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相見歡》,明明都是大白話,為什麼會讓人感到哀傷?

2020-12-21 隨手談詩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後主,這南唐啊,雖然國力弱,但在文學上真是了不起,南唐二主李璟、李煜,丞相馮延巳都是名垂千古的詞人,他們不但改變了「花間詞」以來的豔俗詞風,還對北宋初期的詞風有開拓性發展。這三人中,成就最大的當屬李煜,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即使你不是詩詞愛好者,也一定聽過這首詞,名氣之大,傳唱千年。可你說這首詞好在哪裡?全篇大白話,可是你讀來就不自覺會生出一股傷感之情。

整首詞寫春天花落,「林花謝了春紅」,花謝了,什麼花謝了,林花謝了。不是一朵花、一簇花謝了,是一大片林子的花都謝了。林花原本是怎樣的?是春天的花,是紅豔豔的美好的春花。

可它經不住「朝來寒雨晚來風」的摧殘,林花說謝就謝了,不管它綻放的時候多麼美麗、多麼熱烈,不管你有多想留住這片林花,它說謝就謝了,太匆匆,真是太快了。

曹雪芹《葬花吟》說「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很美啊,多棒的一句詩,婉轉憂傷,李煜也是憂傷的,但他一點也不婉轉,直接大白話,林花謝了,太匆匆。

這僅僅是寫林花謝了嗎?不是的,是人生,何以見得?

「胭脂淚,相留醉」,是寫人,或是把花擬人,這落花上的每一滴雨滴,都像是美人臉上的胭脂淚痕,仿佛在挽留我:再喝醉後這一杯酒吧。人想要留住花,花也想留住人,杜甫《曲江》詩說:「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且看,今天看了,明天可能就沒了啊。

「幾時重」,什麼時候才能再看到這些花呢?永遠沒有機會了,明年花還會開,但明年開的花,不是今天我看到的這一朵,如長江的流水,滾滾東流,逝去的就永遠逝去了,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人生長恨水長東」,人生也是如此,是無常的,你失去的青春、浪費的時間,你不可能再回到18歲,留下的只有遺憾。

《桃花扇》有一句說:「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對詩人李煜來說,他親眼看著花開,親眼開著花謝,無能為力;對國主李煜來說,他親眼看著國家繁華,親眼看著國破家亡,也無能為力;對我們來說,我們親身經歷了青春和美好,也親手送走了所有的時光,也是無能為力。

相關焦點

  • 宋詞·相見歡·李煜
    相見歡/李煜【原文】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譯文】    樹林間的紅花已經凋謝,花開花落,才有幾時,實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麼能經得起那悽風寒雨晝夜摧殘呢?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帝王,在宋朝成立不久以後就投降做了人質,掙來的只不過是被囚禁在深宮之中,被囚禁後,李煜的時光整日就消耗在空曠的小園子裡,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打擊下,寫下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達自身的苦悶之情。《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 ·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李煜 |相見歡 · 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離國之愁。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而「鎖」住的也不只是這滿院秋色,而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的情,亡國的恨,都被這高牆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用一個愁字是說不完的。
  • 李煜一首《相見歡》,通篇處處描寫憂愁,卻找不到一個「愁」字
    讀來更多的是惹人淚如雨下,這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就是他大量創作中品質很高的一首,全篇文章時刻在描敘愁緒,然而卻沒有一個愁字。《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五代: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相見歡時留人醉,愁腸只恨伴風眠!
    《相見歡》 李煜林花謝了春紅①,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②,留人醉③,幾時重④,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④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作品介紹】《相見歡》是南唐國破,後主李煜在被困禁期間所作,這位半是詞人,半是帝王的詞,有恨,有無奈,更有悲涼,國破之痛油然而出,感情也變得麻林,而其深層則潛隱著作者的亡國愁恨。
  • 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看著落花,寫下了這首經典詞作
    但是也同樣是因為帝王的身世,當他的王國被人侵佔之後,則成為了亡國之君,被孤立軟禁。與此同時他的詞作風格變得悽婉無奈,從人間歡愉,轉向了江河山川的無限嚮往。這個著名的詞作家就是李煜。尤其是這一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就完全表達了這種心境。烏夜啼,相見歡李煜這一首《相見歡》作於亡國之後,他心情痛苦無奈,作下此詞。看似寫景,實則將自己的身世融入其中。
  • 南唐滅國,後主李煜悲痛欲絕,看著眼前的落花,寫下這首佳作
    詩與詞的差異,不僅僅是在出現的時間上不同,總體格式、名字以及內容理解的難易程度都是不一樣的。兩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詩和宋詞了,但是卻不僅僅局限於這些。詩,在唐朝處於鼎盛時期,格式工整固定,名字唯一,且內容裡多加入了典故。詞,在宋朝才逐漸發展起來,格式不固定字數也沒有要求,名字中加了詞牌名,內容則是簡單易懂的。詞並非是憑空出現的,必然是有開創者的。而這個開創了「詞」代的人,就是李煜。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在千年文壇,李煜在「不務正業」的問題上真正達到了極致。說到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他當國王時的所作所為,而是他的30多首詩。目前只有30多首歌,不知道會不會有小夥伴覺得有點意外:就這麼一點點嗎?對!他只有這30件作品可以確定是他的作品。他在文壇上的作品加起來只有幾千字,跟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成就了李煜的盛名,造成了李煜的悲慘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李煜的一些小故事。李煜的大哥是李弘冀的最大特點是氣量小,生性多疑。他被立為太子之後,他總是感覺其他皇子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他總是感覺李煜會搶他的太子之位,便處處針對李煜。即使李煜表現得很平淡,沉醉於詩詞歌賦,但是仍舊不能讓李弘冀放心。這使李煜的生活一度不怎麼好。
  • 李煜:無能的帝王和政治家,於國家無措卻付與詩詞靈魂
    本文由作者小博說歷史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李煜在歷史上被稱為是南唐後主他是南唐中主的兒子,他的前面有很多哥哥但是最後都因各種意外死亡,最後封他為太子繼承了皇位。李煜此人是在南唐的最後一段時間做的帝王,那麼從他的人生經歷中可以看出,他這個人是缺乏做皇帝的才幹和野心的,他只想委曲求全的偏安一方,但時勢不允。並不是說他沒有才能,他的才能表現在他極高的詩詞造詣之上,在李煜的手上出現了很多流傳千古的詩篇,比較有名的就有虞美人相見歡等等。
  • 李煜一首巔峰之作,短短4句皆是千古名句!起句優美,落筆驚豔
    如果要說歷史上最肆無忌憚的皇帝,很多人想到的是李煜!李煜,南唐中主李靖的第六子,王位對於年齡尚小的李煜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因為他有著顯赫的軍事成就的大哥,有著深得忠臣愛戴的兄弟。所以,對於李煜來說,成為王位繼承人,遠不如在詩與詩之間徘徊那麼愜意和快樂。
  • 南唐滅亡後,帝王的無奈,往事的心酸,都被李煜寫在這首詞裡
    很多人都覺得李煜是一個無能之輩,但是假如他真的無能無識,又怎麼會守護國家十年之餘,他並非我們所想像般毫無治理國家治理政治的才能,反而他以慈悲為懷,不願意給人民施加過重的徭役。他像是一個不幸落入君王世家的,骨子裡流淌著文人血液的人,不得不勉力撐起家國重擔,他亡國做客,卻憂思故國。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絕唱
    提到李煜,我們會想到南唐最後那個悲劇的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劇的,即位時南唐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而他本人卻並不適合當一個皇帝,奈何身在帝王家,他身不由己,只能承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可是他的內心並不想如此,他寧願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可以不必承擔這麼重的責任,可以專心研習詩詞,做一個閒散的詩人。
  • 李煜最為知名的一首詞,「剪不斷,理還亂」,將愁意寫到了極致
    公元975年,後主李煜肉袒降宋後,變成了罪囚,被宋太祖趙匡胤關禁了起來。變成了罪囚,被關了禁閉的李煜,一生此後失去自由。在這段時間,後主李煜每日都是在思考他的過失。他把自己的悔恨寫進了古詩詞當中,也更是這段時間,讓本來主寫男歡女愛的李煜詞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轉變,他中後期作品中滿滿的瀰漫著他對南唐故都金陵城的想念和憧憬!
  • 開創寫愁新題材的李煜,600年不曾被人模仿的詞,結果被人截胡了
    在李煜之前,文壇中的詩人從未以這樣一個愁字都沒有,卻能句句表現出愁的詩詞。這首名作是李煜後期所創,它沒有脫離花間詞的風格,但又比一般的花間詞寫得清新雋永。這首詞不像李煜往常的風格,引起了後世名人的爭相模仿,為什麼要模仿?因為它的難度太高了。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獨樹一幟,深受後人的喜愛,因是帝王出生,又擅長寫詞,被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很多都是非常優秀,他給後世留下的《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作品是中國文學史上寶貴的精神財富。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後人有多少人模仿和借鑑過這首詞,史籍沒有統計,但我們從明朝文人、評論家卓人月的《古今詞統》中可以窺見一、二,卓人月對這首詞的評價是「:只一又字,宋元以來抄者無數,終不厭煩。」他說道的這個「又」字,就是「小樓昨夜又東風」中的「又」,抄到後人都看煩了,由此可見數目之多。
  • 淺析鬥羅大陸第134集,不刻意渲染悽美哀傷,卻依舊讓人感動不已
    因為鬥羅大陸動漫第134集是小舞獻祭的劇情,所以很多人都以為動漫會極力渲染悽美哀傷的情緒,以此賺取觀眾的眼淚。但動漫卻沒刻意渲染悽美哀傷情緒,依舊達到讓人感動的結果。對於動漫的做法,不少小夥伴都感到好奇,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淺析鬥羅大陸第134集,不刻意渲染悽美哀傷,卻依舊讓人感動不已,這其中的緣由。令觀眾感動的從來都不是生離死別,而是用生命來愛對方的愛情很多小夥伴對鬥羅大陸動漫第134集中,對小舞獻祭的劇情不刻意渲染悽美哀傷,也能讓人感動不已而感到詫異,那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誤區。
  • 李煜的一首名作,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四句都是名句
    在他稱帝之時,他的江山其實就已經是個爛攤子了,李煜的父親李璟留給他的是憔悴的南唐,是不堪看的山河!而今,作為國君的李煜,溫爾文雅、一介書儒,難不成還能用一支墨筆去對付北宋數十萬的金戈鐵馬嗎?據史書記載,其實當時的李煜還是有所作為的,只是歷史統一的趨勢已然選擇了趙宋,一切的作為都是徒勞。
  • 李煜與納蘭容若:細詞閒話皆寂寞,都是千古傷心人
    如果有人問你「一代詞帝」是誰,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是李煜。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迄今為止,能確定出自李煜之後的詩詞,僅有30多首。沒錯,就是30多首詩詞,加起來不過幾千字,就將他捧上了「一代詞帝」的位置。可見,李煜詞作質量之高,文採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