷打,但她堅決不承認,惱羞成怒的魚玄機一個沒輕重,居然直接將綠翹打死了。

臨死之前,綠翹留下了這樣一句話,可以當作魚玄機這幾年生活的註腳:

鍊師欲求三清長生之道,而未能忘解佩薦枕之歡,反以沉猜,厚誣貞正,我今必死於毒手矣。無天則無所訴,若有,誰抑我強魂?是不蠢蠢於冥莫之中,縱爾淫佚!

東窗事發後,魚玄機被人告到京兆府,最終被以殺人罪論處,死在了刑場上。

一代才女,就這樣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一生幾許傷心事,賺得多少傷心淚。

網易雲音樂中歌曲《魚玄機》之下有這樣一條評論:放在今天,魚玄機不過是一個錯付了真心的純真的小女孩兒,而放到了唐代,她卻因此誤了一生,還付出了生命。

的確如此,魚玄機之所以有如此令人悲嘆的命運,除了自身偶然的不幸以外,還有很多時代的客觀因素在起作用,在那個時代,註定了她的痛苦會加倍。

深度解讀魚玄機悲劇命運的時代因素

重視門第的婚姻觀念與傳統的妻妾制度歷史書上都會說,隋唐時期是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成長的一段時期,門第觀念不似魏晉時期那樣受到重視。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不管是選官用官還是家庭聯姻,都是十分重視門第的。唐晚期文宗皇帝曾經說過:「民間修婚姻,不計官品而尚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盧耶」,這裡的「閥閱」就是指門第,「盧」泛指普通人家,表達的就是皇帝對自己家族身世的自豪。此外,中晚唐大詩人柳宗元曾被貶到「少士人之女」的蠻荒之地,因為柳宗元是世家大族,所以「無與為婚」,他便因此忍受著「摧心傷骨,若受鋒刃」般的痛苦。由此觀之,門第觀念對民間影響極深,即使是思想較為開放的大詩人也未能免俗。

風氣如此,在婚姻中

西京鹹宜觀女道士魚玄機,字幼微,長安倡家女也。色既傾國,思乃入神,喜讀書屬文,尤致意於一吟一詠。

可見,魚玄機出身於倡家,地位極其卑賤,想要找一個能在才華上與之相配的伴侶本是極其困難的,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她在面對李億的求愛時態度非常曖昧的一個原因,畢竟對方是狀元,將來前途無量,能成就一樁姻緣的話對於自己和家族都是一種上升的資本。

但是門第觀念就像一座大山,死死地壓住了兩人的愛情,決定了魚玄機不可能名正言順地嫁到李家,況且李億先前已經娶有正妻,於是魚玄機只能做妾。

唐朝時對妻妾制度有明確的規定,《唐律》卷一三《以妻為妾》規定:「諸以妻為妾,以婢為妻者,徒二年。」長孫無忌解釋說:「妻者,齊也,秦晉為匹。妾通買賣,等數相懸。婢乃賤流,本非儔類。若以妻為妾,以婢為妻,違別議約,便虧夫婦之正道。」意思就是說,妾和婢這一類的就相當於用來買賣的物品,如果取代了妻子的地位,就會亂了道義。

所以,在門第制度之下,魚玄機不能與李億相結合。在妻妾制度之下,她只能聽任正妻裴氏將他們兩個拆散。縱有滿懷深情,無奈受到社會特定條件的制約,她也只能成為那個無辜的受害者。

唐朝環境下道觀的特殊「風景」李唐王朝不同於前朝,自開國之初,高祖便攀附道教始祖李耳,以此宣揚自己坐天下的合法性。直到晚唐武宗,宣宗時期,統治者仍然好道。唐武宗「酷求長生之道,訪九轉之丹」,而唐宣宗甚至就是服用了道士的「仙藥」而喪命的。

所以在魚玄機那個時代,道教擁有很高的地位,是社會上流行的一種宗教。而道教本來就多追求享受與自在,不似佛教那般禁慾苦行,淡化了社會上的倫理意識和貞節觀念。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道觀成了人們放鬆身心的「娛樂交際場所」。再加上唐朝娼妓行業十分發達:公卿入直,則有翠袖薰爐;官司供張,每見紅裙侑酒;梧桐金井,驛亭有秋感之緣;蘭麝天香,曲江有春明之誓

於是,女子比較多的道觀就成了「半妓院」式的相對比較自由的風月場所。那麼魚玄機為何選擇棲身於道觀呢?除了想彌補受傷的心靈還有其他的原因嗎?當然有,在古代「夫為妻綱」的社會中,沒有丈夫作為依靠,女人是很難生活下去的。憑藉美貌,魚玄機可以在道觀中找到經濟上供養自己的男人,也可以找到才華上吸引自己的男人,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生活在道觀中,對渴望自由與愛情的魚玄機來說是一個兼顧理想與現實的兩全選擇。但是這樣的選擇肯定會帶來巨大的副作用。首先,道觀中魚龍混雜的環境會為魚玄機帶來不必要的煩惱。一介弱女子,身在江湖,必然會有許多身不由己的地方:蕙蘭弱質,不能自持,復為豪俠所調,乃從遊處焉。於是風流之士,爭修飾以求狎,或載酒詣之者,必鳴琴賦詩,間以謔浪,懵學輩自視缺然。除了正經文人以外,一些江湖遊俠可能會給她帶來騷擾,甚至是猥褻,長此以往,肯定會給魚玄機的內心帶來消極的影響。

其次,在道觀生活的魚玄機大部分時間是孤獨的,那些能帶來一時雲雨之歡的風流才子終究不是長久的歸宿,一場相會過後,終將再次留下她孤身一人。她寫詩感嘆道:「深巷窮門少侶儔」,「茫茫九陌無知己,暮去朝來典繡衣」,在《寓言》詩中,更是向我們展現出了她內心的真實獨白:「人世悲歡一夢,如何得作雙成」。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魚玄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對情愛的變態心理以及過度的懷疑心理,所以在面對綠翹時,她會固執地認為是綠翹欺騙了她而失手將她殺死。如此看來,魚玄機的悲劇是時代與個人雙重的悲劇。在當今社會,那些束縛女性追求愛情的枷鎖早已被打破,但是仍有很多像魚玄機這樣的愛情悲劇產生。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女性在面對愛情時不能很好地把握那個度,夏洛蒂勃蘭特在《簡愛》中有一句名言:「愛情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對自己的愛人,也許不用全身心託付,要保留自己,要時刻都能做回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相處。在面對自己時,發洩情緒也需要適度,極端的道路不可取,使得自己內心的兩面勢均力敵,才是對自己情緒的最佳排解。

希望你能擁有魚玄機的才華,永遠也不要有如她一般的悲劇命運。

相關焦點

  • 醜才子好心辦壞事,幼薇被誤終得「玄機」
    相信喜歡詩詞的人對這首詞一定不陌生,它出自唐代文學家溫庭筠之手,詩詞大意是閨中的少婦早晨梳洗完畢,默默登上一座名為「望江樓」的臨江建築。痴痴等待著心愛的人從遠處歸來,可江上往來船隻數以千計,卻沒有一條是自己期盼的。哪怕是從朝陽升起等到斜陽漸落,人已近失了魂,也難見心愛的人歸來。
  •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晚唐才女魚玄機與花間派鼻祖溫庭筠的師生戀
    這首詩是晚唐才女魚玄機在追求恩師花間派鼻祖溫庭筠未果,由溫庭筠做媒嫁給了李億為妾並最終被拋棄出家做了道士後所做。其中「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成為了千古流傳的名句。魚玄機以無價寶比有情郎,闡述了唐時女子對愛情的重視和追求;以易求反襯難得,訴說了對愛情追求的艱難與痛苦。在她短暫的一生裡,溫庭筠的出現給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期盼,同時也把她推向了悲劇的深淵。
  • 唐朝四大女詩人之魚玄機
    通俗文化中,魚玄機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題材。有頗多出版或未出版的網絡小說以魚玄機故事為藍本,比如向哲著《新魚玄機傳奇》,薇在旦夕著《我與你說魚玄機》,夏雨rain著《覺今是而昨非》,玻璃唇著《愛如鮮血流千年》,吳蔚著《魚玄機》,蓮香小荷著《煙姿柳:才女魚玄機》,王小波著《尋找無雙》等等。還有一些以魚玄機故事為題材的影視作品,比如方令正執導的電影《唐朝豪放女》等。
  • 一代才女魚玄機因為愛情迷失自己,雖入道觀卻無道心,還為情喪命
    魚玄機原名幼薇,字蕙蘭,長安人,出生於一個落魄的秀才之家。自幼受到父親的悉心栽培。五歲就學,她才情過人,很小她就名滿長安,花間派詩人溫庭筠聽說後專門來拜訪,十歲的她寫出了《賣殘牡丹》送給他,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紅英只稱生宮裡,翠葉那堪染路塵。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
  • 魚玄機很孤傲的一首詩,本是寫國色天香牡丹花,最後14字暴露目的
    在那個傳奇輩出的年代,四位才女都有著自己或悲或喜,獨特而充滿魅力的人生故事。詩是唐朝最流行的文學形式,稍通文字的人便能夠寫詩,即使是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地位低下幾乎不接受教育的女性。尋親不成,暫居於長安,恰逢李憶到長安,魚玄機對他痴心不改,多有往來。沒過幾年,因為妒忌而杖殺李憶的侍婢,被判處了死刑。其後的生平就不再見記載,或許被溫庭筠救出改名易姓地活著,或許27歲的紅顏才女就死於牢獄之中。在她見諸《全唐詩》的50多首詩作中,大多數都是與當時的風流名士唱和之作,畢竟是女道士,還工於文學,自然少不了風流雅士的青睞。
  • 唐朝豪放女丨不一樣的魚玄機
    在我記憶中,活在野史豔事中的魚玄機,是一生掙扎於慾海情天的幽怨女子。她因情而生,亦因情而死,如飛蛾撲火般追逐著那縷溫熱,成為唐代才女中最豔麗悽絕的一筆。她還叫魚幼薇的時候,是花間派詞人溫庭筠的弟子。年幼的她對這位風流才子有著朦朧的愛慕,她寫下一首又一首《寄飛卿》,卻只聽得「滿庭木葉愁風起」。後來,經溫庭筠的撮合,魚幼薇嫁給李億作妾。
  • 唐朝美女的煩惱:才貌我都有,可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作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對於魚玄機,世人的爭議很多。明代戲曲作家黃周星在《唐詩快》中評論魚玄機的《贈鄰女》:「魚老師可謂教猱升木,誘人犯法矣。」教猱升木常被用來比喻「教唆人幹壞事」,因此肯定不是什麼好話。
  • 女孩子為什麼要富養,看這兩個才女不同的命運就知道了
    只是面對美麗少女的表白,溫庭筠猶豫了,在內心裡,他也是喜歡魚幼薇的,但是考慮到自己比魚幼薇大30多歲,而且面容醜陋(溫庭筠有溫忠奎的外號),自己又是魚幼薇的老師,難免讓人詬病,所以最後,溫庭筠逃走了。溫庭筠覓得一個小官,離開了長安城。幾年後回來了,和溫庭筠一起回來的還有李億,造成魚幼薇生活悲劇的另一個男人。
  • 冬夜讀詩,天才少女魚玄機,一句盛衰空見本來心,讓人動容
    關於她,正史上沒有記載,因為她出身實在低微,但是又確實有她,因為那些和她有交集的人,不免會在作品裡見證這個女子的存在。比如溫庭筠,在很多詩裡,寫到她,但通常用中性的詞「友人」,但是聰明的人發現,這個友人中含著魚玄機,而魚玄機則沒有這樣的顧忌,比如她直接點明,我這首詩就是寫給溫大人的。 那麼溫庭筠和魚玄機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呢?
  • 唐朝女詩人戀上老師,冬夜裡寫一首表白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深情
    唐朝女詩人大多情路坎坷。 例如薛濤,她在不惑之年遇上了文採風流的元稹,兩人展開了一段轟轟烈烈的「姐弟戀」。 然而這段戀情只維繫了不到半年,元稹瀟灑轉身,回了京城,徒留薛濤一人在浣花溪畔苦苦等候。
  • 魚玄機,從痴情才女到風情蕩婦,只因滿腹才華換不來一人的傾心相愛
    生活顛沛,世情不堪,自甘風塵,悲劇收場的一生是這位痴情才女的宿命。那巾幗不讓鬚眉的意氣和才情無法不讓人側目,尤其是題詩人還是個美女她,她在崇貞觀中的題詩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其中一個人就是來自江陵的名門之後李億。李億,字子安,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戊寅科狀元及第,家世、樣貌、才華都有了,可謂玉人得意正年少。好心的溫庭筠出於對魚幼薇前途的考慮,為他們從中撮合。
  • 他是唐朝有名的醜男,也是人氣很高的才子,一首相思詩寫得很感人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也充分地說明,一個人的外表並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心靈,只要心靈美,你有足夠的才華去匹配,那麼就是一個優秀的人;所以我們在觀察一個人時,不能僅僅以外表去判斷,有的時候很多的醜男,他們外表可能很醜陋,但是他們心靈純潔,比那些金絮其外敗絮其中的人要好上千倍萬倍。
  • 蕙蘭弱質的魚玄機,真的因情「妒殺」女婢嗎?至今仍迷霧重重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唐代女詩人魚玄機最為名的詩句,莫過於這兩句。文如其人,她本人的性格也是:大膽、潑辣、率真。但作為一名身在男權社會的才女,那個時代不僅沒有為她提供更多的馳騁空間,反而促成了她的毀滅,魚玄機的一生可謂是悲慘至極。最終被公開判刑致死,死時才二十歲。
  • 花開花落終有時:生不逢時的「唐朝四大女詩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她們的一生中,雖然都對愛情和未來抱有過希望,但最後都在並不屬於她們的時代中,走向了花落無人憐的慘痛結局。李冶:原諒我一生不羈愛自由李冶在唐朝詩壇上可謂是享有盛名,她一生豪放縱情,將那個時代女人不敢表現的自由與真性寫滿了人生。
  • 河北出土南陽大王墓碑,揭秘古代小妾悲慘命運,被像牲畜一樣買賣
    如此多的文字在我國以往出土的墓志銘中是很少見的,這也引起了專家的極大興趣。一番解讀後,墓主人的身份得到確認,是北宋初名將,宋太祖趙匡胤的髮小韓令坤。韓令坤和趙匡胤的感情很深,兩人從小玩到大,互相知根知底。他一生追隨太祖徵戰,功勳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