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帶開合是打開聲樂大門的密鑰弄懂聲帶閉合的原理才是嗓音的自由王國
動物的嗓音有兩種發聲模式
第一種 喉部肌肉主動用力發聲
主要表現在前後主動拉長聲帶,左右主動閉合聲帶,然後用氣流衝擊聲帶開合,使其發聲的一種方法;這也是大多數嗓音工作者和聲樂愛好者,甚至是一些職業歌者使用的方法。
第二種 喉部肌肉被動參與發聲
主要表現在充分利用「貝爾諾力」原理,用氣流的吸力使聲帶被動的靠攏,共同吹響「發聲管」。
喉部肌肉不主動閉合聲帶,而是通過一系列的調整,把舌頭、會厭豎立起來,和後咽壁、左右咽壁共同組成一個管狀的通道,我們叫做「咽管」;同時,把「咽管」上面的口腔和鼻腔也做成管狀;把「咽管」下面的喉腔和食腔也做成管狀;共同組成一個管子,我們叫它「發聲管」。
需要強調的是,鼻腔和食腔本身就是管狀結構,只需把「鼻咽口」和「食咽口」打開即可;口腔和喉腔也要仔細的調整為管狀,上下共同組成完整的「發聲管」。
答案:聲帶可以被動的閉合
鴨子沒有聲帶,其叫聲洪亮致遠;嬰兒的聲帶很不成熟,但哭一晚上也不會啞;所有的動物都是用氣流的吸力使聲帶被動閉合靠攏發聲的,所以它們沒有人類的嗓音疾病等問題。
「貝爾諾力」原理
瑞士物理學家丹尼爾.貝爾諾利於1726年提出,【在水流或氣流裡,如果速度小,壓力就大;如果速度大,壓力就小】。這個現象被稱為「貝爾諾力」現象也叫「貝爾諾利」效應。
我國的嗓音科學家「林俊卿」博士就是利用「貝爾諾力」原理,發明了【咽音練聲的八個步驟】,開創了「咽音學派」,發明了「咽聲唱法」。
不明之處可以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