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後主,這南唐啊,雖然國力弱,但在文學上真是了不起,南唐二主李璟、李煜,丞相馮延巳都是名垂千古的詞人,他們不但改變了「花間詞」以來的豔俗詞風,還對北宋初期的詞風有開拓性發展。這三人中,成就最大的當屬李煜,後人稱之為「千古詞帝」。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即使你不是詩詞愛好者,也一定聽過這首詞,名氣之大,傳唱千年。可你說這首詞好在哪裡?全篇大白話,可是你讀來就不自覺會生出一股傷感之情。
整首詞寫春天花落,「林花謝了春紅」,花謝了,什麼花謝了,林花謝了。不是一朵花、一簇花謝了,是一大片林子的花都謝了。林花原本是怎樣的?是春天的花,是紅豔豔的美好的春花。
可它經不住「朝來寒雨晚來風」的摧殘,林花說謝就謝了,不管它綻放的時候多麼美麗、多麼熱烈,不管你有多想留住這片林花,它說謝就謝了,太匆匆,真是太快了。
曹雪芹《葬花吟》說「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也很美啊,多棒的一句詩,婉轉憂傷,李煜也是憂傷的,但他一點也不婉轉,直接大白話,林花謝了,太匆匆。
這僅僅是寫林花謝了嗎?不是的,是人生,何以見得?
「胭脂淚,相留醉」,是寫人,或是把花擬人,這落花上的每一滴雨滴,都像是美人臉上的胭脂淚痕,仿佛在挽留我:再喝醉後這一杯酒吧。人想要留住花,花也想留住人,杜甫《曲江》詩說:「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且看,今天看了,明天可能就沒了啊。
「幾時重」,什麼時候才能再看到這些花呢?永遠沒有機會了,明年花還會開,但明年開的花,不是今天我看到的這一朵,如長江的流水,滾滾東流,逝去的就永遠逝去了,永遠都不會再回來,「人生長恨水長東」,人生也是如此,是無常的,你失去的青春、浪費的時間,你不可能再回到18歲,留下的只有遺憾。
《桃花扇》有一句說:「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對詩人李煜來說,他親眼看著花開,親眼開著花謝,無能為力;對國主李煜來說,他親眼看著國家繁華,親眼看著國破家亡,也無能為力;對我們來說,我們親身經歷了青春和美好,也親手送走了所有的時光,也是無能為力。